本发明专利技术公开一种水溶性肥料,由尿素、磷酸盐、牛骨粉、硫酸镁、氯化钠、蕉叶、水葫芦、枯草芽孢杆菌、酒精酵母菌、红糖、云苔素内酯、麦芽糖、EDTA螯合锰、L‑氨基酸和活性肽制成;该水溶性肥料可就地取水并快速溶于水中,以浇水的方式对作物进行淋肥,也可作为植物的基地肥,能够刺激作物生长,促进根系发育,新根增多,促进作物生长,其溶解度高、杂质少和利用率高,具有肥力温和、肥效明显和高效增产的优点。
【技术实现步骤摘要】
一种水溶性肥料及其制备方法
本专利技术涉及一种水溶性肥料及其制备方法。
技术介绍
水溶肥料可利用磷酸氢二钾、磷酸、尿素、硝酸铵、微量元素肥料等原料,经添加螯合剂、增溶剂、浸润剂等助剂科学研配而成。当前我国以占世界9%的耕地,使用世界6%的淡水资源,生产出占世界26%的农产品,养活了世界21%的总人口量,已经是创造了奇迹。但展望未来,由于我国淡水与耕地的匮乏、人口数量的庞大和增加的迅速,解决我国人民的生活问题,压力依然很大,形势不容乐观,必须找到一条使农产品快速增产的路子。水溶性肥料是经水溶解或稀释,用于灌溉施肥、叶面施肥、无土栽培、浸种蘸根等用途的液体或固体肥料。该肥料溶解度好,养分全面,作物吸收快,显效迅速;养分利用率高,可达50%-70%;配方灵活,可按作物的需要调整养分配比;溶解度高、杂质少,不堵塞滴灌或喷灌的喷头;大量元素水溶性肥料用量少,利用率高,无多余的肥料污染土壤。农作物使用大量元素水溶性肥料显著增加产量,改善农产品品质。另外,使用该肥料还有一大优点,就是节约用水。
技术实现思路
有鉴于此,本专利技术目的是提供一种可就地取水并快速溶于水中,以浇水的方式对作物进行淋肥,也可作为植物的基地肥,能够刺激作物生长,促进根系发育,新根增多,促进作物生长,其溶解度高、杂质少和利用率高,具有肥力温和、肥效明显和高效增产的的水溶性肥料。为了解决上述技术问题,本专利技术的技术方案是:一种水溶性肥料,由以下重量份的原料制成:尿素40-60份、磷酸盐21-29份、牛骨粉26-37份、硫酸镁11-19份、氯化钠24-28份、蕉叶60-78份、水葫芦40-56份、枯草芽孢杆菌10-18份、酒精酵母菌9-16份、红糖20-26份、云苔素内酯6-10份、麦芽糖20-30份、EDTA螯合锰4-9份、L-氨基酸3-7份和活性肽10-14份。进一步的,所述水溶性肥料由以下重量份的原料制成:尿素60份、磷酸盐21份、牛骨粉26份、硫酸镁11份、氯化钠24份、蕉叶60份、水葫芦40份、枯草芽孢杆菌10份、酒精酵母菌9份、红糖20份、云苔素内酯6份、麦芽糖20份、EDTA螯合锰4份、L-氨基酸3份和活性肽10份。进一步的,所述水溶性肥料由以下重量份的原料制成:尿素40份、磷酸盐29份、牛骨粉37份、硫酸镁19份、氯化钠28份、蕉叶78份、水葫芦56份、枯草芽孢杆菌18份、酒精酵母菌16份、红糖26份、云苔素内酯10份、麦芽糖30份、EDTA螯合锰9份、L-氨基酸7份和活性肽14份。进一步的,所述水溶性肥料由以下重量份的原料制成:尿素50份、磷酸盐25份、牛骨粉30.5份、硫酸镁15份、氯化钠26份、蕉叶69份、水葫芦48份、枯草芽孢杆菌14份、酒精酵母菌12.5份、红糖23份、云苔素内酯8份、麦芽糖25份、EDTA螯合锰6.5份、L-氨基酸5份和活性肽12份。本专利技术要解决的另一技术问题为提供一种水溶性肥料的制备方法,包括以下步骤:1)取尿素40-60份、磷酸盐21-29份、牛骨粉26-37份、硫酸镁11-19份和氯化钠24-28份添加到纳米粉碎机中进行粉碎处理,使得尿素、磷酸盐、牛骨粉、硫酸镁和氯化钠进一步粉碎,制得纳米混合粉末,备用;2)取蕉叶60-78份和水葫芦40-56份添加到碎料机内,通过碎料机将蕉叶和水葫芦粉碎,然后将粉碎后的蕉叶和水葫芦转移到大锅炉内,通过大锅炉将蕉叶和水葫芦煮熟,最后将煮熟的蕉叶和水葫芦转移至发酵池内,待其自然冷却,备用;3)取枯草芽孢杆菌10-18份、酒精酵母菌9-16份、红糖20-26份、云苔素内酯6-10份和麦芽糖20-30份添加到步骤2)装有煮熟后的蕉叶和水葫芦的发酵池中,并通过人工使用铁铲将枯草芽孢杆菌、酒精酵母菌、红糖、云苔素内酯和麦芽糖与煮熟的蕉叶和水葫芦搅拌均匀,备用;4)采用不透气的厚质帆布覆盖在发酵池上方,并在帆布的边侧用淤泥密封,使得发酵池内密封不透气,然后待发酵池内的蕉叶和水葫芦经过枯草芽孢杆菌、酒精酵母菌、红糖、云苔素内酯和麦芽糖的持续15天的催化、发热和分解,使得蕉叶和水葫芦分解成胶状的混合物,备用;5)将步骤4)制得的混合再次转移到大锅炉内,加热至120℃,使得混合物中的虫卵、微生物及有害细菌在高温下进行杀菌消毒,然后取出冷却,并置于50℃的烘箱中将含水量蒸发至5%,冷却后制得的固结的混合物体,备用;6)将步骤5)制得的固结的混合物体放入粉碎机内,通过粉碎机将混合物体制成有机粉末,备用;7)将步骤1)制得的纳米混合粉末、步骤6)制得的有机粉末添加到搅拌桶内,并取EDTA螯合锰4-9份、L-氨基酸3-7份和活性肽10-14份添加到搅拌桶内,启动搅拌机以30r/pm的转速将搅拌桶内的混合物搅拌均匀,并取出灌装到纤维袋中,即得肥料。本专利技术的有益效果是:将尿素、磷酸盐、牛骨粉、硫酸镁、氯化钠、蕉叶、水葫芦、枯草芽孢杆菌、酒精酵母菌、红糖、云苔素内酯、麦芽糖、EDTA螯合锰、L-氨基酸和活性肽经过本申请的制备方法进行加工制备;使得制成的水溶性肥料可就地取水并快速溶于水中,以浇水的方式对作物进行淋肥,也可作为植物的基地肥,能够刺激作物生长,促进根系发育,新根增多,促进作物生长,其溶解度高、杂质少和利用率高,具有肥力温和、肥效明显和高效增产的优点。具体实施方式实施例1一种水溶性肥料,由以下重量份的原料制成:尿素60份、磷酸盐21份、牛骨粉26份、硫酸镁11份、氯化钠24份、蕉叶60份、水葫芦40份、枯草芽孢杆菌10份、酒精酵母菌9份、红糖20份、云苔素内酯6份、麦芽糖20份、EDTA螯合锰4份、L-氨基酸3份和活性肽10份。一种水溶性肥料的制备方法,包括以下步骤:1)取尿素60份、磷酸盐21份、牛骨粉26份、硫酸镁11份和氯化钠24份添加到纳米粉碎机中进行粉碎处理,使得尿素、磷酸盐、牛骨粉、硫酸镁和氯化钠进一步粉碎,制得纳米混合粉末,备用;2)取蕉叶60份和水葫芦40份添加到碎料机内,通过碎料机将蕉叶和水葫芦粉碎,然后将粉碎后的蕉叶和水葫芦转移到大锅炉内,通过大锅炉将蕉叶和水葫芦煮熟,最后将煮熟的蕉叶和水葫芦转移至发酵池内,待其自然冷却,备用;3)取枯草芽孢杆菌10份、酒精酵母菌9份、红糖20份、云苔素内酯6份和麦芽糖20份添加到步骤2)装有煮熟后的蕉叶和水葫芦的发酵池中,并通过人工使用铁铲将枯草芽孢杆菌、酒精酵母菌、红糖、云苔素内酯和麦芽糖与煮熟的蕉叶和水葫芦搅拌均匀,备用;4)采用不透气的厚质帆布覆盖在发酵池上方,并在帆布的边侧用淤泥密封,使得发酵池内密封不透气,然后待发酵池内的蕉叶和水葫芦经过枯草芽孢杆菌、酒精酵母菌、红糖、云苔素内酯和麦芽糖的持续15天的催化、发热和分解,使得蕉叶和水葫芦分解成胶状的混合物,备用;5)将步骤4)制得的混合再次转移到大锅炉内,加热至120℃,使得混合物中的虫卵、微生物及有害细菌在高温下进行杀菌消毒,然后取出冷却,并置于50℃的烘箱中将含水量蒸发至5%,冷却后制得的固结的混合物体,备用;6)将步骤5)制得的固结的混合物体放入粉碎机内,通过粉碎机将混合物体制成有机粉末,备用;7)将步骤1)制得的纳米混合粉末、步骤6)制得的有机粉末添加到搅拌桶内,并取EDTA螯合锰4份、L-氨基酸3份和活性肽10份添加到搅拌桶内,启动搅拌机以30r/pm的转速将搅拌桶内本文档来自技高网...
【技术保护点】
一种水溶性肥料,其特征在于:由以下重量份的原料制成:尿素40‑60份、磷酸盐21‑29份、牛骨粉26‑37份、硫酸镁11‑19份、氯化钠24‑28份、蕉叶60‑78份、水葫芦40‑56份、枯草芽孢杆菌10‑18份、酒精酵母菌9‑16份、红糖20‑26份、云苔素内酯6‑10份、麦芽糖20‑30份、EDTA螯合锰4‑9份、L‑氨基酸3‑7份和活性肽10‑14份。
【技术特征摘要】
1.一种水溶性肥料,其特征在于:由以下重量份的原料制成:尿素40-60份、磷酸盐21-29份、牛骨粉26-37份、硫酸镁11-19份、氯化钠24-28份、蕉叶60-78份、水葫芦40-56份、枯草芽孢杆菌10-18份、酒精酵母菌9-16份、红糖20-26份、云苔素内酯6-10份、麦芽糖20-30份、EDTA螯合锰4-9份、L-氨基酸3-7份和活性肽10-14份。2.如权利要求所述的一种水溶性肥料,其特征在于:由以下重量份的原料制成:尿素60份、磷酸盐21份、牛骨粉26份、硫酸镁11份、氯化钠24份、蕉叶60份、水葫芦40份、枯草芽孢杆菌10份、酒精酵母菌9份、红糖20份、云苔素内酯6份、麦芽糖20份、EDTA螯合锰4份、L-...
【专利技术属性】
技术研发人员:张日龙,
申请(专利权)人:张日龙,
类型:发明
国别省市:广东,44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发表了对其他浏览者有用的留言会获得科技券。