卡连接器制造技术

技术编号:16565779 阅读:62 留言:0更新日期:2017-11-15 04:56
一种卡连接器,包括端子模组、盖设在端子模组外围的金属外壳、固设于卡连接器一侧的退卡机构及固设于卡连接器一端的开关端子,所述卡连接器形成有供插入组件插入的插接空间并形成有插接口,所述退卡机构包括推杆及可与所述推杆联动的退卡件,所述开关端子包括弹性端子及与弹性端子配合的定端子,在插拔方向上,所述弹性端子与退卡件至少部分重叠,所述插入组件插入插接空间后仅与退卡件接触而不会与开关端子接触,所述开关端子通过退卡件驱动实现弹性端子与定端子的接触与断开,开关端子及退卡机构的结构及相互配合关系,能够有效改善卡连接器的整体外形尺寸,同时能够防止卡连接器在使用过程中退卡机构产生异响。

Card connector

A card connector comprises a terminal module, a terminal module arranged at periphery of the metal shell is fixedly provided with a connector, one side of the card withdrawing mechanism is fixedly provided with a connector and one end of the switch terminal, the connector is formed inserting space for insertion of the insert assembly and the formation of a socket, the card withdrawing mechanism comprises a push rod and can return the card piece and the push rod linkage, including terminal terminal and fixed terminal with elastic and elastic terminals of the switch, the plug on the direction of the elastic terminal and the back of the card at least partially overlap, the insertion component is inserted into the joint space after only with the back card without contact and switch terminal contact the switch terminal through the back of the card drive implementation of elastic terminals and terminal fixed contact with disconnected, and the interaction of structure switch terminals and a card withdrawing mechanism, can effectively improve the card The overall size of the connector can also prevent the card connector from generating abnormal sound during the use of the card.

【技术实现步骤摘要】
卡连接器
本技术涉及一种卡连接器。
技术介绍
由于电子卡形式存储媒体具有轻薄短小、高存储量、耐震、可多次重复记忆等优异特性,因此被广泛的运用在信息家庭、个人计算机或可携带式数字产品上。电子卡与电子产品连接时,必须通过电子卡连接器作为媒体媒介,以便于计算机主机的读取与存储。现有技术中的卡连接器一般包括端子模组、盖设于端子模组上的具有一插接空间的金属外壳,固定于金属外壳一侧的退卡机构、固定在金属外壳或端子模组一端的开关端子及可承载至少一电子卡后插入插接空间内的卡托。开关端子一般包括一弹性端子及与弹性端子配合的定端子,通过卡托插入插接空间后抵推弹性端子以实现弹性端子与定端子的断开与接触,从而实现开关功能。退卡机构一般包括推杆及退卡件。所述退卡件中部通过枢接安装于铁壳一端,所述推杆一端与退卡件一端卡扣联动配合,推杆另一端供使用者推拉操作。通过推杆一端联动退卡件,退卡件另一端抵推托盘而实现卡托从插接空间的退出动作。然而现有技术中,所述开关端子的接触与断开一般由卡托直接抵压驱动弹性端子实现,开关端子与退卡机构设计的比较分散而彼此独立,致使连接器宽度比较大,且当卡托完全插入插接空间后,退卡机构的退卡件经常会因为生产公差等因素而发生异动产生异响。鉴于此,有必要将现有的卡连接器结构予以改进,以解决上述问题。
技术实现思路
本技术的目的在于提供一种卡连接器,所述开关端子结构稳定,与退卡机构配合紧密,且卡连接器在使用过程中退卡机构不会产生异响。为实现上述目的,本技术提供了一种卡连接器,包括端子模组、盖设在端子模组外围的金属外壳、固设于卡连接器一侧的退卡机构及固设于卡连接器一端的开关端子,所述卡连接器形成有供插入组件插入的插接空间并形成有插接口,所述退卡机构包括推杆及可与所述推杆联动的退卡件,所述推杆于插拔方向上可滑动的组设于卡连接器一侧,所述退卡件枢转安装于卡连接器远离插接口的一端,所述开关端子包括弹性端子及与弹性端子配合的定端子,在插拔方向上,所述弹性端子与退卡件至少部分重叠,所述插入组件插入插接空间后仅与退卡件接触而不会与开关端子接触,所述开关端子通过退卡件驱动实现弹性端子与定端子的接触与断开。作为本技术的进一步改进,所述卡连接器包括绝缘体,所述弹性端子固设于所述绝缘体上并形成弹性端子模块,所述弹性端子模块固设于金属外壳上。作为本技术的进一步改进,所金属外壳包括有顶板,所述金属外壳远离插接口一端的顶板向插接空间内撕破折弯形成用于与弹性端子模块的绝缘体固持的第一固定片及第二固定片,所述第一固定片及第二固定片的延伸方向成一定角度。作为本技术的进一步改进,所述定端子由金属外壳远离插接口一端的顶板向插接空间内撕破折弯形成,所述弹性端子自由端固设有与退卡件接触的绝缘块,于卡连接器宽度方向上,所述定端子位于绝缘块和绝缘体之间。作为本技术的进一步改进,所述金属外壳远离插接口一端形成有枢转孔,所述退卡件对应枢转孔形成有配合孔,所述卡连接器还包括定位轴,所述定位轴包括圆柱状定位主体及与所述定位主体一端连接的限位帽,所述定位主体穿过枢转孔及配合孔,定位主体远离限位帽一端与金属外壳或者退卡件固定为一体。作为本技术的进一步改进,所述金属外壳包括有顶板,所述顶板远离插接口的一端向下凹陷形成有与顶板所在面呈上下落差状的凹陷部,所述枢转孔位于凹陷部上。作为本技术的进一步改进,所述定位轴通过点焊或胶粘与金属外壳或者退卡件固定。作为本技术的进一步改进,所述退卡机构的推杆可滑动的组设于金属外壳一侧上。作为本技术的进一步改进,所述金属外壳包括顶板、由顶板两侧向下延伸形成的侧板及由顶板一端向下延伸形成的端板,所述各端板及各侧板的侧缘弯折延伸形成有与顶板相对且平行设置的固定部,所述固定部用于固定至对接电路板,所述顶板、侧板、端板及固定部共同围设形成所述插接空间并形成所述插接口,所述金属外壳的顶板靠近其中一侧板的位置向插接空间内撕破折弯形成有与侧板平行且间隔设置的的限位部,所述推杆组装固定于所述限位部及与所述限位部相邻的侧板之间,并且由顶板及固定部上下限位。作为本技术的进一步改进,与所述限位部相邻的侧板的侧缘延伸形成有悬臂状限位臂,所述限位臂沿插入方向延伸,且与所述顶板相对设置,所述限位臂对应由下至上弹性抵压于推杆侧缘。本技术的有益效果是:通过本技术所揭示的开关端子及退卡机构的结构及相互配合关系,能够有效改善卡连接器的整体外形尺寸,同时能够防止卡连接器在使用过程中退卡机构产生异响。整体结构紧凑,功能稳定性好。附图说明图1是本技术卡连接器的金属外壳、退卡机构及开关端子组合后的仰视图。图2是本技术卡连接器的金属外壳、退卡机构及开关端子的立体分解示意图。图3是本技术卡连接器的卡托组装入图1所示金属外壳后的仰视图。具体实施方式为了使本技术的目的、技术方案和技术效果更加清楚,下面结合附图和具体实施例对本技术进行详细描述。请参阅图1至图3所示,本技术公开了一种卡连接器,包括金属外壳1、固定在金属外壳1一侧的退卡机构2及固定在金属外壳一端的开关端子4。所述金属外壳1盖设于至少一个端子模组(未图示)外围而形成卡连接器。所述端子模组可以为豆腐块形式,即端子模组与金属外壳1相互独立。当然在其它事实例中,所述端子模组亦可以为与金属外壳1四周扣合固定的形式。请参阅图2和图3所示,所述金属外壳1由一整块金属板冲压弯折形成,包括大致呈平板状的顶板11、由顶板11两侧垂直向下延伸形成的侧板12、由顶板11一端垂直向下延伸形成的端板13。所述端板13和侧板12相互断开而未连接。所述各端板13及各侧板12的侧缘垂直延伸形成有与顶板11相对且平行设置的固定部123。所述固定部123用于与对接电路板(未图示)固定。所述顶板11、侧板12、端板13及固定部123共同围设形成用于插接电子卡(未图示)或卡托(未图示)的插接空间101并形成插接口102。请参阅图1和图2所示,所述金属外壳1的顶板11靠近其中一侧板12位置向插接空间101内撕破折弯形成有与侧板12平行且间隔设置的限位部111。与所述限位部111相邻的侧板12的侧缘延伸形成有悬臂状限位臂121。所述限位臂121沿插入方向延伸且与所述顶板11相对设置,限位臂121于卡连接器厚度方向可弹性形变。请参阅图1和图2所示,所述金属外壳1的顶板11远离插接口102一端位置向下冲压折弯形成有与顶板11所在面呈上下落差状的凹陷部112,所述凹陷部112呈水平状,所述凹陷部112上贯穿形成有枢转孔1120。请参阅图1至图3所示,所述退卡机构2包括长条形板状推杆21及与推杆21联动的退卡件22。所述推杆21组装固定于所述限位部111及与所述限位部111相邻的侧板12之间。所述限位臂121对应由下至上弹性抵压于推杆21的侧缘,限位臂121可使推杆21稳定安装于金属外壳1上以防止推杆21发生异动异响。所述推杆21可于插拔方向上相对金属外壳1实现移动。所述推杆21一端形成有用于与退卡件22配合的限位缺口211。请参阅图1至图3所示,所述退卡件22大致呈金属板状,退卡件22中间部位对应金属外壳1的枢转孔1120贯通形成有配合孔221。退卡件22一端卡位于推杆21的限位缺口211内本文档来自技高网...
卡连接器

【技术保护点】
一种卡连接器,包括端子模组、盖设在端子模组外围的金属外壳、固设于卡连接器一侧的退卡机构及固设于卡连接器一端的开关端子,所述卡连接器形成有供插入组件插入的插接空间并形成有插接口,所述退卡机构包括推杆及可与所述推杆联动的退卡件,所述推杆于插拔方向上可滑动的组设于卡连接器一侧,所述退卡件枢转安装于卡连接器远离插接口的一端,所述开关端子包括弹性端子及与弹性端子配合的定端子,其特征在于:在插拔方向上,所述弹性端子与退卡件至少部分重叠,所述插入组件插入插接空间后仅与退卡件接触而不会与开关端子接触,所述开关端子通过退卡件驱动实现弹性端子与定端子的接触与断开。

【技术特征摘要】
1.一种卡连接器,包括端子模组、盖设在端子模组外围的金属外壳、固设于卡连接器一侧的退卡机构及固设于卡连接器一端的开关端子,所述卡连接器形成有供插入组件插入的插接空间并形成有插接口,所述退卡机构包括推杆及可与所述推杆联动的退卡件,所述推杆于插拔方向上可滑动的组设于卡连接器一侧,所述退卡件枢转安装于卡连接器远离插接口的一端,所述开关端子包括弹性端子及与弹性端子配合的定端子,其特征在于:在插拔方向上,所述弹性端子与退卡件至少部分重叠,所述插入组件插入插接空间后仅与退卡件接触而不会与开关端子接触,所述开关端子通过退卡件驱动实现弹性端子与定端子的接触与断开。2.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卡连接器,其特征在于:所述卡连接器包括绝缘体,所述弹性端子固设于所述绝缘体上并形成弹性端子模块,所述弹性端子模块固设于金属外壳上。3.根据权利要求2所述的卡连接器,其特征在于:所金属外壳包括有顶板,所述金属外壳远离插接口一端的顶板向插接空间内撕破折弯形成用于与弹性端子模块的绝缘体固持的第一固定片及第二固定片,所述第一固定片及第二固定片的延伸方向成一定角度。4.根据权利要求2所述的卡连接器,其特征在于:所述定端子由金属外壳远离插接口一端的顶板向插接空间内撕破折弯形成,所述弹性端子自由端固设有与退卡件接触的绝缘块,于卡连接器宽度方向上,所述定端子位于绝缘块和绝缘体之间。5.根据权利要求1至4项中任意一项所述的卡连接器,其特征在于:所述金属外壳远离插接口一端形成有枢转...

【专利技术属性】
技术研发人员:朱跃龙朱昭晖周建波
申请(专利权)人:启东乾朔电子有限公司
类型:新型
国别省市:江苏,32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评论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发表了对其他浏览者有用的留言会获得科技券。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