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种干式漆雾分离装置制造方法及图纸

技术编号:16571604 阅读:194 留言:0更新日期:2017-11-17 22:56
本发明专利技术公开一种干式漆雾分离装置,包括外壳以固定安装在所述外壳中的漆雾捕捉模块,所述外壳具有漆雾入口以及分离处理后气体出口,所述漆雾捕捉模块包括多层上下间隔排布的秸秆,多层上下间隔排布的秸秆使壳体内部形成多层气流折流通道,可使自所述漆雾入口的漆雾经多次折流处理后,干净的气体由所述分离处理后气体出口排出。本发明专利技术可使气流多次折流,从而达到更好的气体处理效果,且由于采用秸秆制作,具有节能、环保、成本低,废物处理简单等优点。

A dry paint mist separation device

The invention discloses a dry paint mist separation device, which comprises a shell with fixed in the shell of the paint mist catching module, the housing has a paint mist entrance and the separation of treated gas exports, the paint mist catching module comprises a multilayer on interval arrangement of straw on multi interval arrangement to make straw the shell is formed inside the multi-layer flow baffle channel, can make the paint mist from the entrance of the mist after repeated baffle treatment, clean gas from the gas outlet after separation. The invention can make the airflow fold repeatedly, so as to achieve better gas treatment effect, and because of Straw Making, it has the advantages of energy saving, environmental protection, low cost, simple waste treatment and so on.

【技术实现步骤摘要】
一种干式漆雾分离装置
本专利技术涉及漆雾分离
,具体涉及一种干式漆雾分离装置。
技术介绍
在汽车涂装行业,喷房漆雾分离系统是喷房的重要组成部分。目前,大型汽车涂装生产线主要采用湿式文丘里漆雾处理系统和石灰粉干式漆雾分离系统来处理喷房的过喷漆雾。湿式文丘里漆雾处理系统存在排风湿度高无法循环使用、能耗高、产生大量废水和固体废弃物、废弃物后处理成本高等缺点;石灰粉干式漆雾分离系统同样存在着一次性投资过高以及废弃物后处理成本高的缺点。随着我国对大气环境污染治理的重视及绿色节能工业、智能化生产的整体产业升级调整,传统漆雾分离系统已无法满足国内节能环保需求。
技术实现思路
本专利技术的目的是针对现有技术中存在的技术缺陷,而提供一种干式漆雾分离装置,用于分离涂装过程中喷漆室排风中的过喷漆雾。为实现本专利技术的目的所采用的技术方案是:一种干式漆雾分离装置,包括外壳以固定安装在所述外壳中的漆雾捕捉模块,所述外壳具有漆雾入口以及分离处理后气体出口,所述漆雾捕捉模块包括多层上下间隔排布的秸秆,多层上下排布的秸秆使壳体内部形成多层气流折流通道,可使自所述漆雾入口的漆雾经多次折流处理后,干净的气体由所述分离本文档来自技高网...
一种干式漆雾分离装置

【技术保护点】
一种干式漆雾分离装置,其特征在于,包括外壳以固定安装在所述外壳中的漆雾捕捉模块,所述外壳具有漆雾入口以及分离处理后气体出口,所述漆雾捕捉模块包括多层上下间隔排布的秸秆,多层上下排布的秸秆使壳体内部形成多层气流折流通道,可使自所述漆雾入口的漆雾经多次折流处理后,干净的气体由所述分离处理后气体出口排出。

【技术特征摘要】
1.一种干式漆雾分离装置,其特征在于,包括外壳以固定安装在所述外壳中的漆雾捕捉模块,所述外壳具有漆雾入口以及分离处理后气体出口,所述漆雾捕捉模块包括多层上下间隔排布的秸秆,多层上下排布的秸秆使壳体内部形成多层气流折流通道,可使自所述漆雾入口的漆雾经多次折流处理后,干净的气体由所述分离处理后气体出口排出。2.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干式漆雾分离装置,其特征在于,自漆雾入口到分离处理后气体出口的方向,上层秸秆的外壁间相互接触且呈V形波浪状排布,两端与壳体的内壁之间形成气流侧通道;相邻的下层秸秆的中部形成气流中间通道、两端与壳体的所述内壁密封接触,中间通道两侧的多个秸秆相互接触排成V形状结构,以使上层秸秆与外壳间的气流自外侧折回后由下层秸秆的中...

【专利技术属性】
技术研发人员:戈北京孔飞张川韩俊杰范颖超
申请(专利权)人:中国汽车工业工程有限公司
类型:发明
国别省市:天津,12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评论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发表了对其他浏览者有用的留言会获得科技券。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