针具制造技术

技术编号:16592942 阅读:26 留言:0更新日期:2017-11-21 12:10
本发明专利技术实施例涉及医疗器械,公开了一种针具,用于絮刺疗法,包括:握持体、针具主体、弹性组件、针头组件;针具主体分别与握持体、弹性组件连接固定,针头组件与弹性组件可拆卸连接。本发明专利技术中的针具既保证了安全性又不提高治疗成本,同时又降低了医者的操作难度,并提升患者被治疗时的舒适度。

Needle

The embodiment of the invention relates to a medical appliance, and discloses a needle for pricking therapy, including: holding body, needle body, elastic components, needle assembly; the needle body are respectively fixedly connected with the holding body, the elastic component, a needle assembly detachably connected with an elastic component. The needle in the invention not only ensures the safety, but also does not increase the treatment cost, at the same time, the operation difficulty of the medical person is reduced, and the comfort degree of the patient is improved when the patient is treated.

【技术实现步骤摘要】
针具
本专利技术实施例涉及医疗器械,特别涉及一种针具。
技术介绍
杨氏针灸作为“上海市非物质文化遗产”,扬名于全国。絮刺火罐疗法为其特色疗法,通过使用七星针轻叩加拔罐吸出汁沫稠液,施行补法,或可重刺加拔火罐吸出淤血凝块,施行泻法,起到活血化瘀、舒经通络的作用,被广泛用于颈、胸、腰椎骨质增生,腰肌劳损,面瘫后遗症等各种顽疾的治疗。专利技术人发现,目前临床使用的七星针的针头与针柄相连,只能使用酒精浸泡法消毒,无法进行高温高压消毒,因此并不能起到完全灭菌的效果,安全性较低,而如果每次换新针则治疗成本较高;另外,在治疗时,七星针的力度控制完全凭借医者的腕力,不但医者的操作难度大,而且患者被治疗时的舒适度较低。因此,如何创造出一种针具可以保证安全性又不提高治疗成本,同时又可以降低医者的操作难度并提升患者被治疗时的舒适度是目前急需解决的问题。
技术实现思路
本专利技术实施方式的目的在于提供一种针具,使得针具既保证了安全性又不提高治疗成本,同时又降低了医者的操作难度,并提升患者被治疗时的舒适度。为解决上述技术问题,本专利技术的实施方式提供了一种针具,用于絮刺疗法,包括:握持体、针具主体、弹性组件、针头组件;所述针具主体分别与所述握持体、所述弹性组件连接固定,所述针头组件与所述弹性组件可拆卸连接。本专利技术实施方式相对于现有技术而言,针具主体与针头组件之间设置弹性组件,针头组件与弹性组件可拆卸连接。由于针头组件是可拆卸的,拆卸后的针头组件可以进行高温高压消毒,起到完全灭菌的效果,保证了安全性,不需要太大的治疗成本。另外,由于在针具主体与针头组件之间增设了弹性组件,在絮刺时,弹性组件可以缓冲医者的腕力,不但使医者控制力度的要求降低,操作难度降低,也使治疗更温和,改善患者被治疗时的舒适度,提高了患者的依从性。另外,所述弹性组件包含:弹力件、磁性件;所述弹力件嵌设在所述针具主体内,所述磁性件与所述弹力件连接固定,所述针头组件与所述磁性件磁性连接,使针头组件与磁性件之间的拆卸与安装都非常便利。另外,所述针头组件包含:针座、九根絮刺针;各絮刺针设置在所述针座上,所述针座与所述弹性组件可拆卸连接。另外,所有絮刺针沿所述针座的中心分三圈设置,内圈设置一根絮刺针,中圈设置三根絮刺针,外圈设置五根絮刺针。中医中单数为阳数,絮刺治疗时的效果较好。另外,各絮刺针的针头处均为外凸的弧面,弧面的针头在絮刺时对人的疼痛感减弱,可用于泻气不破皮的轻刺激类絮刺治疗。另外,各絮刺针与所述针座的连接处至针头处均逐渐尖锐,尖锐的针头可刺破患者浅表肌肤,在医者加大力度时,可破皮出血,以达到祛除淤血,疏通经络的作用。另外,各絮刺针均为鑱针,具有疏通气血、导引正气、祛邪外出的作用。另外,各絮刺针均为球形磁珠,嵌设在所述针座上,利用磁珠轻敲穴位,可以起到保健的作用。另外,所述握持体与所述针具主体一体成型,没有焊接点,力量传递更均匀,能有效维持絮刺刺激量的稳定性,保证疗效的同时,增加患者舒适感。另外,所述握持体背离所述针具主体的一侧设置防滑圈,在絮刺治疗时,由于医者的手指手腕需保持放松,所以在絮刺过程中手柄容易从手中脱离,发生针具掉落的情况,加上防滑圈可以有效防止这种情况发生。附图说明一个或多个实施例通过与之对应的附图中的图片进行示例性说明,这些示例性说明并不构成对实施例的限定,附图中具有相同参考数字标号的元件表示为类似的元件,除非有特别申明,附图中的图不构成比例限制。图1是本专利技术第一实施方式中针具的示意图;图2是本专利技术第一实施方式中一种针头组件的示意图;图3是本专利技术第一实施方式中一种絮刺针的示意图;图4是本专利技术第一实施方式中鑱针的示意图;图5是本专利技术第一实施方式中球形磁珠的示意图;图6是本专利技术第二实施方式中针具的示意图。具体实施方式为使本专利技术实施例的目的、技术方案和优点更加清楚,下面将结合附图对本专利技术的各实施方式进行详细的阐述。然而,本领域的普通技术人员可以理解,在本专利技术各实施方式中,为了使读者更好地理解本申请而提出了许多技术细节。但是,即使没有这些技术细节和基于以下各实施方式的种种变化和修改,也可以实现本申请所要求保护的技术方案。本专利技术的第一实施方式涉及一种针具,用于絮刺疗法,如图1所示,包括:握持体1、针具主体2、弹性组件3、针头组件4;针具主体2分别与握持体1、弹性组件3连接固定,针头组件4与弹性组件3可拆卸连接。通过上述描述不难发现,针具主体2与针头组件4之间设置弹性组件3,针头组件4与弹性组件3可拆卸连接。由于针头组件4是可拆卸的,拆卸后的针头组件4可以进行高温高压消毒,起到完全灭菌的效果,保证了安全性,不需要太大的治疗成本。另外,由于在针具主体2与针头组件4之间增设了弹性组件3,在絮刺时,弹性组件3可以缓冲医者的腕力,不但使医者控制力度的要求降低,操作难度降低,也使治疗更温和,改善患者被治疗时的舒适度,提高了患者的依从性。具体地说,本实施方式中,握持体1为一长条形手柄,手柄长约10cm-15cm,宽约0.7cm-1.5cm,手柄的长度有利于操作者根据杠杆原理调整刺激量,操作者在操作时具有舒适性,针具主体2为一桶形底座,桶高0.7cm-1cm,桶形底座的内直径约为1cm。另外,握持体1与针具主体2皆为不锈钢材质,握持体1与针具主体2一体成型,因而在手柄与桶形底座之间没有焊接点,力量传递更均匀,能有效维持絮刺刺激量的稳定性,保证疗效的同时,增加患者舒适感。手柄与桶形底座的金属表面光滑没有接缝,针具容易清洗干净,避免了因治疗时被治疗中污血、体液等污染无法将针具清洗干净,降低了被感染的可能性。值得一提的是,如图1所示,弹性组件3包含:弹力件3-1、磁性件3-2。弹力件3-1嵌设在针具主体2内,磁性件3-2与弹力件3-1连接固定,针头组件4与磁性件3-2磁性连接,使针头组件4与磁性件3-2之间的拆卸与安装都非常便利。此实施方式中,弹力件3-1为一弹簧,松弛状态下高约0.7cm,磁性件3-2为一环形吸铁石,吸铁石的外径稍小于1cm,使环形吸铁石可以设置在桶形底座内。另外,针头组件4包含:针座4-1、九根絮刺针4-2。各絮刺针4-2设置在针座4-1上,针座4-1与弹性组件3可拆卸连接。其中,针座4-1的外径为1cm,与桶形底座的内直径相同,针座4-1嵌设在桶形底座内,与磁性件3-2环形吸铁石磁性连接。需要说明的是,在本实施方式中,一套针具中包含多个针头组件4,各针头组件4的针座4-1皆相同,而设置在针座4-1上的九根絮刺针为不同的絮刺针,这些不同的絮刺针有不同的治疗效果。图2所示为针具的其中一种针头组件4,所有九根絮刺针4-2沿针座4-1的中心分三圈设置,内圈设置一根絮刺针4-2,中圈设置三根絮刺针4-2,并均匀布置,外圈设置五根絮刺针4-2,与中圈的三根絮刺针4-2交错设置,并均匀布置。由于中医中单数为阳数,絮刺治疗时的效果较好。其他的针头组件4也按此法在针座4-1上设置絮刺针,此图示中,九根絮刺针4-2的针头处均为外凸的弧面,弧面的针头在絮刺时对人的疼痛感减弱,这种针头可用于泻气不破皮的轻刺激类絮刺治疗。图3所示为一种针头组件4的絮刺针4-3,絮刺针4-3与针座4-1的连接处至针头处逐渐尖锐,尖锐的针头可刺破患者浅表肌肤,在医者加大力度时,可破皮出血,以达到祛除淤血,疏本文档来自技高网...
针具

【技术保护点】
一种针具,用于絮刺疗法,其特征在于,包括:握持体、针具主体、弹性组件、针头组件;所述针具主体分别与所述握持体、所述弹性组件连接固定,所述针头组件与所述弹性组件可拆卸连接。

【技术特征摘要】
1.一种针具,用于絮刺疗法,其特征在于,包括:握持体、针具主体、弹性组件、针头组件;所述针具主体分别与所述握持体、所述弹性组件连接固定,所述针头组件与所述弹性组件可拆卸连接。2.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针具,其特征在于,所述弹性组件包含:弹力件、磁性件;所述弹力件嵌设在所述针具主体内,所述磁性件与所述弹力件连接固定,所述针头组件与所述磁性件磁性连接。3.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针具,其特征在于,所述针头组件包含:针座、九根絮刺针;各絮刺针设置在所述针座上,所述针座与所述弹性组件可拆卸连接。4.根据权利要求3所述的针具,其特征在于,所有絮刺针沿所述针...

【专利技术属性】
技术研发人员:陈爱文沈卫东邵洁
申请(专利权)人:上海中医药大学附属曙光医院
类型:发明
国别省市:上海,31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评论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发表了对其他浏览者有用的留言会获得科技券。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