Lithium ion battery charging and discharging circuit with protection function relates to the field of lithium battery protection. The utility model is to solve the problem that the lithium ion battery is damaged and the service life is short due to the overcharge and over discharge of the existing vehicle lithium battery. The control signal output end of the power supply circuit connected with the control signal input end of the controller of the power supply, the power supply circuit of the signal output end is connected with the charging circuit of the power supply signal input terminal, a signal controller is connected with the output end of the signal input end of the charging circuit, charging circuit signal output end of the charging lithium battery is connected with a signal input on the other end, a signal output end of the controller connected to the discharge circuit level signal input end discharge signal of the output terminal of the discharge circuit discharge signal input end is connected with the lithium battery. It is used to charge and discharge lithium batteries.
【技术实现步骤摘要】
具有保护功能的锂电池车载充放电电路
本技术涉及具有保护功能的锂电池车载充放电电路。属于锂电池保护领域。
技术介绍
锂电池目前已经是卫星定位车载终端上的必备器件,其功能是在车身蓄电池欠压或者没电时能够尽可能的将车辆的一些信息传至监管平台。如此广泛的应用,但电池的安全性问题一直是难以解决的“定时炸弹”。原因很简单,通常使用的锂电池工作温度在0~65度左右,而车辆是的使用环境是-40~80度;经常充电、放电会导致电池使用寿命变短,甚至失效;过冲、过放都会对电池本身造成一定程度的伤害,日积月累电池就会出问题。锂电池一旦出现问题会给车辆造成不可预估的后果,甚至给驾驶员的生命、财产造成威胁。另外,电池充放电保护芯片已经大批量使用,但该类型芯片是针对通用锂电池设计的,民用锂电池电压是3.7V,而车载锂电池通常是7.4V,保护芯片无法针对车身的实际使用情况进行特定的保护。基于上述原因,现有技术中存在的缺陷在于:现有的车载锂电池过充过放,导致锂电池损害及寿命短的问题。
技术实现思路
本技术是为了解决现有的车载锂电池过充过放,导致锂电池损害及寿命短的问题。现提供具有保护功能的锂电池车载充放电 ...
【技术保护点】
具有保护功能的锂电池车载充放电电路,其特征在于,它包括充电电路(1)、放电电路(2)、供电电路(3)和控制器(4),控制器(4)的电源控制信号输出端连接供电电路(3)的电源控制信号输入端,供电电路(3)的电源信号输出端连接充电电路(1)的电源信号输入端,控制器(4)的一个电平信号输出端连接充电电路(1)的电平信号输入端,充电电路(1)的充电信号输出端连接锂电池(5)的充电信号输入端,控制器(4)的另一个电平信号输出端连接放电电路(2)的电平信号输入端,放电电路(2)的放电信号输出端连接锂电池(5)的放电信号输入端,充电电路(1)包括电阻R1—R7、电容C1—C3、型号为DG ...
【技术特征摘要】
1.具有保护功能的锂电池车载充放电电路,其特征在于,它包括充电电路(1)、放电电路(2)、供电电路(3)和控制器(4),控制器(4)的电源控制信号输出端连接供电电路(3)的电源控制信号输入端,供电电路(3)的电源信号输出端连接充电电路(1)的电源信号输入端,控制器(4)的一个电平信号输出端连接充电电路(1)的电平信号输入端,充电电路(1)的充电信号输出端连接锂电池(5)的充电信号输入端,控制器(4)的另一个电平信号输出端连接放电电路(2)的电平信号输入端,放电电路(2)的放电信号输出端连接锂电池(5)的放电信号输入端,充电电路(1)包括电阻R1—R7、电容C1—C3、型号为DG2057TT的充电芯片KU11、PMOS管KT1、二极管RD1、发光二极管DS1、三极管KT2和热敏电阻NR1,二极管RD1的正极作为充电电路(1)的电源信号输入端,二极管RD1的负极同时连接电阻R1的一端、电阻R2的一端、型号为DG2057TT的充电芯片KU11的3号引脚、型号为DG2057TT的充电芯片KU11的8号引脚、电容C1的一端和电阻R3的一端,电容C1的另一端同时连接电源地和型号为DG2057TT的充电芯片KU11的6号引脚,型号为DG2057TT的充电芯片KU11的1号引脚同时连接电阻R1的另一端和PMOS管KT1的漏极,PMOS管KT1的源极同时连接型号为DG2057TT的充电芯片KU11的2号引脚、电容C2的一端和锂电池的正极,电容C2的另一端连接电源地,电容C2的两端输出的电压为锂电池(5)充电,PMOS管KT1的栅极同时连接电阻R2的一端和型号为DG2057TT的充电芯片KU11的7号引脚,电阻R3的另一端同时连接型号为DG2057TT的充电芯片KU11的4号引脚、电阻R5的一端、三极管KT2的发射极和热敏电阻NR1的一端,热敏电阻NR1的另一端同时连接电源地、电阻R5的另一端、电阻R4的一端、电阻R6的一端和电容C3的一端,电阻R4的另一端连接发光二极管DS1的负极,发光二极管DS1的正极连接型号为DG2057TT的充电芯片KU11的5号引脚,三极管KT2的基极同时连接电阻R6的另一端、电容C3的另一端和电阻R7的一端,电阻R7的另一端作为充电电路(1)的电平信号输入端;放电电路(2)包括电阻R8—R11、电容C4—C5、三极管KT3、型号为AURF7416QTR的PMOS管KT25和肖特基二极管RD32,电阻R8的一端作为放电电路(2)的电平信号输入端,电阻R8的另一端同时连接电阻R9的一端、电容C4的一端和三极管KT3的基极,电容C4的另一端同时连接电阻R9的另一端、三极管KT3的发射极和电源地,三极管KT3的集电极连接电阻R10的一端,电阻R10的另一端同时连接电阻R11的一端和型号为AURF7416QTR的PMOS管KT2...
【专利技术属性】
技术研发人员:郑祥滨,毕嗣君,刘洪波,王晶,高成鼎,
申请(专利权)人:航天科技控股集团股份有限公司,
类型:新型
国别省市:黑龙江,23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发表了对其他浏览者有用的留言会获得科技券。