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种菜田土壤改良剂及其制备方法技术

技术编号:1659804 阅读:263 留言:0更新日期:2012-04-11 18:40
本发明专利技术涉及“一种菜田土壤改良剂及其制备方法”,属土壤改良技术领域。一种菜田土壤改良剂,它包括按重量份将牛粪、麦麸、褐煤、硝酸钙、硫酸镁、硼砂、硫酸锌、硫酸亚铁和水混合,堆制充分发酵,发酵产物添加一定量的枯草芽孢杆菌菌剂而制得。本发明专利技术的土壤改良剂,含有丰富的有机质、矿质元素和枯草芽孢杆菌,每667m↑[2]菜田以基肥施入1000~2000Kg,能够有效改善菜田土壤性状,提高地力,增加蔬菜栽培产量与效益。本发明专利技术针对性强,安全无污染。

【技术实现步骤摘要】

本专利技术涉及土壤改良
,特别是一种菜田土壤改良剂及其制备方法
技术介绍
良好的土壤环境是蔬菜丰产优质高效栽培的基础。蔬菜生长速度快、复种指数高、抗病性弱,要求土壤具有较好的团粒结构,深厚疏松的耕作层,孔隙度适当,有机质含量高,有效养分完全、充足,微生物菌群结构合理等。但是,近年来蔬菜播种面积快速扩展,大量未经熟化的农田成为菜田,加之后期不合理的栽培制度与田间管理措施,如连作、大量施用化肥和漫灌等,致使菜田土壤生态环境恶化,具体表现为:土壤团粒结构破坏,易板结,通透性降低;有机质含量下降,矿质营养非均衡化(氮磷超负荷积累和钙、锌、硼等中微量元素缺乏);病原微生物积累等(《上海蔬菜》,2006年第6期;《植物营养与肥料学报》,2003年第1期)。菜田土壤生态环境的恶化,直接导致蔬菜植株生长发育不良,产量和品质下降。因此,菜田土壤的改良已成为当前蔬菜安全、高效、可持续生产的迫切需求。
技术实现思路
本专利技术正是针对上述菜田土壤状况,提供一种菜田土壤改良剂,可以显著改善菜田土壤的物理、化学和生物学性状,促进蔬菜的生长发育,提高蔬菜单位面积产量和效益。同时提拱该菜田土壤改良剂的制备方法。本专利技术的菜田土壤改良剂,由下列组分复配而成:A组分:由下列重量份原料发酵制得,牛粪10-30份,麦麸5-10份,褐煤1-5份,硝酸钙0.1-0.3份,硫酸镁0.1-0.2份,硼砂0.005-0.01份,硫酸锌0.01-0.015份,硫酸亚铁0.02-0.03份,水18-45份。B组分:枯草芽孢杆菌(Bacillus subtilis)菌剂,添加量为A组分的2%-8%(wt/wt),枯草芽孢杆菌有效活菌数≥0.2×108cfu/g。本专利技术的菜田土壤改良剂,优选所述原料的重量份为:A组分所含原料的重量份为:牛粪25份,麦麸10份,褐煤3份,硝酸钙0.3份,硫酸镁0.1份,硼砂0.008份,硫酸锌0.01份,硫酸亚铁0.02份,水38份;B组分枯草芽孢杆菌菌剂添加量为A组分的5%(wt/wt)。本专利技术菜田土壤改良剂的制备方法,步骤如下:-->1)按一定重量份比例将牛粪、麦麸、褐煤、硝酸钙、硫酸镁、硼砂、硫酸锌、硫酸亚铁和水混合,自然堆制充分发酵;2)将枯草芽孢杆菌菌剂按所述重量份比例添加到A组分中,混合均匀。所述步骤1)中各物料混合发酵后,腐殖化指数(HI,Humification index)达到1.4以上。采用本专利技术改良菜田土壤,具体使用方法是:蔬菜播种或定植前,以基肥形式随整地施入菜田10-20cm耕作层,每667m2用量1000~2000Kg。牛粪是奶牛、肉牛养殖的废弃物,含有机质14.5%,氮素0.32%,磷0.25%,钾0.16%,C/N比23,经发酵可成为优质有机肥,施入土壤有利于提高土壤有机质含量,增加养分,降低粘性,增加通透性,但是,处理不当则污染环境。麦麸含木质素3%,纤维素12%,半纤维素36%,氮素2.74%,C/N比18,经发酵过程不仅能释放出蔬菜生长发育所需的养分,也有助于枯草芽孢杆菌的繁殖和存活。褐煤容重小,不粘结,含炭3.53%,氮0.36%,磷0.04%,钾0.51%,并且富含大量刺激蔬菜生长和根际微生物繁殖的有机活性成分,对改善蔬菜生长发育和土壤微生态环境具有双重作用。硝酸钙、硫酸镁、硼砂、硫酸锌、硫酸亚铁是农业生产常用的化学肥料,含有蔬菜生长发育必需的大量元素、中量元素和微量元素,对微生物的新陈代谢也有促进作用。加入水分,主要是使物料含水量达到60%左右,保证发酵过程的快速高效进行。将上述物料按一定重量份比例充分混合,自然堆制充分发酵,在土著微生物的作用下,促进物料组分的转化,降低物料的C/N比,同时,利用发酵产生的高温杀死有害病原菌和虫卵等。发酵产物所含的大量腐殖质,可以促进土壤团粒结构的形成,增强土壤保水保肥通气能力。但是,发酵不完全,肥效降低,而且会导致上述原料的混合物施到菜田后继续发酵,产生高温损害蔬菜生长,影响出苗率和产量。本专利技术以腐殖化指数(HI,Humification index)为参照指标,HI≥1.4表明发酵完成。发酵前添加或发酵过程中释放的矿质元素,特别是微量元素,可以弥补菜田土壤矿质元素的不足,还可以作为后期接种的枯草芽孢杆菌的养分,保证枯草芽孢杆菌的增殖和存活。枯草芽孢杆菌在自然界分布非常广泛,它作为植物病害生防细菌之一,具有较强的防病作用,同时,它能产生耐热的芽孢,易于剂型加工、存活、定殖与繁殖。枯草芽孢杆菌菌剂的稳定性、与化学农药的相容性和防治效果的一致性均优于不产生芽孢的细菌和真菌生防菌株。因此,目前国内外已经研制成功了一批枯草芽孢杆菌菌剂,如我国江苏农业科学院研发的纹曲宁、云南农业大学和中国农业大学联合研发的百抗、沈阳农业大学与美国农业部生物防治研究所合作研发的根健宝、浙江大学研发的威绿达等。美国已有4株枯草芽孢杆菌生防-->菌株【GB03、MBI600、QST713和解淀粉枯草芽孢杆菌变种(B.subtilis var.amyloliquefaciensFZB24)】获得环保局商品化或有限商品化生产应用许可。枯草芽孢杆菌MBI600在英国、日本、瑞士也已获得注册登记,并允许产业化生产,用于防治叶部病害(灰霉病、白粉病)和根部病害(枯萎病、立枯病、腐烂病、根腐病、黑斑病菌)。枯草芽孢杆菌FZB24在德国Bayer公司投入生产,用于防治番茄晚疫病、灰霉病和小麦白粉病,还可作为增产促进剂。澳大利亚开发的B.subtilis A-B对麦类和胡萝卜立枯病以及其他土传病害具有很好的防治和增产作用。日本东京技术研究所的B.subtilis RB14和B.subtilis NB22分别对Fusarium spp、Rhizoctonia spp、Oxysprum和Pseudomonas solanacearum引起的番茄病害有良好的防效。本专利技术在牛粪、麦麸、褐煤、硝酸钙、硫酸镁、硼砂、硫酸锌、硫酸亚铁和水混合堆制发酵后的产物中添加枯草芽孢杆菌菌剂,发酵产物养分全面、均衡,既利于枯草芽孢杆菌的存活、定殖与繁殖,又能满足菜田土壤改良的要求。本专利技术为多组分的固体混合物,使用时以基肥形式一次性施入菜田土壤。每667m2用量1000~2000Kg。通过多点多次的试验,表明本专利技术对改善菜田土壤性状,提高土壤地力,抑制病害发生,提高蔬菜栽培产量、品质及效益有明显的效果。本专利技术与现有的土壤改良剂相比,具有以下明显的区别或优点:针对性强,本专利技术主要针对菜田土壤有机质和中、微量元素缺乏以及病原菌积累提出,对改善菜田土壤性状具有独特作用;功能性成分多样,包含有机、无机成分和枯草芽孢杆菌,这也决定了本专利技术的综合性功能,既可以提高土壤有机质含量,补充中、微量元素的不足,又有助于构建土壤良好的微生物菌群结构,抑制土传病害发生;各组分复配科学,有利于枯草芽孢杆菌(生防菌)的长期存活、定殖和繁殖;此外,本专利技术不含任何有害物质,对蔬菜产品和生态环境安全无污染。附图说明图1本专利技术对黄瓜产量的影响。图2本专利技术对番茄的增产作用。具体实施方式下面结合实施例对本专利技术作进一步的详细说明。实施例1.原料来源:牛粪来自北京市顺义区奶牛养殖场,含水量为5%;麦麸来自北京大兴区面粉加工厂,含水量≤2%;褐本文档来自技高网...

【技术保护点】
一种菜田土壤改良剂,其特征在于由下列A、B组分复配而成:A组分:由下列重量份原料混合堆制发酵获得,牛粪10-30份,麦麸5-10份,褐煤1-5份,硝酸钙0.1-0.3份,硫酸镁0.1-0.2份,硼砂0.005-0.01份,硫酸锌0.01-0.015份,硫酸亚铁0.02-0.03份,水18-45份。B组分:枯草芽孢杆菌(Bacillussubtilis)菌剂,添加量为A组分重量的2%-8%,所述枯草芽孢杆菌菌剂有效活菌数≥0.2×10↑[8]cfu/g。

【技术特征摘要】
1.一种菜田土壤改良剂,其特征在于由下列A、B组分复配而成:A组分:由下列重量份原料混合堆制发酵获得,牛粪10-30份,麦麸5-10份,褐煤1-5份,硝酸钙0.1-0.3份,硫酸镁0.1-0.2份,硼砂0.005-0.01份,硫酸锌0.01-0.015份,硫酸亚铁0.02-0.03份,水18-45份。B组分:枯草芽孢杆菌(Bacillus subtilis)菌剂,添加量为A组分重量的2%-8%,所述枯草芽孢杆菌菌剂有效活菌数≥0.2×108cfu/g。2.权利要求1所述的菜田土壤改良剂,其特征在于所述A组分由下列重量份原料混合堆制发酵获得,牛粪25份,麦麸10份,褐煤3份,硝酸钙0.3份,硫酸镁0.1份,硼砂0....

【专利技术属性】
技术研发人员:尚庆茂张志刚
申请(专利权)人:中国农业科学院蔬菜花卉研究所
类型:发明
国别省市:11[中国|北京]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评论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发表了对其他浏览者有用的留言会获得科技券。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