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种底质改良剂制造技术

技术编号:16577464 阅读:59 留言:0更新日期:2017-11-18 02:18
本发明专利技术公开了一种底质改良剂,属于水产养殖技术领域。本发明专利技术以衣康酸为原料,经酰氯化后,与氨基酸反应从而向衣康酸中引入酰胺基团,并以改性衣康酸为单体进行聚合得到均聚物,再将秸秆粉碎后与生活污水混合发酵,随后与氢氧化钠溶液、焦磷酸钠混合离心处理,得上层液,并用其对麦饭石进行改性,制得改性麦饭石后与均聚物、过碳酸钠等混合装袋,即可制得底质改良剂,本发明专利技术所得底质改良剂能沉降到池塘底部,对池塘底质起到较好的改良作用,使用后可提高水体溶解氧含量,降低水体COD、氨氮及亚硝酸盐的含量,使水体环境完全满足水产正常繁殖、生长的要求。

A kind of substrate modifier

The invention discloses a bottom modifier, which belongs to the field of aquaculture technology. The present invention itaconic acid as raw material, through acylation reaction with amino acid, itaconic acid to introduce amide group and modified itaconic acid as monomer was polymerized by homopolymer, then the straw pulverizing and sewage mixed fermentation, then with sodium hydroxide, sodium pyrophosphate mixed centrifugal processing have the upper liquid, and the modification of Maifan stone, prepared modified stone and homopolymer, such as sodium carbonate mixed bag, prepared by sediment improver, the sediment improver can settle to the bottom of the pond, the pond sediment plays a better role of improvement after use, can increase the dissolved oxygen content, reduce the content of COD in the water, ammonia and nitrite, the water environment can meet the normal requirements of aquatic breeding, growth.

【技术实现步骤摘要】
一种底质改良剂
本专利技术公开了一种底质改良剂,属于水产养殖

技术介绍
池塘底质对于水产养殖可持续发展非常重要。但是,随着水产养殖业的不断发展,一味追求高产的措施对养殖水体环境尤其是池塘底部环境造成了很大的污染,底质日益恶化,破坏了池塘原有的生态平衡。造成池塘底质恶化的原因主要有:养殖前期肥水过度,肥料施用过多,饲料投喂过多,造成大量的残饵、排泄物等沉积到池塘底部,这些过量的有机物分解消耗大量的溶解氧,导致底部缺氧,同时释放一些有害物质,如氨氮、硫化物等,此外,频繁使用化学药物对水体消毒,导致毒性物质逐渐在底部积累,使底质日益恶化,自净功能逐步丧失。目前改善池塘底质的技术方法主要是通过向池塘中投加一些粉剂的产品,利用吸附作用或氧化作用等对池塘的底质进行作用,这种方法虽然有一定效果,但更多的是在水体中起作用,很难到达池塘的底部发挥作用,对底质环境的改良效果有限。申请号为CN03126702.5的专利公开了“一种养殖池塘底质生态环境的改良剂及其使用方法”,该改良剂的原料包括:壳聚糖、黄腐酸、腐殖酸钠和膨润土,各原料细度均在80目以上,配制方法是将壳聚糖与腐植酸钠混合均匀,然后依次加入黄腐酸、膨润土混合均匀,即得成品。该底质改良剂的使用方法是将底质改良剂用5~20倍重量的水调成悬浮液,均匀泼洒于养殖池塘,养殖中每隔10~20天施用一次,施用量为每亩池塘施用0.5~1.5kg。该底质改良剂是粉剂产品,调成悬浮液泼洒于池塘后主要是在水体中起作用,不能很好地到达池塘的底部发挥作用。申请号为CN200610013731.5的专利公开了一种“水产养殖池塘底质改良组合物”,该底质改良组合物的成分包括:光合细菌15~20份,枯草芽孢杆菌15~20份,沸石粉40~50份,过氧碳酸钠或过氧化钙3~5份。该底质改良组合物同样存在对池塘底质的改善效果有限的问题。综上所述,现有底质改良剂主要是在水体中起作用,不能很好地到达池塘的底部发挥作用,对底质的改善效果有限。因此,如何克服上述技术不足,寻求一种能很好地到达池塘底部,对池塘底质改良效果较好的底质改良剂,成为业内亟待解决的问题。
技术实现思路
本专利技术主要解决的技术问题:针对现有底质改良剂主要是在水体中起作用,不能很好地到达池塘的底部发挥作用,对池塘底质改善效果有限的问题,提供了一种底质改良剂。为了解决上述技术问题,本专利技术所采用的技术方案是:一种底质改良剂,包括以下重量份数的原料:30~40份干燥物、10~15份改性麦饭石、3~5份过碳酸钠和1~3份表面活性剂;所述的干燥物的制备步骤为:(1)将20~30g衣康酸和200~300mL氯化亚砜在85~95℃下反应1~2h后,再加入5~8g甘氨酸,继续反应60~90min,反应结束后,得到产物,将产物浓缩,得到浓缩液;(2)将浓缩液、100~200mL丙酮和0.1~0.3g引发剂,在60~70℃下搅拌反应2~3h,得到改性衣康酸均聚物混合液,再喷雾干燥,得到干燥物;所述的改性麦饭石的制备步骤为:(1)将1~2kg秸秆粉碎后得到秸秆粉末,将秸秆粉末和生活污水混合后堆置10~12天,堆置结束后,将堆置产物、2~3L质量分数为15%氢氧化钠溶液和10~15g焦磷酸钠混合后离心分离,得到上层液;(2)将200~300g麦饭石粉碎、过筛后得到麦饭石粉末,将麦饭石粉末、上层液和3~5g柠檬酸搅拌混合后过滤、干燥,得到改性麦饭石。所述的表面活性剂为脂肪醇聚氧乙烯醚硫酸钠、月桂醇硫酸钠、十二烷基苯磺酸钠中的一种或几种。所述的引发剂为偶氮二异丁腈、过硫酸钾、过氧化月桂酰中的一种或几种。所述的秸秆为玉米秸秆、小麦秸杆、水稻秸秆中的一种或几种。所述的生活污水的用量为秸秆粉末质量的3%。本专利技术的有益效果是:(1)本专利技术以衣康酸为原料,经酰氯化后,再与氨基酸反应从而向衣康酸中引入酰胺基团,再以改性衣康酸为单体进行聚合得到均聚物,均聚物中含有多种活性基团,具有长链线性结构,有较好的溶解度,均聚物的羧基能够以氢键的形式与水中固体粒子表面的基团相吸附,均聚物长链分子侧链上的酰胺基能够将固体粒子粘结起来,成为大且结构很好的固粒,从而沉降下来,起到净化水质的目的;(2)本专利技术将秸秆进行堆置使其产生腐植酸,再用碱性焦磷酸钠对腐植酸进行提取,再以麦饭石为载体通过吸附作用负载腐植酸,腐植酸可吸附和分解水中的有害物质,络合水中的重金属离子,同时麦饭石也可以吸附水中的细菌和色素,两者相配合,可提高对水质的净化效果,而过碳酸钠溶于水后会缓慢释放出氧气,增加水中的溶解氧,同时改性衣康酸均聚物可吸附改性麦饭石、过碳酸钠和表面活性剂,进而使制得的底质改良剂全部沉降到池塘的底部,从而在底部发挥作用,达到对底质改善的目的。具体实施方式取20~30g衣康酸和200~300mL氯化亚砜加入到带有温度计和回流装置的三口烧瓶中,将烧瓶置于水浴锅中,控制水浴温度为85~95℃,搅拌反应1~2h后,再向三口烧瓶中加入5~8g甘氨酸,继续搅拌反应60~90min,反应结束后,得到产物,将产物置于旋转蒸发仪中,旋蒸浓缩30~40min,得到浓缩液,将浓缩液和100~200mL丙酮加入到带有温度计和回流装置的三口烧瓶中,将三口烧瓶置于水浴锅中,控制水浴温度为60~70℃,再向三口烧瓶中加入0.1~0.3g引发剂,搅拌反应2~3h,得到改性衣康酸均聚物混合液并喷雾干燥,得到干燥物,同时取1~2kg秸秆加入到粉碎机中粉碎40~50min,得到秸秆粉末,将秸秆粉末和秸秆粉末质量3%的生活污水混合后堆置10~12天,待堆置结束后,将堆置产物、2~3L质量分数为15%氢氧化钠溶液和10~15g焦磷酸钠混合后倒入离心机中,以4000~5000r/min的转速离心分离5~10min,得到上层液,将200~300g麦饭石粉碎后过80~100目筛,得到麦饭石粉末,将麦饭石粉末、上层液和3~5g柠檬酸加入到烧杯中,搅拌混合40~50min后过滤,得到滤渣,将滤渣置于烘箱中,在95~105℃下干燥1~2h,得到改性麦饭石,最后按重量份数计,取30~40份干燥物、10~15份改性麦饭石、3~5份过碳酸钠和1~3份表面活性剂加入到搅拌机中搅拌混合5~10min后,装袋,即得底质改良剂。所述的引发剂为偶氮二异丁腈、过硫酸钾、过氧化月桂酰中的一种或几种。所述的秸秆为玉米秸秆、小麦秸杆、水稻秸秆中的一种或几种。所述的表面活性剂为脂肪醇聚氧乙烯醚硫酸钠、月桂醇硫酸钠、十二烷基苯磺酸钠中的一种或几种。实例1取20g衣康酸和200mL氯化亚砜加入到带有温度计和回流装置的三口烧瓶中,将烧瓶置于水浴锅中,控制水浴温度为85℃,搅拌反应12h后,再向三口烧瓶中加入5g甘氨酸,继续搅拌反应60min,反应结束后,得到产物,将产物置于旋转蒸发仪中,旋蒸浓缩30min,得到浓缩液,将浓缩液和100mL丙酮加入到带有温度计和回流装置的三口烧瓶中,将三口烧瓶置于水浴锅中,控制水浴温度为60℃,再向三口烧瓶中加入0.1g偶氮二异丁腈,搅拌反应2h,得到改性衣康酸均聚物混合液并喷雾干燥,得到干燥物,同时取1kg玉米秸秆加入到粉碎机中粉碎40min,得到秸秆粉末,将秸秆粉末和秸秆粉末质量3%的生活污水混合后堆置10天,待堆置结束后,将堆置产物、2L质量分本文档来自技高网
...

【技术保护点】
一种底质改良剂,其特征在于,包括以下重量份数的原料: 30~40份干燥物、10~15份改性麦饭石、3~5份过碳酸钠和1~3份表面活性剂; 所述的干燥物的制备步骤为: (1)将20~30g衣康酸和200~300mL氯化亚砜在85~95℃下反应1~2h后,再加入5~8g甘氨酸,继续反应60~90min,反应结束后,得到产物,将产物浓缩,得到浓缩液; (2)将浓缩液、100~200mL丙酮和0.1~0.3g引发剂,在60~70℃下搅拌反应2~3h,得到改性衣康酸均聚物混合液,再喷雾干燥,得到干燥物; 所述的改性麦饭石的制备步骤为: (1)将1~2kg秸秆粉碎后得到秸秆粉末,将秸秆粉末和生活污水混合后堆置10~12天,堆置结束后,将堆置产物、2~3L质量分数为15%氢氧化钠溶液和10~15g焦磷酸钠混合后离心分离,得到上层液; (2)将200~300g麦饭石粉碎、过筛后得到麦饭石粉末,将麦饭石粉末、上层液和3~5g柠檬酸搅拌混合后过滤、干燥,得到改性麦饭石。

【技术特征摘要】
1.一种底质改良剂,其特征在于,包括以下重量份数的原料:30~40份干燥物、10~15份改性麦饭石、3~5份过碳酸钠和1~3份表面活性剂;所述的干燥物的制备步骤为:(1)将20~30g衣康酸和200~300mL氯化亚砜在85~95℃下反应1~2h后,再加入5~8g甘氨酸,继续反应60~90min,反应结束后,得到产物,将产物浓缩,得到浓缩液;(2)将浓缩液、100~200mL丙酮和0.1~0.3g引发剂,在60~70℃下搅拌反应2~3h,得到改性衣康酸均聚物混合液,再喷雾干燥,得到干燥物;所述的改性麦饭石的制备步骤为:(1)将1~2kg秸秆粉碎后得到秸秆粉末,将秸秆粉末和生活污水混合后堆置10~12天,堆置结束后,将堆置产物、2~3L质量分数为15%氢...

【专利技术属性】
技术研发人员:陈刚宋玲潘宏梅
申请(专利权)人:常州市瑞泰物资有限公司
类型:发明
国别省市:江苏,32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评论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发表了对其他浏览者有用的留言会获得科技券。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