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种稳定性强的建筑桩制造技术

技术编号:16582106 阅读:31 留言:0更新日期:2017-11-18 11:30
本发明专利技术公开了一种稳定性强的建筑桩,包括木桩、连接段和倒圆锥形基座;所述连接段设置在倒圆锥形基座上方,连接段内设有凹槽,连接段上设有若干卡紧结构,且位于卡紧结构上方的凹槽内设有内螺纹;所述木桩下部设有直筒段和外螺纹段,木桩外侧还均与设有至少四个加固条;所述木桩中部设有槽孔,木桩上还开设有多个溢流孔;所述卡紧结构包括L形卡板和转动轴;所述连接段外侧的L形卡板上方设有插入棱,该插入棱为纵截面呈等腰三角形的三棱锥结构,其底面与L形卡板上表面固定,一端侧面与L形卡板端面平行;所述连接段外侧还设有若干倒刺。该建筑桩的宽度范围可调,可适应多种工况,且其安装稳定性强,便于推广使用。

A kind of building pile with strong stability

The invention discloses a building pile stability is strong, including wood, connecting section and obconic base; the connecting section is arranged above the base in obconic, connecting section is provided with a plurality of clamping grooves, connecting structure is provided with a groove section, and is located above the clamping structure is arranged in the lower part of the internal thread; the stake with straight cylinder section and the external thread section, and the stakes outside is also provided with at least four reinforcement bars; the post is arranged in the middle of a slot, the stake is provided with a plurality of overflow hole; the clamping structure comprises a L shaped plate and a rotating shaft; insert edge is provided with a L shaped clamp over the connection section outside the edge of the insert for longitudinal section is three isosceles triangular pyramid structure, and the bottom of the L shaped clamp is fixed on the upper surface, one end side and the L shaped board face in parallel; the connection section is provided with a plurality of barbs outside. The width of the pile can be adjusted, and it can adapt to a variety of working conditions, and its installation stability is strong, easy to promote the use.

【技术实现步骤摘要】
一种稳定性强的建筑桩
本专利技术涉及建筑桩
,具体涉及一种稳定性强的建筑桩。
技术介绍
众所周知,建筑桩是一种建筑用具,主要用于打入泥土中进行其上部建筑物支撑的基础装置,因此广泛应用于建筑工程领域;现有的建筑桩包括桩体和桩尖,桩尖安装在桩体的底端;使用时,通过打击桩体,使用桩尖在泥土中向下运行进行工作;但是其使用中发现,因桩体和桩尖的结构为固定方式,因此在针对不同大小要求的建筑桩上则无法进行适应,从而经常出现建筑桩不合格,或者不搭配的状况。
技术实现思路
本专利技术的目的是为了解决上述技术问题,提供一种新型建筑桩,该建筑桩的宽度范围可调,可适应多种工况,且其安装稳定性强,便于推广使用。为实现上述目的,本专利技术采用的技术方案如下:一种稳定性强的建筑桩,包括木桩、连接段和倒圆锥形基座;所述连接段设置在倒圆锥形基座上方,连接段内设有开口向上的凹槽,连接段上同一圆周上均匀设有若干卡紧结构,且位于卡紧结构上方的凹槽内设有内螺纹;所述木桩下部设有与凹槽相匹配的直筒段和外螺纹段,外螺纹段上方的木桩外侧还均与设有至少四个加固条;所述木桩中部设有开口向上的槽孔,木桩上还开设有多个连通外界与槽孔的溢流孔;所述卡紧结构包括L形卡板,及设置在连接段中并与L形卡板的拐点转动连接的转动轴;所述连接段外侧的L形卡板上方设有插入棱,该插入棱为纵截面呈等腰三角形的三棱锥结构,其底面与L形卡板上表面固定,一端侧面与L形卡板端面平行;所述连接段外侧还设有若干倒刺。具体的说,还包括旋紧杆,所述旋紧杆与槽孔相匹配;所述槽孔内壁上方设有内螺纹结构,旋紧杆上设有与该内螺纹相匹配的外螺纹结构。优选的,所述连接段与倒圆锥形基座一体成型。作为另一种优选方案,所述连接段与倒圆锥形基座之间还设有抗震段。与现有技术相比,本专利技术具有以下有益效果:(1)本专利技术木桩向下移动时可将L形卡板的一端往下压,进而使L形卡板的另一端向上,一方面可扩大建筑桩的横向宽度,使其适应工况范围更大,另一方面则是可通过L形卡板使其稳固的卡紧在泥土中,实现固定的目的。(2)本专利技术还在L形卡板上方设置了插入棱,可减小L形卡板向上移动卡入泥土的阻力,使其操作更加简单,更省力。(3)本专利技术的木桩通过底座固定在施工地面上,不易被腐蚀,可回收重复利用,木桩拧合在底座上保障了木桩与底座连接的牢固。(4)本专利技术设置了抗震段,在地震纵波出现丝,通过抗震段的弹性效应,可将地震纵波缓冲吸收,从而大幅降低地震破坏力。(5)本专利技术还在木桩上设置了槽孔,并且还设置了溢流孔将槽孔与外界连通,该设置可在建筑桩打入后通过给槽孔内灌注混凝土,而混凝土从多个溢流孔流出,填充桩体与土壤之间的空隙,使得桩体更加坚固。(6)本专利技术还设置了旋紧杆,用于将填充入槽孔中的物体能尽可能多的从溢流孔流出,使桩体与土壤之间的空隙被充分填充,使其稳定性更强。且为了避免将木桩损坏,还在木桩外设置了至少四个加固条。附图说明图1为本专利技术的结构示意图。图2为本专利技术插入棱的结构示意图。其中,附图标记对应的名称为:1-木桩,11-直筒段,12-外螺纹段,13-加固条,14-溢流孔2-连接段,21-凹槽,22-内螺纹,23-倒刺,3-倒圆锥形基座,4-抗震段,5-L形卡板,51-插入棱,6-旋紧杆。具体实施方式下面结合附图说明和实施例对本专利技术作进一步说明,本专利技术的方式包括但不仅限于以下实施例。本实施例的目的是为了提供一种稳定性强的建筑桩,如图1和图2所示,包括木桩1、连接段2和倒圆锥形基座3;所述连接段2设置在倒圆锥形基座3上方,连接段内设有开口向上的凹槽21,连接段上同一圆周上均匀设有若干卡紧结构,且位于卡紧结构上方的凹槽内设有内螺纹22;所述木桩1下部设有与凹槽相匹配的直筒段11和外螺纹段12,外螺纹段上方的木桩1外侧还均与设有至少四个加固条13;所述木桩1中部设有开口向上的槽孔,木桩上还开设有多个连通外界与槽孔的溢流孔14;所述卡紧结构包括L形卡板5,及设置在连接段中并与L形卡板的拐点转动连接的转动轴,当木桩向凹槽内移动时将L形卡板一端往下压,进而使L形卡板另一端向上卡入泥土中固定;所述连接段2外侧的L形卡板5上方设有插入棱51,该插入棱为纵截面呈等腰三角形的三棱锥结构,其底面与L形卡板5上表面固定,一端侧面与L形卡板端面平行;所述连接段2外侧还设有若干倒刺23。还包括旋紧杆6,所述旋紧杆与槽孔相匹配;所述槽孔内壁上方设有内螺纹结构,旋紧杆6上设有与该内螺纹相匹配的外螺纹结构。所述连接段2与倒圆锥形基座3之间还设有抗震段4。上述实施例仅为本专利技术的优选实施方式之一,不应当用于限制本专利技术的保护范围,但凡在本专利技术的主体设计思想和精神上作出的毫无实质意义的改动或润色,其所解决的技术问题仍然与本专利技术一致的,均应当包含在本专利技术的保护范围之内。本文档来自技高网...
一种稳定性强的建筑桩

【技术保护点】
一种稳定性强的建筑桩,其特征在于,包括木桩(1)、连接段(2)和倒圆锥形基座(3);所述连接段(2)设置在倒圆锥形基座(3)上方,连接段(2)内设有开口向上的凹槽(21),连接段(2)上同一圆周上均匀设有若干卡紧结构,且位于卡紧结构上方的凹槽(21)内设有内螺纹(22);所述木桩(1)下部设有与凹槽(21)相匹配的直筒段(11)和外螺纹段(12),外螺纹段(12)上方的木桩(1)外侧还均与设有至少四个加固条(13);所述木桩(1)中部设有开口向上的槽孔,木桩(1)上还开设有多个连通外界与槽孔的溢流孔(14);所述卡紧结构包括L形卡板(5),及设置在连接段(2)中并与L形卡板(5)的拐点转动连接的转动轴;所述连接段(2)外侧的L形卡板(5)上方设有插入棱(51),该插入棱(51)为纵截面呈等腰三角形的三棱锥结构,其底面与L形卡板(5)上表面固定,一端侧面与L形卡板(5)端面平行;所述连接段(2)外侧还设有若干倒刺(23)。

【技术特征摘要】
1.一种稳定性强的建筑桩,其特征在于,包括木桩(1)、连接段(2)和倒圆锥形基座(3);所述连接段(2)设置在倒圆锥形基座(3)上方,连接段(2)内设有开口向上的凹槽(21),连接段(2)上同一圆周上均匀设有若干卡紧结构,且位于卡紧结构上方的凹槽(21)内设有内螺纹(22);所述木桩(1)下部设有与凹槽(21)相匹配的直筒段(11)和外螺纹段(12),外螺纹段(12)上方的木桩(1)外侧还均与设有至少四个加固条(13);所述木桩(1)中部设有开口向上的槽孔,木桩(1)上还开设有多个连通外界与槽孔的溢流孔(14);所述卡紧结构包括L形卡板(5),及设置在连接段(2)中并与L形卡板(5)的拐点转动连接的转动轴;所述连接段(...

【专利技术属性】
技术研发人员:赵曼霖
申请(专利权)人:成都智宸科技有限公司
类型:发明
国别省市:四川,51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评论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发表了对其他浏览者有用的留言会获得科技券。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