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种具有杀菌作用的防水卷材及制备方法技术

技术编号:16597187 阅读:60 留言:0更新日期:2017-11-22 09:52
本发明专利技术公开了一种具有杀菌作用的防水卷材及制备方法,属于防水卷材技术领域。所述防水卷材,包括胎基层,设置在胎基层上表面的第一杀菌层和设置在胎基层下表面的第一防水层,第一杀菌层上表面设有第二防水层,第二防水层上表面设有防护层,第一防水层下表面设有第二杀菌层,第二杀菌层表面设有PE保护层。其中,所述第一、二防水层均为SBS改性沥青自粘防水层,所述第一、二杀菌层均为TiO2/石墨烯改性聚氨酯纳米杀菌涂层。所述防水卷材能够有效避免防水卷材的细菌滋生,起到较好的杀菌效果,且所述制备方法工艺简单,条件温和,具有较好的应用前景。

【技术实现步骤摘要】
一种具有杀菌作用的防水卷材及制备方法
本专利技术涉及防水卷材
,具体涉及一种具有杀菌作用的防水卷材及制备方法。
技术介绍
防水材料广泛应用于各种工业与民用建筑的屋面、地下室的工程防水,以及地铁、隧道、公路桥梁等市政及水利设施的工程防水中,目前的防水卷材抗破坏力差,易出现刺破或撕裂现象,需耗费人力、物力进行修补,缩短了防水材料的使用寿命,造成资源和资金的浪费。防水卷材是建筑施工中常用的一种建筑材料,在道路桥梁、屋顶或需要防水的建筑物的施工中,均需要预先铺制防水卷材。而目前常用的防水卷材为高分子聚合物改性沥青,根据防水卷材应用的场所的不同,需要给防水卷材一定的特殊性能,比如在沿海地区和高盐碱地区,因为受盐碱侵蚀,建筑物的防水工程要求比一般的建筑物防水标准更高,尤其要求防水材料要具有优异耐盐碱腐蚀性能和抗氯离子渗透性、能够长时间处于高盐碱环境中仍保持良好防水性能,能够抵抗高温和严寒。在防火等级要求高的应用场所,就要求所需防水卷材有一定的防火阻燃性能,而普通的高分子聚合物改性沥青的防火阻燃性能较差,不能达到使用要求。此外,由于防水卷材的施工采用胶粘剂对防水卷材进行粘结,存在多种弊端,不仅会对环境造成污染,而且由于普通高分子防水材料其防水层和抗老护层强度有限,长时间使用容易滋生细菌,使用寿命较低,防水性能不够理想,因此,杀菌性能也是防水卷材的急需具备的性能之一。
技术实现思路
针对现有技术中的缺陷,本专利技术的目的是提供一种具有杀菌作用的防水卷材及制备方法,所述防水卷材能够有效避免防水卷材的细菌滋生,起到较好的杀菌效果,且所述制备方法工艺简单,条件温和,具有较好的应用前景。本专利技术解决技术问题采用如下技术方案:本专利技术涉及一种具有杀菌作用的防水卷材,包括胎基层,所述胎基层为玻纤毡层,还包括设置在胎基层上表面的第一杀菌层和设置在胎基层下表面的第一防水层,所述第一杀菌层上表面设有第二防水层,所述第二防水层上表面设有防护层,所述第一防水层下表面设有第二杀菌层,所述第二杀菌层表面设有PE保护层。优选地,所述第一防水层和第二防水层均为SBS改性沥青自粘防水层。优选地,所述第一杀菌层和第二杀菌层均为TiO2/石墨烯改性聚氨酯纳米杀菌涂层。优选地,所述TiO2/石墨烯改性聚氨酯纳米杀菌涂料包括如下重量分数的原料:尿素10~20份、TiOSO410~20份、十二烷基苯磺酸钠(DBS)1~5份、氨水5~10份、三乙醇胺30~50份、氧化石墨烯1~5份、维生素C3~10份、聚氨酯100~150份。优选地,所述防护层为聚丙烯层。本专利技术还涉及一种具有杀菌作用的防水卷材的制备方法,包括如下步骤:(1)纳米TiO2的制备:按照配比称取尿素溶液加入到反应釜中,预热并向反应釜中滴加TiOSO4,搅拌均匀,再加入DBS,于110~130℃加热反应1~4h,反应结束后,冷却、洗涤至检测不出Fe3+,Fe2+,SO42-,再加入氨水中和,将沉淀物放入真空干燥箱中干燥2~3h,得到二氧化钛粗品,再将二氧化钛粗品进行粉碎,加入三乙醇胺溶液,混合均匀,干燥后即得纳米二氧化钛;(2)石墨烯改性聚氨酯涂料:将氧化石墨烯分散在水相中,再与聚氨酯预聚体进行乳化反应,反应结束后滴加维生素C溶液进行原位还原反应,即得到石墨烯改性聚氨酯涂料;(3)TiO2/石墨烯改性聚氨酯纳米杀菌涂料的制备:将制备得到的纳米TiO2加入到石墨烯改性聚氨酯涂料中,搅拌反应1~2h,即得所述TiO2/石墨烯改性聚氨酯纳米杀菌涂料;(4)防水卷材的制备:将胎基层展开,在玻纤毡层上表面各涂覆一层杀菌层,涂覆厚度为0.2~0.6mm;然后在第一杀菌层上表面涂覆第二自粘改性沥青层,涂覆厚度为0.4~0.8mm;然后在自粘沥青层上表面粘结防护层,厚度为0.2~0.6mm;在玻纤毡下表面涂覆第一自粘改性沥青层,涂覆厚度为0.4~0.6mm,再在第一自粘改性沥青层的下表面涂覆第二杀菌层,涂覆厚度为0.2~0.4mm;再在第二杀菌层的下表面粘结PE保护层,即制得所述防水卷材。优选地,所述步骤(1)中反应温度为120℃,反应时间为2h。优选地,所述步骤(1)中真空干燥箱温度为50~70℃。优选地,所述步骤(3)中反应温度为40~60℃。与现有技术相比,本专利技术具有如下的有益效果:(1)本专利技术所述的具有杀菌作用的防水卷材,杀菌层中采用纳米TiO2与石墨烯改性聚氨酯进行混合改性,由于纳米TiO2能够通过光催化反应使有机物分解而具有抗菌、防臭的效果。(2)本专利技术将石墨烯改性聚氨酯作为杀菌层的改性基质,由于纳米石墨烯可以杀死细菌,具有抑菌作用,使得石墨烯改性后的聚氨酯纳米涂料也具有一定的杀菌效果;此外,由于石墨烯独特的片层共轭结构,层层叠加形成致密的防护层,能够有效抑制水对粘结剂的浸润与渗透;在防水卷材表面形成致密的保护膜,大大提高了防水卷材的防水效果,还使得防水卷材具有较好的力学性能、热稳定性和抗老化性能;(3)本专利技术采用双层杀菌层,且每层中纳米TiO2和纳米石墨烯的双重杀菌作用使得防水卷材具有较好的杀菌抑菌作用,本专利技术还采用双层改性沥青防水层及石墨烯改性聚氨酯层多重防水措施,使得防水卷材具有优异的防水效果。(4)所述防水卷材的搭接层之间粘合性好,能够大大提高具有杀菌作用的防水卷材的牢固性,避免了因防水卷材细菌滋生导致的防水卷材崩溃、漏水的现象发生,具有较好的应用前景;此外,所述制备方法简单、条件温和、操作安全,适合推广应用。附图说明通过阅读参照以下附图对非限制性实施例所作的详细描述,本专利技术的其它特征、目的和优点将会变得更明显:图1为本专利技术所述具有杀菌作用的防水卷材的结构示意图。具体实施方式下面结合附图及具体实施例,进一步阐述本专利技术。这些实施例仅用于说明本专利技术而不用于限制本专利技术的范围。实施例1:如图1所示,本专利技术优选实施例的一种具有杀菌作用的防水卷材及制备方法;所述具有杀菌作用的防水卷材,包括胎基层1,所述胎基层1为玻纤毡层,还包括设置在胎基层1上表面的第一杀菌层2和设置在胎基层1下表面的第一防水层3,所述第一杀菌层2上表面设有第二防水层4,所述第二防水层4上表面设有防护层5,所述第一防水层3下表面设有第二杀菌层6,所述第二杀菌层表面设有PE保护层7。其中,所述第一防水层3和第二防水层4均为SBS改性沥青自粘防水层,所述第一杀菌层2和第二杀菌层3均为TiO2/石墨烯改性聚氨酯纳米杀菌涂层,所述防护层6为聚丙烯层。其中,所述TiO2/石墨烯改性聚氨酯纳米杀菌涂料包括如下重量分数的原料:尿素12份、TiOSO416份、十二烷基苯磺酸钠(DBS)3份、氨水8份、三乙醇胺40份、氧化石墨烯3份、维生素C7份、聚氨酯120份。本专利技术所述具有杀菌作用的防水卷材的制备方法,包括如下步骤:(1)纳米TiO2的制备:按照配比称取尿素溶液加入到反应釜中,预热并向反应釜中滴加TiOSO4,搅拌均匀,再加入DBS,于120℃加热反应2h,反应结束后,冷却、洗涤至检测不出Fe3+,Fe2+,SO42-,再加入氨水中和,将沉淀物放入60℃真空干燥箱中干燥3h,得到二氧化钛粗品,再将二氧化钛粗品进行粉碎,加入三乙醇胺溶液,混合均匀,干燥后即得纳米二氧化钛。(2)石墨烯改性聚氨酯涂料:将氧化石墨烯分散在水相中,再与聚氨酯预聚体进行乳化反应,本文档来自技高网...
一种具有杀菌作用的防水卷材及制备方法

【技术保护点】
一种具有杀菌作用的防水卷材,包括胎基层,所述胎基层为玻纤毡层,其特征在于:还包括设置在胎基层上表面的第一杀菌层和设置在胎基层下表面的第一防水层,所述第一杀菌层上表面设有第二防水层,所述第二防水层上表面设有防护层,所述第一防水层下表面设有第二杀菌层,所述第二杀菌层表面设有PE保护层。

【技术特征摘要】
1.一种具有杀菌作用的防水卷材,包括胎基层,所述胎基层为玻纤毡层,其特征在于:还包括设置在胎基层上表面的第一杀菌层和设置在胎基层下表面的第一防水层,所述第一杀菌层上表面设有第二防水层,所述第二防水层上表面设有防护层,所述第一防水层下表面设有第二杀菌层,所述第二杀菌层表面设有PE保护层。2.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具有杀菌作用的防水卷材,其特征在于:所述第一防水层和第二防水层均为SBS改性沥青自粘防水层。3.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具有杀菌作用的防水卷材,其特征在于:所述第一杀菌层和第二杀菌层均为TiO2/石墨烯改性聚氨酯纳米杀菌涂层。4.根据权利要求3所述的具有杀菌作用的防水卷材,其特征在于:所述TiO2/石墨烯改性聚氨酯纳米杀菌涂料包括如下重量分数的原料:尿素10~20份、TiOSO410~20份、十二烷基苯磺酸钠(DBS)1~5份、氨水5~10份、三乙醇胺30~50份、氧化石墨烯1~5份、维生素C3~10份、聚氨酯100~150份。5.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具有杀菌作用的防水卷材的制备方法,其特征在于:所述防护层为聚丙烯层。6.一种根据权利要求1~5任一项所述的具有杀菌作用的防水卷材的制备方法,其特征在于:包括如下步骤:(1)纳米TiO2的制备:按照配比称取尿素溶液加入到反应釜中,预热并向反应釜中滴加TiOSO4,搅拌均匀,再加入DBS,于110~130℃加热反应1~4h,反应结束后,冷却、洗涤至检测不出Fe3+,Fe2+,SO42-,再加入...

【专利技术属性】
技术研发人员:不公告发明人
申请(专利权)人:合肥威斯伏新材料有限公司
类型:发明
国别省市:安徽,34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评论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发表了对其他浏览者有用的留言会获得科技券。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