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 首页 > 专利查询>龚备文专利>正文

一种双色控制LED电路制造技术

技术编号:16532251 阅读:1070 留言:0更新日期:2017-11-10 01:18
本发明专利技术公开了一种双色控制LED电路,包括芯片U1、芯片U2、电容C1和电容C3;所述电容C1的一端连接电容C2、电容C3、电容C4、二极管D4的阴极、芯片U2的引脚4、二极管D1的阴极、芯片U1的4脚、接口LED+和电源正极Vin+,电容C1的另一端连接电容C2的另一端、电容C5、二极管D2的阳极、电阻RS3、电阻RS4和芯片U1的引脚2,本发明专利技术双色控制LED电路由一个灯珠和一组电路组成,实现单一光色,两种光色,及两个颜色同时点亮,将量产成本降低了百分之五十。

A dual color controlled LED circuit

The invention discloses a double color LED control circuit, including U1 chip, chip U2, the capacitor C1 and the capacitor C3; the capacitor C1 is connected with one end of the capacitor C2, a capacitor C3, a capacitor C4, a diode D4 cathode, U2 chip, 4 PIN diode D1 cathode, U1 chip 4 Pin interface LED+ and power Vin+, a capacitor C1 connected to the other end of the other end of the capacitor C2, a capacitor C5, a diode D2 anode, resistor RS3, a resistor RS4 and chip U1 pin 2, the invention of dual color LED control circuit is composed of a lamp and a set of circuit, single color, two color, and two colors will be lit up at the same time, the production cost is reduced by fifty percent.

【技术实现步骤摘要】
一种双色控制LED电路
本专利技术涉及一种LED照明技术,具体是一种双色控制LED电路。
技术介绍
随着全球温室效应所引起的负面效应不断显现,世界上各个国家都把节能减排作为本国经济发展中所必须考虑的一个重要问题,LED照明技术正是在此背景之下应运而生的一项新兴节能技术。目前LED照明产品已经应用到了日常生活中,随着LED的迅速发展。现在白光LED光源相比的传统光源具有寿命长、固体照明不易损坏、高光效、无汞环保、抗震等优点,未来将成为第三代光源,将带来照明领域的又一次革命。一个LED只能发出一种光,因此想发出两种光需要两个LED组成双色灯电路,现在的产品由两颗灯珠组成或双电路控制,不良率高,市场流通率有限。
技术实现思路
本专利技术的目的在于提供一种双色控制LED电路以解决上述
技术介绍
中提出的问题。为实现上述目的,本专利技术提供如下技术方案:一种双色控制LED电路,包括芯片U1、芯片U2、电容C1和电容C3;所述电容C1的一端连接电容C2、电容C3、电容C4、二极管D4的阴极、芯片U2的引脚4、二极管D1的阴极、芯片U1的4脚、接口LED+和电源正极Vin+,电容C1的另一端连接电容C2的本文档来自技高网...
一种双色控制LED电路

【技术保护点】
一种双色控制LED电路,包括芯片U1、芯片U2、电容C1和电容C3;其特征在于,所述电容C1的一端连接电容C2、电容C3、电容C4、二极管D4的阴极、芯片U2的引脚4、二极管D1的阴极、芯片U1的4脚、接口LED+和电源正极Vin+,电容C1的另一端连接电容C2的另一端、电容C5、二极管D2的阳极、电阻RS3、电阻RS4和芯片U1的引脚2,芯片U1的引脚1连接三极管Q1的G级,三极管Q1的S级连接电阻RS3的另一端、电阻RS4的另一端和芯片U1的引脚3,电容C5的另一端连接芯片U1的引脚5和芯片U1的引脚6,三极管Q1的D级连接二极管D1的阳极和电感L1,电感L1的另一端连接接口LED‑,电容...

【技术特征摘要】
1.一种双色控制LED电路,包括芯片U1、芯片U2、电容C1和电容C3;其特征在于,所述电容C1的一端连接电容C2、电容C3、电容C4、二极管D4的阴极、芯片U2的引脚4、二极管D1的阴极、芯片U1的4脚、接口LED+和电源正极Vin+,电容C1的另一端连接电容C2的另一端、电容C5、二极管D2的阳极、电阻RS3、电阻RS4和芯片U1的引脚2,芯片U1的引脚1连接三极管Q1的G级,三极管Q1的S级连接电阻RS3的另一端、电阻RS4的另一端和芯片U1的引脚3,电容C5的另一端连接芯片U1的引脚5和芯片U1的引脚6,三极管Q1的D级...

【专利技术属性】
技术研发人员:龚备文
申请(专利权)人:龚备文
类型:发明
国别省市:广东,44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评论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发表了对其他浏览者有用的留言会获得科技券。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