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种预制涵洞拼接装置制造方法及图纸

技术编号:16600643 阅读:224 留言:0更新日期:2017-11-22 12:01
本实用新型专利技术公开了一种预制涵洞拼接装置,其结构包括上复合金属钢圈、热浸塑钢波纹管、下复合金属钢圈、波纹管、密封连接件、第一金属钢片、第二金属钢片,上复合金属钢圈底部与热浸塑钢波纹管相连接,热浸塑钢波纹管底部与下复合金属钢圈相连接,热浸塑钢波纹管由第一金属钢片和第二金属钢片组成,第一金属钢片与密封连接件相连接,第一金属钢片通过密封连接件与第二金属钢片相连接,第一金属钢片与第二金属钢片结构相同,第一金属钢片内壁与波纹管相连接,本实用新型专利技术采用热浸塑钢波纹管,重量轻,便于施工,具有抗变形,高强度和很强的适应性能,使路表面没有伸缩缝,可提高行车的舒适性。

Prefabricated culvert splicing device

The utility model discloses a prefabricated culvert splicing device, its structure includes composite metal rims, hot dip steel corrugated pipe, composite steel ring, metal bellows seal connecting piece, a first metal sheet steel, second steel sheet metal, composite metal ring bottom and hot dip steel corrugated pipe connected steel the corrugated pipe bottom and the composite metal rims is connected with hot dip, hot dipped steel corrugated pipe is composed of a first metal sheet steel and second steel sheet metal, a first metal sheet steel and sealed connectors, a first metal sheet through the sealing connection piece is connected with the second metal sheet, a first metal sheet steel and second metal steel structure is the same, the first metal sheet steel corrugated pipe is connected with the inner wall, the utility model adopts hot dipped steel corrugated pipe, light weight, convenient construction, anti deformation, high strength and strong The road surface has no expansion joint, so the comfort of driving can be improved.

【技术实现步骤摘要】
一种预制涵洞拼接装置
本技术是一种预制涵洞拼接装置,属于涵洞拼接

技术介绍
涵洞是指在公路工程建设中,为了使公路顺利通过水渠不妨碍交通,设于路基下修筑于路面以下的排水孔道,通过这种结构可以让水从公路的下面流过。用于跨越天然沟谷洼地排泄洪水,或横跨大小道路作为人、畜和车辆的立交通道,或农田灌溉作为水渠。现有公开技术申请号为:201020270892.4的一种多功能拼接金属波纹管,包括壁厚均匀的金属管壁,所述的金属管壁是由至少两个金属片拼接而成,拼接处设有密封装置并采用高强度螺栓加以固定;所述的金属管的管壁呈圆环波纹状,波形流畅自然。本技术的优点是:持久耐用,不易破损,拼装灵活,运输方便,密封性能良好。现有的金属波纹管不是采用热浸塑生产工艺,不具有抗变形,高强度和很强的适应性能。
技术实现思路
针对现有技术存在的不足,本技术目的是提供一种预制涵洞拼接装置,以解决现有的金属波纹管不是采用热浸塑生产工艺,不具有抗变形,高强度和很强的适应性能。为了实现上述目的,本技术是通过如下的技术方案来实现:一种预制涵洞拼接装置,其结构包括上复合金属钢圈、热浸塑钢波纹管、下复合金属钢圈、波纹管、密封连接件、第一金属钢片、第二金属钢片,所述上复合金属钢圈底部与热浸塑钢波纹管相连接,所述热浸塑钢波纹管底部与下复合金属钢圈相连接,所述热浸塑钢波纹管由第一金属钢片和第二金属钢片组成,所述第一金属钢片与密封连接件相连接,所述第一金属钢片通过密封连接件与第二金属钢片相连接,所述第一金属钢片与第二金属钢片结构相同,所述第一金属钢片内壁与波纹管相连接,所述第一金属钢片由改性聚乙烯、环氧树脂和沥青防腐层组成,所述改性聚乙烯与环氧树脂相连接,所述环氧树脂与沥青防腐层相连接。进一步地,所述上复合金属钢圈上设有通孔。进一步地,所述的第一金属钢片的侧剖面呈弧状。进一步地,所述第一金属钢片表面呈波纹状。进一步地,所述通孔为圆形结构。进一步地,所述改性聚乙烯厚度为300UM-1000UM。进一步地,所述环氧树脂厚度为100UM-400UM。本技术的有益效果:采用热浸塑钢波纹管,重量轻,便于施工,具有抗变形,高强度和很强的适应性能,使路表面没有伸缩缝,可提高行车的舒适性。附图说明通过阅读参照以下附图对非限制性实施例所作的详细描述,本技术的其它特征、目的和优点将会变得更明显:图1为本技术一种预制涵洞拼接装置的结构示意图。图2为本技术热浸塑钢波纹管内部的结构示意图。图3为本技术密封连接件的结构示意图。图4为本技术第一金属钢片的结构示意图。图中:上复合金属钢圈-1、热浸塑钢波纹管-2、下复合金属钢圈-3、波纹管-4、密封连接件-5、第一金属钢片-6、第二金属钢片-7、通孔-11、改性聚乙烯-61、环氧树脂-62、沥青防腐层-63。具体实施方式为使本技术实现的技术手段、创作特征、达成目的与功效易于明白了解,下面结合具体实施方式,进一步阐述本技术。请参阅图1至图4,本技术提供一种预制涵洞拼接装置,其结构包括上复合金属钢圈1、热浸塑钢波纹管2、下复合金属钢圈3、波纹管4、密封连接件5、第一金属钢片6、第二金属钢片7,所述上复合金属钢圈1底部与热浸塑钢波纹管2相连接,所述热浸塑钢波纹管2底部与下复合金属钢圈3相连接,所述热浸塑钢波纹管2由第一金属钢片6和第二金属钢片7组成,所述第一金属钢片6与密封连接件5相连接,所述第一金属钢片6通过密封连接件5与第二金属钢片7相连接,所述第一金属钢片6与第二金属钢片7结构相同,所述第一金属钢片6内壁与波纹管4相连接,所述第一金属钢片6由改性聚乙烯61、环氧树脂62和沥青防腐层63组成,所述改性聚乙烯61与环氧树脂62相连接,所述环氧树脂62与沥青防腐层63相连接,所述上复合金属钢圈1上设有通孔11,所述的第一金属钢片6的侧剖面呈弧状,所述第一金属钢片6表面呈波纹状,所述通孔11为圆形结构,所述改性聚乙烯61厚度为300UM-1000UM,所述环氧树脂62厚度为100UM-400UM。本专利所说的环氧树脂62又称作人工树脂、人造树脂、树脂胶等。是一类重要的热固性塑料,广泛用于黏合剂,涂料等用途,在使用本技术的时候,首先由第一金属钢片6和第二金属钢片7或者多个以上的金属钢片拼接组成的热浸塑钢波纹管2,并由密封连接件5连接而成,第一金属钢片6上的改性聚乙烯61和环氧树脂62具有抗变形,高强度和很强的适应性能,使路表面没有伸缩缝,可提高行车的舒适性。例如,可将热浸塑钢波纹管2用于预制涵洞中使用,不需要再进行现场刷漆或刷涂料,简化了现场施工程序,并采用热浸塑工艺在钢波纹管内外表面形成。本技术的上复合金属钢圈1、热浸塑钢波纹管2、下复合金属钢圈3、波纹管4、密封连接件5、第一金属钢片6、第二金属钢片7、通孔11、改性聚乙烯61、环氧树脂62、沥青防腐层63,部件均为通用标准件或本领域技术人员知晓的部件,其结构和原理都为本技术人员均可通过技术手册得知或通过常规实验方法获知,本技术解决的问题是现有技术不是采用热浸塑生产工艺,不具有抗变形,高强度和很强的适应性能,本技术通过上述部件的互相组合,可重量轻,便于施工,具有抗变形,高强度和很强的适应性能,使路表面没有伸缩缝,可提高行车的舒适性,具体如下所述:所述热浸塑钢波纹管2由第一金属钢片6和第二金属钢片7组成,所述第一金属钢片6与密封连接件5相连接,所述第一金属钢片6通过密封连接件5与第二金属钢片7相连接,所述第一金属钢片6与第二金属钢片7结构相同,所述第一金属钢片6内壁与波纹管4相连接,所述第一金属钢片6由改性聚乙烯61、环氧树脂62和沥青防腐层63组成,所述改性聚乙烯61与环氧树脂62相连接,所述环氧树脂62与沥青防腐层63相连接。以上显示和描述了本技术的基本原理和主要特征和本技术的优点,对于本领域技术人员而言,显然本技术不限于上述示范性实施例的细节,而且在不背离本技术的精神或基本特征的情况下,能够以其他的具体形式实现本技术。因此,无论从哪一点来看,均应将实施例看作是示范性的,而且是非限制性的,本技术的范围由所附权利要求而不是上述说明限定,因此旨在将落在权利要求的等同要件的含义和范围内的所有变化囊括在本技术内。不应将权利要求中的任何附图标记视为限制所涉及的权利要求。此外,应当理解,虽然本说明书按照实施方式加以描述,但并非每个实施方式仅包含一个独立的技术方案,说明书的这种叙述方式仅仅是为清楚起见,本领域技术人员应当将说明书作为一个整体,各实施例中的技术方案也可以经适当组合,形成本领域技术人员可以理解的其他实施方式。本文档来自技高网...
一种预制涵洞拼接装置

【技术保护点】
一种预制涵洞拼接装置,其结构包括上复合金属钢圈(1)、热浸塑钢波纹管(2)、下复合金属钢圈(3)、波纹管(4)、密封连接件(5)、第一金属钢片(6)、第二金属钢片(7),所述上复合金属钢圈(1)底部与热浸塑钢波纹管(2)相连接,所述热浸塑钢波纹管(2)底部与下复合金属钢圈(3)相连接,其特征在于:所述热浸塑钢波纹管(2)由第一金属钢片(6)和第二金属钢片(7)组成,所述第一金属钢片(6)与密封连接件(5)相连接,所述第一金属钢片(6)通过密封连接件(5)与第二金属钢片(7)相连接,所述第一金属钢片(6)与第二金属钢片(7)结构相同;所述第一金属钢片(6)内壁与波纹管(4)相连接,所述第一金属钢片(6)由改性聚乙烯(61)、环氧树脂(62)和沥青防腐层(63)组成,所述改性聚乙烯(61)与环氧树脂(62)相连接,所述环氧树脂(62)与沥青防腐层(63)相连接。

【技术特征摘要】
1.一种预制涵洞拼接装置,其结构包括上复合金属钢圈(1)、热浸塑钢波纹管(2)、下复合金属钢圈(3)、波纹管(4)、密封连接件(5)、第一金属钢片(6)、第二金属钢片(7),所述上复合金属钢圈(1)底部与热浸塑钢波纹管(2)相连接,所述热浸塑钢波纹管(2)底部与下复合金属钢圈(3)相连接,其特征在于:所述热浸塑钢波纹管(2)由第一金属钢片(6)和第二金属钢片(7)组成,所述第一金属钢片(6)与密封连接件(5)相连接,所述第一金属钢片(6)通过密封连接件(5)与第二金属钢片(7)相连接,所述第一金属钢片(6)与第二金属钢片(7)结构相同;所述第一金属钢片(6)内壁与波纹管...

【专利技术属性】
技术研发人员:郝银徐纯杨敏戴晓斌范利民陈龙宋翔
申请(专利权)人:中交三公局第三工程有限公司
类型:新型
国别省市:湖北,42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评论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发表了对其他浏览者有用的留言会获得科技券。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