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种可调节深度的铲墙皮装置制造方法及图纸

技术编号:16578539 阅读:51 留言:0更新日期:2017-11-18 02:51
本实用新型专利技术提供一种可调节深度的铲墙皮装置,包括螺母、螺纹杆、滚轮、滚轮座、电机二、圆筒、圆盘刷、连接杆、活动盘以及回力弹簧,所述螺母装配在螺纹杆上,所述螺纹杆下端装配在滚轮座上端面中间位置,所述滚轮通过转轴装配在滚轮座内,该设计增加了本实用新型专利技术间距调节的功能,所述电机二安装在外壳上端面,所述圆筒设置在外壳内部,所述回力弹簧和活动盘均装配在圆筒内部,所述回力弹簧装配在活动盘上侧,所述连接杆上端安装在活动盘下端面中间位置,所述连接杆下端延伸至圆筒下侧,并安装在圆盘刷上端面中间位置,该设计实现了本实用新型专利技术一次铲除及清扫的目的,本实用新型专利技术使用方便,工作效率高,稳定性好,可靠性高。

【技术实现步骤摘要】
一种可调节深度的铲墙皮装置
本技术是一种可调节深度的铲墙皮装置,属于建筑装修设备领域。
技术介绍
在已有的建筑主体上覆盖新的装饰表面,对已有的建筑空间效果的进一步设计,也是对建筑空间不足之处的改进和弥补,使建筑空间满足使用要求、更具个性的一种手段。建筑装饰能够使建筑满足人们的视觉、触觉享受,进一步提高了建筑物的空间质量,因此建筑装饰已成为现代建筑工程不可缺少的部分。现有技术中,一般在旧房改造和装修时,在墙皮表面有陈旧性表皮、油漆层、粘贴牢固的墙纸或布层,它们必须在装修时打磨和剥离干净,以便重新做墙面处理。但现有的铲墙皮装置无法调节刀具与墙面之间距离的功能,造成墙皮铲除或深或浅,不仅影响墙皮的铲除效果,而且容易损坏设备,且现有的铲墙皮装置只单纯的对墙皮进行铲除,无法对铲除后的墙面进行清扫,需要对墙面进行二次清扫,工序较多,工作效率低下,所以现有的铲墙皮装置已无法满足人们的需要,急需一种可调节深度的铲墙皮装置来解决上述出现的问题。
技术实现思路
针对现有技术存在的不足,本技术目的是提供一种可调节深度的铲墙皮装置,以解决上述
技术介绍
中提出的问题,本技术使用方便,工作效率高,稳定性好,可靠性高。为了本文档来自技高网...
一种可调节深度的铲墙皮装置

【技术保护点】
一种可调节深度的铲墙皮装置,包括装置主体、刀距调节机构以及电动扫灰机构,其特征在于:所述装置主体包括弧形刀片、滚筒、电机一以及外壳,所述滚筒通过转轴装配在外壳内部下侧,所述弧形刀片装配在滚筒环形侧面上,所述电机一安装至外壳右端面,所述滚筒通过连接轴与电机一相连接;所述刀距调节机构装配有四组,四组所述刀距调节机构分别安装在下端面四个棱角处,所述刀距调节机构包括螺母、螺纹杆、滚轮以及滚轮座,所述螺纹杆上端安装在外壳下端面,所述螺母装配在螺纹杆上,所述螺纹杆下端装配在滚轮座上端面中间位置,所述滚轮通过转轴装配在滚轮座内;所述电动扫灰机构包括电机二、圆筒、圆盘刷、连接杆、活动盘以及回力弹簧,所述电机二...

【技术特征摘要】
1.一种可调节深度的铲墙皮装置,包括装置主体、刀距调节机构以及电动扫灰机构,其特征在于:所述装置主体包括弧形刀片、滚筒、电机一以及外壳,所述滚筒通过转轴装配在外壳内部下侧,所述弧形刀片装配在滚筒环形侧面上,所述电机一安装至外壳右端面,所述滚筒通过连接轴与电机一相连接;所述刀距调节机构装配有四组,四组所述刀距调节机构分别安装在下端面四个棱角处,所述刀距调节机构包括螺母、螺纹杆、滚轮以及滚轮座,所述螺纹杆上端安装在外壳下端面,所述螺母装配在螺纹杆上,所述螺纹杆下端装配在滚轮座上端面中间位置,所述滚轮通过转轴装配在滚轮座内;所述电动扫灰机构包括电机二、圆筒、圆盘刷、连接杆、活动盘以及回力弹簧,所述电机二安装在外壳上端面,所述圆筒设置在外壳内部,所述圆筒通过连接轴与电机二相连接,所述回力弹簧和活动盘均装配在圆筒内部,所述回力弹簧装配在活动盘上侧,所述连接...

【专利技术属性】
技术研发人员:陈作海
申请(专利权)人:北京东豪建设集团有限公司
类型:新型
国别省市:北京,11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评论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发表了对其他浏览者有用的留言会获得科技券。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