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种新型塑胶模具制造技术

技术编号:16573577 阅读:38 留言:0更新日期:2017-11-18 00:03
本实用新型专利技术公开了一种新型塑胶模具,包括底板,所述底板的上方安装有脱料板,所述脱料板的上方设置有下模板,所述下模板的内部设置有下模芯,所述下模芯内部的底部设置有推板,所述下模芯的两侧边缘设置有定位条,所述下模板的两侧设置有定位柱,且下模板的上方设置有上模板,所述上模板的上方设置有固定板,所述固定板的顶部设置有进料嘴。本实用新型专利技术将注塑通道设计为上下宽中间窄的结构,因此能够延缓注塑介质流通速度,延长注塑介质在注塑通道内的加热时间,避免发生堵塞现象,上模芯与下模芯上设置有对应的定位条和定位槽,定位条和定位槽的衔接处设置有软膜条,能够避免注塑介质溢出。

A new type of plastic mould

The utility model discloses a new type of plastic mold, which comprises a bottom plate, the bottom plate is installed above the stripper plate, a lower template is provided with the stripper plate above the internal template is arranged under the inner core, the lower mould is arranged at the bottom of the push plate, the edge on both sides of the core the positioning strips are arranged on both sides, the template is provided with a positioning column, a template template is arranged above and under the fixed plate is arranged on the top of the template, the fixing plate is provided with a feeding mouth. The utility model combines the injection channel designed for narrow width on the middle structure, so it can delay the speed of flow injection medium, the heating time prolonged injection in injection channel in medium, to avoid clogging, the upper mould core and the lower mould is provided with corresponding positioning and positioning groove, joint positioning and the positioning groove. Is soft, medium injection to avoid overflow.

【技术实现步骤摘要】
一种新型塑胶模具
本技术涉及塑胶模具领域,具体是一种新型塑胶模具。
技术介绍
塑胶模具,一种用于压塑、挤塑、注射、吹塑和低发泡成型的组合式塑料模具的简称。主要包括由凹模组合基板、凹模组件和凹模组合卡板组成的具有可变型腔的凹模,由凸模组合基板、凸模组件、凸模组合卡板、型腔截断组件和侧截组合板组成的具有可变型芯的凸模。模具凸、凹模及辅助成型系统的协调变化。可加工不同形状、不同尺寸的系列塑件。传统的塑胶模具的注塑通道为直筒结构,注塑液体下落过快容易导致注塑变形,且在温度过低情况下注塑介质容易粘附于注塑通道内壁上导致堵塞,上模芯与下模芯密封不严谨,为此我们提出一种新型塑胶模具来解决以上存在的问题。
技术实现思路
本技术的目的在于提供一种新型塑胶模具,以解决现有技术中的塑胶模具的注塑通道为直筒结构,注塑液体下落过快容易导致注塑变形,且在温度过低情况下注塑介质容易粘附于注塑通道内壁上导致堵塞,上模芯与下模芯密封不严谨的问题。为实现上述目的,本技术提供如下技术方案:一种新型塑胶模具,包括底板,所述底板的上方安装有脱料板,所述脱料板的上方设置有下模板,所述下模板的内部设置有下模芯,所述下模芯内部的底部设置有推板,所述下模芯的两侧边缘设置有定位条,所述下模板的两侧设置有定位柱,且下模板的上方设置有上模板,所述上模板的上方设置有固定板,所述固定板的顶部设置有进料嘴,且固定板的内部设置有注塑通道,所述注塑通道的外圈设置有加热元件,所述上模板的内部设置有上模芯。优选的,所述推板的下方设置有推杆,所述推杆的下方设置有复位弹簧。优选的,所述定位条的内侧设置有软膜条。优选的,所述注塑通道的内表面设置有耐磨层。优选的,所述上模芯的两侧边缘设置有与定位条对应的定位槽。优选的,所述上模芯和下模芯均为可拆卸结构。与现有技术相比,本技术的有益效果是:本技术设计科学合理,使用安全方便,本技术设计了一种能够防止注塑通道堵塞的新型塑胶模具,本技术将注塑通道设计为上下宽中间窄的结构,因此能够延缓注塑介质流通速度,延长注塑介质在注塑通道内的加热时间,避免发生堵塞现象,上模芯与下模芯上设置有对应的定位条和定位槽,定位条和定位槽的衔接处设置有软膜条,能够避免注塑介质溢出。附图说明图1为本技术的结构示意图。图2为本技术的内部结构示意图。图中:1-进料嘴、2-上模板、3-定位柱、4-下模板、5-脱料板、6-底板、7-定位条、8-软膜条、9-固定板、10-注塑通道、11-耐磨层、12-加热元件、13-上模芯、14-推杆、15-复位弹簧、16-推板、17-下模芯、18-定位槽。具体实施方式下面将结合本技术实施例中的附图,对本技术实施例中的技术方案进行清楚、完整地描述,显然,所描述的实施例仅仅是本技术一部分实施例,而不是全部的实施例。基于本技术中的实施例,本领域普通技术人员在没有做出创造性劳动前提下所获得的所有其他实施例,都属于本技术保护的范围。请参阅图1~2,本技术实施例中,一种新型塑胶模具,包括底板6,底板6的上方安装有脱料板5,脱料板5的上方设置有下模板4,注塑时,下模板4与上模板2闭合,下模板4的内部设置有下模芯17,下模芯17内部的底部设置有推板16,下模芯17的两侧边缘设置有定位条7,下模板4的两侧设置有定位柱3,且下模板4的上方设置有上模板2,上模板2的上方设置有固定板9,固定板9的顶部设置有进料嘴1,注塑介质通过进料嘴1进入注塑通道10的内部,且固定板9的内部设置有注塑通道10,注塑通道10的外圈设置有加热元件12,上模板2的内部设置有上模芯13,上模芯13与下模芯17上设置有对应的定位条7和定位槽18,定位条7和定位槽18的衔接处设置有软膜条8,能够避免注塑介质溢出。推板16的下方设置有推杆14,推杆14的下方设置有复位弹簧15,定位条7的内侧设置有软膜条8,注塑通道10的内表面设置有耐磨层11,上模芯13的两侧边缘设置有与定位条7对应的定位槽18,上模芯13和下模芯17均为可拆卸结构。本技术的工作原理是:该塑胶模具按正常程序安装好过后,注塑介质通过进料嘴1进入注塑通道10的内部,由于注塑通道10为上下宽中间窄的结构,因此能够延缓注塑介质流通速度,延长注塑介质在注塑通道10内的加热时间,避免发生堵塞现象,注塑时,下模板4与上模板2闭合,上模芯13与下模芯17上设置有对应的定位条7和定位槽18,定位条7和定位槽18的衔接处设置有软膜条8,能够避免注塑介质溢出。对于本领域技术人员而言,显然本技术不限于上述示范性实施例的细节,而且在不背离本技术的精神或基本特征的情况下,能够以其他的具体形式实现本技术。因此,无论从哪一点来看,均应将实施例看作是示范性的,而且是非限制性的,本技术的范围由所附权利要求而不是上述说明限定,因此旨在将落在权利要求的等同要件的含义和范围内的所有变化囊括在本技术内。不应将权利要求中的任何附图标记视为限制所涉及的权利要求。本文档来自技高网...
一种新型塑胶模具

【技术保护点】
一种新型塑胶模具,包括底板(6),其特征在于:所述底板(6)的上方安装有脱料板(5),所述脱料板(5)的上方设置有下模板(4),所述下模板(4)的内部设置有下模芯(17),所述下模芯(17)内部的底部设置有推板(16),所述下模芯(17)的两侧边缘设置有定位条(7),所述下模板(4)的两侧设置有定位柱(3),且下模板(4)的上方设置有上模板(2),所述上模板(2)的上方设置有固定板(9),所述固定板(9)的顶部设置有进料嘴(1),且固定板(9)的内部设置有注塑通道(10),所述注塑通道(10)的外圈设置有加热元件(12),所述上模板(2)的内部设置有上模芯(13)。

【技术特征摘要】
1.一种新型塑胶模具,包括底板(6),其特征在于:所述底板(6)的上方安装有脱料板(5),所述脱料板(5)的上方设置有下模板(4),所述下模板(4)的内部设置有下模芯(17),所述下模芯(17)内部的底部设置有推板(16),所述下模芯(17)的两侧边缘设置有定位条(7),所述下模板(4)的两侧设置有定位柱(3),且下模板(4)的上方设置有上模板(2),所述上模板(2)的上方设置有固定板(9),所述固定板(9)的顶部设置有进料嘴(1),且固定板(9)的内部设置有注塑通道(10),所述注塑通道(10)的外圈设置有加热元件(12),所述上模板(2)的内部设置有上模芯(13...

【专利技术属性】
技术研发人员:李文华熊玉平林杰涛
申请(专利权)人:东莞市杰和信模具有限公司
类型:新型
国别省市:广东,44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评论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发表了对其他浏览者有用的留言会获得科技券。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