The present invention provides a method and kit for detecting rice bacterial blight by using digital PCR. The kit provided by the invention comprises a pair of specific primers with fluorescent markers on and one ends of the probe, the nucleotide sequences of the specific primers such as SEQ ID NO.1 2 shows, the nucleotide sequence of the probe is shown as SEQ ID NO.3. The primers of RHS family gene design of Xoo based on using the specific primers and probe, detection of Xanthomonas oryzae pv.oryzae by PCR method with good specificity and high sensitivity, the detection results of high accuracy, and is suitable for detecting the disease bacteria of rice seed samples, which has important application value the.
【技术实现步骤摘要】
一种利用数字PCR检测水稻白叶枯病菌的方法及试剂盒
本专利技术涉及植物保护和分子生物学检测
,具体地说,涉及水稻白叶枯病菌数字PCR检测方法。
技术介绍
水稻白叶枯病菌(Xanthomonasoryzaepv.oryzae),是一种黄单胞杆菌科、黄单胞杆菌属的细菌,可侵染水稻、绿毛蒺藜草、狗牙根、稗草、李氏禾、蓉草、秕壳草、千金子、大黍、雀稗、巴拉草、茭白、美洲野生稻、结缕草等禾本科寄主植物,另外还包括异型莎草、香附子等莎草科植物。该病菌于1884年在日本福冈地区首次发现,它是在水稻上最早发现的细菌性病害。20世纪50年代以来,发病范围不断扩大。目前,水稻白叶枯病已成为亚洲和太平洋稻区的重要病害,水稻白叶枯病在我国,于1950年首次在南京郊区发现,随着病区种子的输出和调运,其发生与为害日益严重,很快就全面扩展蔓延;现在除新疆外,全国各地都有不同程度的发生,但以华南、华东、华中稻区发生更为普遍和严重。水稻受害后,一般引起叶片干枯,瘪谷增多,千粒重下降,米质松脆,每年给水稻生产造成的损失一般可达10%~30%,甚至可达50%以上。目前,针对水稻白叶枯病菌的检测方 ...
【技术保护点】
检测水稻白叶枯病菌的特异性引物对和探针组合,所述特异性引物对的核苷酸序列如SEQ ID NO.1‑2所示,所述探针的核苷酸序列如SEQ ID NO.3所示。
【技术特征摘要】
1.检测水稻白叶枯病菌的特异性引物对和探针组合,所述特异性引物对的核苷酸序列如SEQIDNO.1-2所示,所述探针的核苷酸序列如SEQIDNO.3所示。2.如权利要求1所述的特异性引物对和探针组合,其特征在于,所述探针的5’标记FAM,3’标记TAMRA。3.含有权利要求1所述特异性引物对和探针组合的试剂盒。4.权利要求1-2任一所述特异性引物对和探针组合或权利要求3所述的试剂盒在检测水稻白叶枯病菌中的应用。5.一种利用数字PCR检测水稻白叶枯病菌的方法,其特征在于,包括如下步骤:(1)提取待测样品的基因组DNA;(2)以提取的基因组DNA为模板,利用权利要求1所述的特异性引物对和探针组合,进行数字PCR扩增反应;(3)检...
【专利技术属性】
技术研发人员:田茜,李云飞,赵文军,王明生,
申请(专利权)人:中国检验检疫科学研究院,安徽出入境检验检疫局检验检疫技术中心,中华人民共和国张家港出入境检验检疫局,
类型:发明
国别省市:北京,11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发表了对其他浏览者有用的留言会获得科技券。