用于运输自动穿筘机织轴的装置制造方法及图纸

技术编号:16542473 阅读:85 留言:0更新日期:2017-11-10 21:46
本实用新型专利技术涉及织轴运输工具,公开了用于运输自动穿筘机织轴的装置。包括机架(1),机架(1)的两端均设有安装结构(2),安装结构(2)包括安装板(21)和扳手(3),安装板(21)上设置有用于对织轴进行限位的豁口(211),豁口(211)为鱼钩状,豁口(211)由竖直方向的轨道一(2111)和与轨道一(2111)底端连接的圆弧形的槽口(2112)组成;安装板(21)还活动安装有扳手(3),扳手(3)包括把手(31)和与安装板(21)活动安装的限位板(32),把手(31)和限位板(32)固定连接,限位板(32)上开设有导向轨道(321)。本实用新型专利技术具有安装运输方便,实用性强,结构简单,成本低等优点。克服了传统织轴安装需要借助复杂设备的缺点。

Device for transporting automatic reed weaving machine shaft

The utility model relates to a weaving axle conveyance device, and discloses a device for transporting an automatic reed weaving machine shaft. The frame comprises a frame (1), (1) both ends are provided with mounting structure (2), (2) mounting structure includes a mounting plate (21) and (3), wrench mounting plate (21) is provided with a gap for limiting the driving shaft (211), (211) for the hook gap like, the gap (211) from the vertical direction of the track (2111) and (2111) and a track slot at the bottom end of the arc-shaped connection (2112); the mounting plate (21) are installed wrench (3), (3) the wrench comprises a handle (31) and 21 (with the installation board the installation of the spacer plate) activity (32), a handle (31) and (32) limiting plate is fixedly connected with the limit plate (32) is arranged on the guide rail (321). The utility model has the advantages of convenient installation and transportation, strong practicability, simple structure, low cost, etc.. It overcomes the disadvantage of traditional loom shaft installation with the aid of complex equipment.

【技术实现步骤摘要】
用于运输自动穿筘机织轴的装置
本技术涉及织轴运输工具,尤其涉及了用于运输自动穿筘机织轴的装置。
技术介绍
穿筘是纺织工程中非常重要的一个环节,它的效率直接影响到纺织工程的进行。目前国内采用的自动穿筘机大部分是基于电磁原理,只适合生产一般的织物,容易损坏细号高密度的筘板和插筘刀片,这种自动穿筘机的插筘刀片运转速度比较慢,挡车工在跳两次刀子之间需等待一段时间,操作不连贯,影响效率且卡筘比较多,运动中刀刃都要保持在和筘板直接接触的位置上,不可避免的刮伤筘齿,损坏昂贵的筘板;而且对于高密度的筘板,刀刃的刃锋尺寸就急剧增加,人力物力消耗较大。而且传统的自动穿筘机进行穿筘时,首先应该将织轴放置在穿筘机上进行引线穿筘。织轴通常由金属做成,加上织轴进行引线时,织轴上通常缠绕有织物,织物的重量通常达到100~200千克,所以在将织轴装上穿筘机时经常需要行吊来进行辅助操作。行吊进行操作时,无法进行直接定位,还需要人工辅助操作才能使织轴两端的轴落在穿筘机的套筒内,而且穿扣完成后,还需要行吊进行卸载移动,不仅增加了成本,而且在实际使用过程中十分不方便,而且存在危险性。
技术实现思路
本技术针对现有技术中存在的织轴上轴困难,运输不便,设备成本高等缺点,提供了用于运输自动穿筘机织轴的装置。为了解决上述的技术问题,本技术通过下述技术方案得以解决:用于运输自动穿筘机织轴的装置,包括机架,机架的两端均设有安装结构,安装结构包括安装板和扳手,安装板上设置有用于对织轴进行限位的豁口,豁口为鱼钩状,豁口由竖直方向的轨道一和与轨道一底端连接的圆弧形的槽口组成;安装板还活动安装有扳手,扳手包括把手和与安装板活动安装的限位板,把手和限位板固定连接,限位板上开设有导向轨道,导向轨道包括直线轨道和与直线轨道连接的斜轨道,斜轨道和直线轨道之间的夹角小于180°。作为优选,限位板上设置有转轴,限位板通过转轴与限位板转动连接,限位板包括端部的凸台和与凸台连接的连接板,凸台的上端面高于连接板的上端面,凸台的上端面与连接板的上端面的过渡处使用圆弧过渡,过渡形成的圆弧面和连接板的上端面组成导向轨道,连接板的上端面为直线轨道,过渡的圆弧面为斜轨道;导向轨道和豁口之间形成夹槽,当直线轨道处于水平时,导向轨道处于槽口的下方。导向轨道和豁口之间形成夹槽能够使转轴能够稳定沿豁口的轨道一落在槽口内,而且轨道槽能够使织轴更加稳定的运动,同时导向轨道的斜轨道能够对织轴进行一定的降速,防止织轴直接撞上安装板,对机架和穿筘机造成伤害。同时当直线轨道水平时,导向轨道落在槽口的下侧,能够使限位板不会对织轴的运动造成影响。作为优选,还包括定位套筒,定位套筒垂直固定在安装板的外侧,直线轨道的一端与斜轨道相连,另一端连接有垂直直线轨道的限位面。套筒能够是整个装置与穿筘机进行定位,从而代替织轴与穿筘机直接进行定位,定位更加方便。同时直线轨道的另一端设置限位面,能够有效的防止织轴在直线轨道上回撤的发生,有效的保护了人员的安全。作为优选,安装板垂直设置在机架上,安装板与机架之间设有加强板,机架的下部设有滚轮,加强板能够有效的保证安装板与机架之间的连接强度,同时设置滚轮能够方便机架的移动,方便织轴的运输。作为优选,机架上设有限位卡条,限位卡条活动安装在机架上,限位卡条用于防止织轴在调节好织线的张紧度后发生转动。本技术采用上述技术方案,具有以下有益效果:本技术具有结构简单,成本较低等优点。同时利用套筒与穿筘机进行定位更加方便,同时设置滚轮能够使移动更加方便。在对织轴进行装车时,只需要将织轴落在扳手上,然后抬起把手织轴沿导向轨道运动,最后卡在直线轨道和轨道一之间,落下把手,织轴落在槽口内。本用新型操作方便,勇士导向轨道一端设置斜轨道,另一端设置限位面,一方面是为了防止织轴由于惯性撞击安装板,另一方面杜绝了织轴回撤对人带来危险,保证了织轴上车过程的安全性。转动织轴调节织物的张紧度,当达到要求时,转动限位卡条,限位卡条抵触在织轴的齿轮槽内。附图说明图1本技术的结构示意图;图2是图1去除滚轮的局部放大图;图3是织轴的结构示意图。附图中各数字标号所指代的部位名称如下:1一机架、2一安装结构、21一安装板、211一豁口、2111一轨道一、2112一槽口、3一扳手、31一把手、32一限位板、321一导向轨道、3211一直线轨道、3212一斜轨道、4一转轴、322一凸台、323一连接板、5一夹槽、6一定位套筒、3213一限位面、7一加强板、8一滚轮、9一限位卡条、10一织轴、101一齿槽。具体实施方式下面结合附图与实施例对本技术作进一步详细描述。如图1至图2所示,用于运输自动穿筘机织轴的装置,包括机架1,机架1的两端均设有安装结构2,安装结构2包括安装板21和扳手3,安装板21上设置有用于对织轴进行限位的豁口211,豁口211为鱼钩状,豁口211由竖直方向的轨道一2111和与轨道一2111底端连接的圆弧形的槽口2112组成;安装板21还活动安装有扳手3,扳手3包括把手31和与安装板21活动安装的限位板32,把手31和限位板32固定连接,限位板32上开设有导向轨道321,导向轨道321包括直线轨道3211和与直线轨道3211连接的斜轨道3212,斜轨道3212和直线轨道3211之间的夹角小于180°。限位板32上设置有转轴4,限位板32通过转轴4与限位板32转动连接,限位板32包括端部的凸台322和与凸台322连接的连接板323,凸台322的上端面高于连接板323的上端面,凸台322的上端面与连接板323的上端面的过渡处使用圆弧过渡,过渡形成的圆弧面和连接板323的上端面组成导向轨道321,连接板323的上端面为直线轨道3211,过渡的圆弧面为斜轨道3212;导向轨道321和豁口211之间形成夹槽5,当直线轨道3211处于水平时,导向轨道321处于槽口2112的下方。为了保证转轴4的强度和便于限位板32和安装板21之间的安装,转轴4选用螺栓螺母代替其进行安装固定。位于槽口2112端部的安装板21自槽口2112的端点切成斜坡形,不仅能够保证槽口2112的强度,同时不会影响织轴10向豁口方向运动时挡在槽口外侧连接的安装板21上。还包括定位套筒6,定位套筒6垂直固定在安装板21的外侧,直线轨道3211的一端与斜轨道3212相连,另一端连接有垂直直线轨道3211的限位面3213,安装板21垂直设置在机架1上,安装板21与机架1之间设有加强板7,机架1的下部设有滚轮8。滚轮8设置在机架1的四角。机架1上设有限位卡条9,限位卡条9活动安装在机架1上,限位卡条9为角铁改良形成,角铁的两端为平板结构。本技术的使用过程如下,将织轴10的两端落在扳手3上,然后借助套在把手31上的加力杆,将织轴10的两端落在导向轨道321内,继续抬起把手31,使织轴10抵触在豁口211的轨道一2111上,然后借助重力控制织轴10下落在槽口2112内,推动机架1,使两端的定位套筒6安装在穿筘机上,进行上线穿筘工作,转动织轴10调节直线的张紧度,调好后,转动限位卡条9使限位卡条9的端部卡在织轴10的齿轮的齿槽101内,防止织轴10发生转动。总之,以上所述仅为本技术的较佳实施例,凡依本技术申请专利范围所作的均本文档来自技高网...
用于运输自动穿筘机织轴的装置

【技术保护点】
用于运输自动穿筘机织轴的装置,包括机架(1),其特征在于:机架(1)的两端均设有安装结构(2),安装结构(2)包括安装板(21)和扳手(3),安装板(21)上设置有用于对织轴进行限位的豁口(211),豁口(211)为鱼钩状,豁口(211)由竖直方向的轨道一(2111)和与轨道一(2111)底端连接的圆弧形的槽口(2112)组成;安装板(21)还活动安装有扳手(3),扳手(3)包括把手(31)和与安装板(21)活动安装的限位板(32),把手(31)和限位板(32)固定连接,限位板(32)上开设有导向轨道(321),导向轨道(321)包括直线轨道(3211)和与直线轨道(3211)连接的斜轨道(3212),斜轨道(3212)和直线轨道(3211)之间的夹角小于180°。

【技术特征摘要】
1.用于运输自动穿筘机织轴的装置,包括机架(1),其特征在于:机架(1)的两端均设有安装结构(2),安装结构(2)包括安装板(21)和扳手(3),安装板(21)上设置有用于对织轴进行限位的豁口(211),豁口(211)为鱼钩状,豁口(211)由竖直方向的轨道一(2111)和与轨道一(2111)底端连接的圆弧形的槽口(2112)组成;安装板(21)还活动安装有扳手(3),扳手(3)包括把手(31)和与安装板(21)活动安装的限位板(32),把手(31)和限位板(32)固定连接,限位板(32)上开设有导向轨道(321),导向轨道(321)包括直线轨道(3211)和与直线轨道(3211)连接的斜轨道(3212),斜轨道(3212)和直线轨道(3211)之间的夹角小于180°。2.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用于运输自动穿筘机织轴的装置,其特征在于:限位板(32)上设置有转轴(4),限位板(32)通过转轴(4)与限位板(32)转动连接,限位板(32)包括端部的凸台(322)和与凸台(322)连接的连接板(323),凸台(322)的上端面高于连...

【专利技术属性】
技术研发人员:章诚李晓龙胡仁杰施昕晖
申请(专利权)人:浙江立马云山纺织股份有限公司
类型:新型
国别省市:浙江,33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评论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发表了对其他浏览者有用的留言会获得科技券。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