分散式多鱼道进口制造技术

技术编号:15563044 阅读:154 留言:0更新日期:2017-06-09 21:15
本实用新型专利技术涉及一种分散式多鱼道进口。本实用新型专利技术的进口段鱼道包括沿尾水堰长度方向布置的进口A段、沿尾水渠导墙长度方向布置的进口B段,进口A段一端与进口B段连通、另一端与过渡段鱼道连通,过渡段鱼道设于尾水堰靠近河岸的一侧,进口B段在尾水渠下游侧的端部设置有第一进口,进口A段与进口B段的连接部设置有第二进口,进口A段在连接于过渡段鱼道的一端设置有第三进口,第一进口、第二进口、第三进口均连通于尾水渠。本实用新型专利技术采用分散式多鱼道进口,最大范围的包括了鱼类可能的上溯通道和聚集地,且各进口可采用灵活多变的适用水深范围,能最大程度上帮助鱼类快速发现上溯通道入口,提高鱼类上溯成功率。

【技术实现步骤摘要】
分散式多鱼道进口
本技术涉及一种分散式多鱼道进口,属于水利水电工程施工领域。
技术介绍
世界各国兴建水利设施的过程中,都会遇到大坝阻断鱼类洄游通道,影响鱼类资源的问题,一般通过在坝上修建过鱼建筑物予以解决。鱼道设计中,鱼道进口和出口布置及运行水位、鱼道流速、鱼道池室结构、池间落差及纵坡、鱼道诱鱼系统为鱼道设计关键技术。水利水电项目的兴建,改变了原有河道的特性,且项目枢纽布置范围宽,大坝下游积水范围广,鱼类洄游之此后较为分散,不易聚集,传统鱼道的集中式单进口不能满足鱼类快速发现上溯通道入口的需求,影响鱼道的过鱼效果。
技术实现思路
本技术所要解决的技术问题是:提供一种分散式多鱼道进口,可适应鱼类新的洄游及聚集特点,促使鱼类快速发现上溯通道入口。为解决上述技术问题本技术所采用的技术方案是:分散式多鱼道进口,包括坝体、尾水堰及鱼道,尾水堰位于坝体下游,尾水堰两端分别设置有沿河道方向设置的导墙,两道导墙之间形成尾水渠,鱼道包括依次设置的位于坝体上游的出口段鱼道、穿过坝体的过坝段鱼道、位于坝体下游并连接至尾水堰的过渡段鱼道、连通于尾水渠的进口段鱼道,过渡段鱼道设于尾水堰靠近河岸的一侧,进口段鱼道包括沿尾水堰长度方向布置的进口A段、沿远离过渡段鱼道一侧导墙长度方向布置的进口B段,进口A段一端与进口B段连通、另一端与过渡段鱼道连通,进口B段在尾水渠下游侧的端部设置有第一进口,进口A段与进口B段的连接部设置有第二进口,进口A段在连接于过渡段鱼道的一端设置有第三进口,第一进口、第二进口、第三进口均连通于尾水渠。进一步的是:第一进口包括进鱼缝A、进鱼缝B、进鱼缝C,进鱼缝A指向尾水渠下游设置,进鱼缝B、进鱼缝C分别设于鱼道两侧并垂直于鱼道轴线方向设置。进一步的是:第二进口设于进口B段上靠近尾水渠的一侧,第二进口垂直于鱼道轴线方向设置。进一步的是:进口A段在连接于过渡段鱼道的一端具有指向尾水渠下游设置的拐点,并使得设于拐点处的第三进口垂直于尾水渠水流方向设置,第三进口设于该处鱼道靠近尾水渠的一侧。进一步的是:第一进口、第二进口、第三进口均设置有闸门。进一步的是:进口段鱼道的底板上表面高程从第一进口开始延伸至第三进口呈递增趋势。进一步的是:第一进口处、第二进口处、第三进口处的鱼道均设置有补水诱鱼系统。进一步的是:鱼道为竖缝式鱼道,包括底板及两道侧墙,两道侧墙之间设置多组隔板形成多个池室,每组隔板设有用于过鱼的竖缝。进一步的是:出口段鱼道沿鱼道轴线方向设置有多个出口。本技术的有益效果是:通过合理布置进口段鱼道走向及进口位置,适应鱼类新的洄游及聚集特点,可促使鱼类快速发现上溯通道入口。附图说明图1是鱼道的整体平面布置图;图2是进口段鱼道的平面布置图;图3是第一进口的局部放大图;图4是第二进口的局部放大图;图5是第三进口的局部放大图;图6是鱼道的内部结构示意图;图中标记:1-坝体、2-尾水堰、3-鱼道、4-导墙、5-尾水渠、6-第一进口、7-第二进口、8-第三进口。具体实施方式下面结合附图对本技术作进一步说明。如图1~图6所示,本技术包括坝体1、尾水堰2及鱼道3,尾水堰2位于坝体1下游,尾水堰2两端分别设置有沿河道方向设置的导墙4,两道导墙4之间形成尾水渠5,鱼道3包括依次设置的位于坝体1上游的出口段鱼道、穿过坝体1的过坝段鱼道、位于坝体1下游并连接至尾水堰2的过渡段鱼道、连通于尾水渠5的进口段鱼道,过渡段鱼道设于尾水堰2靠近河岸的一侧,进口段鱼道包括沿尾水堰2长度方向布置的进口A段、沿远离过渡段鱼道一侧导墙4长度方向布置的进口B段,进口A段一端与进口B段连通、另一端与过渡段鱼道连通,进口B段在尾水渠5下游侧的端部设置有第一进口6,进口A段与进口B段的连接部设置有第二进口7,进口A段在连接于过渡段鱼道的一端设置有第三进口8,第一进口6、第二进口7、第三进口8均连通于尾水渠5。进口A段优选设于尾水堰2靠近尾水渠5一侧,进口B段优选设于导墙4靠近尾水渠5一侧。为满足鱼道流速要求,过渡段鱼道通常需延伸至尾水渠5下游,再迂回绕行至尾水堰2处。如图3所示,第一进口6的优选实施方式为:第一进口6包括进鱼缝A、进鱼缝B、进鱼缝C,进鱼缝A指向尾水渠5下游设置,进鱼缝B、进鱼缝C分别设于鱼道3两侧并垂直于鱼道轴线方向设置。如图4所示,第二进口7的优选实施方式为:第二进口7设于进口B段上靠近尾水渠5的一侧,第二进口7垂直于鱼道轴线方向设置。如图5所示,第三进口8的优选实施方式为:进口A段在连接于过渡段鱼道的一端具有指向尾水渠5下游设置的拐点,并使得设于拐点处的第三进口8垂直于尾水渠5水流方向设置,第三进口8设于该处鱼道3靠近尾水渠5的一侧。为方便工作检修,第一进口6、第二进口7、第三进口8均设置有闸门。进口段鱼道的底板上表面高程从第一进口6开始延伸至第三进口8呈递增趋势,即第一进口6处的鱼道底板上表面高程低于第二进口7处的鱼道底板上表面高程,第二进口7处的鱼道底板上表面高程低于第三进口8处的鱼道底板上表面高程。电站不同机组台数发电运行时,下游水深不同,为适应不同的下游水深,可采用不同的鱼道进口。另外,鱼道3通常全程均采用斜坡结构。为便于鱼类快速发现上溯通道入口,第一进口6处、第二进口7处、第三进口8处的鱼道3均设置有补水诱鱼系统。另外,鱼道3全程均可根据需要设置补水诱鱼系统。如图6所示,鱼道3优选采用竖缝式鱼道,包括底板及两道侧墙,两道侧墙之间设置多组隔板形成多个池室,每组隔板设有用于过鱼的竖缝。另外,为适应不同工况,出口段鱼道沿鱼道轴线方向设置有多个出口。以某木水电站为例,该水电站水库总库容0.93亿m3,电站装机容量510MW,水库正常蓄水位3310.00m,死水位3305.00m,水库消落深度5.0m。该水电站采用竖缝式鱼道,水深1.0m~2.7m,流量0.27m3/s~0.74m3/s,额定水深2.0m时,鱼道流量0.55m3/s。鱼道全长3621.338m,底坡i=0.2。鱼道池室长3.0m,宽2.4m,高3.5m,过鱼缝宽0.3m。鱼道池室采用钢筋混凝土结构,边墙及底板混凝土厚0.6m,池室隔板厚0.3m。采用本技术的鱼道布置方案,该水电站鱼道布置了第一进口6、第二进口7、第三进口8共三个进口,分别位于进口B段在尾水渠5下游侧的端部、进口B段在尾水渠5上游侧的端部、进口A段在连接于过渡段鱼道的一端,进口底板上表面高程分别为3241.00m、3243.00m和3245.60m。第一进口6包括进鱼缝A、进鱼缝B、进鱼缝C,进鱼缝A指向尾水渠5下游设置,进鱼缝B、进鱼缝C分别设于鱼道3两侧并垂直于鱼道轴线方向设置,进鱼缝A、进鱼缝B、进鱼缝C的缝宽均为0.70m,每一道进鱼缝内均设一道工作检修闸门。第二进口7、第三进口8均垂直于尾水渠5水流方向设置,均为缝宽0.70m的进鱼缝,每一道进鱼缝内设一道工作检修闸门。电站不同机组台数发电运行时,下游水深不同,为适应不同的下游水深,拟定三个鱼道进口按如下水深工况运行:(1)1~2台机组发电(水位3241.00m~3244.60m),运行第一进口6;(2)3~6台机组发电(水位3244.60m~3248.00m),运行第二进口7;(3)5~6台机组发电(水位32本文档来自技高网...
分散式多鱼道进口

【技术保护点】
分散式多鱼道进口,包括坝体(1)、尾水堰(2)及鱼道(3),尾水堰(2)位于坝体(1)下游,尾水堰(2)两端分别设置有沿河道方向设置的导墙(4),两道导墙(4)之间形成尾水渠(5),鱼道(3)包括依次设置的位于坝体(1)上游的出口段鱼道、穿过坝体(1)的过坝段鱼道、位于坝体(1)下游并连接至尾水堰(2)的过渡段鱼道、连通于尾水渠(5)的进口段鱼道,过渡段鱼道设于尾水堰(2)靠近河岸的一侧,其特征在于:进口段鱼道包括沿尾水堰(2)长度方向布置的进口A段、沿远离过渡段鱼道一侧导墙(4)长度方向布置的进口B段,进口A段一端与进口B段连通、另一端与过渡段鱼道连通,进口B段在尾水渠(5)下游侧的端部设置有第一进口(6),进口A段与进口B段的连接部设置有第二进口(7),进口A段在连接于过渡段鱼道的一端设置有第三进口(8),第一进口(6)、第二进口(7)、第三进口(8)均连通于尾水渠(5)。

【技术特征摘要】
1.分散式多鱼道进口,包括坝体(1)、尾水堰(2)及鱼道(3),尾水堰(2)位于坝体(1)下游,尾水堰(2)两端分别设置有沿河道方向设置的导墙(4),两道导墙(4)之间形成尾水渠(5),鱼道(3)包括依次设置的位于坝体(1)上游的出口段鱼道、穿过坝体(1)的过坝段鱼道、位于坝体(1)下游并连接至尾水堰(2)的过渡段鱼道、连通于尾水渠(5)的进口段鱼道,过渡段鱼道设于尾水堰(2)靠近河岸的一侧,其特征在于:进口段鱼道包括沿尾水堰(2)长度方向布置的进口A段、沿远离过渡段鱼道一侧导墙(4)长度方向布置的进口B段,进口A段一端与进口B段连通、另一端与过渡段鱼道连通,进口B段在尾水渠(5)下游侧的端部设置有第一进口(6),进口A段与进口B段的连接部设置有第二进口(7),进口A段在连接于过渡段鱼道的一端设置有第三进口(8),第一进口(6)、第二进口(7)、第三进口(8)均连通于尾水渠(5)。2.如权利要求1所述的分散式多鱼道进口,其特征在于:第一进口(6)包括进鱼缝A、进鱼缝B、进鱼缝C,进鱼缝A指向尾水渠(5)下游设置,进鱼缝B、进鱼缝C分别设于鱼道(3)两侧并垂直于鱼道轴线方向设置。3.如权利要求1所述的分散式多鱼道进口,其...

【专利技术属性】
技术研发人员:周小波
申请(专利权)人:中国电建集团成都勘测设计研究院有限公司
类型:新型
国别省市:四川,51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评论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发表了对其他浏览者有用的留言会获得科技券。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