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种工件的调整装置制造方法及图纸

技术编号:16576005 阅读:91 留言:0更新日期:2017-11-18 01:26
本实用新型专利技术涉及工件的生产技术领域,尤其公开了一种工件的调整装置,包括机架,还包括至少一个设置于机架用于调整工件的调整机构,所述调整机构包括调整件、用于放置调整件的安装件及用于驱动所述调整件调整工件的第一驱动组件,所述安装件的一端滑动连接于机架,所述安装件的另一端连接所述调整件,所述第一驱动组件设置于机架,有益效果:利用设置于机架的调整装置,将放置于输送线的工件摆正,使工件的侧边平行于输送线的输送方向,确保输送中工件安全输送至输送线另一端的目的。

An adjusting device for workpiece

The utility model relates to the production technology of the adjusting device, especially discloses a workpiece comprises a frame, also includes at least one positioned on the adjustment mechanism for adjusting the workpiece, the adjustment mechanism includes a drive assembly, adjustment for the first place mounting parts and adjustment for driving the adjustment adjustment the workpiece, the mounting member is slidably connected to the frame, the mounting member is connected with the other end of the adjusting element, the first driving component is arranged on the machine frame, the beneficial effect of using adjusting device arranged on the frame, the workpiece will be placed on the right conveyor line, the workpiece side parallel to the conveyor the direction of transmission line, to ensure the delivery of safe delivery to the workpiece conveying to the other end of the line.

【技术实现步骤摘要】
一种工件的调整装置
本技术涉及工件的生产
,尤其公开了一种工件的调整装置。
技术介绍
目前长条形工件在生产线的输送过程中,由于放置角度的偏差,造成工件的侧边与输送方向不平行,当进行一段距离的输送后,导致工件偏离输送方向,偏离输送轨道,最终发生工件掉落现象,或撞击到设备的其他部件,造成不必要的设备损坏、生产工件材料的浪费及人员伤亡,因此在工件输送环节,存在如上缺陷和安全隐患。
技术实现思路
为了克服现有技术中存在的缺点和不足,本技术的目的在于提供一种工件的调整装置,确保工件输送的方向与输送带传送方向的一致,提高输送安全系数。为实现上述目的,本技术的一种工件的调整装置,包括机架,还包括至少一个设置于机架用于调整工件的调整机构,所述调整机构包括调整件、用于安装调整件的安装件及用于驱动所述调整件调整工件的第一驱动组件,所述安装件的一端滑动连接于机架,所述安装件的另一端连接所述调整件,所述第一驱动组件设置于机架。进一步的,所述调整机构设置有四个,其中两个调整机构设置于机架的一端,另两个调整机构设置于机架的另一端。进一步的,所述调整件铰接于所述安装件。进一步的,还包括用于驱动调整件摆动的第二驱动源,所述第二驱动源设置于所述安装件。进一步的,所述机架设置有机架路轨,所述安装件设置有与机架路轨配合的第一滑块。进一步的,还包括用于驱动调整机构沿机架长度方向移动的第三驱动机构,所述第三驱动机构设置于机架。进一步的,还包括用于驱动机架升降的升降机构,所述升降机构包括设置于机架两端的导柱、设置于导柱的导轨、与所述导轨配合的第二滑块、第四驱动源及第四传动组件,所述滑块与所述机架连接,所述第四驱动源设置于机架,所述第四传动组件设置于机架并与第四驱动源连接。通过本技术的工件的调整装置,利用设置于机架的调整装置,将放置于输送线的工件摆正,使工件的侧边平行于输送线的输送方向,确保输送中工件安全输送至输送线另一端的目的。附图说明图1为本技术的结构示意图。图2为图1中A部分的结构示意图。图3为本技术另一视角的结构示意图。图4为本技术的调整机构工作状态结构示意图。图5为本技术的调整机构非工作状态结构示意图。附图标记包括:1—机架11—机架路轨2—调整机构21—调整件22—安装件221—第一滑块23—第一驱动组件24—第二驱动源25—安装轴3—第三驱动机构31—伺服电机32—丝杠螺母4—升降机构41—导柱42—导轨43—第二滑块44—第四驱动源45—第四传动组件5—工件。具体实施方式为了便于本领域技术人员的理解,下面结合实施例及附图对本技术作进一步的说明,实施方式提及的内容并非对本技术的限定。本实施例解决放置于输送带的工件与输送方向不平行的问题,采用输送带上方设置有本技术的一种工件的调整装置。请参阅图1和图2,本技术的一种工件的调整装置,包括机架1,还包括至少一个设置于机架1用于调整工件5的调整机构2,所述调整机构2包括调整件21、用于安装调整件21的安装件22及用于驱动所述调整件21调整工件的第一驱动组件23,所述安装件22的一端滑动连接于机架1,所述安装件22的另一端连接所述调整件21,所述第一驱动组件23设置于机架1。具体的,本实施例中,在机架1的底端面安装有调整机构2,所述安装件22的一端连接于机架1的底端面,安装件22的另一端安装有用于对工件5进行调整的调整件21,所述调整件21采用硬度较高的金属板件,所述金属板件的端面与机架1的长度方向垂直,所述第一驱动组件23设置于安装件22,第一驱动组件23包括气缸,通过气缸作用力,带动安装件22直线运动,同时调整件21一起直线运动,当工件5侧边与输送方向不平行时,需要移动调整件21至工件5,使调整件21的端面与工件5端面接触,调整件21对工件5产生压力,逐渐将工件5摆正,直至工件5的长度方向与机架1的长度方向平行,实现工件5摆放整齐的目的。有益效果:通过本技术工件的调整装置,实现第一驱动组件23推动调整件21的移动,通过调整件21推动工件5进行校正,达到调整工件5的长度方向与输送方向平行的目的,将工件5摆放整齐,进一步保证输送过程中的工件5的输送方向与输送带的输送方向一致,确保输送的安全性。请参阅图1,所述调整机构2设置有四个,其中两个调整机构2设置于机架1的一端,另两个调整机构2设置于机架1的另一端。具体的,本实施例中,设置有四个调整机构2,其中两个设置于机架1底端面的一端,其中两个设置于机架1底端面的另一端,并且调整机构2的调整件21与机架1的长度方向垂直,对工件5进行两端四点的调整,提高校正精度和校正效率。请参阅图2,所述调整件21铰接于所述安装件22。具体的,所述调整件21通过安装轴25铰接于所述安装件22的底端,可绕安装轴25摆动,当不需要其中一个调整机构2工作时,调整件21可绕安装轴25摆动,避开工件5,提高装置使用灵活性。请参阅图1,还包括用于驱动调整件21摆动的第二驱动源24,所述第二驱动源24设置于所述安装件22。本实施例中,安装有驱动调整件21摆动的第二驱动源24,具体的,第二驱动源24采用气缸,气缸控制调整件21完成角度的调整,提高设备使用的自动化程度。请参考图4,调整件21工作状态。请参考图5,调整件21避开工件不工作状态。请参阅图3,所述调整机构2滑动连接于机架1,所述机架1设置有机架路轨11,所述安装件22设置有与机架路轨11配合的第一滑块221。本实施例中,在机架1与调整机构2之间安装有机架路轨11,机架路轨11固定连接于机架1的下端面,安装件22安装有与机架路轨11配合的第一滑块221,第一滑块221带动调整机构2滑动于机架1,提高本技术装置的使用灵活性。请参阅图1和图4,还包括用于驱动调整机构2沿机架长度方向移动的第三驱动机构3,所述第三驱动机3构设置于机架1。本实施例中,设置有驱动调整机构2沿机架1长度方向移动的第三驱动机3,所述第三驱动机3包括伺服电机31,伺服电机31连接丝杠螺母32进行传动,带动调整装置2往复移动,通过调整两端调整件21之间的距离,以实现调整不同规格工件的目的,提高设备使用灵活性。请参阅图1,还包括用于驱动机架1升降的升降机构4,所述升降机构4包括设置于机架1两端的导柱41、设置于导柱41的导轨42、与所述导轨42配合的第二滑块43、第四驱动源44及第四传动组件45,所述滑块43与所述机架1连接,所述第四驱动源44设置于机架1,所述第四传动组件45设置于机架1并与第四驱动源44连接。本实施例中,还设置有用于驱动机架1带动调整机构2整体升降的升降机构4,具体的,在机架1侧边的两端各设置有一个导柱41,导柱41靠近机架的一面设置有导轨42及与导轨42配合的第二滑块43,第二滑块43与机架1连接,具体的,第四驱动源44采用伺服电机,第四传动组件45采用丝杠螺母的传动方式,通过伺服电机驱动丝杠螺母转动,丝杠螺母连接于第二滑块43,实现机架1的整体升降目的,满足工件5厚度不一的要求。以上内容仅为本技术的较佳实施例,对于本领域的普通技术人员,依据本技术的思想,在具体实施方式及应用范围上均会有改变之处,本说明书内容不应理解为对本技术的限制。本文档来自技高网...
一种工件的调整装置

【技术保护点】
一种工件的调整装置,包括机架(1),其特征在于:还包括至少一个设置于机架(1)用于调整工件(5)的调整机构(2),所述调整机构(2)包括调整件(21)、用于安装调整件(21)的安装件(22)及用于驱动所述调整件(21)调整工件的第一驱动组件(23),所述安装件(22)的一端滑动连接于机架(1),所述安装件(22)的另一端连接所述调整件(21),所述第一驱动组件(23)设置于机架(1)。

【技术特征摘要】
1.一种工件的调整装置,包括机架(1),其特征在于:还包括至少一个设置于机架(1)用于调整工件(5)的调整机构(2),所述调整机构(2)包括调整件(21)、用于安装调整件(21)的安装件(22)及用于驱动所述调整件(21)调整工件的第一驱动组件(23),所述安装件(22)的一端滑动连接于机架(1),所述安装件(22)的另一端连接所述调整件(21),所述第一驱动组件(23)设置于机架(1)。2.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工件的调整装置,其特征在于:所述调整机构(2)设置有四个,其中两个调整机构(2)设置于机架(1)的一端,另两个调整机构(2)设置于机架(1)的另一端。3.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工件的调整装置,其特征在于:所述调整件(21)铰接于所述安装件(22)。4.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工件的调整装置,其特征在于:还包括用于驱动调整件(21)摆动的第二驱动源(24),所述第二驱动...

【专利技术属性】
技术研发人员:邓素锐
申请(专利权)人:东莞市瑞辉机械制造有限公司
类型:新型
国别省市:广东,44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评论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发表了对其他浏览者有用的留言会获得科技券。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