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种级进模具防变形法制造技术

技术编号:16595151 阅读:19 留言:0更新日期:2017-11-21 21:35
本发明专利技术公开了一种级进模具防变形法,采用将级进模具冲子的冲子横截面圆弧倒角段与凹模的凹模腔横截面圆弧倒角段之间的最大间隙设置大于冲子横截面平直段与凹模腔横截面平直段之间的间隙来消减冲压金属薄板在冲压过程中产生内应力。本发明专利技术目的是克服了现有技术的不足,提供一种在保证产品质量和冲子强度的情况下,采用增大级进模具冲子横截面圆弧倒角段与凹模腔横截面圆弧倒角段之间的间隙来有效消除级进模具冲压金属薄板产生变形。

A progressive die anti deformation method

The invention discloses a progressive die anti deformation method, the maximum gap between punch cross section circular arc chamfering section of the flag into the mold punch and die die cavity cross section circular arc chamfering section is larger than the cross section between the punch and the die cavity straight section cross section of straight section to reduce the gap between the metal stamping plate internal stress generated during the stamping process. The aim of the invention is to overcome the shortcomings of existing technology, provide a guarantee of product quality and punch strength, the gap between the increase of progressive die punch cross section circular arc chamfering section and a concave cavity cross section circular arc chamfering section to eliminate progressive die stamping metal plate deformation.

【技术实现步骤摘要】
一种级进模具防变形法
本专利技术涉及一种冷冲压薄板工艺,更具体地说是一种级进模具防变形法。
技术介绍
伴随市场竞争的日趋激烈各厂家纷纷开发大片加宽的金属薄板连续冲压产品,以提高产品的生产效率,减低产品的制造成本。大片加宽的金属薄板连续冲压产品,在冲压生产过程中容易产生波浪变形问题,波浪变形问题会严重影响后续制作工序的顺利进行。波浪问题是困扰行业的一个技术难题。波浪产生原因分析,新模具或是研磨模具剪口后的最初一段时间,剪口处于比较锋利的状态冲压产品不会产生波浪变形。冲压一段时间模具剪口变钝后,冲压产品开始产生波浪变形。冲裁面圆弧倒角段整个断面呈现为光亮带,与附近区域平直边段的正常冲裁断面有明显的差异,产生这种现象的原因是冲子变钝后与冲压金属薄板之间产生剧烈的摩擦所致,同时在冲压金属薄板内部产生了很大的压应力。产品产生波浪变形时,观察冲子发现冲子的平直边和圆角位置都出现了磨损变钝,刀口呈圆角状,而且圆角位置会比平直边磨损大,磨损区间大约是平直边的两倍,冲子刃口变钝,造成冲压各阶段在被冲压冲压金属薄板内部产生的拉应力和压应力都会成倍增加,尤其是压应力增加更为明显。当一个冲压动作结束时,产品的外部约束力被解除﹐材料内部的压应力的反作用力会使产品产生变形趋势,而当反作用力到一定程度时,就会失稳,从而形成局部拱起即为波浪变形。综上所述,冲压金属薄板产品产生波浪变形的原因是由于冲子刃口磨损后在产品内部产生的压应力,尤其产品倒角部区域的压应力引起。如何减缓冲子磨损是解决冲压金属薄板产品波浪变形问题的一个有效途径﹐尤其是减缓冲子倒角部区域的磨损,本申请人尝试采用采用设计以下工艺试验方案﹐希望解决冲压金属薄板产品波浪变形问题。
技术实现思路
本专利技术目的是克服了现有技术的不足,提供一种在保证产品质量和冲子强度的情况下,采用增大级进模具冲子横截面圆弧倒角段与凹模腔横截面圆弧倒角段之间的间隙来有效消除级进模具冲压金属薄板产生波浪变形的方法。一种级进模具防变形法,其特征在于:采用将级进模具冲子1的冲子横截面圆弧倒角段101与凹模2的凹模腔横截面圆弧倒角段201之间的最大间隙Dmax设置大于冲子横截面平直段102与凹模腔横截面平直段202之间的间隙D来消减冲压金属薄板在冲压过程中产生内应力,所述的冲子横截面圆弧倒角段101的圆弧倒角半径Rp大于所述的凹模腔横截面圆弧倒角段201的圆弧倒角半径Rd,所述的冲子横截面平直段102与凹模腔横截面平直段202之间的间隙D=0.0075mm~0.0085mm,所述的冲子横截面圆弧倒角段101的圆弧倒角半径Rp=0.09mm~0.105mm,所述的凹模腔横截面圆弧倒角段201的圆弧倒角半径Rd=0.075mm~0.08mm。可选的,所述的冲子横截面平直段102与凹模腔横截面平直段202之间的间隙D=0.008mm,所述的冲子横截面圆弧倒角段101的圆弧倒角半径Rp=0.09mm,所述的凹模腔横截面圆弧倒角段201的圆弧倒角半径Rd=0.08mm。可选的,所述的冲子横截面圆弧倒角段101的圆弧倒角半径Rp=0.095mm。具体实施方式为使本专利技术的上述目的、特征和优点能够更加明显易懂,下面结合具体实施方式对本专利技术作进一步详细的说明。一种级进模具防变形法,采用将级进模具冲子1的冲子横截面圆弧倒角段101与凹模2的凹模腔横截面圆弧倒角段201之间的最大间隙Dmax设置大于冲子横截面平直段102与凹模腔横截面平直段202之间的间隙D来消减冲压金属薄板在冲压过程中产生内应力。间隙须控制在一定范围,间隙过小容易产生内应力,间隙过大容易产生毛刺。冲子横截面圆弧倒角段101的圆弧倒角半径Rp大于所述的凹模腔横截面圆弧倒角段201的圆弧倒角半径Rd。冲子横截面平直段102与凹模腔横截面平直段202之间的间隙D=0.0075mm~0.0085mm,所述的冲子横截面圆弧倒角段的圆弧倒角半径Rp=0.09mm~0.105mm,所述的凹模腔横截面圆弧倒角段的圆弧倒角半径Rd=0.075mm~0.08mm。在上述数值范围内均能保证产品质量,消除波浪变形。冲子横截面平直段102与凹模腔横截面平直段202之间的间隙优选为D=0.008mm,所述的冲子横截面圆弧倒角段101的圆弧倒角半径优选为Rp=0.09mm,所述的凹模腔横截面圆弧倒角段201的圆弧倒角半径优选为Rd=0.08mm。此时,冲子横截面圆弧倒角段101与凹模腔横截面圆弧倒角段201之间的最大间隙Dmax=0.015mm,产品圆角位置相比平直边位置塌角带比较接近,光亮带较宽,波浪变形基本消除,毛刺在管控规格范围内。冲子横截面圆弧倒角段101的圆弧倒角半径Rp=0.095mm。此时,冲子横截面圆弧倒角段101与凹模腔横截面圆弧倒角201之间的最大间隙Dmax=0.018mm,产品圆角位置相比平直边位置塌角带比较接近,光亮带也比较接近,波浪变形消除,毛刺在管控规格范围内,此值效果最佳。冲子横截面圆弧倒角段101的圆弧倒角半径Rp=0.1mm。此时,冲子横截面圆弧倒角段101与凹模腔横截面圆弧倒角段201之间的最大间隙Dmax=0.02mm,产品圆角位置相比平直边位置塌角带比较接近,光亮带也比较接近,毛刺在管控规格范围内,但毛刺稍大。冲子横截面圆弧倒角段101的圆弧倒角半径Rp=0.105mm。此时,冲子横截面圆弧倒角段101与凹模腔横截面圆弧倒角段201之间的最大间隙Dmax=0.022mm,产品圆角位置相比平直边位置塌角带比较接近,光亮带也比较接近,波浪变形消除,毛刺在管控规格范围内,但毛刺稍大。以上对本专利技术实施例进行了详细介绍,本文中应用了具体个例对本专利技术的原理及实施方式进行了阐述,以上实施例的说明只是用于帮助理解本专利技术的方法及其核心思想;同时,对于本领域的一般技术人员,依据本专利技术的思想,在具体实施方式及应用范围上均会有改变之处,综上所述,本说明书内容不应理解为对本专利技术的限制。本文档来自技高网
...

【技术保护点】
一种级进模具防变形法,其特征在于:采用将级进模具冲子(1)的冲子横截面圆弧倒角段(101)与凹模(2)的凹模腔横截面圆弧倒角段(201)之间的最大间隙Dmax设置大于冲子横截面平直段(102)与凹模腔横截面平直段(202)之间的间隙D来消减冲压金属薄板在冲压过程中产生内应力,所述的冲子横截面圆弧倒角段(101)的圆弧倒角半径Rp大于所述的凹模腔横截面圆弧倒角段(201)的圆弧倒角半径Rd,所述的冲子横截面平直段(102)与凹模腔横截面平直段(202)之间的间隙D=0.0075mm~0.0085mm,所述的冲子横截面圆弧倒角段(101)的圆弧倒角半径Rp=0.09mm~0.105mm,所述的凹模腔横截面圆弧倒角段(201)的圆弧倒角半径Rd=0.075mm~0.08mm。

【技术特征摘要】
1.一种级进模具防变形法,其特征在于:采用将级进模具冲子(1)的冲子横截面圆弧倒角段(101)与凹模(2)的凹模腔横截面圆弧倒角段(201)之间的最大间隙Dmax设置大于冲子横截面平直段(102)与凹模腔横截面平直段(202)之间的间隙D来消减冲压金属薄板在冲压过程中产生内应力,所述的冲子横截面圆弧倒角段(101)的圆弧倒角半径Rp大于所述的凹模腔横截面圆弧倒角段(201)的圆弧倒角半径Rd,所述的冲子横截面平直段(102)与凹模腔横截面平直段(202)之间的间隙D=0.0075mm~0.0085mm,所述的冲子横截面圆弧倒角段(101)的圆弧倒...

【专利技术属性】
技术研发人员:范其云
申请(专利权)人:江阴澄云机械有限公司
类型:发明
国别省市:江苏,32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评论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发表了对其他浏览者有用的留言会获得科技券。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