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技术实现步骤摘要】
环锭细纱机的成纱毛羽控制装置
本技术涉及环锭细纱机专用控制装置,具体地说涉及一种环锭细纱机的成纱毛羽控制装置。
技术介绍
在世界范围内,环锭纺纱技术成纱质量稳定、布面手感柔软,是目前为止应用最普遍的一种细纱纺纱方法,但由于其加捻卷绕过程中存在加捻三角区,使得在加捻过程中,加捻三角区域外侧纤维大量逃逸形成毛羽,3mm以上的有害毛羽对布面手感、后道工序加工产生诸多不利影响,如布面纹理不清晰、织造开口不清导致效率下降等等。针对环锭纺毛羽高的问题,后道织造通常进行浆纱操作以贴服毛羽、便于织造,毛羽问题越突出的纱线其浆纱成本越高;也可通过烧毛的方法进行处理,但该工艺不仅损伤了纱线的强力,由于毛羽的去除也增加了纱线重量的损耗。在解决环锭纺毛羽的诸多探索中,只有以环锭纺为基础进行改造的负压式紧密纺能够有效控制加捻三角区大小从而大幅降低毛羽的同时不损伤条干及强力,但带来的问题就是布面手感较硬,服用性能下降,同时,紧密纺的主机采购或改造成本及后期运行成本均处于较高的水平。
技术实现思路
本技术所要解决的技术问题在于提供一种环锭细纱机的成纱毛羽控制装置,能大幅降低环锭纺毛羽,在毛羽达到紧 ...
【技术保护点】
一种环锭细纱机的成纱毛羽控制装置,包括由前罗拉(1)与前胶辊(2)共同组成的握持钳口,还包括与所述握持钳口匹配的导纱钩(4),还包括匹配的钢丝圈(5)、钢领(6)和纱管(7),其特征在于:所述的握持钳口与所述的导纱钩(4)之间设置有整纤集聚板(3),所述整纤集聚板(3)的上表面设置有多个“v”型的整纤集聚槽(8),用于对未完全加捻的纺纱段散逸纤维进行控制,所述整纤集聚板(3)上还设置有多个定位安装孔(9),用于对整纤集聚板(3)进行固定。
【技术特征摘要】
1.一种环锭细纱机的成纱毛羽控制装置,包括由前罗拉(1)与前胶辊(2)共同组成的握持钳口,还包括与所述握持钳口匹配的导纱钩(4),还包括匹配的钢丝圈(5)、钢领(6)和纱管(7),其特征在于:所述的握持钳口与所述的导纱钩(...
【专利技术属性】
技术研发人员:倪俊龙,徐卫林,江伟,杨圣明,郭维琪,
申请(专利权)人:安徽华茂纺织股份有限公司,武汉纺织大学,
类型:新型
国别省市:安徽,34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发表了对其他浏览者有用的留言会获得科技券。