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 首页 > 专利查询>梁正文专利>正文

一种多功能肌筋膜一体拨针刀制造技术

技术编号:16554459 阅读:53 留言:0更新日期:2017-11-14 15:01
本实用新型专利技术涉及一种多功能肌筋膜一体拨针刀,包括有针尖、针体、针柄、刀杆和刀刃,针尖一体连接于针体的前端,所述针体的后端与针柄的一端连接,刀刃一体连接于刀杆的前端,刀杆的后端与针柄另一端连接。采用本实用新型专利技术所述的拨针刀,针对人体肌筋膜组织进行疏通经络时,可用拨针进行治疗,也可用拨刀来挑拨经络,使淤阻的经络通畅,提高治疗效果,在治疗过程中,还可以通过导入针管向针灸部位输送药液,进一步提高针灸治疗效果,在针灸治疗过程中还可以针对不同部位采取拨针刀拆卸分离单独进行操作。本实用新型专利技术的拨针刀具有结构简单、操作准确、方便,创伤小、通用性好,性能稳定和疗效显著,除正常使用外,还能适用在电针疗法中,可满足不同的使用用途。

A multifunctional muscle and fascia integrative needle knife

The utility model relates to a multifunctional myofascial one needle knife, comprising a needle, a needle body and a needle handle, the knife rod and blade tip, front end connected with the needle body, one end of the needle handle and the rear end of the needle body and connecting the front edge connected with the cutter bar, after the end of the knife rod the other end is connected with the needle handle. The needle knife in the utility model, the human body muscle fascia tissue to dredge the meridians, can dial needle treatment, can also be used to dial the knife to provoke the meridians to smooth the meridians stagnated, improve the therapeutic effect, in the treatment process, can also transport liquid by introducing a needle to needle moxibustion site, further improve the effect of acupuncture in the acupuncture treatment process can also be taken for different parts of needle knife remove separated operation. The utility model of the needle knife has the advantages of simple structure, accurate and convenient operation, small trauma, good versatility, stable performance and obvious curative effect, in addition to the normal use, can be used in electro acupuncture therapy, can be used in different applications.

【技术实现步骤摘要】
一种多功能肌筋膜一体拨针刀
本技术属于中医针灸治疗中的医疗器械
,具体涉及一种多功能肌筋膜一体拨针刀。
技术介绍
针灸医学是中国传统医学的重要组成部分,其最显著的特点就是不用内服药物,而只需刺激人体肌表的腧穴或特定部位,通过经络系统的感传与作用,便能治疗人体表里内外的各种疾病。针灸医学融会于不同的科学文化领域,源远流长,历千年而不衰。目前已被世界各国所接受,其治疗范围广,无毒副作用,因而深受患者欢迎。由于针灸作为中华传统中医学的治疗方法,当进行针灸时,中医师常采用一根细小的针对人体上不同穴位进行针扎的动作,该细针一般称为针灸针。早期针灸针为砭石、石针、骨针、竹针,最后逐渐演变成各种材料的金属针,而由不锈钢材料所制成的不锈钢针,因为其具有相当的硬度、弹性、韧性、防锈、耐热、便宜等特性,广泛使用于目前中医针灸治疗。肌筋膜炎是由于寒冷,潮湿、慢性劳损而使肌筋膜及肌组织发生水肿、渗出及纤维性变,而出现的一系列临床症状。是身体富有白色纤维组织,如筋膜、肌膜、韧带、肌腱、腱鞘、骨膜及皮下组织等的一种非特异性变化。其症状是:弥漫性钝痛,尤以两侧腰肌及髂嵴上方更为明显。局部疼痛、发凉、皮肤麻木、肌肉痉挛和运动障碍。疼痛特点是:晨起痛,日间轻,傍晚复重,长时间不活动或活动过度均可诱发疼痛,病程长,且因劳累及气候变化而发作。查体时患部有明显的局限性压痛点,触摸此点可引起疼痛和放射。其出现的病因是:潮湿、寒冷的气候环境,是最多见的原因之一,湿冷可使肌肉血管收缩,缺血,水肿引起局部纤维浆液渗出,最终形成纤维织炎,慢性劳损为另一重要发病因素,肌肉,筋膜受损后发生纤维化改变,使软组织处于高张力状态。从而出现微小的撕裂性损伤,最后又使纤维样组织增多、收缩,挤压局部的毛细血管和末稍神经出现疼痛。最常用的方法是采用针灸法,这样不仅可以疏通经络,还可使受淤阻的经络通畅而发挥其正常的生理作用。针灸针是针灸医学发展的物质基础,是针灸医生的工具,针灸针的发展就是针灸医学发展的缩影。目前广泛应用的重要针灸疗法是采用电针疗法,它是在针刺腧穴“得气”后,在针上通以接近人体生物电的微量电流以防治疾病的一种疗法。它的优点是:在针刺腧穴的基础上,加以脉冲电的治疗作用,通过针与电两种刺激相结合方式,故对某些疾病能提高疗效,能比较正确地掌握刺激参数,代替手法运针,节省人力。在实际使用过程中,医师在进行针灸治疗时,有时需要进行破脓、放血、通痹、逐水;或者是需要进行剥离、切割病变组织以及铲除钙化等功能性治疗,采用单一的针灸针就不能进行操作,因而现有的针灸针在应用过程中存在一定的局限性。因此,研制一种高质量、高性能、操作简便、通用性好、性能稳定和疗效显著的拨针刀是针灸器材的发展方向。
技术实现思路
本技术要解决的技术问题是针对现有技术的不足,在现有针灸针的基础上,提供一种结构简单、操作准确、方便,创伤小、通用性好,性能稳定和疗效显著的拨针刀,具体地说是一种多功能肌筋膜一体拨针刀。为解决上述技术问题,本技术采用的技术方案是:一种多功能肌筋膜一体拨针刀,包括有针尖、针体、针柄、刀杆和刀刃,所述针尖一体连接于针体的前端,所述针体的后端与针柄的一端连接,所述刀刃一体连接于刀杆的前端,所述刀杆的后端与针柄另一端连接。进一步地,所述针尖和针体以及刀杆和刀刃分别采用不锈钢材料一体制作而成,所述针柄为带有空腔的柱形结构,其两端采用螺纹方式分别与针体和针柄可拆卸连接,在所述针柄上还设置有通孔,所述通孔设置在靠近针体一端的针柄上。进一步地,在所述针柄外表面设置摩擦纹,所述摩擦纹设置为直槽形纹路。进一步地,在所述针体内设置有容纳腔体,在所述针体上设有若干个与所述容纳腔体相通的渗入孔,所述渗入孔沿针体周向方向设置在靠近针尖一端。进一步地,作为本技术的优选技术方案,所述渗入孔设为1~3组,每组设为2~4个,相邻两组之间的渗入孔间隔均匀错开设置在针体的侧壁上。进一步地,作为本技术的最优选技术方案,所述渗入孔设置为2组,每组设置为3个,相邻两组之间的渗入孔间隔错开呈60度设置在针体的侧壁上。进一步地,作为本技术的优化技术方案,还包括有导入针管,所述针体内的容纳腔体能容纳所述导入针管,在所述导入针管的插入端上设置有多个与所述渗入孔相匹配的小孔。进一步地,所述刀刃的长度为0.5~3cm,所述刀杆所在的轴线与刀刃所在的面呈倾斜设置,其倾斜夹角为锐角。进一步地,作为本技术的最优选技术方案,所述针柄采用不锈钢或高分子导电材料制作而成,在所述针柄上还设置有一个呈环形状的凸形环。采用本技术所述的多功能肌筋膜一体拨针刀,相对于现有技术来说,其有益效果在于:针对人体肌筋膜组织进行疏通经络时,可用拨针进行治疗,也可用拨刀来挑拨经络,使淤阻的经络通畅,提高治疗效果。在治疗过程中,由于在针体上设有若干个与所述容纳腔体相通的渗入孔,可有效减少针扎瞬间的阻力,以减缓病患的不适感。渗入孔还可以协助提插或捻转等行针手法时,针灸针对于人体组织的牵动能力,提高针灸疗效,在进行针灸过程中,还可以通过所设置的导入针管向针灸部位输送药液,从而更进一步提高针灸治疗效果。同时,也可以通过针柄上所设置的凸形环与电针仪的电针夹进行连接,从而可适用在电针疗法中。另外,在针灸治疗过程中,需要进行破脓、放血、通痹、逐水;或者是需要进行剥离、切割病变组织以及铲除钙化等功能性治疗,可以通过拨针刀来进行操作。采用本技术所述的拨针刀,不仅可以作为普通针灸使用,还可以应用于电针疗法中,具有结构简单、操作准确、方便,创伤小、通用性好,性能稳定和疗效显著。附图说明图1为本技术的结构示意图。图中所示:1-针尖、2-针体、21-容纳腔体、22-渗入孔、3-针柄、31-通孔、32-摩擦纹、4-刀杆、5-刀刃、6-导入针管、61-小孔、7-凸形环。具体实施方式为了更充分的解释本技术的实施,以下结合具体实施例来进一步说明本技术。所举实例只用于解释本技术,而不是限定本技术的范围。如图1所示,本技术的一种多功能肌筋膜一体拨针刀,包括有针尖1、针体2、针柄3、刀杆4和刀刃5,所述针尖1一体连接于针体2的前端,所述针体2的后端与针柄3的一端连接,所述刀刃5一体连接于刀杆4的前端,所述刀杆4的后端与针柄3另一端连接。进一步地,所述针尖1和针体2以及刀杆4和刀刃5分别采用不锈钢材料一体制作而成,所述针柄3为带有空腔的柱形结构,其两端采用螺纹方式分别与针体2和针柄3可拆卸连接,在所述针柄3上还设置有通孔31,所述通孔31设置在靠近针体2一端的针柄3上。进一步地,在所述针柄3外表面设置摩擦纹32,所述摩擦纹32设置为直槽形纹路,在提插或捻转操作手法时不但可以起到防滑作用,而且还能通过其转动过程中控制针尖1进入部位的深度。进一步地,在所述针体2内设置有容纳腔体21,在所述针体2上设有若干个与所述容纳腔体21相通的渗入孔22,所述渗入孔22沿针体2周向方向设置在靠近针尖1一端。进一步地,作为本技术的优选技术方案,所述渗入孔22设置为1~3组,每组设置为2~4个,相邻两组之间的渗入孔22间隔均匀错开设置在针体2的侧壁上。进一步地,作为本技术的最优选技术方案,所述渗入孔22设置为2组,每组设置为3个,相邻两组本文档来自技高网
...
一种多功能肌筋膜一体拨针刀

【技术保护点】
一种多功能肌筋膜一体拨针刀,其特征在于:包括有针尖(1)、针体(2)、针柄(3)、刀杆(4)和刀刃(5),所述针尖(1)一体连接于针体(2)的前端,所述针体(2)的后端与针柄(3)的一端连接,所述刀刃(5)一体连接于刀杆(4)的前端,所述刀杆(4)的后端与针柄(3)另一端连接。

【技术特征摘要】
1.一种多功能肌筋膜一体拨针刀,其特征在于:包括有针尖(1)、针体(2)、针柄(3)、刀杆(4)和刀刃(5),所述针尖(1)一体连接于针体(2)的前端,所述针体(2)的后端与针柄(3)的一端连接,所述刀刃(5)一体连接于刀杆(4)的前端,所述刀杆(4)的后端与针柄(3)另一端连接。2.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多功能肌筋膜一体拨针刀,其特征在于:所述针尖(1)和针体(2)以及刀杆(4)和刀刃(5)分别采用不锈钢材料一体制作而成,所述针柄(3)为带有空腔的柱形结构,其两端采用螺纹方式分别与针体(2)和针柄(3)可拆卸连接,在所述针柄(3)上还设置有通孔(31),所述通孔(31)设置在靠近针体(2)一端的针柄(3)上。3.根据权利要求2所述的多功能肌筋膜一体拨针刀,其特征在于:在所述针柄(3)外表面设置摩擦纹(32),所述摩擦纹(32)设置为直槽形纹路。4.根据权利要求1或2所述的多功能肌筋膜一体拨针刀,其特征在于:在所述针体(2)内设置有容纳腔体(21),在所述针体(2)上设有若干个与所述容纳腔体(21)相通的渗入孔(22),所述渗入孔(22)沿针体(2...

【专利技术属性】
技术研发人员:梁正文
申请(专利权)人:梁正文
类型:新型
国别省市:贵州,52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评论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发表了对其他浏览者有用的留言会获得科技券。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