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种咬合桩导墙制造技术

技术编号:16577998 阅读:59 留言:0更新日期:2017-11-18 02:35
本实用新型专利技术公开了一种咬合桩导墙,解决了现有的导墙只能固定卡紧固定大小的套管,导墙的使用范围较小的问题,其技术方案要点是一种咬合桩导墙,包括固定连接在地面上的第一导墙和与之相对的第二导墙,所述第一导墙上设置有若干个用于卡紧套管的抵接块,所述抵接块沿第一导墙的长度方向滑移连接在第一导墙上,所述第二导墙向靠近或远离第一导墙方向滑移连接在地面上,所述第二导墙与第一导墙相面对的一侧设有对称设置的所述抵接块。通过滑移连接的抵接块的设置,不同大小的套管能够抵接在抵接块上,增大了导墙的使用范围。

【技术实现步骤摘要】
一种咬合桩导墙
本技术涉及一种咬合桩施工配件,更具体地说,它涉及一种咬合桩导墙。
技术介绍
咬合桩是相邻混凝土排桩间部份圆周相嵌,并于后序次相间施工的桩内署入钢筋笼,使之形成具有良好防渗作用的整体连续防水、挡土围护结构。咬合桩是在桩与桩之间形成相互咬合排列的一种基坑围护结构。桩的排列方式为一条不配筋并采用超缓凝素混凝土桩(A桩)和一条钢筋混凝土桩(B桩)(采用全套管钻机施工)间隔布置。施工时,先施工A桩,后施工B桩,在A桩混凝土初凝之前完成B桩的施工。A桩、B桩均采用全套管钻机施工,切割掉相邻A桩相交部分的混凝土,从而实现咬合。目前,公开号为CN201686994U的中国专利公开了一种咬合桩导墙,包括第一导墙和与之相对设置的第二导墙,所述第一导墙与第二导墙之间形成咬合桩导槽,所述咬合桩导槽的形状与待施工的咬合桩外轮廓相吻合,两侧呈波浪状。套管能够抵接在咬合桩导槽的内壁上,但只能够适用于固定大小的套管,当需要建立不同大小的咬合桩时,套管的大小改变,不同大小的套管需要不同间距的咬合桩导槽,套管无法固定卡紧在咬合桩导槽的内壁上,上述导墙的使用范围较小。
技术实现思路
针对现有技术存在的不足,本技术本文档来自技高网...
一种咬合桩导墙

【技术保护点】
一种咬合桩导墙,包括固定连接在地面(1)上的第一导墙(2)和与之相对的第二导墙(3),其特征在于:所述第一导墙(2)上设置有若干个用于卡紧套管(5)的抵接块(4),所述抵接块(4)沿第一导墙(2)的长度方向滑移连接在第一导墙(2)上,所述第二导墙(3)向靠近或远离第一导墙(2)方向滑移连接在地面(1)上,所述第二导墙(3)与第一导墙(2)相面对的一侧设有对称设置的所述抵接块(4)。

【技术特征摘要】
1.一种咬合桩导墙,包括固定连接在地面(1)上的第一导墙(2)和与之相对的第二导墙(3),其特征在于:所述第一导墙(2)上设置有若干个用于卡紧套管(5)的抵接块(4),所述抵接块(4)沿第一导墙(2)的长度方向滑移连接在第一导墙(2)上,所述第二导墙(3)向靠近或远离第一导墙(2)方向滑移连接在地面(1)上,所述第二导墙(3)与第一导墙(2)相面对的一侧设有对称设置的所述抵接块(4)。2.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一种咬合桩导墙,其特征在于:所述抵接块(4)靠近第一导墙(2)的一侧固定连接有滑动块(8),所述第一导墙(2)上开设有用于滑动块(8)卡接的滑动槽(6),所述滑动块(8)沿滑动槽(6)的长度方向滑移连接在滑动槽(6)内。3.根据权利要求2所述的一种咬合桩导墙,其特征在于:若干个所述抵接块(4)上通过拉闸机构连接。4.根据权利要求3所述的一种咬合桩导墙,其特征在于:所述拉闸机构包括固定连接在抵接块(4)上的中转轴(7)和上下滑移连接在抵接块(4)上的上转轴(17)和下转轴(18),所述中转轴(7)上沿其轴心方向转动连接有限位条(21),所述限位条(21)的两端分别端转动连接在相邻抵接块(4)的上转轴(17)和下转...

【专利技术属性】
技术研发人员:段能超
申请(专利权)人:深圳市正兴基础建筑工程有限公司
类型:新型
国别省市:广东,44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评论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发表了对其他浏览者有用的留言会获得科技券。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