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 首页 > 专利查询>周兆弟专利>正文

一种后张拉围护桩及其抗弯连接方法技术

技术编号:16601313 阅读:46 留言:0更新日期:2017-11-22 12:26
本发明专利技术公开了一种后张拉围护桩及其抗弯连接方法,包括预制桩体、主筋、后张拉通道、容置腔、锁接组件、后张拉筋;所述后张拉围护桩采用预制桩体以后张拉连接方式组合;所述预制桩体轴向设有主筋,所述预制桩体的两端设置有端面或者端板,所述预制桩体的轴向设有后张拉通道,所述后张拉通道的两端设置有容置腔,所述后张拉通道和容置腔内通过锁接组件固定设置有后张拉筋;本发明专利技术在轴向设置后张拉通道和后张拉筋,将不同围护桩上的后张拉筋固定连接张拉锁定,实现围护桩整体的横向、纵向和斜向加固和抗弯;有效传递和分散承载力,避免施工围护桩体的倒塌,减少围护结构体事故发生;质量可靠,施工速度快,总体上提高了施工效率。

A post tensioned fender pile and its anti bending connection method

The invention discloses a post tensioning pile and bending connection method, including precast pile, reinforcement, post tensioning, channel holding cavity, locking components, post tensioning tendons; the retaining piles with post tensioned precast pile body after tension connections of the prefabricated; the pile shaft is provided with a main reinforcement, both ends of the precast pile body is provided with an end face or end plate, the axial direction of the precast pile body is provided with a post tensioning channel, the two ends of the post tensioning channel is provided with a containing cavity, the post tensioning channel and the accommodating cavity through the locking assembly is fixed a set of post tensioning tendons; the invention in the axial setting of post tensioning channel and post tensioning tendons, different pile of post tensioned tendons is fixedly connected with the tension lock, to achieve the overall horizontal and vertical pile and inclined reinforcement and bending; effective transmission and dispersion capacity, avoid the construction The collapse of the retaining pile reduces the accident of the retaining structure; the quality is reliable, the construction speed is fast, and the construction efficiency is improved on the whole.

【技术实现步骤摘要】
一种后张拉围护桩及其抗弯连接方法
本专利技术涉及一种围护桩技术设备领域,特别涉及一种后张拉围护桩及其抗弯连接方法。
技术介绍
随着建筑业的发展,基坑围护、地下室围护、河岸围护的施工都大量使用围护桩结构体;柱列式围护桩结构应用最为广泛,通常采用现浇围护桩或者预制围护桩施工;由于在围护施工过程中,施工速度、桩体质量、围护桩承载力等多种因素,围护桩在施工过程中,会导致围护桩的抗弯性能得不到最大的发挥,因此经常看到工地的围护桩倒塌并造成非常大的损失,严重的会造成人员伤亡。现有技术中存在的缺陷为:1.局部围护桩受力抗弯能力差,局部桩体受力不均衡,使得围护桩构造体在整体性的横向、纵向以及斜向的受力无法实现有效分散;2、普通桩体端面连接固定、端板连接固定或者腰盘连接固定没有后张拉力作用,无法缓解或者分散桩体的受力。
技术实现思路
为解决上述技术问题,本专利技术提供了一种后张拉围护桩及其抗弯连接方法,针对现有技术中的不足,采用预制围护桩作为围护主体,在桩体的轴向设置后张拉通道,并在后张拉通道内设置后张拉筋,将不同围护桩上的后张拉筋固定连接,通过张拉机对不同围护桩上连接的后张拉筋进行张拉锁定,实现围护桩整体的横向、纵向和斜向加固和抗弯;有效承载作用力均衡分散载荷;避免施工围护桩体的倒塌,减少围护结构体事故发生。为达到上述目的,本专利技术的技术方案如下:一种后张拉围护桩,包括预制桩体、主筋、固定件、后张拉通道、容置腔、锁接件、卡片、防松螺母、后张拉筋、端面、端板、机械对接面、电焊对接面,其特征在于:所述后张拉围护桩采用多节和/或多根预制桩体以后张拉连接方式打桩至土层中,所述预制桩体均为在工厂预制成型;所述预制桩体轴向设置有多根主筋,所述主筋贯穿于预制桩体,所述预制桩体的两端设置有端面或者端板,所述主筋通过所述端面或者端板上设置的固定腔和固定件张拉固定连接;所述预制桩体的轴向设置有后张拉通道,所述后张拉通道的两端设置有容置腔,所述后张拉通道和容置腔内通过锁接组件固定设置有后张拉筋。所述后张拉围护桩为圆桩、竹节桩、矩形桩、T形桩、工字桩、多棱桩、侧开口桩、椭圆桩中的一种或以上种的组合。所述预制桩体上至少设置有两个后张拉通道,所述后张拉通道的横截面形状为圆形、矩形、椭圆形、多边形、半圆形中的一种或者以上种的组合;所述后张拉通道的轴向形状为直线、曲线、螺旋线中的一种或者以上种的组合。所述主筋、后张拉筋包括棒材、碳纤维材料、玻璃纤维材料、复合材料、钢铰线中的一种或者以上种组合。所述预制桩体通过端面以机械对接面多节对接,所述预制桩体通过端板以电焊对接面多节对接。所述容置腔内匹配装配有锁接组件,所述锁接组件与容置腔通过锥形卡接和/或螺接相互锁止;所述锁接组件包括锁接件、卡片、防松螺母中的一种或者以上种组合。所述后张拉围护桩的抗弯连接方法包括串联连接、并联连接、交叉连接、间隔连接和嵌套连接一种或者以上种组合;所述串联连接为后张拉筋依次穿过相邻的多根预制桩体上的后张拉通道,所述后张拉筋通过锁接组件固定于预制桩体上的容置腔内,并由张拉机对固定的后张拉筋进行张拉定型;所述并联连接为后张拉筋穿过相邻的两根预制桩体上的后张拉通道,通过张拉机对相邻两个预制桩体上的后张拉筋进行张拉定型;所述交叉连接为相邻的两根预制桩体之间设置有多条后张拉筋,多条后张拉筋之间相互交叉连接,并通过张拉机对交叉连接的后张拉筋进行张拉定型;所述间隔连接为非相邻预制桩体之间通过后张拉筋进行连接,并通过张拉机对非相邻预制桩体之间的后张拉筋进行张拉定型;所述嵌套连接为串联连接、并联连接、交叉连接、间隔连接相互嵌套组合连接,并通过张拉机对连接的后张拉筋进行张拉定型。所述后张拉筋贯穿于预制桩体内的后张拉通道,并通过锁接组件固定连接在端面或者端板上的容置腔内。本专利技术的工作原理为:在预制桩体的生产中,先预留好后张拉筋通道,在施工过程中先把第一根预制桩体通过后张拉筋通道把后张拉筋穿进,并在先要打入地下的一头的后张拉筋通过锁接组件卡接在容置腔内固定锁住;另一头要等第一根预制桩打入地下之后再穿进第二根预制桩的后张拉筋通道中,后张拉筋根据需要预留一定的长度,根据施工需求来确定具体的长度;当第一根预制桩打入地下之后,把第一根预制桩内的后张拉筋的另一头穿进第二根预制桩的后张拉筋通道中,之后就可以把第二根预制桩打入地下;依据所选定的连接方式,第三根、第四根等等,采用相似的方法穿进后张拉筋,并将预制桩体打入,打到设计深度后,通过张拉机把后张拉筋张拉到设计值;并把后张拉筋固定到最后一根预制桩的后张拉筋卡接容置腔内;这样就相当于把所有的预制桩都紧紧的通过后张拉通道和后张拉筋相互锁止张拉连接为一体,因此横向、纵向、斜向的承载力和抗弯力就能得到显著的提高。通过上述技术方案,本专利技术技术方案的有益效果是:采用预制围护桩作为围护主体,在桩体的轴向设置后张拉通道,并在后张拉通道内设置后张拉筋,将不同围护桩上的后张拉筋固定连接,通过张拉机对不同围护桩上连接的后张拉筋进行张拉锁定,实现围护桩整体的横向、纵向和斜向加固和抗弯;整体围护桩基承载力大,承载面积宽,通过后张拉筋使得桩体横向、纵向之间的水平拉力和垂直抗弯力得到有效传递和分散,提高了围护桩的整体承载力,避免施工围护桩体的倒塌,减少围护结构体事故发生;因预制管桩在工厂内生产,质量可靠,其质量优于现场浇筑;施工速度快,总体上提高了施工效率。附图说明为了更清楚地说明本专利技术实施例的技术方案,下面将对实施例或现有技术描述中所需要使用的附图作简单地介绍,显而易见地,下面描述中的附图仅仅是本专利技术的一些实施例,对于本领域普通技术人员来讲,在不付出创造性劳动的前提下,还可以根据这些附图获得其他的附图。图1为本专利技术实施例所公开一种后张拉围护桩主视图示意图;图2为本专利技术实施例所公开一种后张拉围护桩俯视图示意图;图3为本专利技术实施例所公开一种后张拉围护桩机械对接端部示意图;图4为本专利技术实施例所公开一种后张拉围护桩机械对接示意图;图5为本专利技术实施例所公开一种后张拉围护桩图4的I处放大示意图;图6为本专利技术实施例所公开一种后张拉围护桩电焊对接端部示意图;图7为本专利技术实施例所公开一种后张拉围护桩电焊对接端板示意图;图8为本专利技术实施例所公开一种后张拉围护桩电焊对接示意图。图中数字和字母所表示的相应部件名称:1.预制桩体2.主筋3.固定件4.后张拉通道5.容置腔6.锁接件7.卡片8.防松螺母9.后张拉筋10.端面11.端板12.机械对接面13.电焊对接面具体实施方式下面将结合本专利技术实施例中的附图,对本专利技术实施例中的技术方案进行清楚、完整地描述,显然,所描述的实施例仅仅是本专利技术一部分实施例,而不是全部的实施例。基于本专利技术中的实施例,本领域普通技术人员在没有作出创造性劳动前提下所获得的所有其他实施例,都属于本专利技术保护的范围。根据图1至图8,本专利技术提供了一种后张拉围护桩及其抗弯连接方法,包括预制桩体1、主筋2、固定件3、后张拉通道4、容置腔5、锁接件6、卡片7、防松螺母8、后张拉筋9、端面10、端板11、机械对接面12、电焊对接面13。所述后张拉围护桩采用多根预制桩体1以后张拉连接方式打桩至土层中,所述预制桩体1均为在工厂预制成型;所述预制桩体1轴向设置有多根主筋2,所述主筋2贯穿于预制桩体1,所述预制桩体1的两本文档来自技高网...
一种后张拉围护桩及其抗弯连接方法

【技术保护点】
一种后张拉围护桩,其特征在于,包括预制桩体、主筋、固定件、后张拉通道、容置腔、锁接件、卡片、防松螺母、后张拉筋、端面、端板、机械对接面、电焊对接面;所述后张拉围护桩采用多节和/或多根预制桩体以后张拉连接方式打桩至土层中,所述预制桩体均为在工厂预制成型;所述预制桩体轴向设置有多根主筋,所述主筋贯穿于预制桩体,所述预制桩体的两端设置有端面或者端板,所述主筋通过所述端面或者端板上设置的固定腔和固定件张拉固定连接;所述预制桩体的轴向设置有后张拉通道,所述后张拉通道的两端设置有容置腔,所述后张拉通道和容置腔内通过锁接组件固定设置有后张拉筋。

【技术特征摘要】
1.一种后张拉围护桩,其特征在于,包括预制桩体、主筋、固定件、后张拉通道、容置腔、锁接件、卡片、防松螺母、后张拉筋、端面、端板、机械对接面、电焊对接面;所述后张拉围护桩采用多节和/或多根预制桩体以后张拉连接方式打桩至土层中,所述预制桩体均为在工厂预制成型;所述预制桩体轴向设置有多根主筋,所述主筋贯穿于预制桩体,所述预制桩体的两端设置有端面或者端板,所述主筋通过所述端面或者端板上设置的固定腔和固定件张拉固定连接;所述预制桩体的轴向设置有后张拉通道,所述后张拉通道的两端设置有容置腔,所述后张拉通道和容置腔内通过锁接组件固定设置有后张拉筋。2.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一种后张拉围护桩,其特征在于,所述后张拉围护桩为圆桩、竹节桩、矩形桩、T形桩、工字桩、多棱桩、侧开口桩、椭圆桩中的一种或以上种的组合。3.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一种后张拉围护桩,其特征在于,所述预制桩体上至少设置有两个后张拉通道,所述后张拉通道的横截面形状为圆形、矩形、椭圆形、多边形、半圆形中的一种或者以上种的组合;所述后张拉通道的轴向形状为直线、曲线、螺旋线中的一种或者以上种的组合。4.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一种后张拉围护桩,其特征在于,所述主筋、后张拉筋包括棒材、碳纤维材料、玻璃纤维材料、复合材料、钢铰线中的一种或者以上种组合。5.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一种后张拉围护桩,其特征在于,所述预制桩体通过端面以机械对接面多节对接,所述...

【专利技术属性】
技术研发人员:周兆弟
申请(专利权)人:周兆弟
类型:发明
国别省市:浙江,33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评论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发表了对其他浏览者有用的留言会获得科技券。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