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种基于全生命周期的交通基础设施施工碳排放评价系统技术方案

技术编号:40872950 阅读:32 留言:0更新日期:2024-04-08 16:40
本发明专利技术提供一种基于全生命周期的交通基础设施施工碳排放评价系统,包括排气管,所述排气管包括基础设施材料生产工厂排气管和汽车尾气管,所述排气管的外壁上贴附安装有碳排放监测仪,且碳排放监测仪的上下两端通过合页转动安装有夹框,碳排放监测仪通过夹框安装在排气管上,排气管可以是基础设施材料生产工厂排气管或汽车尾气管,对排出的气体进行监测统计碳排放量,当用于运输材料的车辆时,车辆无法继续行驶情况下,保护组件的前环、清洁层和后环将检测端包裹,并通过后环的驱动带动清洁层转动对检测端表面清理灰尘,同时相对密封的检测端可以不受外界碳排放的影响,而累计记录碳排放值,减少碳排放统计的误差。

【技术实现步骤摘要】

本专利技术涉及生命周期分析,具体为一种基于全生命周期的交通基础设施施工碳排放评价系统


技术介绍

1、生命周期分析是评价一种产品或一类设施从“摇篮到坟墓”全过程总体环境影响的手段,一般分为四个阶段:确定分析的目的与范围、清单分析、影响评价、生命周期解释,据相关数据统计,二氧化碳年排放量超过100亿吨,其中交通业的排放量占比约10%,在所有行业中排名第三;减少交通运输对资源的消耗和对环境的影响,是实现“碳达峰,碳中和”目标的必然要求。交通基础设施在生产、运输、建造、运营、维养和废弃拆除的全过程都可能伴随着资源消耗并产生气体排放,如何量化交通基础设施各个阶段的碳排放,是实现碳减排、碳优化的前提。

2、专利cn115841037a提出一种用于交通基础设施的生命周期碳排放核算方法,从材料生产、材料运输、零部件生产、零部件运输、施工建造、运营养护和废弃拆除共7个阶段,考虑因维修养护,车辆无法按正常路况行驶,出现加减速、排队、拥堵等现象,进而出现交通延误,导致额外碳排放量的增加,并以碳排因子法计算各个阶段的碳排放量,从而形成交通基础设施生命周期碳足迹计算结本文档来自技高网...

【技术保护点】

1.一种基于全生命周期的交通基础设施施工碳排放评价系统,包括排气管(1),其特征在于:所述排气管(1)包括基础设施材料生产工厂排气管(1)和汽车尾气管,所述排气管(1)的外壁上贴附安装有碳排放监测仪(2),且碳排放监测仪(2)的上下两端通过合页转动安装有夹框(21),两个所述夹框(21)连接端通过螺栓固定,所述碳排放监测仪(2)外侧固定有连接管(22),且连接管(22)的另一端固定有检测端(23),所述检测端(23)插入排气管(1)内部,所述检测端(23)表面上设置有对检测端(23)封闭和清扫灰尘的保护组件(3),所述保护组件(3)包括固定筒(31),所述固定筒(31)固定套接在连接管(...

【技术特征摘要】

1.一种基于全生命周期的交通基础设施施工碳排放评价系统,包括排气管(1),其特征在于:所述排气管(1)包括基础设施材料生产工厂排气管(1)和汽车尾气管,所述排气管(1)的外壁上贴附安装有碳排放监测仪(2),且碳排放监测仪(2)的上下两端通过合页转动安装有夹框(21),两个所述夹框(21)连接端通过螺栓固定,所述碳排放监测仪(2)外侧固定有连接管(22),且连接管(22)的另一端固定有检测端(23),所述检测端(23)插入排气管(1)内部,所述检测端(23)表面上设置有对检测端(23)封闭和清扫灰尘的保护组件(3),所述保护组件(3)包括固定筒(31),所述固定筒(31)固定套接在连接管(22)上,所述固定筒(31)的内部滑动安装有后环(310),且固定筒(31)的筒口处设有前环(35),所述前环(35)和后环(310)之间固定有清洁层(38),所述清洁层(38)内壁设置毛刷与检测端(23)表面接触。

2.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一种基于全生命周期的交通基础设施施工碳排放评价系统,其特征在于:所述保护组件(3)还包括滑槽(311),所述连接管(22)位于固定筒(31)内部的两侧表面上开设有滑槽(311),且滑槽(311)内部滑动连接有滑块(314),所述后环(310)的内圈开设有内槽(315),且滑块(314)沿内槽(315)滑动。

3.根据权利要求2所述的一种基于全生命周期的交通基础设施施工碳排放评价系统,其特征在于:所述后环(310)位于连接管(22)外端的表面上固定有齿圈(313),所述连接管(22)一侧滑块(314)的表面上固定有安装架(318),且安装架(318)的外端固定有驱动马达(316),...

【专利技术属性】
技术研发人员:何训林黎治国张波任宗祥周翔
申请(专利权)人:中交三公局第三工程有限公司
类型:发明
国别省市: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评论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发表了对其他浏览者有用的留言会获得科技券。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