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 首页 > 专利查询>董冀平专利>正文

非全水溶性肥料用于滴灌的方法技术

技术编号:8236429 阅读:238 留言:0更新日期:2013-01-24 08:52
非全水溶性肥料用于滴灌的方法,将非全水溶性肥料倒入搅拌装置内进行搅拌溶解,待其沉淀后,将上清液导入施肥罐进入滴灌系统进行滴灌,沉淀物加入肥料配料后再经造粒机造粒制肥。本发明专利技术的优点是:利用搅拌装置将不能完全溶解的肥料进行搅拌溶解,待其沉淀后,将上清液导入施肥罐进入滴灌系统进行滴灌,由于不能完全溶解的肥料成本较低,因此降低了滴灌成本。

【技术实现步骤摘要】

本专利技术涉及肥料领域,更具体的说它涉及。
技术介绍
目前,滴灌是迄今为止农田灌溉最节水的灌溉技术之一。滴灌时一般是将肥料加入水中溶解,输至滴灌装置中,在滴灌过程中同时施肥,但滴灌需选用全水溶性肥料,如选用非全水溶性肥料,则会导致滴灌装置的滴头堵塞。而选用全水溶性肥料价格较高,一度被称作“昂贵技术”,仅用于高附加值的经济作物中。
技术实现思路
本专利技术的目的就是针对目前滴灌因需使用全水溶性肥料,价格较高之不足,而提供一种。本专利技术将非全水溶性肥料倒入搅拌装置内进行搅拌溶解,待其沉淀后,将上清液导入施肥罐进入滴灌系统进行滴灌,沉淀物加入肥料配料后再经造粒机造粒制肥。搅拌装置由罐体、一组叶片、螺旋输送杆、电机和管道组成,管道上设有出料阀,罐体的出料口通过管道与造粒机的进料口相通,一组叶片安装在螺旋输送杆顶部,位于罐体内,螺旋输送杆安装在管道的进料口处,电机的动力输出轴与螺旋输送杆传动相连,罐体上设有有一组带阀上清液出口。本专利技术的优点是利用搅拌装置将不能完全溶解的肥料进行搅拌溶解,待其沉淀后,将上清液导入施肥罐进入滴灌系统进行滴灌,由于不能完全溶解的肥料成本较低,降低了滴灌成本。附图说明附图I为本专利技术搅拌装置结构示意图。具体实施例方式如图I所示,本专利技术将非全水溶性肥料倒入搅拌装置内进行搅拌溶解,待其沉淀后,将上清液导入施肥罐进入滴灌系统进行滴灌,沉淀物加入肥料配料后再经造粒机5造粒制肥。搅拌装置由罐体I、一组叶片2、螺旋输送杆3、电机和管道4组成,管道4上设有出料阀4-1,罐体I的出料口通过管道4与造粒机5的进料口相通,一组叶片2安装在螺旋输送杆3顶部,位于罐体I内,螺旋输送杆3安装在管道4的进料口处,电机的动力输出轴与螺旋输送杆3传动相连,罐体I上设有有一组带阀上清液出口 1-1。先将非全水溶性肥料倒入罐体I内,启动电机,当电机反转时,带动叶片2(类似风扇叶片)反转,搅拌罐体I内的非全水溶性肥料,待其沉淀后,打开罐体I上的上清液出口阀(或者利用泵将罐体I内的上清液抽出),取出上清液,然后将上清液导入施肥罐进入滴灌系统进行滴灌。当电机正转同时,打开打开管道4上的 出料阀4-1,叶片正转将沉淀物压至螺旋输送杆3处,螺旋输送杆3将沉淀物螺旋输送至造粒机5内,加入肥料配料,再经造粒机5造粒制肥。权利要求1.,其特征在于将非全水溶性肥料倒入搅拌装置内进行搅拌溶解,待其沉淀后,将上清液导入施肥罐进入滴灌系统进行滴灌,沉淀物加入肥料配料后再经造粒机(5)造粒制肥。2.根据权利要求I所述的,其特征在于搅拌装置由罐体(I)、一组叶片(2)、螺旋输送杆(3)、电机和管道(4)组成,管道(4)上设有出料阀(4-1),罐体(I)的出料口通过管道(4)与造粒机(5)的进料口相通,一组叶片(2)安装在螺旋输送杆(3)顶部,位于罐体(I)内,螺旋输送杆(3)安装在管道(4)的进料口处,电机的动力输出轴与螺旋输送杆(3)传动相连。3.根据权利要求2所述的,其特征在于罐体(I)上设有一组带阀上清液出口(1-1)。·全文摘要,将非全水溶性肥料倒入搅拌装置内进行搅拌溶解,待其沉淀后,将上清液导入施肥罐进入滴灌系统进行滴灌,沉淀物加入肥料配料后再经造粒机造粒制肥。本专利技术的优点是利用搅拌装置将不能完全溶解的肥料进行搅拌溶解,待其沉淀后,将上清液导入施肥罐进入滴灌系统进行滴灌,由于不能完全溶解的肥料成本较低,因此降低了滴灌成本。文档编号A01C23/04GK102884910SQ20121002638公开日2013年1月23日 申请日期2012年2月7日 优先权日2012年2月7日专利技术者董冀平 申请人:董冀平本文档来自技高网...

【技术保护点】
非全水溶性肥料用于滴灌的方法,其特征在于将非全水溶性肥料倒入搅拌装置内进行搅拌溶解,待其沉淀后,将上清液导入施肥罐进入滴灌系统进行滴灌,沉淀物加入肥料配料后再经造粒机(5)造粒制肥。

【技术特征摘要】

【专利技术属性】
技术研发人员:董冀平
申请(专利权)人:董冀平
类型:发明
国别省市:

相关技术
    暂无相关专利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评论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发表了对其他浏览者有用的留言会获得科技券。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