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种用于热力采油工艺的高效降粘剂制造技术

技术编号:1658878 阅读:303 留言:0更新日期:2012-04-11 18:40
一种用于热力采油工艺的高效降粘剂,它由下述重量百分比的原料组成:1)联苯、稠环芳香烃或不含氯元素、硫元素的稠环芳香烃衍生物;2)芳烃含量超过5%的液体石油产品、常温下为液态的石油树脂或常温下为颗粒状态的烃类自然聚集体;3)水溶性阴离子表面活性剂、水溶性非离子表面活性剂、油溶性阴离子表面活性剂或油溶性非离子表面活性剂;4)杂醇油;5)醇醚;6)在主链和/或支链上分别有与石蜡分子共晶的非极性部分和使蜡晶晶型扭曲的极性部分的油溶或水溶性聚合物;7)过氧化物;8)尿素、碳酸铵、碳酸氢铵或亚硝酸铵;9)酮。本发明专利技术适用性强,降粘降凝能力强,安全可靠,能够大幅降低开采成本增加油井产量,提高油藏最终采收率。

【技术实现步骤摘要】

本专利技术涉及一种石油开采助剂,尤其是一种用于热力采油工艺的高效降粘剂
技术介绍
目前,热力采油工艺主要用于稠油、高凝油开采,普遍使用降粘剂作为辅助助剂。现有该类降粘剂通常分为水基降粘剂和油基降粘剂两类,其中水基降粘剂具体又分为水溶性降粘剂、水包油型乳液降粘剂,油基降粘剂具体又分为油溶性降粘剂、有机溶剂型降粘剂,均有不同的缺陷。水溶性降粘剂主要由表面活性剂和水组成,用于热力采油工艺存在下述缺陷:一是其主要利用乳化降粘原理降粘,不能直接溶解沥青质、胶质、蜡晶,用于降粘效果有限;二是从油井注入油层后很难自动扩散到原油中;三是当油层原油含水较低时没有效果或效果相反。水包油型乳液降粘剂主要由表面活性剂、水和有机溶剂等组成,用于热力采油工艺存在下述缺陷:一是其主要利用乳化降粘原理降粘,直接溶解、破碎沥青质、胶质、蜡晶能力有限,用于降粘效果有限;二是从油井注入油层后很难自动扩散到原油中;三是当油层原油含水较低时效果极差或效果相反;四是水包油乳液在高温流体加热下立即分层,无法实现协同伴注施工工艺。油溶性降粘剂主要是由油溶性降凝剂、有机溶剂等组成,存在以下缺陷:一是油溶性降粘剂虽然能够抑制或分散蜡晶、胶质、沥青质,但无法使其达到真溶胶颗粒粒度,降粘能力有限;二是其闪点较低,与高温流体伴注存在施工安全问题;三是其针对性强,筛选试验工作量大;四是其无法解决油层中存在的乳化颗粒堵塞问题;五是存在时效性问题,即其降粘能力随时间延长而不断降低;六是其成本高,难以在热力采油工艺中大剂量应用。有机溶剂型降粘剂主要是由烃类有机溶剂组成,存在以下缺陷:一是其对-->蜡晶、胶质溶解能力有限,对层状沥青质溶解能力极差,降粘能力有限;二是其闪点较低,与高温流体伴注存在施工安全问题;三是其很难抑制沥青质、蜡晶结构的几何尺寸;四是其无法解决油层中存在的乳化颗粒堵塞问题;五是存在时效性问题,即其降粘能力随时间延长而不断降低;六是加入量太大,导致开采成本大幅提高,难以在热力采油工艺中实用化。总之,现有降粘剂在热力采油工艺中实用性差,难以大规模应用。
技术实现思路
本专利技术要解决的技术问题是提供一种用于热力采油工艺的高效降粘剂,该高效降粘剂兼具水基降粘剂和油基降粘剂的全部功能,能够与高温流体协同使用或共同伴注,能够使沥青质、胶质、蜡晶结构微晶化,能够有效解决油层乳化堵塞问题,能够有效解决药剂时效性问题,具有适用性强,降粘能力强,安全可靠,现场实施简单,用量少等优特点,能够有效辅助现有各种热力开采工艺开采稠油、高凝油油藏,大幅降低开采成本,延长油井生产周期,增加油井产量,提高油藏最终采收率。为解决上述技术问题,本专利技术一种用于热力采油工艺的高效降粘剂,它是由下述重量百分比的原料组成:1)联苯、稠环芳香烃或不含氯元素、硫元素的稠环芳香烃衍生物的一种或者是它们之间两种或两种以上任意比例混配的混合物    0.1~4%;2)芳烃含量超过5%的液体石油产品、常温下为液态的石油树脂或常温下为颗粒状态的烃类自然聚集体中的一种或者是它们之间两种或两种以上任意比例混配的混合物                                      35~97.7%;3)水溶性阴离子表面活性剂、水溶性非离子表面活性剂、油溶性阴离子表面活性剂或油溶性非离子表面活性剂的一种或者是它们之间两种或两种以上任意比例混配的混合物                                0.1~18%;4)杂醇油                                      0.5~5%;5)闭口闪点大于20℃的醇醚的一种或者是它们之间两种或两种以上任意比-->例混配的混合物                                     0.5~10%;6)在主链和/或支链上分别有与石蜡分子共晶的非极性部分和使蜡晶晶型扭曲的极性部分的油溶或水溶性聚合物的一种或者是它们之间两种或两种以上任意比例混配的混合物                               0.1~2%;7)过氧化物                                     ≤6%;8)受热时能分解出惰性气体的尿素、碳酸铵、碳酸氢铵或亚硝酸铵的一种或者是它们之间两种或两种以上任意比例混配的混合物   0.5~20%;9)闭口闪点大于20℃的酮的一种或者是它们之间两种或两种以上任意比例混配的混合物                                       0.5~5%。所述稠环芳香烃是:萘、蒽、菲、苊、并四苯、芘或苯并苊;所述不含氯元素、硫元素的稠环芳香烃衍生物是:甲基萘、二甲基萘、萘酚、萘二酚、甲基菲或菲酚。所述的芳烃含量超过5%的液体石油产品是:油类、乳化油类或烃类溶剂;所述常温下为液态的石油树脂是:常温下为液态的烃类石油树脂或常温下为液态的改性烃类石油树脂;所述的芳烃含量超过5%的液体石油产品、常温下为液态的石油树脂或常温下为颗粒状态的烃类自然聚集体中,其氯元素和硫元素的含量小于千分之一;上述原料可以从市场上直接购买。所述油类是:柴油、溶剂油、重芳烃燃料油或塑料、橡胶裂解油;所述塑料、橡胶裂解油的闭口闪点大于40℃;上述原料可以从市场上直接购买。所述乳化油类是:乳化柴油、乳化重芳烃燃料油或乳化型清蜡剂;上述原料可以从市场上直接购买。所述烃类溶剂是:混合烯烃、混合环烯烃、混合芳香烯烃、混合重质苯或石油树脂生产工艺形成的釜底残留物;上述原料可以从市场上直接购买。所述水溶性阴离子表面活性剂是:烷基磺酸钠、烷基三甲基氯化胺、聚氧乙烯烷基苯酚醚羧酸钠盐、聚氧乙烯烷基醇醚羧酸钠盐、聚氧乙烯烷基苯酚醚磺酸钠盐、聚氧乙烯烷基醇醚磺酸钠盐、聚氧乙烯烷基醇醚硫酸酯钠盐、聚氧-->乙烯烷基苯酚醚硫酸酯钠盐、结构式为CnF2n+1COONa的羧酸钠型氟表面活性剂,其中n表示4~10的整数、结构式为C8F17CONH(CH2)5COONa的羧酸钠型氟表面活性剂、结构式为RfOC6H4COONa的羧酸钠型氟表面活性剂、结构式为CnF2n+1SO3Na磺酸钠型氟表面活性剂,其中n表示5或7或9、结构式为C3F7(CH2)nSO3Na的磺酸钠型氟表面活性剂,其中n表示5或7或9、结构式为CnF2n+1C6H4SO3H的磺酸钠型氟表面活性剂,其中n表示5或7或9、结构式为C7F15CH2OSO3Na的硫酸酯盐型氟表面活性剂、结构式为(CF3)2CF2(CH2)6OSO3Na的硫酸酯盐型氟表面活性剂或结构式为C8F17SO2NH(CH2)3NH(CH2)3NHCH2CH2OSO3Na的硫酸酯盐型氟表面活性剂;所述水溶性非离子表面活性剂:聚氧乙烯烷基醇醚、聚氧乙烯烷基苯酚醚、聚氧乙烯辛基苯酚醚、聚氧乙烯聚氧丙烯丙二醇醚或山梨糖醇酐单羧酸酯聚氧乙烯醚;所述油溶性阴离子表面活性剂是:石油磺酸钠、石油羧酸钠、石油磺酸钾或石油磺酸铵;所述油溶性非离子表面活性剂是:F(CF2)m(CH2)nH,其中m=10或12,n=8或12或14或18或24、聚氧乙烯十八胺-7、月桂酰乙二醇胺、鱼油酰乙二醇胺、聚氧乙烯烷基酰胺、C10F19O(CH2CH2O)23C100F19或其中n表示1或2,本文档来自技高网
...

【技术保护点】
一种用于热力采油工艺的高效降粘剂,其特征在于:它是由下述重量百分比的原料组成:    1)联苯、稠环芳香烃或不含氯元素、硫元素的稠环芳香烃衍生物的一种或者是它们之间两种或两种以上任意比例混配的混合物  0.1~4%;    2)芳烃含量超过5%的液体石油产品、常温下为液态的石油树脂或常温下为颗粒状态的烃类自然聚集体中的一种或者是它们之间两种或两种以上任意比例混配的混合物  35~97.7%;    3)水溶性阴离子表面活性剂、水溶性非离子表面活性剂、油溶性阴离子表面活性剂或油溶性非离子表面活性剂的一种或者是它们之间两种或两种以上任意比例混配的混合物  0.1~18%;    4)杂醇油  0.5~5%;    5)闭口闪点大于20℃的醇醚的一种或者是它们之间两种或两种以上任意比例混配的混合物  0.5~10%;    6)在主链和/或支链上分别有与石蜡分子共晶的非极性部分和使蜡晶晶型扭曲的极性部分的油溶或水溶性聚合物的一种或者是它们之间两种或两种以上任意比例混配的混合物  0.1~2%;    7)过氧化物 ≤6%;    8)受热时能分解出惰性气体的尿素、碳酸铵、碳酸氢铵或亚硝酸铵的一种或者是它们之间两种或两种以上任意比例混配的混合物  0.5~20%;    9)闭口闪点大于20℃的酮的一种或者是它们之间两种或两种以上任意比例混配的混合物  0.5~5%。...

【技术特征摘要】
1. 一种用于热力采油工艺的高效降粘剂,其特征在于:它是由下述重量百分比的原料组成:1)联苯、稠环芳香烃或不含氯元素、硫元素的稠环芳香烃衍生物的一种或者是它们之间两种或两种以上任意比例混配的混合物     0.1~4%;2)芳烃含量超过5%的液体石油产品、常温下为液态的石油树脂或常温下为颗粒状态的烃类自然聚集体中的一种或者是它们之间两种或两种以上任意比例混配的混合物                                       35~97.7%;3)水溶性阴离子表面活性剂、水溶性非离子表面活性剂、油溶性阴离子表面活性剂或油溶性非离子表面活性剂的一种或者是它们之间两种或两种以上任意比例混配的混合物                                 0.1~18%;4)杂醇油                                       0.5~5%;5)闭口闪点大于20℃的醇醚的一种或者是它们之间两种或两种以上任意比例混配的混合物                                     0.5~10%;6)在主链和/或支链上分别有与石蜡分子共晶的非极性部分和使蜡晶晶型扭曲的极性部分的油溶或水溶性聚合物的一种或者是它们之间两种或两种以上任意比例混配的混合物                               0.1~2%;7)过氧化物                                     ≤6%;8)受热时能分解出惰性气体的尿素、碳酸铵、碳酸氢铵或亚硝酸铵的一种或者是它们之间两种或两种以上任意比例混配的混合物   0.5~20%;9)闭口闪点大于20℃的酮的一种或者是它们之间两种或两种以上任意比例混配的混合物                                       0.5~5%。2. 如权利要求1所述的高效降粘剂,其特征在于:所述稠环芳香烃是:萘、蒽、菲、苊、并四苯、芘或苯并苊;所述不含氯元素、硫元素的稠环芳香烃衍生物是:甲基萘、二甲基萘、萘酚、萘二酚、甲基菲或菲酚。3. 如权利要求1所述的高效降粘剂,其特征在于:所述的芳烃含量超过5%的液体石油产品是:油类、乳化油类或烃类溶剂;所述常温下为液态的石油树脂是:常温下为液态的烃类石油树脂或常温下为液态的改性烃类石油树脂;所述的芳烃含量超过5%的液体石油产品、常温下为液态的石油树脂或常温下为颗粒状态的烃类自然聚集体中,其氯元素和硫元素的含量小于千分之一;所述油类是:柴油、溶剂油、重芳烃燃料油或塑料、橡胶裂解油;所述塑料、橡胶裂解油的闭口闪点大于40℃;所述乳化油类是:乳化柴油、乳化重芳烃燃料油或乳化型清蜡剂;所述烃类溶剂是:混合烯烃、混合环烯烃、混合芳香烯烃、混合重质苯或石油树脂生产工艺形成的釜底残留物。4. 如权利要求1所述的高效降粘剂,其特征在于:所述水溶性阴离子表面活性剂是:烷基磺酸钠、烷基三甲基氯化胺、聚氧乙烯烷基苯酚醚羧酸钠盐、聚氧乙...

【专利技术属性】
技术研发人员:李向东
申请(专利权)人:富顺集团控股有限公司
类型:发明
国别省市:HK[中国|香港]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评论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发表了对其他浏览者有用的留言会获得科技券。

1
相关领域技术
  • 暂无相关专利