卧式混合机及其犁头布置结构制造技术

技术编号:16614372 阅读:111 留言:0更新日期:2017-11-24 13:42
本实用新型专利技术涉及混合机技术领域,公开了一种卧式混合机及其犁头布置结构。所述卧式混合机包括筒体以及设置在所述筒体内的转子轴,所述筒体沿物料的流动方向依次设置有给料段、混合段和排料段,在所述混合段和所述排料段之间设置有中间端板,在所述转子轴上设置有多个正推犁头,相邻两个正推犁头之间形成物料输送通道,其特征在于,在所述混合段的部分物料输送通道上均设置有一个反推犁头。本实用新型专利技术提供的卧式混合机及其犁头布置结构通过在混合段设置反推犁头,使得该反推犁头与前端相邻的正推犁头形成混合犁头组,以加强物料内部的对流混合运动,以提高混合效率。

Horizontal mixer and plow arrangement structure

The utility model relates to the technical field of the mixer, discloses a horizontal mixer and plow arrangement structure. The horizontal mixer comprises a cylinder body is arranged on the rotor shaft and the cylinder body, the cylinder along the direction of flow of the material is provided with the feeding section, the mixing section and a discharging section, between the mixing section and the discharging section is arranged between the end plate of the rotor. The shaft is provided with a plurality of pushing the plow, two adjacent pushing plows formed between the material conveying passage, which is characterized in that the transmission channels are arranged on a portion of the material in the backstepping ploughshare mixing section. The utility model provides a horizontal mixer and plow arrangement structure by setting the backstepping plow in the mixing chamber, the mixed group is pushing the plow plow plow and adjacent to the front end of the back, in order to strengthen the internal convective mixing movement of materials, in order to improve the mixing efficiency.

【技术实现步骤摘要】
卧式混合机及其犁头布置结构
本技术涉及混合机
,特别是涉及一种卧式混合机犁头布置结构,以及包含上述犁头布置结构的卧式混合机。
技术介绍
混合机是利用机械力和重力等,将两种或两种以上物料均匀混合起来的机械。其中,卧式混合机因其结构简单、工作可靠、处理能力大等特点而广泛应用于烧结、球团等行业的原料混匀处理。其主要包括驱动装置、转子组件、筒体等部件。现有的卧式混合机如图1所示,工作时,物料从强力混合机的顶部给料口1给入筒体3内,在转子轴的作用下实现物料的混合及向前运动,充分混匀后的混合料经筒体3底部的排料口2排出。转子轴5为卧式混合机实现物料混匀及输送的主要工作部件。转子轴5通过安装于其上的多个犁头4驱动筒体3内的物料,因此转子轴5上犁头4的布置形式将直接影响强力混合机的混合效能。目前采用的犁头布置形式是将每个犁头4都布置在转子轴5的象限点位置上(即0°、90°、270°和360°位置),从而使犁头4均布在转子轴5四周,避免出现质量偏心。其典型结构形式如图2和图3所示。由于所有的犁头4均布置在转子轴5的象限点位置上,因此为了保证转子轴5回转时不会出现质量偏心情况,引起设备振动,安装于转子轴5上的犁头5数量就必须有一定的限制,保证每个象限点上安装的犁头数是相同的。同时由于相邻的两个犁头4之间的角度差为90°,因此相邻两个犁头4推动同一处物料的时间间隔较长,不利于物料内部强对流运动的形成,降低了混合效率,同时在设备启动时,还会出现冲击振动现象。此外,现有的犁头布置形式仅在排料侧设置有1~2个反推犁头4,其余均为正推犁头6,而且也没有设置筒体端部清料的专用犁头。
技术实现思路
(一)要解决的技术问题本技术的一个目的是提供一种混合效率高的卧式混合机犁头布置结构。本技术的另一个目的是提供一种包含上述卧式混合机犁头布置结构的卧式混合机。(二)技术方案为了解决上述技术问题,本技术提供了一种卧式混合机犁头布置结构,所述卧式混合机包括筒体以及设置在所述筒体内的转子轴,所述筒体沿物料的流动方向依次设置有给料段、混合段和排料段,在所述混合段和所述排料段之间设置有中间端板,在所述转子轴上设置有多个正推犁头,相邻两个正推犁头之间形成物料输送通道,其中,在所述混合段的部分物料输送通道上分别设置有一个反推犁头。其中,每个所述反推犁头与沿物料的流动方向位于该反推犁头前端且与该反推犁头相邻的正推犁头形成混合犁头组,所述混合犁头组的正推犁头位于所述转子轴回转方向的前端,所述混合犁头组的反推犁头位于所述转子轴回转方向的后端。其中,还包括设置在所述给料段的给料段刮料犁头。其中,还包括设置在所述混合段靠近所述中间端板的混合段刮料犁头。其中,还包括设置在所述排料段的两个端部刮料犁头。其中,所述转子轴上设置的所述正推犁头、所述反推犁头、所述给料段刮料犁头、所述混合段刮料犁头、所述端部刮料犁头呈螺旋状均匀分布在所述转子轴上。其中,两个所述端部刮料犁头关于所述转子轴的轴线对称设置。其中,在所述混合段靠近所述排料段的一端的物料输送通道上未设置反推犁头。本技术还公开了一种卧式混合机,其包括如上所述的卧式混合机的犁头布置结构。(三)有益效果本技术提供的卧式混合机及其犁头布置结构通过在混合段设置反推犁头,使得该反推犁头与前端相邻的正推犁头形成混合犁头组,以加强物料内部的对流混合运动,提高混合效率。此外,转子轴上的正推犁头、反推犁头等呈螺旋状均匀分布在转子轴的圆周上,使得转子轴运转时不会由于质量偏心引起设备振动,同时使转子驱动负荷平稳,其犁头数量也可以根据设计需要为任意个数。增设的端部刮料犁头及给料段刮料犁头、排料段刮料犁头还可以对筒体的内表面进行全面清理,防止筒体内粘料的形成。附图说明图1为现有技术中的一种卧式混合机的整体结构示意图;图2为现有技术中的一种卧式混合机的犁头布置结构的示意图;图3为图2中沿A-A的示意图;图4为根据本技术的一种卧式混合机的犁头布置结构的一个优选实施例的结构示意图;图5为根据本技术的一种卧式混合机的犁头布置结构的另一个优选实施例的展开示意图。图中,1:给料口、2:排料口、3:筒体;4:反推犁头;5:转子轴;6:正推犁头;7:排料段;8:混合段刮料犁头;9:混合段;10:端部刮料犁头;11:给料段刮料犁头。具体实施方式下面结合附图和实施例,对本技术的具体实施方式作进一步详细描述。以下实例用于说明本技术,但不用来限制本技术的范围。图4示出了根据本技术的一种卧式混合机犁头布置结构的一个优选实施例。其中,卧式混合机包括筒体3以及设置在该筒体3内的转子轴5,筒体3沿物料的流动方向依次设置有给料段、混合段9和排料段7。在混合段9和排料段7之间设置有中间端板(未示出),在转子轴5上设置有多个正推犁头6,相邻的两个正推犁头6之间形成物料输送通道。在混合段9的部分物料输送通道上分别设置有一个反推犁头4。每个反推犁头4与沿物料的流动方向位于该反推犁头4前端且与该反推犁头4相邻的正推犁头6形成混合犁头组。当转子轴5旋转时,正推犁头6能够将物料整体沿物料的流动方向向前推动,以使得物料从给料段经混合段9输送至排料段7,并经底部的排料口排出。混合犁头组的正推犁头6能够带动物料并沿物料流动方向(如图中箭头所示)向前推动物料,混合犁头组的反推犁头4能够带动物料并沿物料流动方向的反方向推动物料,从而使得物料在混合段9形成强制对流运动,以实现物料高效混合,因而提高了卧式混合机的混合效率。此外,本技术所提供的这种犁头布置结构,其转子轴5上安装的犁头数量可根据具体情况更加合理的设置,不必受象限点数的限制,同时相邻两个犁头,尤其是混合犁头组的犁头间的角度差可以≤90°(一般为30°~60°),以利于物料内部强对流运动的形成,提高混合效率。具体地,混合犁头组沿物料的流动方向位于前侧的为正推犁头6,位于后侧的为反推犁头4,且所述混合犁头组的正推犁头6位于转子轴5回转方向的前端,反推犁头4位于转子轴5回转方向的后端。此外,该犁头布置结构还包括设置在给料段的给料段刮料犁头11,用于将筒体3的右侧板与筒壁角部的粘料及时清除。该犁头布置结构还包括设置在混合段9靠近中间端板的混合段刮料犁头8,用于将中间端板与筒壁角部的粘料及时清除。进一步地,该犁头布置结构还包括设置在排料段7的两个端部刮料犁头10,用于将筒体左侧板上的粘料及时清除。在该实施例中,两个端部刮料犁头10关于转子轴的轴线对称布置。此外,为了保证转子轴5回转时不会由于质量偏心引起振动,同时使转子轴5驱动功率保持稳定,在本技术的一个优选实施例中,转子轴5上设置的正推犁头6、反推犁头4、给料端刮料犁头11、混合段刮料犁头8、端部刮料犁头10呈螺旋状均匀分布在转子轴5的圆周上。在本技术的其它一些实施例中,转子轴5上设置的正推犁头6和反推犁头4呈螺旋状均匀分布在转子轴5的圆周上,给料端刮料犁头11和混合段刮料犁头8在转子轴5的周向上呈180度的夹角,两个端部刮料犁头10关于转子轴5的轴线对称布置。在给料段设置有正推犁头6,以便推动物料快速向前进入混合段9,防止料流不畅。在物料进入混合段的混合犁头组范围内后,相邻的一个正推犁头和一个反推犁头在回转时能够将物料向相反本文档来自技高网
...
卧式混合机及其犁头布置结构

【技术保护点】
一种卧式混合机犁头布置结构,所述卧式混合机包括筒体以及设置在所述筒体内的转子轴,所述筒体沿物料的流动方向依次设置有给料段、混合段和排料段,在所述混合段和所述排料段之间设置有中间端板,在所述转子轴上设置有多个正推犁头,相邻两个正推犁头之间形成物料输送通道,其特征在于,在所述混合段的部分物料输送通道上分别设置有一个反推犁头。

【技术特征摘要】
1.一种卧式混合机犁头布置结构,所述卧式混合机包括筒体以及设置在所述筒体内的转子轴,所述筒体沿物料的流动方向依次设置有给料段、混合段和排料段,在所述混合段和所述排料段之间设置有中间端板,在所述转子轴上设置有多个正推犁头,相邻两个正推犁头之间形成物料输送通道,其特征在于,在所述混合段的部分物料输送通道上分别设置有一个反推犁头。2.如权利要求1所述的犁头布置结构,其特征在于,每个所述反推犁头与沿物料的流动方向位于该反推犁头前端且与该反推犁头相邻的正推犁头形成混合犁头组,所述混合犁头组的正推犁头位于所述转子轴回转方向的前端,所述混合犁头组的反推犁头位于所述转子轴回转方向的后端。3.如权利要求2所述的犁头布置结构,其特征在于,还包括设置在所述给料段的给料段刮料犁头。4.如权利要...

【专利技术属性】
技术研发人员:宁江波刘相佩左岳成诗阳于耀韬
申请(专利权)人:中冶长天国际工程有限责任公司
类型:新型
国别省市:湖南,43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评论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发表了对其他浏览者有用的留言会获得科技券。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