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种抗灼伤双层共挤内镶式滴灌带及其制备方法技术

技术编号:16579213 阅读:64 留言:0更新日期:2017-11-18 03:16
本发明专利技术公开了一种抗灼伤双层共挤内镶式滴灌带,滴灌带包括内层和外层,所述内层是由包括以下质量分数的各组分制备得到的:高密度聚乙烯40%~60%,低密度聚乙烯10%~30%,线性低密度聚乙烯10%~30%,多功能母料1%~2%,银色母3%~8%;所述外层是由包括以下质量分数的各组分制备得到的:高密度聚乙烯60%~80%,AC发泡体系1%~2%,DCP交联体系1%~2%,线性低密度聚乙烯15%~30%,银色母粒3%~8%;所述AC发泡体系和DCP交联体系制备得到的浓缩母粒;提高了滴灌带的抗灼伤能力,延长产品的使用寿命。

【技术实现步骤摘要】
一种抗灼伤双层共挤内镶式滴灌带及其制备方法
本专利技术属于农业灌溉设备
,尤其是涉及一种滴灌管,更具体的涉及一种抗灼伤双层共挤内镶式滴灌带及其制备方法。
技术介绍
滴灌是目前干旱少水地区最节水的一种灌溉方式,使水分缓慢均匀地渗入土壤,对土壤结构能起到保持作用,并形成适宜的土壤水、肥、热环境;滴灌水的利用率可达95%同时滴灌时可以结合施肥,提高肥效一倍以上;滴灌带是滴灌系统的末端灌水器,对于灌溉系统尤为重要;现有的滴灌带具有重量轻,安装费用低,使用管理方便,可绕垅弯曲铺设,降低了操作难度。滴灌带在使用中也会出现一些问题,其中滴灌带的灼伤问题备受关注。滴灌带上的灼伤的形成包括:滴灌带质量不合格,高温天气而导致塑料熔穿;滴灌带由于内侧水汽凝结成珠,在阳光造射下,在一定角度及高度下由于聚焦作用而产生高温;地膜与滴灌带之间的高温正好与水珠(凸透镜)的焦距一致时,经聚焦的阳光所产生的高温使滴灌带熔融而产生局部熔穿(即通常称之为“太阳灼伤”)现象。滴灌带形成灼伤后,灼伤部位面积小情况较轻的可用电工胶带缠绕或者截断后使用直通连接即可,如果灼伤部位较多,发生灼烧面积大的则需直接更换新的滴灌带;滴灌带灼伤的时期通常是在作物生长、灌溉季节,对农户来说,灼伤一旦发生,出现灼伤部位之后的滴灌带无法实现正常灌水或者田间灌溉不均,严重影响作物生长,造成经济损失,同时如果田间处理灼伤的滴灌带费时费力,变相造成农户的损失。
技术实现思路
本专利技术所要解决的技术问题就是在于针对上述现有技术中的不足,提供一种抗灼伤双层共挤内镶式滴灌带及其制备方法。为解决上述技术问题,本专利技术的第一个目的是提供一种复合内镶贴片式滴灌管,采用的技术方案是:一种抗灼伤双层共挤内镶式滴灌带,滴灌带包括内层和外层,所述内层是由包括以下质量分数的各组分制备得到的:高密度聚乙烯40%~60%,低密度聚乙烯10%~30%,线性低密度聚乙烯10%~30%,多功能母料1%~2%,银色母3%~8%;所述外层是由包括以下质量分数的各组分制备得到的:高密度聚乙烯60%~80%,AC发泡体系1%~2%,DCP交联体系1%~2%,线性低密度聚乙烯15%~30%,银色母粒3%~8%;所述AC发泡体系和DCP交联体系制备得到的浓缩母粒。更进一步的,所述多功能母料为含氟聚合物加工助剂PPA。更进一步的,所述的AC发泡体系由偶氮二甲酰胺、氧化锌、硬脂酸锌组成,其质量比例为4:3:1。更进一步的,所述的DCP交联体系由过氧化二异丙苯、碳酸钙、碳酸钠组成,其质量比例为3:1:1。更进一步的,所述内层的壁厚为0.12~0.16mm,外层的壁厚为0.15~0.3mm。更进一步的,所述滴灌带的内镶滴头的种类为扁平式滴头。本专利技术的第二个目的是提供一种复合内镶贴片式滴灌管的制备方法,采用如下技术方案:(1)按质量比例分别称取内层原料,在混料机80℃下均匀混合30min作为内层原料待用;(2)按质量比例分别称取外层原料,其中AC发泡体系为2%~4%,DCP交联体系为1%~2%,所述AC发泡体系和DCP交联体系均匀混合后由单螺杆挤出机进行挤出造粒,制备成2倍的浓缩母粒,单螺杆挤出机的工艺温度为80~170℃;按质量比例称取高密度聚乙烯、线性低密度聚乙烯、浓缩母粒、银色母在混料机80℃下均匀混合30min作为外层原料待用。(3)将步骤(1)均匀混合的内层原料加入挤出机一中,经挤出机一剪切、加温塑化输送至共挤机头处,挤出机一机筒的工艺温度为160~210℃;(4)将步骤(2)均匀混合的外层原料加入挤出机二中,经挤出机二剪切、加温塑化输送至共挤机头处,挤出机二机筒工艺温度为120~170℃;(5)共挤机头工艺温度为190~230℃,共挤机头挤出管状物料的经牵引送入真空冷却定径箱定径冷却,再经打孔成型机在滴头出水框处打孔后,由收卷机收卷得抗灼伤双层共挤内镶式滴灌带。更进一步的,挤出机一的机筒各段设定温度为一区为160℃,二区为175℃,三区为195℃,四区为210℃。更进一步的,所述挤出机二的机筒各段设定温度为一区120℃,二区为140℃,三区为155℃,四区为170℃,更进一步的,所述共挤机头的机头一区温度为190℃,二区为210℃,三区为230℃。与现有技术相比,本专利技术的有益效果是:本专利技术设有内层和外层,内层满足滴灌系统的工作压力要求、生产过程中热熔粘接滴头的要求;外层减降低了滴灌带外层材料的热传导系数,同时滴灌带颜色设计为银色,采用表面银色具有强力反光的特点,薄膜或水滴透镜聚焦折射到达银色表面光线向四周反射,提高了滴灌带的抗灼伤能力,延长产品的使用寿命;本专利技术的外层和外层生产工艺采用共挤技术,将外层和内层优良特性进行互补,增加了滴灌带材料的横向强度,解决滴灌带在牵引拉伸方向形成较高的纵向取向,防止聚焦阳光所产生的高温使滴灌带熔穿。附图说明图1所示为为抗灼伤双层共挤内镶式滴灌带的结构示意图;图中:1是—外层,2—内层,3—内镶滴头。具体实施方式以下结合具体实施例对本专利技术作进一步详细说明。应当理解,此处所描述的具体实施例仅仅用以解释本专利技术,并不用于限定本专利技术。实施例1一种抗灼伤双层共挤内镶式滴灌带,滴灌带包括内层2和外层1;所述内层是由包括以下质量分数的各组分制备得到的:高密度聚乙烯40%,低密度聚乙烯30%,线性低密度聚乙烯20%,多功能母料2%,银色母8%;所述外层是由包括以下质量分数的各组分制备得到的:所述外层是由包括以下质量分数的各组分制备得到的:高密度聚乙烯60%,AC发泡体系1%,DCP交联体系2%,线性低密度聚乙烯30%,银色母粒4%;所述AC发泡体系和DCP交联体系制备得到的浓缩母粒。更进一步的,所述多功能母料为含氟聚合物加工助剂PPA。更进一步的,所述的AC发泡体系由偶氮二甲酰胺、氧化锌、硬脂酸锌组成,其质量比例为4:3:1。更进一步的,所述的DCP交联体系由过氧化二异丙苯、碳酸钙、碳酸钠组成,其质量比例为3:1:1。更进一步的,所述内层的壁厚为0.12~0.16mm,外层的壁厚为0.15~0.3mm。更进一步的,所述滴灌带的内镶滴头的种类为扁平式滴头。上述复合内镶贴片式滴灌管的制备方法,采用如下技术方案:(1)按质量比例分别称取内层原料,在混料机80℃下均匀混合30min作为内层原料待用;(2)按质量比例分别称取外层原料,其中AC发泡体系为2%,DCP交联体系为4%,所述AC发泡体系和DCP交联体系均匀混合后由单螺杆挤出机进行挤出造粒,制备成2倍的浓缩母粒,单螺杆挤出机的工艺温度为80℃;按质量比例称取高密度聚乙烯、线性低密度聚乙烯、浓缩母粒、银色母在混料机80℃下均匀混合30min作为外层原料待用。(3)将步骤(1)均匀混合的内层原料加入挤出机一中,经挤出机一剪切、加温塑化输送至共挤机头处,挤出机一机筒的工艺温度为160~210℃;(4)将步骤(2)均匀混合的外层原料加入挤出机二中,经挤出机二剪切、加温塑化输送至共挤机头处,挤出机二机筒工艺温度为120~170℃;(5)共挤机头工艺温度为190~230℃,共挤机头挤出管状物料的经牵引送入真空冷却定径箱定径冷却,再经打孔成型机在滴头出水框处打孔后,由收卷机收卷得抗灼伤双层共挤内镶式滴灌带。更进一步的,挤出机一的机筒各段设定温度为一区为16本文档来自技高网...
一种抗灼伤双层共挤内镶式滴灌带及其制备方法

【技术保护点】
一种抗灼伤双层共挤内镶式滴灌带,其特征在于:滴灌带包括内层和外层,所述内层是由包括以下质量分数的各组分制备得到的:高密度聚乙烯40%~60%,低密度聚乙烯10%~30%,线性低密度聚乙烯10%~30%,多功能母料1%~2%,银色母3%~8%;所述外层是由包括以下质量分数的各组分制备得到的:高密度聚乙烯60%~80%,AC发泡体系1%~2%,DCP交联体系1%~2%,线性低密度聚乙烯15%~30%,银色母粒3%~8%;所述AC发泡体系和DCP交联体系制备得到的浓缩母粒。

【技术特征摘要】
1.一种抗灼伤双层共挤内镶式滴灌带,其特征在于:滴灌带包括内层和外层,所述内层是由包括以下质量分数的各组分制备得到的:高密度聚乙烯40%~60%,低密度聚乙烯10%~30%,线性低密度聚乙烯10%~30%,多功能母料1%~2%,银色母3%~8%;所述外层是由包括以下质量分数的各组分制备得到的:高密度聚乙烯60%~80%,AC发泡体系1%~2%,DCP交联体系1%~2%,线性低密度聚乙烯15%~30%,银色母粒3%~8%;所述AC发泡体系和DCP交联体系制备得到的浓缩母粒。2.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抗灼伤双层共挤内镶式滴灌带,其特征在于:所述多功能母料为含氟聚合物加工助剂PPA。3.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抗灼伤双层共挤内镶式滴灌带,其特征在于:所述的AC发泡体系由偶氮二甲酰胺、氧化锌、硬脂酸锌组成,其质量比例为4:3:1。4.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抗灼伤双层共挤内镶式滴灌带,其特征在于:所述的DCP交联体系由过氧化二异丙苯、碳酸钙、碳酸钠组成,其质量比例为3:1:1。5.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抗灼伤双层共挤内镶式滴灌带,其特征在于:所述内层的壁厚为0.12~0.16mm,外层的壁厚为0.15~0.3mm。6.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抗灼伤双层共挤内镶式滴灌带,其特征在于:所述滴灌带的内镶滴头的种类为扁平式滴头。7.一种抗灼伤双层共挤内镶式滴灌带的制备方法,其特征在于:包括下述制备步骤:(1)按质量比例分别称取内层原料,在混料机80℃下均匀混合30min作为内层原料...

【专利技术属性】
技术研发人员:王冲冯厚军
申请(专利权)人:大禹节水天津有限公司
类型:发明
国别省市:天津,12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评论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发表了对其他浏览者有用的留言会获得科技券。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