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种高速机械贴标粘合剂的制备方法技术

技术编号:1655464 阅读:227 留言:0更新日期:2012-04-11 18:40
本发明专利技术公开了一种高速机械贴标粘合剂的制备方法。采用牦牛奶系干酪素和玉米淀粉为主要原料,配以自来水和尿素,添加剂包括交联剂、液化剂、流变调节剂、消泡剂等。将原料置于反应釜中升温、搅拌糊化,经过液化剂调pH值6.5-7.5进行液化,降温到40℃,再经过流变调节剂流变处理制备而成。本发明专利技术的特点一是显著降低了产品的生产成本,二是克服了采用传统方法制备时产品粘度、流变性存在储存稳定性差的难题。具有工艺简单,经济效益好,易于工业化实施等特点。

【技术实现步骤摘要】

本专利技术涉及,属于精细化工

技术介绍
啤酒及饮料行业商标机械化贴标用粘合剂的研究和开发随着其高速发展,新品种不断涌现。现有技术中CN1047521专利报道了用硅酸纳制备无机商标粘合的方法;CN1052497介绍了用黄糊精制备一种机械化贴标用粘合剂;CN1059352专利提出了用淀粉制备机械化贴标用粘合剂的办法;CN1104670专利介绍了用水溶性高分子材料制造机械化贴标用粘合剂的制备过程。上述文献所介绍的啤酒瓶机械化贴标粘合剂以及本专利技术人研制的HG型系列啤酒瓶标签粘合剂从粘度、储存稳定性和耐冷水性均难以满足3.5万瓶/h-4.5万瓶/h高速机械化贴标要求。专利技术者早在1998年利用本地乳牛奶系干酪素成功地开发了高速多功能机械贴标粘合剂,主要适应于啤酒瓶铝(锡)箔纸封口和商标一机同时贴标。但是,此类干酪素原料近几年大幅涨价,致使生产厂家经济效益明显降低。寻找一种原料易得、价格较低的用于高速机械贴标用的粘合剂的制备方法成为业内人士的共同任务。
技术实现思路
本专利技术的目的在于提供,解决了用传统方法制备粘合剂时存在粘度储存不稳定、流变性差,不易施胶的难题,提高了产品透明度和白度,同时也消除了产品刺激性的气味。本专利技术的制备方法是这样的采用牦牛奶系干酪素和玉米淀粉为主要原料,配以尿素及自来水,原料按一定比例配合,添加剂中交联剂由硫酸锌和氧化锌复配而成、液化剂为磷酸三钠和浓氨水、流变调节剂为亚硫酸铵、消泡剂为磷酸三丁酯。将原料投入反应釜内,加入交联剂和消泡剂,控制温度60-80℃,搅拌糊化60-120分钟,经过液化剂调pH值为6.5-7.5,进行液化,降温到40℃,再经过流变调节剂流变处理30分钟,卸料制备得产品。本专利技术的制备方法详述如下将自来水计量后加入反应釜中,启动搅拌,边升温边加入交联剂和消泡剂,使其溶解,搅拌均匀,当系统温度达到40℃,加入尿素和玉米淀粉,在50℃条件下,进行淀粉变性30分钟,然后将粒度为60~90目,蛋白质含量为83%~85%的牦牛奶系干酪素放入反应釜中,在60~80℃条件下,热糊化60-90分钟,制备出非透明的分散性胶体,然后,加入液化剂磷酸三钠,并用浓氨水调PH值到6.5~7.5,进行液化30分钟,降温至40℃,为增强产品的流变性,提高产品的透明性和白度,倒入流变调节剂处理30分钟,即可制备出适应不同季节、不同粘度要求的高速机械贴标粘合剂产品。本专利技术的高速机械贴标粘合剂的制备方法中,原料配合重量比为,自来水∶干酪素∶尿素∶玉米淀粉=100∶30-50∶20-40∶5-10,添加剂中交联剂硫酸锌和氧化锌两者的配合重量比为2-5∶0.5-2、液化剂磷酸三钠和浓氨水的加入量按重量计分别为干酪素的2%-6%和3%-10%。添加剂的加入量按重量比表示为干酪素∶交联剂∶液化剂∶流变调节剂∶消泡剂=100∶3-6∶5-8∶5-10∶1-3。本专利技术的高速机械贴标粘合剂的制备方法中,较适宜的原料配合重量比为,自来水∶干酪素∶尿素∶玉米淀粉=100∶40-45∶35∶5。本专利技术中,所用的液化剂磷酸三钠和浓氨水按1∶1重量比配合,分两步使用,添加量按重量记分别为干酪素的2%-6%和3%-10%。本专利技术的制备方法,添加剂中交联剂的主要作用是提高粘接的标签在0~5℃冷水浸泡时的耐水性。在添加剂中加入防霉杀菌剂杀菌处理,可以提高产品的储存性能,常用的防霉杀菌剂为双乙酸钠,其加入量为干酪素的1%-3%。本专利技术与传统方法相比,特点是在碱液化阶段,用弱碱性的磷酸三钠代替强碱性的氢氧化钠,用氨水代替容易起泡的碳酸钠,系统pH值由传统的7.5-8.5降到6.5-7.5。这样液化速度比较缓慢,可以提高产品的流变性。但是,产品的流变稳定性、透明度、色泽、味道均存在一些问题,为了克服上述四个缺点,更关键的选用了一种流变调节剂亚硫酸铵,进行流变处理;四项性能得到显著改善;消泡剂用磷酸三丁酯代替异辛醇,克服了刺激味道的问题。本专利技术取得的技术进步在于第一,显著降低了产品的生产成本;第二,克服了采用传统方法制备时产品粘度、流变性存在储存稳定性差的难题;第三,制备工艺简单,经济效益好,易于工业化实施。附图说明图1给出的是本专利技术的工艺流程图。具体实施例方式以下实施例用以说明本专利技术。实施例1采用兰州华羚牌牦牛奶系工业精一级干酪素,蛋白质含量为85%,在300kg自来水中,加入4kg交联剂和2kg消泡剂,升温搅拌溶解,在40℃加入尿素60kg,玉米淀粉10kg,50℃搅拌淀粉改性30min,然后加入牦牛奶系干酪素120kg,在75℃左右热糊化1.5h。然后降温到65℃加入6kg十水磷酸三钠,用少量氨水将系统的pH值调到6.5~7.5,液化30min。加入3kg双乙酸钠防霉剂消毒杀菌10min,降温到40℃,用7kg亚硫酸铵进行流变处理,卸料得513kg粘合剂产品,总固含量48%,粘度80~90Pa·s,适用于夏季高速机械贴标。实施例2采用兰州华羚牌牦牛奶系工业普一级干酪素,蛋白质含量为83%,在350kg自来水中,加入4kg交联剂和1.kg消泡剂,升温搅拌溶解,在45℃加入尿素100kg,玉米淀粉15kg,50℃搅拌淀粉改性30min,然后加入牦牛奶系干酪素90kg,在75℃左右热糊化1h。加入双乙酸钠2kg做防霉杀菌剂,然后降温到60℃加入十水磷酸三钠5kg,用浓氨水将系统的pH值调到7~7.5,液化30min.用6kg亚硫酸铵,增加流变性、透明度和白度,卸料得571kg粘合剂产品,总固含量41%,粘度35~45Pa·s,适用于冬季高速机械贴标。实施例3采用青海西宁产牦牛奶系工业一级干酪素,蛋白质含量为84%,在350kg自来水中,加入4kg耐水添加剂和2.5kg消泡剂,升温搅拌溶解,在40℃加入尿素100kg,玉米淀粉12kg,50℃搅拌淀粉改性30min,然后加入牦牛奶系干酪110kg,在75℃左右热液化1.0h。加入双乙酸钠3kg做防霉剂,然后降温到65℃加入十水磷酸三钠5kg,用氨水将系统的pH值调到6.5~7,液化60min。降温在40℃时,用6kg亚硫酸铵进行流变性、透明度、白度处理,卸料得592kg粘合剂产品,总固含量45%,粘度60~70Pa·s,适用于春秋两季高速机械贴标。权利要求1.,其特征在于采用牦牛奶系干酪素和玉米淀粉为主要原料,配以尿素及自来水,原料按以下重量比配合,自来水∶干酪素∶尿素∶玉米淀粉=100∶30-50∶20-40∶5-10,添加剂中交联剂由硫酸锌和氧化锌复配而成,两者的配合重量比为2-5∶0.5-2、液化剂为磷酸三钠和浓氨水、流变调节剂为亚硫酸铵、消泡剂为磷酸三丁酯,它们的加入量按重量比表示为干酪素∶交联剂∶液化剂∶流变调节剂∶消泡剂=100∶3-6∶5-8∶5-10∶1-3,将原料投入反应釜内,加入交联剂和消泡剂,控制温度60-80℃,搅拌糊化60-120分钟,经过液化剂调pH值为6.5-7.5,进行液化,降温到40℃,再经过流变调节剂流变处理30分钟,卸料制备得产品。2.按权利要求1所述的高速机械贴标粘合剂的制备方法,其特征在于原料配合重量比为,自来水∶干酪素∶尿素∶玉米淀粉=100∶40-45∶35∶5。3.按权利要求1或2所述的高速机械贴标粘合剂的制备方法,其特征在于液化剂本文档来自技高网...

【技术保护点】
一种高速机械贴标粘合剂的制备方法,其特征在于采用牦牛奶系干酪素和玉米淀粉为主要原料,配以尿素及自来水,原料按以下重量比配合,自来水∶干酪素∶尿素∶玉米淀粉=100∶30-50∶20-40∶5-10,添加剂中交联剂由硫酸锌和氧化锌复配而成,两者的配合重量比为2-5∶0.5-2、液化剂为磷酸三钠和浓氨水、流变调节剂为亚硫酸铵、消泡剂为磷酸三丁酯,它们的加入量按重量比表示为干酪素∶交联剂∶液化剂∶流变调节剂∶消泡剂=100∶3-6∶5-8∶5-10∶1-3,将原料投入反应釜内,加入交联剂和消泡剂,控制温度60-80℃,搅拌糊化60-120分钟,经过液化剂调pH值为6.5-7.5,进行液化,降温到40℃,再经过流变调节剂流变处理30分钟,卸料制备得产品。

【技术特征摘要】

【专利技术属性】
技术研发人员:杨久义张士莹
申请(专利权)人:河北科技大学
类型:发明
国别省市:13[中国|河北]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评论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发表了对其他浏览者有用的留言会获得科技券。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