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种车内空气净化及报警系统技术方案

技术编号:16574273 阅读:44 留言:0更新日期:2017-11-18 00:27
本实用新型专利技术公开了一种车内空气净化及报警系统,包括:监控车内是否有人的体感传感器,接收体感传感器信号并从高电平信号转为低电平信号的单片机,交互信息于单片机的一氧化碳检测器和二氧化碳检测器,连接于单片机并控制汽车窗户和鼓风机工作的汽车驱动组件。本实用新型专利技术提供一种车内空气净化系统当车内有人时,开启空气检测一氧化碳、二氧化碳浓度,当一氧化碳浓度过高时,开启报警装置并将自动打开车窗;当车内二氧化碳浓度过高时,则开启语音提醒并开启鼓风机;不仅确保人员安全,而且确保车内空气质量良好。

An air purification and alarm system in vehicle

The utility model discloses a car air purifier and alarm system, including: whether the somatosensory sensor monitoring vehicle, receiving somatosensory sensor signals and signals from high level to low level signal microcontroller, interactive information on SCM carbon monoxide detector and a carbon dioxide detector connected to the microcontroller and control the car window the car driving component and blower. The utility model provides a car air purification system when the car was open when the detection of carbon monoxide and carbon dioxide concentration in the air, when the carbon monoxide concentration is too high, and the window opening alarm device will automatically open the car; when the carbon dioxide concentration is too high, open voice reminding and open the blower; not only to ensure the safety of personnel, and to ensure good air quality inside the vehicle.

【技术实现步骤摘要】
一种车内空气净化及报警系统
一种空气净化系统,特别是一种车内空气净化系统。
技术介绍
目前,车内空气净化技术逐渐受到重视,这些技术有些是在汽车启动时工作,有的在驾驶员睡着时监控空气质量,但监控的数据单一,且无法做到全方位监控,应用率较低,存在一定安全隐患。车内最常见的,且会对车内人员直接造成伤害的气体是一氧化碳和高浓度的二氧化碳。其中存在一氧化碳大都是因为汽车空调系统吸入了汽车尾气,二氧化碳浓度过高则是由于空气不流通造成的。本技术旨在车内有人时就进行一氧化碳、二氧化碳的监控,并对一氧化碳、二氧化碳超标分别作出对应的执行方案。
技术实现思路
为解决现有技术的不足,本技术的目的在于提供一种车内空气净化系统当车内有人时,开启空气检测一氧化碳、二氧化碳浓度,当一氧化碳浓度过高时,开启报警装置并将自动打开车窗;当车内二氧化碳浓度过高时,则开启语音提醒并开启鼓风机;不仅确保人员安全,而且确保车内空气质量良好。为了实现上述目标,本技术采用如下的技术方案:一种车内空气净化及报警系统,包括:监控车内是否有人的体感传感器,接收体感传感器信号并从高电平信号转为低电平信号的单片机,交互信息于单片机的一氧化碳检测器和二氧化碳检测器,连接于单片机并控制汽车窗户和鼓风机工作的汽车驱动组件。前述的一种车内空气净化及报警系统,汽车驱动组件组成有:车窗电动机、鼓风电机。前述的一种车内空气净化及报警系统,单片机具体型号为STC89C51。前述的一种车内空气净化及报警系统,还包括:连接于单片机的语音报警器。前述的一种车内空气净化及报警系统,单片机上设有连接于一氧化碳检测器和二氧化碳检测器的监控模块,监控模块的输出线路有两条。前述的一种车内空气净化及报警系统,输出线路的一条为检测到超过一氧化碳警戒值时发送给语音报警器和汽车驱动组件的低电平信号A,另一条为检测到超过二氧化碳警戒值时发送给语音报警器和汽车驱动组件的低电平信号B。前述的一种车内空气净化及报警系统,一氧化碳警戒值为50ppm。前述的一种车内空气净化及报警系统,二氧化碳警戒值为1000ppm。本技术的有益之处在于:本技术提供一种车内空气净化系统当车内有人时,开启空气检测一氧化碳、二氧化碳浓度,当一氧化碳浓度过高时,开启报警装置并将自动打开车窗;当车内二氧化碳浓度过高时,则开启语音提醒并开启鼓风机;不仅可防止汽车行驶中,二氧化碳浓度过高对驾驶员造成的危害,避免汽车驾驶中的安全问题;而且可防止驾驶员在车内休息时,二氧化碳浓度过高对驾驶员身体健康造成的伤害;同时可防止车内的一氧化碳中毒。附图说明图1是本技术的一种实施例的结构示意图;图2是本技术的一种实施例的流程图。具体实施方式以下结合附图和具体实施例对本技术作具体的介绍。一种车内空气净化及报警系统,包括:监控车内是否有人的体感传感器,接收体感传感器信号并从高电平信号转为低电平信号的单片机,交互信息于单片机的一氧化碳检测器和二氧化碳检测器,连接于单片机并控制汽车窗户和鼓风机工作的汽车驱动组件。为了提醒使用人员车内空气状况,车内空气净化及报警系统,还包括:连接于单片机的语音报警器。汽车驱动组件组成有:车窗电动机、鼓风电机。作为一种实施例,单片机具体型号为STC89C51。单片机上设有连接于一氧化碳检测器和二氧化碳检测器的监控模块,监控模块的输出线路有两条。输出线路的一条为检测到超过一氧化碳警戒值时发送给语音报警器和汽车驱动组件的低电平信号A,另一条为检测到超过二氧化碳警戒值时发送给语音报警器和汽车驱动组件的低电平信号B。作为一种优选,一氧化碳警戒值为50ppm,二氧化碳警戒值为1000ppm。本技术具体的工作流程为:单片机初始状态全为高电平。体感传感器一直处于工作状态,用于监控车内是否有人,当车内有人时,将向单片机发送低电平信号。单片机接收到该低电平信号后,则将向一氧化碳检测器和二氧化碳检测器发送低电平信号。当一氧化碳检测器和二氧化碳检测器收到低电平信号后,开始工作,检测车内的一氧化碳和二氧化碳浓度。一氧化碳检测器和二氧化碳检测器预设了警戒值,一氧化碳为50ppm,二氧化碳为1000ppm,当监测得一氧化碳超标时,则将向单片机发送低电平信号1;当检测得二氧化碳超标时,则将向单片机发送低电平信号2。其中一氧化碳对人体伤害比二氧化碳严重,故判断是否超标时,一氧化碳优先级较高。当单片机检测到信号1时,将立即向语音报警器和汽车驱动组件发送低电平信号A;当单片机检测到信号2时,将立即向语音报警器和汽车驱动组件发送低电平信号B;当语音报警器接收到低电平信号A时,将语音提醒“车内一氧化碳浓度过高”两次,并开启报警声;当语音报警器接收到低电平信号B时,将语音提醒“车内二氧化碳浓度过高”两次。汽车驱动组件为用于控制汽车窗户和鼓风机工作,直接接入汽车系统进行操作,当语音报警器接收到低电平信号A时,则控制汽车系统打开窗户;当语音报警器接收到低电平信号B时,则控制汽车系统打开鼓风机。当汽车驱动组件与语音报警器打开后,单片机将有5分钟的延迟,5分钟后单片机将复位。本技术提供一种车内空气净化系统当车内有人时,开启空气检测一氧化碳、二氧化碳浓度,当一氧化碳浓度过高时,开启报警装置并将自动打开车窗;当车内二氧化碳浓度过高时,则开启语音提醒并开启鼓风机;不仅可防止汽车行驶中,二氧化碳浓度过高对驾驶员造成的危害,避免汽车驾驶中的安全问题;而且可防止驾驶员在车内休息时,二氧化碳浓度过高对驾驶员身体健康造成的伤害;同时可防止车内的一氧化碳中毒。以上显示和描述了本技术的基本原理、主要特征和优点。本行业的技术人员应该了解,上述实施例不以任何形式限制本技术,凡采用等同替换或等效变换的方式所获得的技术方案,均落在本技术的保护范围内。本文档来自技高网...
一种车内空气净化及报警系统

【技术保护点】
一种车内空气净化及报警系统,其特征在于,包括:监控车内是否有人的体感传感器,接收上述体感传感器信号并从高电平信号转为低电平信号的单片机,交互信息于上述单片机的一氧化碳检测器和二氧化碳检测器,连接于上述单片机并控制汽车窗户和鼓风机工作的汽车驱动组件。

【技术特征摘要】
1.一种车内空气净化及报警系统,其特征在于,包括:监控车内是否有人的体感传感器,接收上述体感传感器信号并从高电平信号转为低电平信号的单片机,交互信息于上述单片机的一氧化碳检测器和二氧化碳检测器,连接于上述单片机并控制汽车窗户和鼓风机工作的汽车驱动组件。2.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一种车内空气净化及报警系统,其特征在于,上述汽车驱动组件组成有:车窗电动机、鼓风电机。3.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一种车内空气净化及报警系统,其特征在于,上述单片机具体型号为STC89C51。4.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一种车内空气净化及报警系统,其特征在于,还包括:连接于上述单片机的语音报警器。5.根据权利...

【专利技术属性】
技术研发人员:葛化敏刘海鑫潘伟文许四杰司云腾
申请(专利权)人:南京信息工程大学
类型:新型
国别省市:江苏,32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评论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发表了对其他浏览者有用的留言会获得科技券。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