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 首页 > 专利查询>南昌大学专利>正文

一种非晶纳米晶磁粉体导磁胶的制备方法技术

技术编号:1654102 阅读:298 留言:0更新日期:2012-04-11 18:40
一种非晶纳米晶磁粉体导磁胶的制备方法,它包括铁基非晶/纳米晶合金粉体、环氧树脂或硅橡胶、增韧剂、溶剂、填料,其工艺步骤为:(1)热处理:被粉碎的材料经过真空热处理或惰性气体保护热处理:温度100-600℃,保温时间0.5-5小时;(2)粉体分散:粉体首先在溶剂中分散,分散方法有球磨分散、搅拌分散、超声波分散。当粉体分散达到一定粒度后,加入基体材料,搅拌均匀,除气泡、包装。本发明专利技术的优点在于:(1)采用铁基非晶/纳米晶合金粉体作为软磁复合材料中的导磁材料,产品导磁性能好;(2)生产工艺简单,制作成本低。

【技术实现步骤摘要】

本专利技术涉及一种具有良好导磁功能的高分子胶的制备方法,特别涉及。
技术介绍
国内外以纯铁粉、镍粉作为导磁材料添加到环氧树脂或硅橡胶树脂中,制备成具有磁性能的磁性复合材料,该复合材料具有导磁功能,主要用于磁性材料或器件之间的粘接,关于用铁基非晶/纳米晶合金粉体作为导磁材料制备导磁胶的方法至今还没有报道。
技术实现思路
本专利技术的目的是提供,采用铁基非晶/纳米晶合金粉体作为导磁材料,制备成磁性能更加优秀的磁性复合材料。本专利技术是这样来实现的,它包括铁基非晶/纳米晶合金粉体、环氧树脂或硅橡胶、增韧剂、溶剂、填料,铁基非晶/纳米晶合金粉体成分Fe-Si-B(如Fe78Si9B13,成分为原子百分比)、Fe-Cu-Nb-Si-B(如Fe73.5Si13.5B9Nb3Cu1,成分为原子百分比)、Fe-Ni(如Fe40Ni38Mo4B18,成分为原子百分比)、Fe-Co(如Fe67Co18B14Si1、Co67Ni3Fe4Mo2B12Si12,成分为原子百分比)四大类;粉体为非晶态结构或者相结构为晶粒直径小于100nm的晶体结构;粉体的直径小于80μm,其环氧树脂为E-51、E-44,溶剂为丙酮,填料为碳酸钙、二氧化硅,其工艺步骤为(1)热处理在用铁基非晶/纳米晶合金带粉碎制备粉体之前,被粉碎的材料经过真空热处理或惰性气体保护热处理温度100-600℃,保温时间0.5-5小时;(2)粉体分散粉体首先在溶剂(如丙酮等)中分散,分散方法如球磨分散、搅拌分散、超声波分散等。当粉体分散达到一定粒度后,加入基体材料,搅拌均匀,除气泡、包装;如果粉体加入量较小或者树脂足够稀时,也可以将粉体直接在树脂中分散。使用时,加入适当的固化剂,成为导磁胶。本专利技术的优点在于(1)采用铁基非晶/纳米晶合金粉体作为软磁复合材料中的导磁材料,产品导磁性能好;(2)生产工艺简单,制作成本低。具体实施例方式实施例1选用Fe78Si9B13(成分为原子百分比)非晶合金粉体,粒度320目。将粉体经过氩气保护热处理(350℃,保温时间0.5小时)。基体树脂材料采用“环氧树脂E-51型号50%+650型聚酰胺50%”,同时,准备采用占树脂总量20%的丙酮稀释树脂材料。将非晶合金粉体加入到准备用来稀释树脂的丙酮中,同时加入占丙酮体积2%的KH550分散剂,搅拌分散直至粉体分散粒度达到300目后(用激光粒度分析仪测试粉体在丙酮中粒度分布情况),加入树脂材料,在真空反应釜中充分搅拌(在1.0*10-1pa压力以下进行),倒出反应釜后即成为胶/涂料。该胶中,合金粉体/树脂质量比=5/1。该胶/涂料涂覆后常温下约需要24h开始固化。实施例2选用Fe73.5Si13.5B9Nb3Cu1(成分为原子百分比)非晶合金粉体,粒度320目。将粉体经过氩气保护热处理(550℃,保温时间0.5小时)。基体树脂材料采用“环氧树脂E-51型号50%+650型聚酰胺50%”,同时,准备采用占树脂总量20%的丙酮稀释树脂材料。将非晶合金粉体加入到准备用来稀释树脂的丙酮中,同时加入占丙酮体积2%的KH550分散剂,搅拌分散直至粉体分散粒度达到300目后(用激光粒度分析仪测试粉体在丙酮中粒度分布情况),加入树脂材料,在真空反应釜中充分搅拌(在1.0*10-1pa压力以下进行),倒出反应釜后即成为胶/涂料。该胶中,合金粉体/树脂质量比=5/1。该胶/涂料涂覆后常温下约需要24h开始固化。实施例3选用Fe40Ni38Mo4B18(成分为原子百分比)非晶合金粉体,粒度320目。将粉体经过氩气保护热处理(350℃,保温时间1小时)。基体树脂材料采用“环氧树脂E-51型号50%+650型聚酰胺50%”,同时,准备采用占树脂总量20%的丙酮稀释树脂材料。将非晶合金粉体加入到准备用来稀释树脂的丙酮中,同时加入占丙酮体积2%的KH550分散剂,搅拌分散直至粉体分散粒度达到300目后(用激光粒度分析仪测试粉体在丙酮中粒度分布情况),加入树脂材料,在真空反应釜中充分搅拌(在1.0*10-1pa压力以下进行),倒出反应釜后即成为胶/涂料。该胶中,合金粉体/树脂质量比=5/1。该胶/涂料涂覆后常温下约需要24h开始固化。实施例4选用Fe73.5Si13.5B9Nb3Cu1(成分为原子百分比)非晶合金粉体,粒度320目。将粉体经过氩气保护热处理(550℃,保温时间0.5小时)。基体树脂材料采用“107#硅橡胶90%+正硅酸乙酯10%”,同时,准备采用占树脂总量20%的丙酮稀释树脂材料。将非晶合金粉体加入到准备用来稀释树脂的丙酮中,同时加入占丙酮体积2%的KH550分散剂,搅拌分散直至粉体分散粒度达到300目后(用激光粒度分析仪测试粉体在丙酮中粒度分布情况),加入树脂材料,在真空反应釜中充分搅拌(在1.0*10-1pa压力以下进行),倒出反应釜后即成为胶/涂料。该胶中,合金粉体/树脂质量比=5/1。该胶/涂料涂覆后常温下约需要24h开始固化。实施例5选用Fe78Si9B13(成分为原子百分比)非晶合金粉体,粒度320目。将粉体经过氩气保护热处理(350℃,保温时间0.5小时)。基体树脂材料采用“107#硅橡胶90%+正硅酸乙酯10%”,同时,准备采用占树脂总量20%的丙酮稀释树脂材料。将非晶合金粉体加入到准备用来稀释树脂的丙酮中,同时加入占丙酮体积2%的KH550分散剂,搅拌分散直至粉体分散粒度达到300目后(用激光粒度分析仪测试粉体在丙酮中粒度分布情况),加入树脂材料,在真空反应釜中充分搅拌(在1.0*10-1pa压力以下进行),倒出反应釜后即成为胶/涂料。该胶中,合金粉体/树脂质量比=5/1。该胶/涂料涂覆后常温下约需要24h开始固化。实施例6选用Fe78Si9B13(成分为原子百分比)非晶合金粉体,粒度320目。将粉体经过氩气保护热处理(350℃,保温时间0.5小时)。基体树脂材料采用“环氧树脂E-51型号50%+650型聚酰胺50%”,同时,准备采用占树脂总量20%的丙酮稀释树脂材料。将非晶合金粉体加入到准备用来稀释树脂的丙酮中,同时加入占丙酮体积2%的KH550分散剂,搅拌分散直至粉体分散粒度达到300目后(用激光粒度分析仪测试粉体在丙酮中粒度分布情况),加入树脂材料,在真空反应釜中充分搅拌(在1.0*10-1pa压力以下进行),倒出反应釜后即成为胶/涂料。该胶中,合金粉体/树脂质量比=10/1。该胶/涂料涂覆后常温下约需要24h开始固化。实施例7选用Fe73.5Si13.5B9Nb3Cu1(成分为原子百分比)非晶合金粉体,粒度320目。将粉体经过氩气保护热处理(550℃,保温时间0.5小时)。基体树脂材料采用“环氧树脂E-51型号50%+650型聚酰胺50%”,同时,准备采用占树脂总量20%的丙酮稀释树脂材料。将非晶合金粉体加入到准备用来稀释树脂的丙酮中,同时加入占丙酮体积2%的KH550分散剂,搅拌分散直至粉体分散粒度达到300目后(用激光粒度分析仪测试粉体在丙酮中粒度分布情况),加入树脂材料,在真空反应釜中充分搅拌(在1.0*10-1pa压力以下进行),倒出反应釜后即成为胶/涂料。该胶中,合金粉体/树脂质量比=10/1。该胶/涂料涂覆后常温下约需要24h开始固化。权利要求1.,它包括铁基非晶/纳米本文档来自技高网...

【技术保护点】
一种非晶纳米晶磁粉体导磁胶的制备方法,它包括铁基非晶/纳米晶合金粉体、环氧树脂或硅橡胶、增韧剂、溶剂、填料,铁基非晶/纳米晶合金粉体成分为:Fe-Si-B、Fe-Cu-Nb-Si-B、Fe-Ni、Fe-Co四大类;粉体为非晶态结构或晶粒直径小于100nm的晶体结构,粉体的直径小于80μm;环氧树脂为E-51、E-44,溶剂为丙酮,填料为碳酸钙、二氧化硅,其特征在于工艺步骤为:(1)热处理:在用铁基非晶/纳米晶合金带粉碎制备粉体之前,被粉碎的材料经过真空热处理或惰性气体保护热处理:温度100-600℃,保温时间0.5-5小时;(2)粉体分散:粉体首先在溶剂中分散,分散方法有球磨分散、搅拌分散、超声波分散,当粉体分散达到一定粒度后,加入基体材料,搅拌均匀,除气泡、包装。

【技术特征摘要】

【专利技术属性】
技术研发人员:朱正吼
申请(专利权)人:南昌大学
类型:发明
国别省市:36[中国|江西]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评论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发表了对其他浏览者有用的留言会获得科技券。

1
相关领域技术
  • 暂无相关专利