触控面板及其制造方法技术

技术编号:16546336 阅读:28 留言:0更新日期:2017-11-11 11:22
一种触控面板,包括透明基板、第一触控电极结构、第二触控电极结构、以及具有第一通孔之金属层。透明基板具有触控感应区和周围区,周围区位于触控感应区之至少一侧。第一触控电极结构设置于透明基板之触控感应区上。第二触控电极结构位于触控感应区之上,且第二触控电极结构与第一触控电极结构之间形成电容。具有第一通孔之金属层位于周围区,且金属层与第一触控电极结构或第二触控电极结构在同一平面上延伸。本发明专利技术之触控面板的制造方法减少了额外的制程步骤,降低了生产成本,并且解决了装置的制程与设计受到限制的问题。

Touch panel and manufacturing method thereof

The touch panel comprises a transparent substrate, a first touch control electrode structure, a second touch electrode structure, and a metal layer with the first through hole. The transparent substrate has touch sensing area and peripheral area, and the surrounding area is at least one side of the touch sensing area. The first touch electrode structure is arranged on the touch sensing area of the transparent substrate. The second touch electrode structure is located on the touch sensing area, and the capacitance between the second touch electrode structure and the first touch electrode structure is formed. The metal layer with the first through hole is located in the surrounding area, and the metal layer extends with the first touch electrode structure or the second touch electrode structure on the same plane. Manufacturing method of touch panel of the present invention reduces the additional process steps, reduce production cost, and the solution of the design process and the problem of the limitation of the device.

【技术实现步骤摘要】
触控面板及其制造方法
本专利技术系关于一种触控面板及关于制造触控面板之方法。
技术介绍
环境光源感测(ambientlightsensing)在诸如触控显示设备等电子用品的需求与日俱增。环境光源感测的原理是由诸如光敏晶体管(phototransistor)或光电二极管(photodiode)之感光组件感测入射的环境光源中的可见光强度,以产生对应的电子讯号。为了使感光组件能够感测入射的环境光,触控显示设备具有环境光源感测区域。由于环境光源感测区域之光学要求非常高,例如通过环境光源感测区域的环境光在波长400nm至1000nm范围的穿透率须控制在+/-2%范围内。因此,目前主要是藉由微影蚀刻或激光技术,在触控显示设备的位于环境光源感测区域之黑边层中形成多个通孔。环境光即可透过此多个通孔入射触控显示设备,以便在触控显示设备内的感光组件感测射入的环境光。然而,在习知技术中,藉由微影蚀刻或激光技术,在黑边层中形成多个通孔之技术要求高,使得生产成本居高不下。并且,习知技术局限于在黑边层中形成多个通孔,使得装置的制程与设计受到限制。
技术实现思路
本专利技术所要解决的技术问题是提供一种成本较低且利于制程与设计的触控面板及其制造方法。本专利技术之一态样系提供一种触控面板,包括:一透明基板、一第一触控电极结构、一第二触控电极结构、以及一具有复数个第一通孔之一金属层。透明基板具有一触控感应区和一周围区,周围区位于触控感应区之至少一侧。第一触控电极结构设置于透明基板之触控感应区上。第二触控电极结构位于触控感应区之上,且第二触控电极结构配置以与第一触控电极结构之间形成至少一电容。具有复数个第一通孔之金属层位于周围区,且金属层与第一触控电极结构或第二触控电极结构在同一平面上延伸。在本专利技术某些实施方式中,触控面板进一步包括一装饰层。装饰层位于触控感应区和周围区,并设置于金属层和第一触控电极结构上。装饰层包括复数个第二通孔,且第二通孔与第一通孔连通。在本专利技术某些实施方式中,各第一通孔之深度为1μm至6μm。在本专利技术某些实施方式中,各第一通孔之直径为30μm至65μm。在本专利技术某些实施方式中,金属层与第一触控电极结构或第二触控电极结构包括相同材料。在本专利技术某些实施方式中,触控面板进一步包括一黑边层。黑边层位于周围区,并设置于金属层之上。黑边层包括一孔洞,且孔洞与第一通孔重叠。本专利技术之另一态样系提供一种制造触控面板之方法,包括下列步骤:(a)提供一透明基板,透明基板具有一触控感应区和一周围区,周围区位于触控感应区之至少一侧;(b)形成一第一触控电极结构和一金属层于透明基板之上,其中第一触控电极结构位于触控感应区,金属层位于周围区,且金属层包括复数个第一通孔,金属层与第一触控电极结构在同一平面上延伸;以及(c)在步骤(b)之前或之后,形成一第二触控电极结构,其中第二触控电极结构位于触控感应区,且第二触控电极结构跨越第一触控电极结构。在本专利技术某些实施方式中,步骤(b)进一步包括形成位于触控感应区和周围区之一装饰层,其中装饰层接触金属层和第一触控电极结构,且装饰层的上视轮廓实质上相同于金属层及第一触控电极结构之集合的上视轮廓,其中装饰层包括复数个第二通孔,第二通孔连通第一通孔。本专利技术之另一态样系提供一种制造触控面板之方法,包括下列步骤(i)提供一透明基板,透明基板具有一触控感应区和一周围区,周围区位于触控感应区之至少一侧;(ii)毯覆式沉积一金属层覆盖透明基板之触控感应区和周围区;以及(iii)移除一部分的金属层,以形成一第一触控电极结构、一第二触控电极结构以及一图案化金属层,其中第一触控电极结构和第二触控电极结构位于触控感应区,第一触控电极结构与第二触控电极结构间隔一间隙,图案化金属层位于周围区,且图案化金属层具有复数个第一通孔。在本专利技术某些实施方式中,在步骤(ii)之后,更包括形成一装饰层于金属层上,且其中步骤(iii)更包含移除一部分的装饰层,而形成一图案化装饰层,其中图案化装饰层具有复数个第二通孔,且第二通孔连通第一通孔。本专利技术之触控面板的制造方法减少了额外的制程步骤,降低了生产成本,并且解决了装置的制程与设计受到限制的问题。附图说明图1为本专利技术实施例之触控面板的俯视示意图。图2为传统具有环境光源感测区域之触控面板沿着切线A-A’的剖面示意图。图3为本专利技术实施例之触控面板沿着切线A-A’的剖面示意图。图4为本专利技术实施例之触控面板沿着切线A-A’的剖面示意图。图5为本专利技术实施例之触控面板沿着切线A-A’的剖面示意图。图6为本专利技术实施例之触控面板沿着切线A-A’的剖面示意图。图7为本专利技术实施例之触控面板沿着切线A-A’的剖面示意图。图8为本专利技术实施例之触控面板沿着切线A-A’的剖面示意图。图9为本专利技术实施例之触控面板沿着切线A-A’的剖面示意图。图10为本专利技术实施例之触控面板沿着切线A-A’的剖面示意图。图11为本专利技术实施例之触控面板沿着切线A-A’的剖面示意图。图12为本专利技术实施例之触控面板的触控电极层之一部分的立体示意图。图13为本专利技术实施例之触控面板沿着切线A-A’的剖面示意图。图14为本专利技术实施例之触控面板的触控电极层之一部分的俯视示意图。图15为本专利技术实施例之触控面板沿着切线A-A’的剖面示意图。图16为本专利技术实施例之触控面板沿着切线A-A’的剖面示意图。附图标记:100触控面板110周围区120触控感应区130基板130a上表面130b下表面140触控电极层141第一触控电极结构142第二触控电极结构143图案化金属层144第一透光绝缘部分145第二透光绝缘部分146图案化装饰层147、147a、147b导线150固化光学胶层160黑边层170覆盖玻璃180透光材料层V1环境光源感测区域M1通孔M2通孔H1孔洞具体实施方式为了使本
技术实现思路
的叙述更加详尽与完备,下文针对了本专利技术的实施态样与具体实施例提出了说明性的描述;但这并非实施或运用本专利技术具体实施例的唯一形式。以下所揭露的各实施例,在有益的情形下可相互组合或取代,也可在一实施例中附加其他的实施例,而无须进一步的记载或说明。在以下描述中,将详细叙述许多特定细节以使读者能够充分理解以下的实施例。然而,可在无此等特定细节之情况下实践本专利技术之实施例。兹将本专利技术的实施方式详细说明如下,但本专利技术并非局限在实施例范围。图1为本专利技术实施例之触控面板的俯视示意图,图2绘示传统具有环境光源感测区域V1之触控面板沿图1的切线A-A’的剖面示意图。如图1和图2所示,触控面板100具有环境光源感测区域V1。触控面板100包括透明基板130、触控电极层140、固化光学胶层150、黑边层160、以及覆盖玻璃170。透明基板130具有触控感应区120和周围区110。触控电极层140设置于透明基板130之触控感应区120上。透光材料层180设置于透明基板130之周围区110上。固化光学胶层150位于触控感应区120和周围区110,并设置于触控电极层140和透光材料层180上。覆盖玻璃170位于触控感应区120和周围区110,并设置于固化光学胶层150上。覆盖玻璃170具有黑边层160。黑边层160位于周围区110,且包括多个通孔M1。因此,在图2的触控面板100中,多个通孔M1位于环境光源感测区域V1。环境光本文档来自技高网
...
触控面板及其制造方法

【技术保护点】
一种触控面板,其特征在于,包括:一透明基板,具有一触控感应区和一周围区,该周围区位于该触控感应区之至少一侧;一第一触控电极结构,设置于该透明基板之该触控感应区上;一第二触控电极结构,位于该触控感应区之上,且该第二触控电极结构配置以与该第一触控电极结构之间形成至少一电容;以及具有复数个第一通孔之一图案化金属层,位于该周围区,其中该图案化金属层与该第一触控电极结构或该第二触控电极结构在同一平面上延伸。

【技术特征摘要】
1.一种触控面板,其特征在于,包括:一透明基板,具有一触控感应区和一周围区,该周围区位于该触控感应区之至少一侧;一第一触控电极结构,设置于该透明基板之该触控感应区上;一第二触控电极结构,位于该触控感应区之上,且该第二触控电极结构配置以与该第一触控电极结构之间形成至少一电容;以及具有复数个第一通孔之一图案化金属层,位于该周围区,其中该图案化金属层与该第一触控电极结构或该第二触控电极结构在同一平面上延伸。2.如权利要求1之触控面板,进一步包括一装饰层,其位于该触控感应区和该周围区,并设置于该图案化金属层和该第一触控电极结构上,其中该装饰层包括复数个第二通孔,且该些第二通孔与该些第一通孔连通。3.如权利要求1或2之触控面板,其中各该第一通孔之深度为1μm至6μm。4.如权利要求1或2之触控面板,其中各该第一通孔之直径为30μm至65μm。5.如权利要求1或2之触控面板,其中该图案化金属层与该第一触控电极结构或该第二触控电极结构包括相同材料。6.如权利要求1或2之触控面板,进一步包括一黑边层,其位于该周围区,并设置于该图案化金属层之上,其中该黑边层包括一孔洞,且该孔洞与该些第一通孔重叠。7.一种制造触控面板之方法,其特征在于,包括下列步骤:(a)提供一透明基板,该透明基板具有一触控感应区和一周围区,该周围区位于该触控感应区之至少一侧;(b)形成一第一触控电极结构和一图案化金属层于该透明基板之上,其中该第一触控电极结构位于该触控感应区,该图案化金属层位于...

【专利技术属性】
技术研发人员:虞精兵姚彦章任陈铭林泰吾
申请(专利权)人:业成科技成都有限公司业成光电深圳有限公司英特盛科技股份有限公司
类型:发明
国别省市:四川,51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评论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发表了对其他浏览者有用的留言会获得科技券。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