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种便携折叠的电单车制造技术

技术编号:16597846 阅读:100 留言:0更新日期:2017-11-22 10:16
本发明专利技术揭示了一种便携折叠的电单车,包括有踏板箱、相接于踏板箱前向的前轮把手组件和相接于踏板箱后向的后轮座椅组件。特别地,该踏板箱底部通过两根相互平行且与车身宽度向相偏斜的转轴分别枢接与前轮和后轮相关的两组件,使得处于同一前进轴面的两个车轮在折叠收纳后得以偏斜相容于踏板箱底侧,并且提供了立杆、车把及坐垫板的多元化折叠、折直方案。应用本发明专利技术的该折叠电单车方案,使得前、后两轮得以不相干涉地交错收纳,电单车整体的收纳幅面尺寸小巧,提高了折叠电单车的收纳效率,便于装填在背包中或直接提携出行,而且该电单车结构简洁,折叠收纳的操作单元较少,收纳和展开操作便利,易于推广普及。

A portable folding motorcycle

The invention discloses a portable folding motorcycle, which comprises a pedal box, a front wheel handle component which is connected with the front of the pedal box and a rear wheel seat component which is connected with the rear direction of the pedal box. In particular, the bottom of the rotating shaft of the pedal box through two parallel with each other and with the width of the body to the phase deviation are respectively pivoted with the front and rear wheels two related components, which is the two wheels of the same axis in the forward folding can be compatible with the bottom side of the pedal deflection, and provided a vertical rod, a handle and a diversified the cushion plate folding, folding straight scheme. The application of the invention of the folding bike, which was before and after two rounds of coherent staggered storage, storage format of small size Motorcycle Overall, improves the storage efficiency of folding bike, for filling in a backpack or directly carrying travel, and the electric bicycle has simple structure, less folding of the operating unit receive, and the operation is convenient, easy to popularize.

【技术实现步骤摘要】
一种便携折叠的电单车
本专利技术涉及一种电单车结构,尤其涉及一种结构布局合理、可大幅缩小电单车折叠后占空、便于收纳携带出行的新型电单车。
技术介绍
电单车是从传统自行车动力改造升级而来的一种新型家庭化交通工具,且在各地的普及率较高,因其方便、灵活、操作简单而为广大人群所接受。但是,目前市面上广泛使用的电动车体积均较庞大,而且为了趋向于摩托车的配置而提升电单车行驶性能,造成了电单车体积的过量增大,无法实现便携化。若能在结构上进行革新,将会有更广泛的利用空间。长期以来,酒后驾驶或醉酒驾驶都是法律所不容的伤害行为,对人对己都存在的极大的安全隐患,然而依然屡禁不止,惨祸时有发生。对此,交通管理部门正不断加强监控和惩治手段,改善这方面不法行为。也有此,应运而生了一个职业,即代驾。对于某些必要应酬不得不饮酒但需要将车辆带回的车主,解决了避免酒驾的问题。而当前代驾已然成为一种时尚而具有一定从业门槛、标准和监管的职业。从作业流程来看,代驾需要用轻便的交通工具前赴约定地点,在完成代驾工作后又需要自行返回。对于公共交通无法覆盖的范围或者末班时段后,给代驾人员带来了很大的困扰。此时,便携折叠电单车便成为了不可或缺的代步工具。而现有常用的折叠电单车通常为踏板式折叠电动车,存在多方面缺陷,简述来看:一者轮径较小,行驶速度和抗颠簸能力极差;二者车身长度偏长,后轮与电池踏板不发生折叠,整车收纳尺寸长度规格往往超出地铁等公共交通允许携带的物品范围。三者驾驶方向控制不便,行车疲劳度增加不浅。由此可见,代驾行业的发展对便携折叠电单车的需求,以及人们对代步出行方式的改善需求,电单车的折叠结构优化亟待提出更好的技术解决方案。
技术实现思路
本专利技术的目的旨在提供一种便携折叠的电单车,解决电单车正常骑行舒适度和折叠收纳后占空及便携的问题。本专利技术的上述目的将通过以下技术方案得以实现:一种便携折叠的电单车,包括有踏板箱、相接于踏板箱前向的前轮把手组件和相接于踏板箱后向的后轮座椅组件,其特征在于:所述踏板箱的主体前向设有翻折支架,且翻折支架通过与身车宽度向相偏斜的第一转轴枢接于主体前端,并通过第一折把锁扣与主体锁定成同平面的踏板或解锁翻转,所述翻折支架和主体的底部设有收纳状态下成对相接咬合的球头卡扣或磁吸扣,所述踏板箱自主体向后延伸设有U型的支撑臂;所述前轮把手组件由前轮、前轮支架、立杆和把手组成,其中所述立杆的尾段穿透接设于翻折支架中轴向定位、径向活动,所述立杆于翻折支架顶侧设有车身长度向弯折的第一折叠部、于自身中段设有车身宽度向弯折的第二折叠部,所述把手接设于立杆的顶端,所述前轮通过前轮支架相接固定于翻折支架底侧立杆的尾段;所述后轮座椅组件由后轮、后轮支架、坐垫板、前支撑杆、后导向板、传动部件组成,其中所述后轮及后轮支架通过与第一转轴相平行的第二转轴枢接于支撑臂的根部,所述前支撑杆的中段枢接于主体后段宽度向两侧,所述后导向板底部枢接于支撑臂且后导向板中部设有竖直向穿透的导槽及导槽旁侧外壁的定位齿,所述传动部件包含连杆、传动杆和第二折把锁扣,所述前支撑杆顶部、后导向板顶部和连杆的一端分别枢接于坐垫板底侧,所述连杆的另一端枢接于第二折把锁扣,所述第二折把锁扣滑动装接于导槽中并通过折把施压固定于定位齿,所述传动杆的两端分别枢接于后轮支架及第二折把锁扣;车身展开状态下,第二折把锁扣定位锁固于导槽顶端,所述坐垫板、前支撑杆、后导向板和支撑臂连接成侧视平行四边形状,所述翻折支架、立杆和把手折直,所述前轮和后轮分别展开于踏板箱前后两端且后轮轮轴与车身宽度向平行;车身收纳状态下,第二折把锁扣定位锁固于导槽底端,所述坐垫板和后导向板横卧于踏板箱上,且全覆盖顺应平放的前支撑杆,所述传动杆自支撑臂中空隙处顺应下沉至踏板箱底侧,所述翻折支架、立杆和把手折叠,所述前轮和后轮收合于踏板箱正底侧且两轮轮轴均与第一转轴相平行。进一步地,所述第一转轴与车身宽度向相偏斜指的是在水平面内第一转轴与车身宽度向成一夹角,或者在竖直平面内第一转轴与车身宽度向成一夹角,所述夹角大小为10°以下,所述第二转轴的枢接结构与第一转轴相同。进一步地,所述传动杆为带避震弹簧的轴杆或无弹簧的直轴杆。进一步地,所述前轮支架和后轮支架均为多段弯折的一体成型件,且两个支架远离踏板箱的一端直角弯折成型为对应车轮的轮轴。进一步地,所述立杆设有活动套管,且活动套管设有定位套接于折直状态的第一折叠部、限制折弯的第三折把锁扣。进一步地,所述前支撑杆的侧视形状为L型弯管,且前支撑杆远离坐垫板的外端设有弹性外翻收纳的踏脚。进一步地,所述坐垫板顶侧为光滑平面或符合人体骑乘的弧形曲面,所述坐垫板底侧设有适于车身收纳状态下容纳部分前支撑杆和后导向板的凹槽,且坐垫板前端设有凹陷状的提手。进一步地,所述把手为对拗式折叠车把,且把手的对拗轴与立杆顶端一体弯折接合,或者把手的对拗轴与立杆顶端通过阻尼调角轴套相接合。进一步地,所述前轮和后轮的轮径规格相同,且轮径为12寸、14寸或16寸中的一种。进一步地,所述后轮设有行车电机,所述把手设有电控转把,所述踏板箱的主体为中空的箱体且内装有电池和电单车总控器,且所述行车电机、电池、电单车总控器、电控转把通过电线互联成行车电控回路。应用本专利技术的便携折叠的电单车技术方案,其有益效果体现在:能使得前、后两轮得以不相干涉地交错收纳,电单车整体的收纳幅面尺寸约为长570mm*宽480mm*高224mm,由此提高了折叠电单车的收纳效率,便于装填在背包中或直接提携出行,而且该电单车结构简洁,折叠收纳的操作单元较少,收纳和展开操作便利,易于推广普及。附图说明图1是本专利技术电单车展开状态的立体结构示意图。图2是图1所示电单车仰视角度的立体结构示意图。图3是本专利技术电单车展开状态的侧视状态示意图。图4是图3所示电单车第一步折叠的状态示意图。图5是图3所示电单车第二步折叠的状态示意图。图6是图3所示电单车第三步折叠的状态示意图。图7是图3所示电单车第四步折叠的状态示意图。具体实施方式以下便结合实施例附图,对本专利技术的具体实施方式作进一步的详述,以使本专利技术技术方案更易于理解、掌握。本专利技术的创作者针对现有代驾行业对电单车折叠便携方面的性能要求,潜心钻研以往此类单车多方面的不足及诸多折叠原理,经过创造性劳动研制得到该便携折叠的电单车解决方案,从而能够满足电单车在保持车轮轮径不被压缩变小的前提下进一步提升收纳效率,减小空间长度和占空,使得电单车易于满足各领域人们的生活、工作所需。从一般的电单车外形结构来看,无外乎包括前后两个车轮、作为车身主体支撑的踏板、作为方向控制的立杆及把手和作为人们骑行舒适度改善的坐垫、踏脚等。而本创作该电单车的创新设计来看,其着眼于将上述各构件进行功能性分组,并将各部分的折叠收纳结构分别改良优化,如图1所示可见,其大致包括有踏板箱1、相接于踏板箱前向的前轮把手组件和相接于踏板箱后向的后轮座椅组件三个主要部分。以下结合图1至图7所示各个方向、各个形态的该电单车状态结构示意图,细化阐述并展示该电单车优选实施例结构上的细节特点和展开及收纳过程的具体操作。以使本创作的便携折叠电单车的创新性得以充分理解。首先来看本车相对缺乏变化且作为折叠收纳基础的踏板箱1,该踏板箱1的主体11为中空的箱体且内装有电池和电单车总本文档来自技高网
...
一种便携折叠的电单车

【技术保护点】
一种便携折叠的电单车,包括有踏板箱、相接于踏板箱前向的前轮把手组件和相接于踏板箱后向的后轮座椅组件,其特征在于:所述踏板箱的主体前向设有翻折支架,且翻折支架通过与身车宽度向相偏斜的第一转轴枢接于主体前端,并通过第一折把锁扣与主体锁定成同平面的踏板或解锁翻转,所述翻折支架和主体的底部设有收纳状态下成对相接咬合的球头卡扣或磁吸扣,所述踏板箱自主体向后延伸设有U型的支撑臂;所述前轮把手组件由前轮、前轮支架、立杆和把手组成,其中所述立杆的尾段穿透接设于翻折支架中轴向定位、径向活动,所述立杆于翻折支架顶侧设有车身长度向弯折的第一折叠部、于自身中段设有车身宽度向弯折的第二折叠部,所述把手接设于立杆的顶端,所述前轮通过前轮支架相接固定于翻折支架底侧立杆的尾段;所述后轮座椅组件由后轮、后轮支架、坐垫板、前支撑杆、后导向板、传动部件组成,其中所述后轮及后轮支架通过与第一转轴相平行的第二转轴枢接于支撑臂的根部,所述前支撑杆的中段枢接于主体后段宽度向两侧,所述后导向板底部枢接于支撑臂且后导向板中部设有竖直向穿透的导槽及导槽旁侧外壁的定位齿,所述传动部件包含连杆、传动杆和第二折把锁扣,所述前支撑杆顶部、后导向板顶部和连杆的一端分别枢接于坐垫板底侧,所述连杆的另一端枢接于第二折把锁扣,所述第二折把锁扣滑动装接于导槽中并通过折把施压固定于定位齿,所述传动杆的两端分别枢接于后轮支架及第二折把锁扣;车身展开状态下,第二折把锁扣定位锁固于导槽顶端,所述坐垫板、前支撑杆、后导向板和支撑臂连接成侧视平行四边形状,所述翻折支架、立杆和把手折直,所述前轮和后轮分别展开于踏板箱前后两端且后轮轮轴与车身宽度向平行;车身收纳状态下,第二折把锁扣定位锁固于导槽底端,所述坐垫板和后导向板横卧于踏板箱上,且全覆盖顺应平放的前支撑杆,所述传动杆自支撑臂中空隙处顺应下沉至踏板箱底侧,所述翻折支架、立杆和把手折叠,所述前轮和后轮收合于踏板箱正底侧且两轮轮轴均与第一转轴相平行。...

【技术特征摘要】
1.一种便携折叠的电单车,包括有踏板箱、相接于踏板箱前向的前轮把手组件和相接于踏板箱后向的后轮座椅组件,其特征在于:所述踏板箱的主体前向设有翻折支架,且翻折支架通过与身车宽度向相偏斜的第一转轴枢接于主体前端,并通过第一折把锁扣与主体锁定成同平面的踏板或解锁翻转,所述翻折支架和主体的底部设有收纳状态下成对相接咬合的球头卡扣或磁吸扣,所述踏板箱自主体向后延伸设有U型的支撑臂;所述前轮把手组件由前轮、前轮支架、立杆和把手组成,其中所述立杆的尾段穿透接设于翻折支架中轴向定位、径向活动,所述立杆于翻折支架顶侧设有车身长度向弯折的第一折叠部、于自身中段设有车身宽度向弯折的第二折叠部,所述把手接设于立杆的顶端,所述前轮通过前轮支架相接固定于翻折支架底侧立杆的尾段;所述后轮座椅组件由后轮、后轮支架、坐垫板、前支撑杆、后导向板、传动部件组成,其中所述后轮及后轮支架通过与第一转轴相平行的第二转轴枢接于支撑臂的根部,所述前支撑杆的中段枢接于主体后段宽度向两侧,所述后导向板底部枢接于支撑臂且后导向板中部设有竖直向穿透的导槽及导槽旁侧外壁的定位齿,所述传动部件包含连杆、传动杆和第二折把锁扣,所述前支撑杆顶部、后导向板顶部和连杆的一端分别枢接于坐垫板底侧,所述连杆的另一端枢接于第二折把锁扣,所述第二折把锁扣滑动装接于导槽中并通过折把施压固定于定位齿,所述传动杆的两端分别枢接于后轮支架及第二折把锁扣;车身展开状态下,第二折把锁扣定位锁固于导槽顶端,所述坐垫板、前支撑杆、后导向板和支撑臂连接成侧视平行四边形状,所述翻折支架、立杆和把手折直,所述前轮和后轮分别展开于踏板箱前后两端且后轮轮轴与车身宽度向平行;车身收纳状态下,第二折把锁扣定位锁固于导槽底端,所述坐垫板和后导向板横卧于踏板箱上,且全覆盖顺应平放的前支撑杆,所述传动杆自支撑臂中空隙处顺应下沉至踏板箱底侧,所述翻折支架...

【专利技术属性】
技术研发人员:吴江罗智良李双龙吴凤松
申请(专利权)人:苏州本丞工业设计有限公司苏州豪豪迈运动器材有限公司
类型:发明
国别省市:江苏,32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评论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发表了对其他浏览者有用的留言会获得科技券。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