护套型一次性安全手术刀制造技术

技术编号:16553977 阅读:71 留言:0更新日期:2017-11-14 14:44
一种护套型一次性安全手术刀,由刀片、刀柄和刀套组成,当刀套相对刀柄前后滑动并定位时,刀片从刀套中呈现伸出和缩回两种状态,其特征在于:定位机构由设在刀套上的按钮与设在刀柄上的护刀锁口(7)及露刀锁口(8)配合构成,其中,护刀锁口和露刀锁口的下部设置解锁斜面,当按压并拖动按钮时锁头就会接触解锁斜面并沿着解锁斜面爬出锁口形成解锁,以此使刀套相对刀柄在护刀锁口和露刀锁口两锁定位置之间滑动转换。本实用新型专利技术打破了传统定位机构设计的垄断,提高了手术刀的安全性,改善手术刀的使用手感和听觉感受。

Disposable safety knife with protective cover

A disposable scalpel safety protection unit, consisting of blade, knife and knife, knife handle and slide when the relative positioning, the blade from its sheath in extending and retracting the two state, which is characterized in that the positioning mechanism is composed of a knife and knife guard in the button on the lock in the handle (7) and dew knife lock (8) with a lower one knife guard locking and locking unlocking knife exposed setting slope, while pressing the button and drag the lock will unlock contact surface and climbed out along the inclined plane of the lock and unlock unlock form so that, relative to the knife handle in the knife knife guard lock and exposed knife lock two locking positions between the sliding switch. The utility model breaks the monopoly of the design of the traditional positioning mechanism, improves the safety of the scalpel, improves the handle feel and the hearing sense of the scalpel.

【技术实现步骤摘要】
护套型一次性安全手术刀
本技术涉及医用外科手术刀,特别涉及一种带刀片保护套的一次性使用的安全手术刀(亦称:一次性安全手术刀)。
技术介绍
一次性安全手术刀的发展已有数十年历史,其中对该手术刀的改进也经历过许多阶段,目前一次性安全手术刀的产品已逐渐走向成熟,而产品的设计理念更上升为:在保证安全性的前提下,更多的关注用户体验。比如,使用手感、视觉感受、用户心理等要素。与本技术最接近的现有技术是美国专利US6626925B2,名称为《安全外科手术刀》的专利技术专利。该专利的手术刀由刀片、刀柄和刀套组成,刀套上设按钮和锁头,刀柄上设滑槽,滑槽前端设护刀锁口,后端设露刀锁口,按压并推动按钮时,按钮带动锁头使刀套在护刀锁口和露刀锁口两锁定位置之间滑动转换,最终使刀片相对刀套前端口呈现伸出和缩回两种工作状态。以上由按钮的锁头与滑槽、护刀锁口及露刀锁口配合而形成滑动机构和定位机构在一次性安全手术刀的产品结构设计方面具有典型性。这种结构形式的特点是:结构简单可靠,设计合理,易于制造,近十多年来在手术刀领域中具有代表性,也难以突破这种结构形式。但是在长期使用中也暴露出一些不足,比如按钮为悬臂结构,轻压后即可打开刀套露出刀尖,安全感不强。再比如,从临床使用来看,这种结构形式的用户体验感还有待提高。为此,本技术从创新和突破的角度对上述一次性安全手术刀中的传统结构形式提出新的挑战,旨在设计一种新的适用于一次性安全手术刀的滑动定位结构,以打破传统垄断,克服现有技术存在的缺陷。
技术实现思路
本技术提供一种护套型一次性安全手术刀,其目的是要打破这类手术刀刀套与刀柄在定位机构上的传统设计垄断,设计一种新的适用于手术刀的定位机构,解决上现有技术中存在的安全性和用户体验不佳的问题。为达到上述目的,本技术采用的技术方案是:一种护套型一次性安全手术刀,由刀片、刀柄和刀套组成,刀片固定在刀柄前部,刀套套在刀柄前部并通过一滑动机构和一定位机构与刀柄前部相连。其创新在于:所述定位机构由设在刀套顶部上的按钮与设在刀柄侧面上的护刀锁口及露刀锁口配合构成。所述按钮系刀套上延伸出的弹性臂结构,弹性臂上设有按压部,按压按钮弹性臂在刀柄宽度方向上弹性变形,弹性臂的末端朝刀柄侧面设有锁头。所述护刀锁口位于刀柄前部侧面的护刀位置上,露刀锁口位于刀柄中部侧面的露刀位置上;护刀锁口为第一凹形口,从护刀锁口正面看该第一凹形口的右侧设有第一阻挡面,第一凹形口的下部设有第一解锁斜面;露刀锁口为第二凹形口,该第二凹形口的左侧设有第二阻挡面,第二凹形口的下部设有第二解锁斜面。在装配状态下,当刀套相对刀柄呈现护刀状态时,锁头卡入护刀锁口中形成护刀状态的定位锁定,当刀套相对刀柄呈现露刀状态时,锁头卡入露刀锁口中形成露刀状态的定位锁定;在护刀状态下按压并向后拉动按钮时,锁头沿第一解锁斜面爬出护刀锁口解锁,并随刀套向后滑动,直至落入露刀锁口;在露刀状态下按压并向前推动按钮时,锁头沿第二解锁斜面爬出露刀锁口解锁,并随刀套向前滑动,直至落入护刀锁口,以此使刀套相对刀柄在护刀锁口和露刀锁口两锁定位置之间滑动转换。上述技术方案中的有关内容解释如下:1.上述方案中,所述“前部”、“向前”中的“前”是指以本技术手术刀整体作为参照刀尖所指的方向。所述“向后”中的“后”是指“前”的反方向。2.上述方案中,所述“正面”是指以本技术手术刀整体作为参照刀尖朝左并且按钮朝上时所能看到的侧面。“反面”是指与正面相反的一面。正面至反面是手术刀的厚度方向。手术刀的前后是长度方向。在正面或反面状态下的上下方向是手术刀的宽度方向。本技术中给出的完整手术刀图示均是以右手握持时手术刀的姿态,用右手握持后拇指恰好自然作用于按钮。3.上述方案中,所述“顶部”是指右手握持手术刀时上方位置为顶部。所述“侧面”是指手术刀的正面或反面。所述“宽度方向”是指右手握持手术刀时的上下方向,而厚度方向是指右手握持手术刀时的前后方向。4.上述方案中,所述“凹形口”是指刀柄上向实体内凹陷的结构。所述“斜面”有三种类型,第一种是平面形式的斜面;第二种是凹面形式的斜面,即斜面在倾斜方向上由多段直线构成,在垂直倾斜方向上形成凹面或凸面,但本质还是斜面;第三种是弧面形式的斜面,即斜面在倾斜方向上由至少一段凹弧或/和凸弧构成,但本质还是斜面。在本技术中任何一种均可适用,具体可根据实际情况来确定。5.上述方案中,所述“定位锁定”是指刀套相对刀柄暂时被锁定不能滑动的状态,可以按压按钮来解除锁定状态。“定位锁定”与“锁死状态”不同,锁死状态是指刀套相对刀柄永久被锁定的状态,这种状态是永久性锁定,只有通过破坏才能解除锁死状态。6.上述方案中,所述“滑动机构”由刀柄前部外缘与刀套内缘配合构成,其中,刀柄前部的正面和反面沿长度方向均设有凸筋,刀套内缘对应该凸筋设置有凹槽,凸筋与凹槽配合构成滑动导向机构。“滑动机构”为现有技术。本技术的设计原理和构思是:本技术涉及带刀片保护套的一次性使用的安全手术刀。为了提高手术刀的安全性,改善手术刀的使用手感,打破传统定位机构设计的垄断,本技术在护刀锁口和露刀锁口的下部设置解锁斜面,当按压并拖动按钮时锁头就会接触解锁斜面并沿着解锁斜面爬出锁口形成解锁,以此使刀套相对刀柄在护刀锁口和露刀锁口两锁定位置之间滑动转换。由于上述技术方案的运用,本技术与现有技术相比具有以下优点和效果:1.尽管传统定位机构设计也是由按钮的锁头与护刀锁口及露刀锁口配合构成,但在解锁的机理和本质上存在很大区别。传统定位机构解锁的机理是在护刀锁口及露刀锁口的下部设置侧向出口(见图23),当锁头位于锁口内时,利用按钮的弹性变形将锁头从锁定位置移动到出口处,然后利用拖动力迫使锁头进入横向滑槽(L形滑槽23),并沿横向滑槽滑动。而本技术定位机构解锁的机理是在护刀锁口及露刀锁口的下部设置解锁斜面(见图21和图22),当按压并拖动按钮时,利用锁头接触解锁斜面并沿着解锁斜面爬出锁口形成解锁。传统定位机构解锁时锁头理论上沿侧向出口移出,弹性臂在刀柄厚度方向上不受顶压力。而本技术定位机构解锁时锁头是沿着解锁斜面爬出锁口,爬行过程中弹性臂在刀柄厚度方向上受到来自解锁斜面的顶压力。另外,传统定位机构解锁时锁头是从锁口的径向滑移出,而本技术定位机构解锁时锁头是从锁口的轴向爬升出。由此可见,两者对比机理和本质完全不同。从本领域手术刀的定位机构设计来看,本技术打破这类手术刀刀套与刀柄在定位机构上的传统设计垄断,具有突出的实质性特点和显著地进步。2.尽管传统定位机构除了锁头与护刀锁口及露刀锁口配合而外,还需要在护刀锁口与露刀锁口之间设置横向滑槽,锁头在护刀锁口与露刀锁口之间必须通过横向滑槽进行连接。而本技术摆脱了横向滑槽的约束,完全不受限于横向滑槽。3.本技术锁头是沿着解锁斜面爬出锁口,爬行过程中由于弹性臂在刀柄厚度方向上受到来自解锁斜面的顶压力,所以解锁时按压按钮的压力理论上要比传统定位机构大,即本技术解锁按压力要大于传统定位机构的按压力,换句话说本技术与传统定位机构相比锁定的可靠性更好,安全性更强,不容易产生因误操作和误触碰而导致刀套解锁。4.本技术锁头在解锁过程中,按钮的按压力随锁头沿解锁斜面爬本文档来自技高网...
护套型一次性安全手术刀

【技术保护点】
一种护套型一次性安全手术刀,由刀片(1)、刀柄(2)和刀套(3)组成,刀片(1)固定在刀柄(2)前部,刀套(3)套在刀柄(2)前部并通过一滑动机构和一定位机构与刀柄(2)前部相连;其特征在于:所述定位机构由设在刀套(3)顶部上的按钮(5)与设在刀柄(2)侧面上的护刀锁口(7)及露刀锁口(8)配合构成;所述按钮(5)系刀套(3)上延伸出的弹性臂结构,弹性臂上设有按压部(9),按压按钮(5)弹性臂在刀柄(2)宽度方向上弹性变形,弹性臂的末端朝刀柄(2)侧面设有锁头(6);所述护刀锁口(7)位于刀柄(2)前部侧面的护刀位置上,露刀锁口(8)位于刀柄(2)中部侧面的露刀位置上;护刀锁口(7)为第一凹形口,从护刀锁口(7)正面看该第一凹形口的右侧设有第一阻挡面(10),第一凹形口的下部设有第一解锁斜面(11);露刀锁口(8)为第二凹形口,该第二凹形口的左侧设有第二阻挡面(12),第二凹形口的下部设有第二解锁斜面(13);在装配状态下,当刀套(3)相对刀柄(2)呈现护刀状态时,锁头(6)卡入护刀锁口(7)中形成护刀状态的定位锁定,当刀套(3)相对刀柄(2)呈现露刀状态时,锁头(6)卡入露刀锁口(8)中形成露刀状态的定位锁定;在护刀状态下按压并向后拉动按钮(5)时,锁头(6)沿第一解锁斜面(11)爬出护刀锁口(7)解锁,并随刀套(3)向后滑动,直至落入露刀锁口(8);在露刀状态下按压并向前推动按钮(5)时,锁头(6)沿第二解锁斜面(13)爬出露刀锁口(8)解锁,并随刀套(3)向前滑动,直至落入护刀锁口(7),以此使刀套(3)相对刀柄(2)在护刀锁口(7)和露刀锁口(8)两锁定位置之间滑动转换。...

【技术特征摘要】
1.一种护套型一次性安全手术刀,由刀片(1)、刀柄(2)和刀套(3)组成,刀片(1)固定在刀柄(2)前部,刀套(3)套在刀柄(2)前部并通过一滑动机构和一定位机构与刀柄(2)前部相连;其特征在于:所述定位机构由设在刀套(3)顶部上的按钮(5)与设在刀柄(2)侧面上的护刀锁口(7)及露刀锁口(8)配合构成;所述按钮(5)系刀套(3)上延伸出的弹性臂结构,弹性臂上设有按压部(9),按压按钮(5)弹性臂在刀柄(2)宽度方向上弹性变形,弹性臂的末端朝刀柄(2)侧面设有锁头(6);所述护刀锁口(7)位于刀柄(2)前部侧面的护刀位置上,露刀锁口(8)位于刀柄(2)中部侧面的露刀位置上;护刀锁口(7)为第一凹形口,从护刀锁口(7)正面看该第一凹形口的右侧设有第一阻挡面(10),第一凹形口的下部设有第一解锁斜面(11);露刀锁口(8)为第二凹形口,该第二凹形口的左侧设有第二阻挡面(12),第二凹形口的下部设有第二解锁斜面(13);在装配状态下,当刀套(3)相对刀柄(2)呈现护刀状态时,锁头(6)卡入护刀锁口(7)中形成护刀状态的定位锁定,当刀套(3)相对刀柄(2)呈现露刀状态时,锁头(6)卡入露刀锁口(8)中形成露刀状态的定位锁定;在护刀状态下按压并向后拉动按钮(5)时,锁头(6)沿第一解锁斜面(11)爬出护刀锁口(7)解锁,并随刀套(3)向后滑动,直至落入露刀锁口(8);在露刀状态下按压并向前推动按钮(5)时,锁头(6)沿第二解锁斜面(13)爬出露刀锁口(8)解锁,并随刀套(3)向前滑动,直至落入护刀锁口(7),以此使刀套(3)相对刀柄(2)在护刀锁口(7)和露刀锁口(8)两锁定位置之间滑动转换。2.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护套型一次性安全手术刀,其特征在于:所述锁头(6)为垂直于刀柄(2)侧面的凸起或凸块结构。3.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护套型一次性安全手术刀,其特征在于:所述锁头(6)为平行于刀柄(2)侧面的凸起或凸块结构。4.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护套型一次性安全手术刀,其特征在于:所述第一解锁斜面(11)设在护刀锁口(7)正下端,按压按钮(5)时第一解锁斜面(11)的斜向使得锁头(6)从第一凹形口的正下方爬出护刀锁口(7...

【专利技术属性】
技术研发人员:施国平安东尼·斯科特·霍斯特曼
申请(专利权)人:苏州施莱医疗器械有限公司
类型:新型
国别省市:江苏,32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评论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发表了对其他浏览者有用的留言会获得科技券。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