本发明专利技术涉及一种诱导瓜类蔬菜白粉病抗性的叶面肥及其制备方法,包括下述原材料:水杨酸、茉莉酸甲酯、壳寡糖、豆甾醇、蚯蚓水解液、新高脂膜、甜菜碱、润湿剂、分散剂、水。制备方法为:制备蚯蚓水解液;将水加入反应釜中,加热至40~50℃,加入水杨酸和润湿剂,搅拌反应得溶液A;待溶液冷却至30~40℃,加入豆甾醇、壳寡糖和分散剂,搅拌反应得溶液B;将蚯蚓水解液、溶液A、溶液B与剩余成分混匀,灭菌,灌装,得本发明专利技术叶面肥。本发明专利技术叶面肥通过诱导瓜类蔬菜对白粉病的抗性,不仅可显著减轻化学药剂造成的污染,提高食品安全,还可作为抗病品种应用的重要补充,并且可显著促进瓜类蔬菜生长,改善品质,提高产量,是一种有效的白粉病防治途径。
【技术实现步骤摘要】
一种诱导瓜类蔬菜白粉病抗性的叶面肥及其制备方法
本专利技术属于肥料
,具体涉及一种诱导瓜类蔬菜白粉病抗性的叶面肥及其制备方法。
技术介绍
瓜类蔬菜是世界蔬菜产业重要种类之一,主要包括黄瓜、苦瓜、冬瓜、丝瓜、南瓜等葫芦科作物,在中国蔬菜生产中占有极其重要的地位。随着瓜类蔬菜种植面积的不断扩大,各种病虫危害日趋严重,其中白粉病是瓜类蔬菜生产中普遍发生的真菌性病害之一,该病从苗期到收获期均可发生。由于白粉病为多循环的真菌性病害,潜育期短,一个生长季节可繁殖多代,且繁殖率高,产生的孢子可借助空气大范围传播,并多次重复侵染寄主,使叶片、叶柄、茎蔓和果实受到感染,严重影响瓜类蔬菜的正常生长发育,降低了瓜类蔬菜的产量和品质。长期以来,生产上对瓜类蔬菜白粉病的防治主要采取化学药剂防治与选育抗病品种的方法,前者易造成残毒和环境污染,而抗病品种的抗性往往在使用过程中易发生不同程度的退化。因此,研究开发高效实用的瓜类白粉病防治方法具有重要的现实意义。
技术实现思路
针对现有技术的不足,本专利技术的目的是提供一种诱导瓜类蔬菜白粉病抗性的叶面肥。本专利技术叶面肥通过诱导瓜类蔬菜对白粉病的抗性,不仅可以显著减轻化学药剂造成的污染,提高食品安全,还能够作为抗病品种应用的重要补充,并且可显著促进瓜类蔬菜生长,改善品质,提高产量,是一种有效的白粉病防治途径。本专利技术通过以下技术方案来实现:一种诱导瓜类蔬菜白粉病抗性的叶面肥,包括下述重量份的原材料:水杨酸1~4份、茉莉酸甲酯2~8份、壳寡糖2~5份、豆甾醇1~3份、蚯蚓水解液10~30份、新高脂膜1~13份、甜菜碱1~3份、润湿剂1~5份、分散剂1~5份、水20~50份。优选地,一种诱导瓜类蔬菜白粉病抗性的叶面肥,包括下述重量份的原材料:水杨酸2份、茉莉酸甲酯5份、壳寡糖3份、豆甾醇3份、蚯蚓水解液23份、新高脂膜9份、甜菜碱2份、润湿剂3份、分散剂3份、水35份。优选地,所述蚯蚓水解液制备方法为:(1)取鲜活的蚯蚓用去离子水洗净后,放入高速组织捣碎机中捣碎;(2)按蚯蚓与水的质量比例为1:1~1:3加入去离子水,混匀后放入反应釜中,用浓度为0.02mol/L的稀盐酸调节溶液pH至6~8,并在53~58℃温度下进行自溶水解,水解时间为49~53h;(3)将自水解反应完的混合物放入离心机中,在离心转速为4000~5000r/min的条件下离心22~28min,取上清液,即为蚯蚓水解液。优选地,一种诱导瓜类蔬菜白粉病抗性的叶面肥,所述润湿剂为月桂酰二乙醇胺、椰油酸二乙醇胺或脂肪醇聚氧乙烯醚的一种或几种。优选地,一种诱导瓜类蔬菜白粉病抗性的叶面肥,所述分散剂为脱糖木质素磺酸钠、脱糖缩合木质素磺酸钠或苯乙烯丙烯酸的一种或几种。本专利技术所述各成分作用机理如下:水杨酸:水杨酸又称邻羟基苯甲酸,是植物体内存在的一种简单的酚类化合物,能够调控植物体内一些重要的代谢过程,激活植物抗病反应机制,是植物抗病反应的信号分子和诱导植物产生系统获得抗性的信号分子,直接诱导多种植物病程相关蛋白基因的表达,从而提高植物对病原物,如病毒、细菌、真菌等的系统抗性。茉莉酸甲酯:茉莉酸甲酯是广泛存在于植物中的内源激素,同时也是一种信号分子,在植物抗逆方面(如干旱、高温、高盐、重金属胁迫等)具有重要意义。茉莉酸甲酯可诱导植物防御相关基因的表达及植物体内多酚氧化酶(PPO)、苯丙氨酸解氨酶(PAL)和蛋白酶抑制剂(PI、CI)活性的变化,重新构建植物的代谢体系,从而促进植物化学防御和物理防御的形成,使得植物给自身提供更多的保护。其次,茉莉酸甲酯还可通过诱导植物降低营养价值和产生有毒次生代谢产物降低植物发病率。壳寡糖:壳寡糖是一类由N-乙酰氨基葡萄糖或氨基葡萄糖通过β-(1,4)-糖苷键连接起来的低聚合度水溶性的糖类。壳寡糖资源丰富,开发成本较低,广泛存在于海洋节肢动物的甲壳中,也存在于低等动物菌类、昆虫、藻类细胞膜和高等植物的细胞壁中,是地球上仅次于植物纤维的第二大生物资源。壳寡糖能够穿过白粉病菌的细胞膜,进入到其细胞核内与DNA相结合,从而破坏mRNA和蛋白质的合成,最终导致白粉病菌死亡;其次,壳寡糖还能够选择性地螯合金属离子和微量元素,对白粉病菌的正常生理功能造成影响,从而抑制白粉病菌的生长繁殖。豆甾醇:豆甾醇又称豆固醇,是植物甾醇的一种,存在于各种植物油、植物种子、花粉中,大豆中含量丰富。豆甾醇独特的分子结构是保持细胞膜稳定性的基础。其次,豆甾醇具有生理活性强、营养价值高等特征,同时还具有抗炎症、抗肿瘤和抗氧化等作用。蚯蚓水解液:蚯蚓体的干物质蛋白质含量高达70%左右,且蚯蚓消化道内有10多种蛋白水解酶,利用这些蛋白酶类可对蚯蚓本体的蛋白质进行有效水解,获得蚯蚓水解溶液,其营养成分主要由18种氨基酸和丰富的短肽组成,且水解液中的抗菌肽相对分子质量低于10000,具有强的抑菌活性、广泛的抗菌谱和热稳定性,能以分子状态穿过细胞膜进入植物细胞内,易被植物吸收。研究表明,蚯蚓水解液能有效抑制白粉病菌的菌丝生长和孢子萌发,从而抑制病菌生长繁殖。其次,蚯蚓水解液中还富含钾、锌、铁、锰等营养元素以及维生素A、维生素B1、维生素B2、维生素E、维生素C等营养物质,可为植物提供丰富的营养物质,显著促进植物生长。新高脂膜:新高脂膜常作为蒸腾抑制剂,能在作物表面形成一层肉眼看不见的高分子保护膜,优化植物吸水、透气、透光质量,屏蔽病虫扑食信号和削弱传播媒介,抵抗和防御自然环境灾害。新高脂膜与本专利技术功效成分复配,可有效减少功效成分的流失,提高叶面肥吸收利用率,从而显著增强植物抗病抗逆性,促进植物生长。甜菜碱:甜菜碱是一类季胺类化合物,也是一种非毒性的渗透调节物质,能够提高细胞的渗透调节能力,降低因渗透失水造成对细胞膜、酶及蛋白质结构与功能的伤害,在调节植物对环境胁迫的适应性,提高植物对各种胁迫因子抗性等方面具有重要的生理作用。润湿剂:润湿剂可有效降低肥液的表面张力,改善肥液在叶面表面的润湿性,使之均匀展布、防止珠落,延长肥液在叶片表面的停留时间以保证蔬菜对养分的充分吸收。分散剂:分散剂是一种两亲性化学品,可以增加油性及水性组分在同一体系中的相容性,并降低分散体系中固体或液体粒子的聚集,从而保持分散体系的相对稳定。一种诱导瓜类蔬菜白粉病抗性的叶面肥的制备方法,包括以下步骤:(1)制备蚯蚓水解液;(2)将水加入反应釜中,加热至40~50℃时,向反应釜中加入水杨酸和润湿剂,搅拌反应0.5~1h,得溶液A;(3)待溶液A冷却至30~40℃时,向其中加入豆甾醇、壳寡糖和分散剂,搅拌反应0.5~1h,得溶液B;(4)将步骤(1)所得蚯蚓水解液、步骤(2)所得溶液A、步骤(3)所得溶液B与新高脂膜、茉莉酸甲酯及甜菜碱混合均匀,灭菌,灌装,即得本专利技术的叶面肥。本专利技术的有益效果:本专利技术将抑菌成分与诱导瓜类蔬菜对白粉病抗性的功效成分按一定比例复配,使各成分不仅可在体系中稳定共存,而且成分之间具有协同增效作用。定期使用本专利技术的叶面肥,不仅可显著提高瓜类蔬菜对白粉病的抗性,降低白粉病菌侵染率,还可杀灭蔬菜表面及内部感染的白粉病菌,阻止其对蔬菜的进一步损坏。其次,本专利技术的叶面肥含有丰富的营养成分,定期喷施本产品,可显著促进瓜类蔬菜的生长,改善品质,提高产量。具体实施方式为了本文档来自技高网...
【技术保护点】
一种诱导瓜类蔬菜白粉病抗性的叶面肥,其特征在于,包括下述重量份的原材料:水杨酸1~4份、茉莉酸甲酯2~8份、壳寡糖2~5份、豆甾醇1~3份、蚯蚓水解液10~30份、新高脂膜1~13份、甜菜碱1~3份、润湿剂1~5份、分散剂1~5份、水20~50份。
【技术特征摘要】
1.一种诱导瓜类蔬菜白粉病抗性的叶面肥,其特征在于,包括下述重量份的原材料:水杨酸1~4份、茉莉酸甲酯2~8份、壳寡糖2~5份、豆甾醇1~3份、蚯蚓水解液10~30份、新高脂膜1~13份、甜菜碱1~3份、润湿剂1~5份、分散剂1~5份、水20~50份。2.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一种诱导瓜类蔬菜白粉病抗性的叶面肥,其特征在于,包括下述重量份的原材料:水杨酸2份、茉莉酸甲酯5份、壳寡糖3份、豆甾醇3份、蚯蚓水解液23份、新高脂膜9份、甜菜碱2份、润湿剂3份、分散剂3份、水35份。3.根据权利要求2所述的一种诱导瓜类蔬菜白粉病抗性的叶面肥,其特征在于,所述蚯蚓水解液制备方法为:(1)取鲜活的蚯蚓用去离子水洗净后,放入高速组织捣碎机中捣碎;(2)按蚯蚓与水的质量比例为1:1~1:3加入去离子水,混匀后放入反应釜中,用浓度为0.02mol/L的稀盐酸调节溶液pH至6~8,并在53~58℃温度下进行自溶水解,水解时间为49~53h;(3)将自水解反应完的混合物放入离心机中...
【专利技术属性】
技术研发人员:饶霜,
申请(专利权)人:佛山市三水区嘉信农业技术研究院普通合伙,
类型:发明
国别省市:广东,44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发表了对其他浏览者有用的留言会获得科技券。