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种高韧性木塑PP复合材料的制备方法技术

技术编号:16554657 阅读:39 留言:0更新日期:2017-11-14 15:08
本发明专利技术涉及一种木塑PP复合材料的制备方法,利用稻壳粉通过熔融挤出法改性PP,形成木塑PP复合材料,该材料原料按重量份数计为:聚丙烯60‑80份,稻壳粉20‑40份,相容剂0‑12份,偶联剂0‑3份,液体石蜡3‑6份。生产方法是利用双螺杆挤出机对物料进行共混,将挤出的料条经冷却水冷却、干燥、切粒、包装。本发明专利技术通过利用稻壳粉通过熔融挤出法改性PP,进而得到一种木塑PP复合材料。

Preparation method of a high toughness wood plastic PP composite

The invention relates to a preparation method of a wood plastic composite PP, PP modified by melt extrusion using rice husk powder, forming wood plastic PP composite material, the material by weight: 60 PP 80, 20 rice husk powder 40, 0 compatibilizer 12, coupling agent 0 3 copies, 6 copies of 3 liquid paraffin. The production method is to use twin-screw extruder to blend the material, and then the extruded strip is cooled, dried, diced and packaged by cooling water. Through the use of rice husk powder, the PP is modified by melt extrusion, and then a wood plastic PP composite is obtained.

【技术实现步骤摘要】
一种高韧性木塑PP复合材料的制备方法
本专利技术属于PP生物塑料领域,涉及利用稻壳粉改性PP,从而获得一种木塑PP复合材料。
技术介绍
稻壳粉改性聚丙烯,不仅可以提高聚丙烯的力学性能,还可以降低成本。与传统木塑相比,稻壳粉在我国广泛存在,每年都会产生大量的稻壳粉,在改性塑料行业应用稻壳粉,是一种变废为宝的举措,可以给农民增收,可以减少稻壳焚烧对环境造成的污染。关于木塑的专利,一般需要采用锥双挤出机进行挤出造粒,并不能采用常用的平行双螺杆挤出机进行挤出造粒,采用平行双螺杆挤出机会出现稻壳粉不易下料,堵住挤出机加料口的现象。本专利技术稻壳粉改性聚丙烯,采用平行双螺杆挤出机进行挤出造粒,通过预处理干燥稻壳粉,以及加助剂液体石蜡,基本改善出现稻壳粉不易下料,堵住挤出机加料口的现象。
技术实现思路
本专利技术的目的就是通过改变稻壳粉种类改性PP,而提供一种木塑聚丙烯的制备方法。一种稻壳粉改性聚丙烯,由下述组分按重量份制成:60-80份聚丙烯、3-6份液体石蜡、20-40份稻壳粉、2-3份相容剂、偶联剂0-3份。作为优选,液体石蜡粘度为30-40mm²/s;粘度过小,不易粘附稻壳粉;粘度太大,不易流动,会造成粘附不均匀。所述的稻壳粉粒径不小于80目,稻壳粉预处理,80摄氏度烘干4个小时。此时稻壳粉改性聚丙烯性能优良。所述的稻壳粉含水率不大于4%,含水率太高,容易造成稻壳粉改性聚丙烯的拉条过程中容易出现断条现象;所述的相容剂选自马来酸酐接枝聚丙烯。所述的偶联剂优先选木塑偶联剂。一种稻壳粉改性聚丙烯的制备方法,由以下步骤组成:(1)称取60-80份聚丙烯、3-6份液体石蜡,加入高混机,高混1-3min;(2)稻壳粉预处理,80摄氏度烘干4个小时。称取20-40份稻壳粉,加入步骤(1)所述的高混机中,高混2-4min;继续加入2-3份相容剂、偶联剂0-3份,高混2-4min,取出备用;(3)将步骤(2)所得物料加入双螺杆挤出机,在温度170-190℃、转速260-300、主喂料频率7-9、侧喂料频率0的工艺条件下造粒,制备本专利技术所述的木塑聚丙烯。步骤(1)可以让聚丙烯粒子表面粘满液体石蜡;步骤(2)可以将稻壳粉粘附在聚丙烯粒子表面。连接聚丙烯和稻壳粉的“胶黏剂”正是液体石蜡。现有技术将聚丙烯和稻壳粉一起加入挤出机,会造成聚丙烯容易下料,稻壳粉不易下料的现象,堵住挤出机喂料口。而通过步骤(1)和(2)所获得的粘满稻壳粉的聚丙烯料粒,可以很顺畅地加到挤出机,不会出现稻壳粉不易下料的现象,更不会堵住挤出机的喂料口。本专利技术所述的稻壳粉改性聚丙烯的制备方法,具有以下优点:(1)对挤出机没有特殊要求,不需要锥双挤出机,可以采用普通双螺杆挤出机进行挤出造粒;(2)通过液体石蜡的“胶黏”作用,解决了稻壳粉不易下料,甚至堵住挤出机加料口的现象。实施例中所用的原材料,除特殊说明外,实施例中各组分都为重量份。实施例1(1)称取80份聚丙烯、5份液体石蜡,加入高混机,高混2min;(2)稻壳粉预处理,80摄氏度烘干4个小时。称取稻壳粉20份,加入步骤(1)所述的高混机中,高混3min;继续加入3份相容剂、偶联剂2份,高混3min,取出备用;(3)将步骤(2)所得物料加入双螺杆挤出机,在170-190℃、转速260-300、主喂料频率7-9、侧喂料频率0的工艺条件下造粒,制备本专利技术所述的木塑聚丙烯。检测结果如下:简支梁缺口冲击强度(KJ/m2)【ISO179-1:2010】:29;简支梁无缺口冲击强度(KJ/m2)【ISO179-1:2010】:3.8;悬臂梁无缺口冲击强度(KJ/m2)【ISO180:2010】:28.7;拉伸强度Mpa【ISO527-2:2012】:32.8;弯曲强度Mpa【ISO178:2010】:41.4;弯曲模量Mpa【ISO178:2010】:1423。实施例2(1)称取70份聚丙烯、5份液体石蜡,加入高混机,高混2min;(2)稻壳粉预处理,80摄氏度烘干4个小时。称取30份稻壳粉,加入步骤(1)所述的高混机中,高混3min;继续加入3份相容剂、偶联剂2份,高混3min,取出备用;(3)将步骤(2)所得物料加入双螺杆挤出机,在170-190℃、转速260-300、主喂料频率7-9、侧喂料频率0的工艺条件下造粒,制备本专利技术所述的木塑聚丙烯。检测结果如下:简支梁缺口冲击强度(KJ/m2)【ISO179-1:2010】:16.3简支梁无缺口冲击强度(KJ/m2)【ISO179-1:2010】:2.8悬臂梁无缺口冲击强度(KJ/m2)【ISO180:2010】:26.4拉伸强度Mpa【ISO527-2:2012】:31.9弯曲强度Mpa【ISO178:2010】:52.7弯曲模量Mpa【ISO178:2010】:1661实施例3(1)称取60份聚丙烯、5份液体石蜡,加入高混机,高混2min;(2)稻壳粉预处理,80摄氏度烘干4个小时。称取稻壳粉40份,加入步骤(1)所述的高混机中,高混3min;继续加入3份相容剂、偶联剂2份,高混3min,取出备用;(3)将步骤(2)所得物料加入双螺杆挤出机,在170-190℃、转速260-300、主喂料频率7-9、侧喂料频率0的工艺条件下造粒,制备本专利技术所述的木塑聚丙烯。检测结果如下:简支梁缺口冲击强度(KJ/m2)【ISO179-1:2010】:13.8简支梁无缺口冲击强度(KJ/m2)【ISO179-1:2010】:2.2悬臂梁无缺口冲击强度(KJ/m2)【ISO180:2010】:16.2拉伸强度Mpa【ISO527-2:2012】:34.7弯曲强度Mpa【ISO178:2010】:53.8弯曲模量Mpa【ISO178:2010】:1914。本文档来自技高网...

【技术保护点】
一种木塑PP复合材料的制备方法,其特征在于通过利用稻壳粉通过熔融挤出法改性PP制备出木塑PP复合材料,其原料组分按重量计,配方如下:聚丙烯60‑80份,稻壳粉20‑40份,相容剂0‑12份,偶联剂0‑3份,液体石蜡3‑6份。

【技术特征摘要】
1.一种木塑PP复合材料的制备方法,其特征在于通过利用稻壳粉通过熔融挤出法改性PP制备出木塑PP复合材料,其原料组分按重量计,配方如下:聚丙烯60-80份,稻壳粉20-40份,相容剂0-12份,偶联剂0-3份,液体石蜡3-6份。2.如权利要求书1所述的稻壳粉改性聚丙烯,其特征在于:所述的稻壳粉粒径不小于80目,含水率不大于4%。3.如权利要求书1所述的稻壳粉改性聚丙烯,其特征在于:所述的液体石蜡的粘度为30-40mm²/s(检测标准ISO3104,温度40℃)。4.如权利要求书1所述的稻壳粉改性聚丙烯,其特征在于:所述的相容剂为马来酸酐接枝聚丙烯。5.如权利要求书1所述的稻壳粉改性聚丙烯,其特...

【专利技术属性】
技术研发人员:张海斌崔成杰谢众
申请(专利权)人:黑龙江鑫达企业集团有限公司
类型:发明
国别省市:黑龙江,23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评论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发表了对其他浏览者有用的留言会获得科技券。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