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 首页 > 专利查询>浙江大学专利>正文

一种上转换荧光材料制造技术

技术编号:1657863 阅读:667 留言:0更新日期:2012-04-11 18:40
本发明专利技术公开的上转换荧光材料在玻璃基体中含有稀土离子和纳微米尺度的二阶非线性光学微晶,稀土离子在玻璃基体中的摩尔浓度为0.001-5%,二阶非线性光学微晶在玻璃基体中的体积百分比为0.1-50%。稀土离子对λ波长没有吸收而对λ/2波长有吸收。通过λ波长激光聚焦微晶玻璃样品产生λ/2波长的光被稀土离子再吸收产生可见发光。因倍频的转换效率比多光子吸收上转换效率高几个数量级,因此上转换效率明显提高。在生物标记,三维立体显示等领域具有广泛的应用前景。

【技术实现步骤摘要】

本专利技术涉及荧光材料,尤其是上转换荧光材料
技术介绍
上转换材料是一种红外光激发下能发出可见光的荧光材料,即将红外光转换成可见光的材料。其特点是所吸收的光子能量低于发射的光子能量。这种现象违背Stokes定律,因此又称为反Stokes定律发光材料。上转换效应使人眼不可见的红外光变为可见光(主要是对近红外光的转换),这一特性对红外探测技术的发展具有重要意义。上转换材料作为红外光的显示材料,已达到了实用化的水平,如军用夜视镜材料、红外量子计数器或发光二极管材料,可用于工业和国防建设。制造短波长的激光器,实现激光上转换,是上转换材料很突出的应用。上转换泵浦的激光发射首次报道于1971年,Johnson和Guggenheim在闪光灯激发的与Yb3+共掺的Er3+或者Ho3+:BaY2F8晶体中实现了上转换激光。尤其是20世纪80年代末,红外激光二极管运转效率的提高为上转换提供了有效的泵浦源,新型基质材料的发现也使上转换效率有了很大的提高,利用稀土离子的上转换效应,在红绿蓝可见光范围获得了连续室温运转和较高效率、较高功率的上转换激光输出。高密度光学数据存储技术和海底光学通信、海洋资源探测本文档来自技高网...

【技术保护点】
一种上转换荧光材料,其特征是在玻璃基体中含有稀土离子和纳微米尺度的二阶非线性光学微晶,稀土离子在玻璃基体中的摩尔浓度为0.001-5%,二阶非线性光学微晶在玻璃基体中的体积百分比为0.1-50%。

【技术特征摘要】
1.一种上转换荧光材料,其特征是在玻璃基体中含有稀土离子和纳微米尺度的二阶非线性光学微晶,稀土离子在玻璃基体中的摩尔浓度为0.001-5%,二阶非线性光学微晶在玻璃基体中的体积百分比为0.1-50%。2.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上转换荧光材料,其特征在于所说的玻璃基体是硅酸盐、硼酸盐、磷酸盐、硼硅酸盐,硼磷酸盐或硅磷酸盐。3.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上转换荧光材料,其特征在于所...

【专利技术属性】
技术研发人员:朱斌邱建荣张松敏周时凤
申请(专利权)人:浙江大学
类型:发明
国别省市:86[中国|杭州]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评论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发表了对其他浏览者有用的留言会获得科技券。

1
相关领域技术
  • 暂无相关专利