挤出机下料斗结构制造技术

技术编号:16573655 阅读:234 留言:0更新日期:2017-11-18 00:05
本实用新型专利技术公开了挤出机下料斗结构,包括下料斗主体,所述下料斗主体的上方一侧设置有进料口,所述下料斗主体的下方一侧设置有下料通道,且进料口与下料通道呈对角线设置,所述下料斗主体位于进料口的一侧设置有第一驱动电机,所述第一驱动电机的输出轴通过轴承延伸至下料斗主体的内部,且连接有螺旋状下料桨,所述螺旋状下料桨位于下料通道的上方,所述下料斗主体的内部设置有倾斜支撑台。本实用新型专利技术中在下料斗内设置有倾斜的下料传送带,能够使得物料更加迅速的朝向下料通道运输,提高下料速度,螺旋状下料桨提供一个向下的螺旋力,使得物料被迫向下运动,避免了物料在下料通道处堵塞,整个装置提高了下料斗主体下料的速度和效率。

Lower hopper structure of extruder

The utility model discloses a hopper structure extrusion machine, including the hopper body, wherein one side above the hopper body is provided with a feed port, the lower side of the hopper body is provided with a feeding channel, and feed port and a feeding channel diagonal set, the lower hopper is positioned on one side of the main. The outlet is provided with a first drive motor output, through the extension of the main bearing bucket to the internal axis of the first drive motor, and is connected with a spiral feeding propeller, the spiral feeding propeller located under the feeding channel above the inside of the hopper body is provided with a tilt support table. The utility model in the hopper is arranged under the conveying inclined belt, can make the material more quickly toward the material transport channel, improving the cutting speed, the spiral feeding propeller provides a downward spiral, the material is forced downward movement, avoids the material jam in the feeding channel, the the main hopper device improves the cutting speed and efficiency.

【技术实现步骤摘要】
挤出机下料斗结构
本技术涉及下料斗
,尤其涉及挤出机下料斗结构。
技术介绍
挤出机的工作机理是依靠螺杆旋转所产生的压力及剪切力,能使得物料可以充分进行塑化以及均匀混合,通过口模成型;所以有时使用一台挤出机就能够同时完成混合,塑化以及成型等一系列工艺,从而进行连续的生产。此外柱塞式挤出机的工作机理主要是靠借助柱塞压力,先将事先塑化完毕的物料从口模挤出而达到成型的效果。物料筒内的物料在挤出完之后柱塞会退回,等到添加新一轮塑化物料后再接着进行下一轮的操作,这种生产工艺属于不连续生产,并且对物料基本不能进行充分搅拌以及混合,此外本生产还需进行预先塑化,因此在实际生产进行中通常不常选用本法,仅能适用于流动性极差或者是黏度非常大的塑料,就像硝酸纤维素塑料这种塑料制品的成型加工。现有的挤出机的下料斗大多结构简单,仅仅为一个漏斗形的仓,在添加物料时,传统的下料斗常常会出现物料下料缓慢,下料效率低,且过多的物料会导致下料通道的堵塞,使得传统的下料斗机构无法满足生产需求,为此我们设计出挤出机下料斗结构,来解决上述问题。
技术实现思路
本技术的目的是为了解决现有技术中存在的缺点,而提出的挤出机下料斗结构。为了实现上述目的,本技术采用了如下技术方案:挤出机下料斗结构,包括下料斗主体,所述下料斗主体的上方一侧设置有进料口,所述下料斗主体的下方一侧设置有下料通道,且进料口与下料通道呈对角线设置,所述下料斗主体位于进料口的一侧设置有第一驱动电机,所述第一驱动电机的输出轴通过轴承延伸至下料斗主体的内部,且连接有螺旋状下料桨,所述螺旋状下料桨位于下料通道的上方,所述下料斗主体的内部设置有倾斜支撑台,且较高的一端靠近进料口,较低的一端靠近出料通道,所述倾斜支撑台上安装有下料传送带,所述下料传送带的两端设置有传动辊,所述传动辊通过皮带连接有第二驱动电机的输出轴,所述第二驱动电机通过支架安装于下料斗主体的一侧,所述下料传送带的内部通过传动轴等距离设置有偏心轮组。优选的,所述偏心轮组的设置数量为4-8组,且每组偏心轮组上沿下料传送带的宽度方向设置有4-6个偏心轮。优选的,所述进料口上设置有滑动盖板。优选的,所述下料通道连接有挤出机主体。优选的,所述下料传送带的表面设置有光滑的耐磨层。与现有技术相比,本技术的有益效果是:本技术中在下料斗内设置有倾斜的下料传送带,能够使得物料更加迅速的朝向下料通道运输,提高下料速度,螺旋状下料桨提供一个向下的螺旋力,使得物料被迫向下运动,避免了物料在下料通道处堵塞,整个装置提高了下料斗主体下料的速度和效率。附图说明图1为本技术提出的挤出机下料斗结构的结构示意图;图2为本技术提出的挤出机下料斗结构的偏心轮组的结构示意图。图中:1下料斗主体、2进料口、3下料通道、4第一驱动电机、5螺旋状下料桨、6倾斜支撑台、7下料传送带、8传动辊、9第二驱动电机、10偏心轮组。具体实施方式下面将结合本技术实施例中的附图,对本技术实施例中的技术方案进行清楚、完整地描述,显然,所描述的实施例仅仅是本技术一部分实施例,而不是全部的实施例。参照图1-2,挤出机下料斗结构,包括下料斗主体1,下料斗主体1的上方一侧设置有进料口2,进料口2上设置有滑动盖板,下料斗主体1的下方一侧设置有下料通道3,且进料口2与下料通道3呈对角线设置,下料通道3连接有挤出机主体,下料斗主体1位于进料口2的一侧设置有第一驱动电机4,第一驱动电机4的输出轴通过轴承延伸至下料斗主体1的内部,且连接有螺旋状下料桨5,螺旋状下料桨5位于下料通道3的上方,下料斗主体1的内部设置有倾斜支撑台6,且较高的一端靠近进料口2,较低的一端靠近出料通道3,倾斜支撑台6上安装有下料传送带7,下料传送带7的表面设置有光滑的耐磨层,下料传送带7的两端设置有传动辊8,传动辊8通过皮带连接有第二驱动电机9的输出轴,第二驱动电机9通过支架安装于下料斗主体1的一侧,下料传送带7的内部通过传动轴等距离设置有偏心轮组10,偏心轮组10的设置数量为4-8组,且每组偏心轮组10上沿下料传送带7的宽度方向设置有4-6个偏心轮。本技术在使用时,物料从进料口2进入下料斗主体1,倾斜的下料传送带7,能够使得物料更加迅速的朝向下料通道3运输,提高下料速度,螺旋状下料桨5提供一个向下的螺旋力,使得物料被迫向下运动,避免了物料在下料通道3处堵塞,整个装置提高了下料斗主体1下料的速度和效率。以上所述,仅为本技术较佳的具体实施方式,但本技术的保护范围并不局限于此,任何熟悉本
的技术人员在本技术揭露的技术范围内,根据本技术的技术方案及其技术构思加以等同替换或改变,都应涵盖在本技术的保护范围之内。本文档来自技高网
...
挤出机下料斗结构

【技术保护点】
挤出机下料斗结构,包括下料斗主体(1),其特征在于,所述下料斗主体(1)的上方一侧设置有进料口(2),所述下料斗主体(1)的下方一侧设置有下料通道(3),且进料口(2)与下料通道(3)呈对角线设置,所述下料斗主体(1)位于进料口(2)的一侧设置有第一驱动电机(4),所述第一驱动电机(4)的输出轴通过轴承延伸至下料斗主体(1)的内部,且连接有螺旋状下料桨(5),所述螺旋状下料桨(5)位于下料通道(3)的上方,所述下料斗主体(1)的内部设置有倾斜支撑台(6),且较高的一端靠近进料口(2),较低的一端靠近出料通道(3),所述倾斜支撑台(6)上安装有下料传送带(7),所述下料传送带(7)的两端设置有传动辊(8),所述传动辊(8)通过皮带连接有第二驱动电机(9)的输出轴,所述第二驱动电机(9)通过支架安装于下料斗主体(1)的一侧,所述下料传送带(7)的内部通过传动轴等距离设置有偏心轮组(10)。

【技术特征摘要】
1.挤出机下料斗结构,包括下料斗主体(1),其特征在于,所述下料斗主体(1)的上方一侧设置有进料口(2),所述下料斗主体(1)的下方一侧设置有下料通道(3),且进料口(2)与下料通道(3)呈对角线设置,所述下料斗主体(1)位于进料口(2)的一侧设置有第一驱动电机(4),所述第一驱动电机(4)的输出轴通过轴承延伸至下料斗主体(1)的内部,且连接有螺旋状下料桨(5),所述螺旋状下料桨(5)位于下料通道(3)的上方,所述下料斗主体(1)的内部设置有倾斜支撑台(6),且较高的一端靠近进料口(2),较低的一端靠近出料通道(3),所述倾斜支撑台(6)上安装有下料传送带(7),所述下料传送带(7)的两端设置有传动辊(8),所述传动...

【专利技术属性】
技术研发人员:贾辉
申请(专利权)人:天津市靓雅塑料包装制品有限公司
类型:新型
国别省市:天津,12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评论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发表了对其他浏览者有用的留言会获得科技券。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