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种高稳定性悬挂式建筑结构制造技术

技术编号:12455845 阅读:107 留言:0更新日期:2015-12-04 20:12
本实用新型专利技术提供一种高稳定性悬挂式建筑结构,包括预应力柱部、悬挂部、顶梁部和直立部,其中所述预应力柱部包括竖直设置在地基中的第一立柱、第二立柱和第三立柱,所述第一立柱、第二立柱和第三立柱等距间隔地设置,所述第一立柱、第二立柱和第三立柱的顶端分别与所述顶梁部连接。所述悬挂部包括第一悬挂柱、第二悬挂柱和悬挂主斜梁,所述第一悬挂柱和第二悬挂柱的顶端分别与所述顶梁部连接。所述直立部包括第四立柱、第五立柱和第六立柱、第一横梁和第二横梁,所述第四立柱、第五立柱和第六立柱的顶端分别与所述顶梁部连接。本实用新型专利技术高稳定性悬挂式建筑结构具有承载力高、安全性高、钢结构部件规格统一、稳定性高的优点。

【技术实现步骤摘要】

本技术属于建筑用钢结构领域,尤其是涉及一种高稳定性悬挂式建筑结构
技术介绍
我国每年城乡建设房屋面积20亿平方米,我国单位建筑面积能耗是发达国家的2倍以上。混凝土框架钢结构已被广泛应用于建筑领域中,但现有技术中的这些混凝土钢结构普遍存在着用钢梁大、主梁体积大、占用空间较多以及造价较高等问题。为了解决这些问题,目前,在现有技术中对有对混凝土钢结构中的单根主梁施加预应力,通过这种方法来提高主梁的承载力以及降低主梁高。这种方法虽然提高了单根主梁的承载力、降低梁的截面高度,但对提高整个混凝土钢结构的整体性能去没有非常大的影响,其混凝土钢结构的整个承载力、整体刚性和整体抗震能力还是比较差,因此现有的混凝土钢结构的作用效果不是很理想。此外在传统的钢结构领域中,由于钢材料和顶层结构的重量大,一般使用“下大上小”结构来支持上面的庞大重量,以保证建筑物的安全;这样很难形成一种具有“上大下小”的挑空悬挂结构,这样一样,极大的限制了钢结构的使用形式,也使得建筑结构的形式和功能较为单一。
技术实现思路
本技术要解决的问题是提供一种高稳定性悬挂式建筑结构,在顶梁部、预应力柱部、悬挂部以及直立部的搭配下,提高整体建筑结构的稳定性以及承载力。为解决上述技术问题,本技术采用的技术方案是:一种高稳定性悬挂式建筑结构,其特征在于:包括预应力柱部、悬挂部、顶梁部和直立部,其中所述预应力柱部包括竖直设置在地基中的第一立柱、第二立柱和第三立柱,所述第一立柱、第二立柱和第三立柱等距间隔地设置,所述第一立柱、第二立柱和第三立柱的顶端分别与所述顶梁部连接;所述悬挂部包括第一悬挂柱、第二悬挂柱和悬挂主斜梁,所述第一悬挂柱和第二悬挂柱竖直平行设置,所述第一悬挂柱和第二悬挂柱的顶端分别与所述顶梁部连接;所述直立部包括第四立柱、第五立柱和第六立柱、第一横梁和第二横梁,所述第四立柱、第五立柱和第六立柱竖直等间距平行设置,所述第四立柱、第五立柱和第六立柱的顶端分别与所述顶梁部连接。进一步地,所述第一立柱与第三立柱之间设置有第一斜梁,所述第一斜梁的一端连接在第一立柱的中下部,所述第一斜梁的另一端连接在所述第三立柱的顶端。进一步地,所述第一斜梁与所述第一立柱连接处连接有所述悬挂主斜梁的一端,所述悬挂主斜梁的另一端连接所述第二悬挂柱的最低端,所述悬挂主斜梁与水平面形成锐角角度。进一步地,所述预应力柱部还包括有第二斜梁,所述第二斜梁的一端连接在第三立柱的中下部,所述第二斜梁的另一端连接在所述第一立柱的顶端,所述第一斜梁和第二斜梁交错形成类“X”形状,并且交错点与第二立柱固定连接,所述第一立柱和第三立柱之间设有主横梁,所述主横梁的一端连接于第三立柱和第一斜梁的交点处,所述主横梁的另一端连接于第一立柱和第二斜梁的交点处。具体地,所述悬挂部还包括第一悬挂斜梁和第二悬挂斜梁,所述第一悬挂斜梁的一端连接于第一立柱的顶端,所述第一悬挂斜梁的另一端连接在第一悬挂柱底端,所述第二悬挂斜梁的一端连接于第一悬挂柱的顶端,所述第二悬挂斜梁的另一端连接于第二悬挂柱的底端。具体地,所述悬挂部还包括第三悬挂柱、横梁和第三悬挂斜梁,所述第三悬挂柱和第二悬挂柱竖直平行设置,所述第三悬挂柱的顶端连接所述顶梁部,所述第三悬挂柱的底端与所述第二悬挂柱的底端通过横梁相连,所述第三悬挂斜梁的一端连接第二悬挂柱的底端,所述第三悬挂斜梁的另一端连接第三悬挂柱的顶端。具体地,所述第一立柱、第二立柱、第三立柱、第四立柱、第五立柱、第六立柱、第一悬挂柱、第二悬挂柱和第三悬挂柱之间的距离相等,均为第一立柱高度的1/3。进一步地,所述第三立柱、第四立柱、第五立柱和第六立柱内设有斜梁组,所述斜梁组包括第三斜梁、第四斜梁、第五斜梁、第六斜梁和第七斜梁;所述第三斜梁的一个端点和第四斜梁的一个端点共同连接在所述第四立柱的上中部,所述第三斜梁的另一个端点连接在所述第三立柱的顶端,所述第四斜梁的另一个端点连接在所述第三立柱的中下部,所述第四立柱、第五立柱、第一横梁和顶梁部相互连接形成一矩形框架,所述矩形框架内设有第五斜梁和第六斜梁,所述第五斜梁的一端与第四立柱的顶端相连接,所述第五斜梁的另一端与所述第五立柱的中上部连接,所述第六斜梁的一端与所述第五立柱的顶端连接,所述第六斜梁的另一端与所述第四斜梁的中上部连接,所述第五斜梁和第六斜梁交错成类“X”形状,并且交错点固定连接,所述第二横梁的一端连接第六立柱的中上部,所述第二横梁的另一端连接第五立柱的中上部,所述第七斜梁的一端连接第六立柱的中上部,所述第七斜梁的另一端连接第五立柱的顶端。具体地,所述第七斜梁的一端连接第六立柱的2/3处,所述第三悬挂立柱的高度是所述第一立柱高度的1/3,所述悬挂主斜梁的一端连接在所述第一立柱的1/3处。本技术具有的优点和积极效果是:I)、本技术将高稳定性悬挂式建筑结构分为顶梁部、预应力柱部、悬挂部以及直立部,预应力柱内设第一斜梁可以加固第一立柱、第二立柱和第三立柱的稳定性以及牢固性,通过悬挂主斜梁把第一立柱、第一悬挂立柱和第二悬挂立柱相连可以提高悬挂部的稳定性,且承载力尚、安全性尚、且钢结构部件规格统一、稳定性尚。2)、本技术在预应力柱内设置第二斜梁,且第一斜梁和第二斜梁呈“X”形状增大了预应力柱之间剪切力和拉力,可以提高悬挂式建筑结构的承载力,保证了结构稳定性。3)、本技术在悬挂部内设第一悬挂斜梁和第二悬挂斜梁,两跟斜梁既能进一步加强悬挂部的稳定性同时节省钢材且能提高悬挂部的刚度,改善结构的变形性能。4)、本技术的悬挂部上设置第三悬挂柱,在整个钢结构能够承受的前提下加长了悬挂部的长度,使得挑空结构机构增大,增强了建筑结构的使用功能,使整个结构使用可靠。5)、本技术设置直立部,更符合力学平衡的要求,不但加强了整体结构的稳定性同时使建筑结构美观大方,符合人们对现代建筑物安全质量的要求和标准。6)、本技术将第六立柱的高度设置为第五立柱高度的2/3,使得直立部内的横梁位于第四立柱和第五立柱的2/3处、主横梁位于第一立柱、第二立柱和第三立柱的1/3处,这样将第一立柱、第二立柱、第三立柱、第四立柱和第五立柱均等三分的结构符合结构力学的需要,受力平衡,使得整个建筑结构更稳定。【附图说明】图1是本技术高稳定性悬挂式建筑结构示意图。图中:1、第一立柱2、第二立柱3、第三立柱4、第一斜梁5、第一悬挂柱6、第二悬挂柱7、悬挂主斜梁8、顶梁部分9、第二斜梁10、主横梁11、第一悬挂斜梁12、第二悬挂斜梁13、第三悬挂柱14、第四立柱15、第五立柱16、第六立柱17、第一横梁18、第二横梁19、第三斜梁20、第四斜梁21、第五斜梁22、第六斜梁23、第七斜梁24、第三悬挂斜梁25、横梁【具体实施方式】下面结合附图对本技术的具体实施例做详细说明。如图1所示,本技术高稳定性悬挂式建筑结构,包括预应力柱部、悬挂部、顶梁部和直立部。其中所述预应力柱部包括有竖直设置在地基中的第一立柱1、第二立柱2和第三立柱3,所述第一立柱1、第二立柱2和第三立柱3等距间隔地设置,所述第一立柱1、第二立柱2和第三立柱3的顶端分别与所述顶梁部8连接。所述第一立柱I与第三立柱3之间设置有第一斜梁4和第二斜梁9,所述第一斜梁4的一端连接在第本文档来自技高网...

【技术保护点】
一种高稳定性悬挂式建筑结构,其特征在于:包括预应力柱部、悬挂部、顶梁部和直立部,其中所述预应力柱部包括竖直设置在地基中的第一立柱(1)、第二立柱(2)和第三立柱(3),所述第一立柱(1)、第二立柱(2)和第三立柱(3)等距间隔地设置,所述第一立柱(1)、第二立柱(2)和第三立柱(3)的顶端分别与所述顶梁部(8)连接;所述悬挂部包括第一悬挂柱(5)、第二悬挂柱(6)和悬挂主斜梁(7),所述第一悬挂柱(5)和第二悬挂柱(6)竖直平行设置,所述第一悬挂柱(5)和第二悬挂柱(6)的顶端分别与所述顶梁部(8)连接;所述直立部包括第四立柱(14)、第五立柱(15)和第六立柱(16)、第一横梁(17)和第二横梁(18),所述第四立柱(14)、第五立柱(15)和第六立柱(16)竖直等间距平行设置,所述第四立柱(14)、第五立柱(15)和第六立柱(16)的顶端分别与所述顶梁部(8)连接。

【技术特征摘要】

【专利技术属性】
技术研发人员:冯云杜彬姜伟娜陈悦刘红沙
申请(专利权)人:天津住宅集团建设工程总承包有限公司
类型:新型
国别省市:天津;12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评论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发表了对其他浏览者有用的留言会获得科技券。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