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种电缆收线装置制造方法及图纸

技术编号:16541438 阅读:40 留言:0更新日期:2017-11-10 20:59
本实用新型专利技术涉及电缆收线装置技术领域,尤其是一种电缆收线装置,包括底座,所述底座的底部设置有行走轮,所述底座的上表面分别通过两个第一支架水平连接有转轴,且转轴的一端通过连接带连接有电机,两个所述第一支架上均设置有可与转轴配合连接的轴承,所述转轴上套设有套筒,且套筒的两端均设置有挡板,所述底座的上表面还竖直设置有第二支架,所述第二支架的顶部水平设置有平行于套筒的直线电机。本实用新型专利技术具有结构简单、使用方便等优点,不仅避免了回收筒上空间的浪费,使线缆均匀的缠绕在回收筒的表面,并且还有效对线缆表面的泥土等杂物进行了清理,提高了线缆的回收效率,便于施工的高效进行。

Cable take-up device

The utility model relates to a cable take-up device technical field, in particular to a cable winding device, which comprises a base, wherein the base is arranged at the bottom of the walking wheel, on the surface of the base are respectively the level of two of the first bracket is connected with the rotating shaft through the shaft, and one end of the connecting belt is connected with a motor, a two the first bracket is arranged on the bearing can be connected with shaft, the rotary shaft is sheathed with a sleeve, and both ends of the sleeve are provided with baffle plates, wherein the upper surface of the base is provided with second vertical bracket, water at the top of the second flat is arranged parallel to the sleeve of the linear motor. The utility model has the advantages of simple structure and convenient use, not only to avoid the waste of space on the recovery tube, the cable wound on the surface of uniform recycling, and is also effective on cable surface mud and other debris was cleared, improve the recovery efficiency of cable, high efficiency in construction.

【技术实现步骤摘要】
一种电缆收线装置
本技术涉及电缆收线装置
,尤其涉及一种电缆收线装置。
技术介绍
目前,电缆铺设施工过程中,需要将剩余的电缆缠绕在一起,方便下次施工使用,还可以将淘汰的旧电缆回收,现有的电缆收盘需要许多劳动力,既费时又缓慢,降低了施工效率,并且由于电缆回收筒的位置都是固定不动的,导致回收缠绕的线缆在回收筒上的分布不均匀,大大浪费了回收筒上的空间,影响线缆的回收效率,而且由于电缆通常都是放在地面上,在回收电缆时电缆上常带有杂物或者泥土不便于清理,给电缆施工作业带来诸多不便。
技术实现思路
本技术的目的是为了解决现有技术中存在的电缆在回收筒上缠绕不均匀以及不便于清理的缺点,而提出的一种电缆收线装置。为了实现上述目的,本技术采用了如下技术方案:设计一种电缆收线装置,包括底座,所述底座的底部设置有行走轮,所述底座的上表面分别通过两个第一支架水平连接有转轴,且转轴的一端通过连接带连接有电机,两个所述第一支架上均设置有可与转轴配合连接的轴承,所述转轴上套设有套筒,且套筒的两端均设置有挡板,所述底座的上表面还竖直设置有第二支架,所述第二支架的顶部水平设置有平行于套筒的直线电机;所述直线电机上连接有U形托架,所述U形托架为开口向上设置,且其开口处相对应的两侧均开设有第一通孔,且两个第一通孔内共同插设有连接杆,所述连接杆为贯穿活动刮板设置,所述U形托架开口相对应的两侧边的顶部均开设有第二通孔,所述第二通孔的底部与第一通孔相互贯通,且第二通孔内设置有限位螺栓。优选的,所述套筒上套设有可在两个挡板之间移动的隔板。优选的,所述转轴远离电机的一端设置有把手。优选的,所述U形托架的内侧以及活动刮板靠近U形托架的一侧均设置有清理棉块。本技术提出的一种电缆收线装置,有益效果在于:1、本技术在线缆进行缠绕前,使其先通过做左右往复运动的U形托架,使线缆均匀的缠绕在整个套筒上,有效避免了套筒上空间的浪费,提高了线缆的回收效率;2、在U形托架上设置有可对线缆表面进行清理的活动刮板,这样设置能够有效清理线缆表面的泥土等杂物,有效提高了线缆的回收效率,提高了施工效率,便于电缆施工作业的高效进行。附图说明图1为本技术提出的一种电缆收线装置的结构示意图;图2为图1中的A部放大图。图中:底座1、第一支架2、第二支架3、轴承4、转轴5、隔板6、套筒7、挡板8、把手9、直线电机10、U形托架11、连接杆12、活动刮板13、第一通孔14、第二通孔15、限位螺栓16。具体实施方式下面将结合本技术实施例中的附图,对本技术实施例中的技术方案进行清楚、完整地描述,显然,所描述的实施例仅仅是本技术一部分实施例,而不是全部的实施例。参照图1-2,一种电缆收线装置,包括底座1,底座1的底部设置有行走轮,底座1的上表面分别通过两个第一支架2水平连接有转轴5,且转轴5的一端通过连接带连接有电机,转轴5远离电机的一端设置有把手9,把手9便于使用者人工摇动转轴5使其转动对电缆进行缠绕回收,便于使用者的多方面使用需求,两个第一支架2上均设置有可与转轴5配合连接的轴承4,转轴5上套设有套筒7,且套筒7的两端均设置有挡板8,套筒7上套设有可在两个挡板8之间移动的隔板6,隔板6的位置可人为的进行调节,这样可将套筒7上的空间进行分隔,便于对不同种的线缆进行缠绕回收,充分利用了套筒7上的空间,底座1的上表面还竖直设置有第二支架3,第二支架3的顶部水平设置有平行于套筒7的直线电机10。直线电机10上连接有U形托架11,U形托架11为开口向上设置,且其开口处相对应的两侧均开设有第一通孔14,且两个第一通孔14内共同插设有连接杆12,连接杆12为贯穿活动刮板13设置,U形托架11的内侧以及活动刮板13靠近U形托架11的一侧均设置有清理棉块,通过转动连接杆12来调节活动刮板13的倾斜角度,以此可根据不同线缆的尺寸调节活动刮板13与U形托架11底部之间的间距,U形托架11开口相对应的两侧边的顶部均开设有第二通孔15,当线缆从活动刮板13与U形托架11之间通过时,清理棉块可对通过的线缆表面进行清理,第二通孔15的底部与第一通孔14相互贯通,且第二通孔15内设置有限位螺栓16。本技术的工作原理为:将线缆从活动刮板13与U形托架11之间的空隙穿过并固定在套筒7的表面,通过转动连接杆12来调节活动刮板13的倾斜角度,使活动刮板13与U形托架11底部之间的间距与线缆的尺寸相符合,套筒7在电机的带动下对电缆进行缠绕回收,同时,U形托架11在直线电机10的作用下做往复运动,使线缆均匀的缠绕在套筒7的表面,活动刮板13可对通过的线缆的表面进行刮除清理。以上所述,仅为本技术较佳的具体实施方式,但本技术的保护范围并不局限于此,任何熟悉本
的技术人员在本技术揭露的技术范围内,根据本技术的技术方案及其技术构思加以等同替换或改变,都应涵盖在本技术的保护范围之内。本文档来自技高网
...
一种电缆收线装置

【技术保护点】
一种电缆收线装置,包括底座(1),所述底座(1)的底部设置有行走轮,所述底座(1)的上表面分别通过两个第一支架(2)水平连接有转轴(5),且转轴(5)的一端通过连接带连接有电机,其特征在于,两个所述第一支架(2)上均设置有可与转轴(5)配合连接的轴承(4),所述转轴(5)上套设有套筒(7),且套筒(7)的两端均设置有挡板(8),所述底座(1)的上表面还竖直设置有第二支架(3),所述第二支架(3)的顶部水平设置有平行于套筒(7)的直线电机(10);所述直线电机(10)上连接有U形托架(11),所述U形托架(11)为开口向上设置,且其开口处相对应的两侧均开设有第一通孔(14),且两个第一通孔(14)内共同插设有连接杆(12),所述连接杆(12)为贯穿活动刮板(13)设置,所述U形托架(11)开口相对应的两侧边的顶部均开设有第二通孔(15),所述第二通孔(15)的底部与第一通孔(14)相互贯通,且第二通孔(15)内设置有限位螺栓(16)。

【技术特征摘要】
1.一种电缆收线装置,包括底座(1),所述底座(1)的底部设置有行走轮,所述底座(1)的上表面分别通过两个第一支架(2)水平连接有转轴(5),且转轴(5)的一端通过连接带连接有电机,其特征在于,两个所述第一支架(2)上均设置有可与转轴(5)配合连接的轴承(4),所述转轴(5)上套设有套筒(7),且套筒(7)的两端均设置有挡板(8),所述底座(1)的上表面还竖直设置有第二支架(3),所述第二支架(3)的顶部水平设置有平行于套筒(7)的直线电机(10);所述直线电机(10)上连接有U形托架(11),所述U形托架(11)为开口向上设置,且其开口处相对应的两侧均开设有第一通孔(14),且两个第一通孔(14...

【专利技术属性】
技术研发人员:王艳婷
申请(专利权)人:武汉璞信电力设计咨询有限公司
类型:新型
国别省市:湖北,42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评论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发表了对其他浏览者有用的留言会获得科技券。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