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 首页 > 专利查询>黄承伟专利>正文

功率放大器制造技术

技术编号:16566383 阅读:51 留言:0更新日期:2017-11-15 05:49
本实用新型专利技术提供功率放大器。该功率放大器包括:电平分离模块,其能够分离并输出正向电平和负向电平;第一及第二功率输出模块,每个功率输出模块包括k个相互并联的场效应管单元,并具有模块源极、模块漏极和模块门极;其中第一及第二功率输出模块的模块门极分别相应连接电平分离模块分离出的正向电平、负向电平;所述的每个场效应管单元包括m个N沟道场效应管、驱动电路、基板,所述的m个N沟道场效应管并联形成公共源极、公共漏极和公共门极。前述两个功率模块在电平分离模块交互作用下线性放大、推挽输出,并克服交越失真,实现无失真大功率输出。

power amplifier

The power amplifier is provided by the utility model. Including the power amplifier: level separation module, which can be separated and the output of a positive level and negative level; first and two power output module, field effect of each power output module includes K parallel pipe unit, and has the module source, drain and gate module module; wherein, the first positive level module door two and the power output module is respectively connected level separation module separated from the negative effect of the field level; each tube unit includes a m N channel field-effect tube, drive circuit, substrate, the m N p-channel MOSFETs in parallel to form a common source, drain and gate public public pole. The above two power modules are linear amplifier and push-pull output under the interaction of the level separation module, and overcome the crossover distortion to realize undistorted high power output.

【技术实现步骤摘要】
功率放大器
本技术涉及低频率的功率放大
,尤其涉及一种DC~20kHz频段的功率放大器。
技术介绍
目前许多领域都需要功率放大器,如无线发射用的射频功率放大器、娱乐用的音频功率放大器等;而在电路仿真领域、电路测试领域等大功率驱动领域,需要大功率驱动源才能驱动这些大功率负载,如飞机电源输入端测试需要的功率为90kW,风力发电系统仿真需要的功率为1MW,全电动舰船仿真需要的功率为4MW。但目前上述各类应用场景中,信号测试发生器的输出功率都比较小,因此需要借助超强的功率放大器,将测试信号无失真地放大,得到更高的驱动电压和驱动电流,才能实现大功率驱动,以更好地应用于各类场景。具体来说,在大功率电网实时在线仿真、元件和系统测试、电机驱动与测试、强磁场发生器以及各类用电设备的电源输入端测试中,均需要频率范围从直流到一定频率范围(如20kHz)的大功率驱动源。本技术可以为上述应用提供合适的大功率驱动源。图1和图2所示为目前普遍使用的两种推挽功率放大器的拓扑结构。当前的功率放大装置主要是以上两种结构。如图1所示,其采用互补双极晶体管11和12作为功率输出模块。其缺点是,双极晶体管11和双极晶体管12必须绝对对称,同时要具有相同的耐压特性。双极晶体管11为NPN型晶体管,双极晶体管12作为PNP型晶体管,都很难做到高耐压和大功率输出。如图2所示,其采用了互补的MOSFET输出,即N沟道MOS管21和P沟道MOS管22,它们必须绝对对称,完成互补输出。其中,N沟道MOS管21是可以做到高耐压的,而P沟道MOS管22很难做到高耐压,因此,它们不能匹配出高电压输出的功率放大器。无论是图1还是图2的功率放大器,都是直接处理输入信号,不需要对输入信号进行特别处理。所以,受限于所使用的NPN型及PNP型晶体管11、12和P沟道MOS管22的电子特性,无法提供高电压输出,因而也不能实现大功率输出。另外,现有技术中为配合推挽电路而搭配使用的电平分离模块如图3、图4所示。图3中的隔直流变压器1和4,以及图4中的隔直流电容1’和3’和4’,直流信号无法通过,所以这类电路不能对频率范围DC~20kHz中的直流DC电信号进行正负电平分离。图3和图4所示电路常见于射频放大器和音频高保真功率放大器等不需要直流放大的应用场景中,在电信号的下限频率很低(例如5Hz)时,为了获得很好的通过效果,图3中的隔直流变压器1和4以及图4中的隔直流电容1’和3’和4’体积会非常大。也即,图3和图4的电平分离模块不能够处理直流信号。
技术实现思路
鉴于以上
技术介绍
的缺陷,本技术旨在提供能够输出大功率直流信号的功率放大器。本技术提供的功率放大器包括:第一功率输出模块与第二功率输出模块,二者结构完全相同,且第一功率输出模块与第二功率输出模块各由k个完全相同的场效应管单元并联形成,所述第一功率输出模块与第二功率输出模块各具有模块源极、模块漏极和模块门极;所述每个场效应管单元包括m个N沟道场效应管、驱动电路和基板,每个场效应管单元的m个N沟道场效应管和驱动电路装于所述基板上,每个场效应管单元中的m个N沟道场效应管并联形成每个场效应管单元的公共源极、公共漏极和公共门极;电平分离模块,其能够将待放大信号分离并输出正向电平和负向电平,所述电平分离模块包括电压跟随器、恒流源和放大器;所述电压跟随器的输出端与所述恒流源的输入端相连,所述恒流源的输出端与所述放大器的输入端相连;其中第一功率输出模块的模块门极连接前述电平分离模块分离出的正向电平,第二功率输出模块的模块门极连接前述电平分离模块的负向电平。进一步,所述功率放大器的最大输出功率与所述场效应管单元的个数k以及所述N沟道场效应管的个数m成正相关。所述第一功率输出模块和所述第二功率输出模块各自所有的场效应管单元中的N沟道场效应管采用频率特性好的耐高压功率开关型场效应管,其能够将频率范围在DC~20kHz的信号以高达700Vpp的电压大功率地输出。所述功率放大器还包括散热板,第一功率输出模块和第二功率输出模块的所有场效应管单元均装于该散热板上。所述的功率放大器还包括前置放大模块,其能够放大输入到其中的信号,并将放大后的信号输入到所述电平分离模块。所述前置放大模块采用集成电路模块与晶体管分立元件构成。所述前置放大模块能够将不大于10Vpp的电压信号,最大放大至700Vpp,其中Vpp为电压峰值。所述功率放大器还包括整流模块,其能够对市电进行整流、滤波,并为前述第一功率输出模块及第二功率输出模块供电。按照以上本技术提供的功率放大器,首先使用了电平分离模块对电子电平进行变换,因此,能够很好地实现直流通路,且在DC~20kHz频率范围内,能实现信号无失真地电平分离,并且配合本技术两个相同的功率输出模块,能够实现推挽输出,从而实现大功率无失真地输出。具体来说,本技术能够实现以下效果:1、输出电压最大可为700Vpp(峰值)。2、可以无失真地再现输入波形,总谐波失真(THD)小于3%。3、输出电压摆率达到(SlewRate)50V/us。4、负载类型可为:电阻、电容、电感。附图说明图1为现有技术中采用三极管的推挽输出极电路。图2为现有技术中采用MOSFET的推挽输出极电路。图3为现有技术中的电平分离电路。图4为现有技术中的另一种电平分离电路。图5为本技术一个实施例的功率放大器的等效结构简图。图6为本技术一个实施例的功率输出模块的结构简图。图7为本技术一个功率输出模块的电路示意图。图8为本技术一个场效应管单元的电路示意图。图9为本技术电平分离模块的电路示意图。图10为本技术的电平分离模块的输入端及输出端的信号示意图。图11为本技术的另一实施例的功率放大器的电路示意图。具体实施方式为了对DC~20kHz范围的电流信号进行功率放大,本技术提供一种功率放大器。为说明本技术的技术方案,下面结合实施例进行说明。须注意,所描述的实施例仅是本技术的一部分、而非全部实施例。基于所描述的实施例,本领域普通技术人员不付出创造性劳动所获得的其他实施例,均属于本技术保护的范围。实施例一图5为本技术一实施例的功率放大器的等效结构简图,Output表示输出端。如图5与图9所示,所示的本技术的功率放大器包括:电平分离模块W,其能够将待放大信号W1分离并输出正向电平W4和负向电平W5;第一功率输出模块M1和第二功率输出模块M2,二者结构完全相同,且均可以分别等效为一个N沟道场效应管,图5中仅画出两个功率输出模块M1、M2所对应的两个等效N沟道场效应管,但这并不表示本实施例的两个功率输出模块仅仅由两个N沟道场效应管构成。如上所述,第一功率输出模块M1及第二功率输出模块M2结构完全相同。在本实施例中,第一功率输出模块M1及第二功率输出模块M2各包括k个相互并联的完全相同的场效应管单元。所述的k个场效应管单元并联组合方式如图6、图7所示。图7为第一功率输出模块的电路示意图,所述的k个场效应管单元并联形成第一功率模块M1,其包含第一模块源极S1、第一模块漏极D1和第一模块门极G1;同理,第二功率模块的k个场效应单元并联,并包含第二模块源极、第二模块漏极和第二模块门极。图8为所述第一功率模本文档来自技高网
...
功率放大器

【技术保护点】
一种功率放大器,包括:第一功率输出模块与第二功率输出模块,二者结构完全相同,且第一功率输出模块与第二功率输出模块各由k个完全相同的场效应管单元并联形成,所述第一功率输出模块与第二功率输出模块各具有模块源极、模块漏极和模块门极;所述每个场效应管单元包括m个N沟道场效应管、驱动电路和基板,每个场效应管单元的m个N沟道场效应管和驱动电路装于所述基板上,每个场效应管单元中的m个N沟道场效应管并联形成每个场效应管单元的公共源极、公共漏极和公共门极;电平分离模块,其能够将待放大信号分离并输出正向电平和负向电平,所述电平分离模块包括电压跟随器、恒流源和放大器;所述电压跟随器的输出端与所述恒流源的输入端相连,所述恒流源的输出端与所述放大器的输入端相连;其中第一功率输出模块的模块门极连接前述电平分离模块分离出的正向电平,第二功率输出模块的模块门极连接前述电平分离模块的负向电平。

【技术特征摘要】
1.一种功率放大器,包括:第一功率输出模块与第二功率输出模块,二者结构完全相同,且第一功率输出模块与第二功率输出模块各由k个完全相同的场效应管单元并联形成,所述第一功率输出模块与第二功率输出模块各具有模块源极、模块漏极和模块门极;所述每个场效应管单元包括m个N沟道场效应管、驱动电路和基板,每个场效应管单元的m个N沟道场效应管和驱动电路装于所述基板上,每个场效应管单元中的m个N沟道场效应管并联形成每个场效应管单元的公共源极、公共漏极和公共门极;电平分离模块,其能够将待放大信号分离并输出正向电平和负向电平,所述电平分离模块包括电压跟随器、恒流源和放大器;所述电压跟随器的输出端与所述恒流源的输入端相连,所述恒流源的输出端与所述放大器的输入端相连;其中第一功率输出模块的模块门极连接前述电平分离模块分离出的正向电平,第二功率输出模块的模块门极连接前述电平分离模块的负向电平。2.如权利要求1所述的功率放大器,其特征在于,所述功率放大器的最大输出功率与所述场效应管单元的个...

【专利技术属性】
技术研发人员:黄承伟
申请(专利权)人:黄承伟
类型:新型
国别省市:北京,11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评论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发表了对其他浏览者有用的留言会获得科技券。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