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 首页 > 专利查询>潘秀岳专利>正文

一种建筑用墙体线槽开槽装置制造方法及图纸

技术编号:16578537 阅读:156 留言:0更新日期:2017-11-18 02:51
本实用新型专利技术公开了一种建筑用墙体线槽开槽装置,包括壳体,所述壳体下方左右两侧固定俩接有基准块,左侧基准块上方固定连接有电机座,所述电机座上方固定连接有电机,电机输出端固定连接有主转轴,主转轴与壳体转动连接,主转轴左侧固定连接有左切割片,所述主转轴右侧固定连接有右切割片;壳体顶部固定连接有把手,所述把手前侧滑动连接有压杆,压杆顶部固定连接有按压块,所述压杆外侧固定连接有复位第一弹簧,所述复位第一弹簧上端与按压块固定连接。与现有技术相比,本实用新型专利技术的有益效果是:本实用新型专利技术结构简单,使用方便,可以同步将线槽开设出来,大大提高了开槽的效率,减轻了建筑装修工人的劳动量,值得推广。

【技术实现步骤摘要】
一种建筑用墙体线槽开槽装置
本技术涉及一种开槽装置,具体是一种建筑用墙体线槽开槽装置。
技术介绍
建筑是建筑物与构筑物的总称。是人们为了满足社会生活需要,利用所掌握的物质技术手段,并运用一定的科学规律、风水理念和美学法则创造的人工环境。有些分类为了明确表达使用性,会将建筑物与人们不长期占用的非建筑结构物区别,另外有些建筑学者也为了避免混淆,而刻意在其中把外型经过人们具有意识创作出来的建筑物细分为“建筑”。需注意的是,有时建筑物也可能会被扩展到包涵“非建筑构筑物”,诸如桥梁、电塔、隧道等。建筑在正式行使其功能之前多需要对建筑进行通水通电,通水通电为了美观需要在墙体上开设线槽,将电线与水管埋设于线槽内,现有的开线槽的方式均是通过切割机先切割两条槽,之后将槽之间的混凝土通过敲击的方式取出,这样开槽速度较慢,而且两侧开设的槽平行度难以保证,影响美观。为此本领域技术人员提出了一种建筑用墙体线槽开槽装置,以解决上述背景中提出的问题。
技术实现思路
本技术的目的在于提供一种建筑用墙体线槽开槽装置,以解决上述
技术介绍
中提出的问题。为实现上述目的,本技术提供如下技术方案:一种建筑用墙体线槽开槽装置,包括壳体,本文档来自技高网...
一种建筑用墙体线槽开槽装置

【技术保护点】
一种建筑用墙体线槽开槽装置,包括壳体(1),其特征在于,所述壳体(1)下方左右两侧固定俩接有基准块(2),左侧基准块(2)上方固定连接有电机座(3),所述电机座(3)上方固定连接有电机(4),电机(4)输出端固定连接有主转轴(6),主转轴(6)与壳体(1)转动连接,主转轴(6)左侧固定连接有左切割片(7),所述主转轴(6)右侧固定连接有右切割片(8);壳体(1)顶部固定连接有把手(9),所述把手(9)前侧滑动连接有压杆(10),压杆(10)顶部固定连接有按压块(11),所述压杆(10)外侧固定连接有复位第一弹簧(12),所述复位第一弹簧(12)上端与按压块(11)固定连接,复位第一弹簧(12)...

【技术特征摘要】
1.一种建筑用墙体线槽开槽装置,包括壳体(1),其特征在于,所述壳体(1)下方左右两侧固定俩接有基准块(2),左侧基准块(2)上方固定连接有电机座(3),所述电机座(3)上方固定连接有电机(4),电机(4)输出端固定连接有主转轴(6),主转轴(6)与壳体(1)转动连接,主转轴(6)左侧固定连接有左切割片(7),所述主转轴(6)右侧固定连接有右切割片(8);壳体(1)顶部固定连接有把手(9),所述把手(9)前侧滑动连接有压杆(10),压杆(10)顶部固定连接有按压块(11),所述压杆(10)外侧固定连接有复位第一弹簧(12),所述复位第一弹簧(12)上端与按压块(11)固定连接,复位第一弹簧(12)下端与把手(9)固定连接,所述压杆(10)下端固定连接有n形框架(13),n形框架(13)下侧转动连接有转动轴(14),所述转动轴(14)左侧固定连接有从动带轮(15),主转轴(6)中部固定连接有主动带轮(18),所述主动带轮(18)与从动带轮(15)之间套接有传动皮带(19),所述转动轴(14)外侧固定连接有转轮(16),所述转...

【专利技术属性】
技术研发人员:潘秀岳
申请(专利权)人:潘秀岳
类型:新型
国别省市:浙江,33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评论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发表了对其他浏览者有用的留言会获得科技券。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