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种反射内存的公共接口框架设计方法技术

技术编号:16528885 阅读:33 留言:0更新日期:2017-11-09 20:37
本发明专利技术公开了一种反射内存的公共接口框架设设计方法,涉及航电系统技术领域。所述反射内存的公共接口框架设计方法包含以下步骤:步骤一,定义框架中数据传输的格式;步骤二,将定义的消息格式以配置文件的格式确定下来,具体的配置文件格式如下,定义节点,所述节点包含节点的标识、名称、含数据块的数量、传输方式;定义数据块,所述数据块包含编号、名称、大小、深度、传输方式及属性;步骤三,将建立框架所用到的所有数据按照配置文件的格式定义成数据表,将所述数据表发放至平台中的所有节点,形成分布式框架。本发明专利技术的优点在于:结构简单、便于配置,能够快速实现基于反射内存的分布式系统的构建,大大提高分布式系统的构建和调试应用。

【技术实现步骤摘要】
一种反射内存的公共接口框架设计方法
本专利技术涉及航电系统
,具体涉及一种反射内存的公共接口框架设计方法。
技术介绍
由于航电测试验证系统要覆盖从单设备到多系统集成测试的要求,接口复杂且规模较大,同时要求具备配置运行管理、监视、分析、存储等大量功能组件,系统结构较为复杂,分布式航电系统验证平台建设周期长,集成难度高。
技术实现思路
本专利技术的目的是提供一种反射内存的公共结构框架设计方法,面对
技术介绍
中的复杂系统,希望提供一种简单、便捷的使用环境,能够方便的操纵所有系统资源,完成测试任务,以解决或至少减轻
技术介绍
中所存在的至少一处的问题。根据上述需求,设计CIA(CommonInterfacceArchitecture)公共接口框架。CIA是航电测试验证系统的核心,所有组件都是建立在CIA的基础上,所有组件间的过程数据通过CIA进行交换。通过CIA,实现了所有功能部件的解耦,简化了部件间通信的复杂度,并使得系统易于扩展。在每个计算机节点中,CIA体现为一组后台任务,进行数据传输管理。对每个应用,CIA体现为一组应用接口,供应用调用,实现数据访问。CIA(CommonInterfaceArchitecture)定义了一套全局数据访问及控制管理协议,支持多处理器节点、多个应用程序之间进行数据互操作及协同控制。其关键特点如下:支持分布式多节点的全局数据访问;提供多节点系统的运行控制接口;各节点可通过以太网及反射内存两种形式接入CIA网络;通过配置文件,定义每个CIA节点的发布订阅数据关系;CIA数据对象属性与SID数据库关联,单一来源,全局一致;具备确保数据完整性的机制;具备确保数据连续性的机制;支持采样及队列两种模式。为了实现上述目的,本专利技术采用的技术方案是:一种反射内存的公共接口框架设计方法,所述公共接口框架用于飞机航电系统验证平台,所述反射内存的公共接口框架设计方法包含以下步骤:步骤一,定义框架中数据传输的格式,具体为消息编号+数据段+校验和+消息名称+时间戳;步骤二,将定义的消息格式以配置文件的格式确定下来,具体的配置文件格式如下,定义节点,所述节点包含节点的标识、名称、含数据块的数量、传输方式;定义数据块,所述数据块包含编号、名称、大小、深度、传输方式及属性;步骤三,将建立框架所用到的所有数据按照配置文件的格式定义成数据表,将所述数据表发放至平台中的所有节点,形成分布式框架。优选的,在所述步骤一中,每个数据设置独立的编号,多个数据之间的编号递加,且所述编号与FIFO数据设置对应关系,即读写位置为编号取FIFO深度的模。优选的,每个FIFO附加一个地址,记录写应用最新写入数据的编号及校验值。优选的,所述步骤二中进一步包含定义CIA传输层常量表,所述CIA传输层常量表包含常量的名称、数值、备注含义及范围。优选的,所述CIA传输层具有5个接口,分别用于初始化CIA传输层、获得Block句柄、读取Block数据、写入Block数据及关闭CIA传输层。优选的,每个数据包含以下部分:4字节数据编号、4字节编号校验和、8字节时戳、X长度的数据、4字节的数据校验和。本专利技术的有益效果在于:本专利技术提出的反射内存的公共接口框架设计方法结构简单、便于配置,能够快速实现基于反射内存的分布式系统的构建,大大提高分布式系统的构建和调试应用;有效的解决分布式航电系统验证平台建设周期长、集成难度高等一些列难题。附图说明图1是本专利技术一实施例的反射内存的公共接口框架设计方法的流程图。图2是CIA传输层接口的使用流程图。图3是本专利技术的反射内存公共接口框架设计方法的结构示意图。图4是CIA的功能组件互联示意图。具体实施方式为使本专利技术实施的目的、技术方案和优点更加清楚,下面将结合本专利技术实施例中的附图,对本专利技术实施例中的技术方案进行更加详细的描述。在附图中,自始至终相同或类似的标号表示相同或类似的元件或具有相同或类似功能的元件。所描述的实施例是本专利技术一部分实施例,而不是全部的实施例。下面通过参考附图描述的实施例是示例性的,旨在用于解释本专利技术,而不能理解为对本专利技术的限制。基于本专利技术中的实施例,本领域普通技术人员在没有作出创造性劳动前提下所获得的所有其他实施例,都属于本专利技术保护的范围。下面结合附图对本专利技术的实施例进行详细说明。在本专利技术的描述中,需要理解的是,术语“中心”、“纵向”、“横向”、“前”、“后”、“左”、“右”、“竖直”、“水平”、“顶”、“底”“内”、“外”等指示的方位或位置关系为基于附图所示的方位或位置关系,仅是为了便于描述本专利技术和简化描述,而不是指示或暗示所指的装置或元件必须具有特定的方位、以特定的方位构造和操作,因此不能理解为对本专利技术保护范围的限制。如图1所示,一种反射内存的公共接口框架设计方法,所述公共接口框架用于飞机航电系统验证平台,所述反射内存的公共接口框架设计方法包含以下步骤:步骤一,定义框架中数据传输的格式,具体为消息编号+数据段+校验和+消息名称+时间戳。采用消息编号的优点在于,消息编号是消息的唯一标示,用于区分消息,所有消息顺序编号。校验和用于确保数据段的数据为有效数据,对数据段按位计数,将计数存储在校验和里,使用方根据校验和对接收的数据段的数据进行校验。例如,在一实施例中,某数据段有64位,其中为1的位数是34,则校验和即为34。在数据尾部添加校验和可以保证数据的完整性。消息名称为一段字符串,其优点在于:接收方可以明确知道该数据的含义;可以理解的是,所述消息名称所采用的字符串可以根据实际用途设定,例如,在本实施例中,消息名称所采用的字符串根据消息的实际含义设定,方便接收方知道该数据的含义;在另一备选实施例中,为了确保数据的保密性,消息名称所采用的字符串为没有实际意义的代码,接收方根据代码查找该信息的含义,其优点在于,有利于提高消息的保密性。时间戳,用于标识消息写入的具体时间,精确到毫秒级,其优点在于:对所有消息以时间进行排序。在本实施例中,每个数据设置独立的编号,多个数据之间的编号递加,且所述编号与FIFO数据设置对应关系,即读写位置为编号取FIFO深度的模。每个FIFO附加一个地址,记录写应用最新写入数据的编号及校验值。FIFO操作是对循环缓冲队列的操作,另为循环缓冲队列开辟一个位置,存储数据最新写入的数据和校验和。步骤二,将定义的消息格式以配置文件的格式确定下来,具体的配置文件格式如下,定义节点,所述节点包含节点的标识、名称、含数据块的数量、传输方式;其优点在于,可以明确系统中有多少节点,节点的种类,方便数据的层次化管理;通过定义节点可以明确数据块所属的系统,可以分级管理数据,节点为一级,数据块为一级。在本实施例中,所述节点的标示为一个数字编号,唯一确定一条消息的来源。节点的名称是字符串。传输介质0代表DDS,1代表RFM。定义数据块,所述数据块包含编号、名称、大小、深度、传输方式及属性;所述数据块的大小是指数据块中包含多少数据;所述数据块的深度是指数据块的组数,数值越大保存的数据越多,如果写入块,接收慢,不会导致数据被覆盖,其作用是用于数据缓冲,防止数据被覆盖。传输介质是反射内存,定义FIFO在反射内存的偏移;属性即读写属性,0代表只读,1代表只写,2代表读写。所述步骤二中进一步包含定义CIA传输层本文档来自技高网...
一种反射内存的公共接口框架设计方法

【技术保护点】
一种反射内存的公共接口框架设计方法,所述公共接口框架用于飞机航电系统验证平台,其特征在于,所述反射内存的公共接口框架设计方法包含以下步骤:步骤一,定义框架中数据传输的格式,具体为消息编号+数据段+校验和+消息名称+时间戳;步骤二,将定义的消息格式以配置文件的格式确定下来,具体的配置文件格式如下,定义节点,所述节点包含节点的标识、名称、含数据块的数量、传输方式;定义数据块,所述数据块包含编号、名称、大小、深度、传输方式及属性;步骤三,将建立框架所用到的所有数据按照配置文件的格式定义成数据表,将所述数据表发放至平台中的所有节点,形成分布式框架。

【技术特征摘要】
1.一种反射内存的公共接口框架设计方法,所述公共接口框架用于飞机航电系统验证平台,其特征在于,所述反射内存的公共接口框架设计方法包含以下步骤:步骤一,定义框架中数据传输的格式,具体为消息编号+数据段+校验和+消息名称+时间戳;步骤二,将定义的消息格式以配置文件的格式确定下来,具体的配置文件格式如下,定义节点,所述节点包含节点的标识、名称、含数据块的数量、传输方式;定义数据块,所述数据块包含编号、名称、大小、深度、传输方式及属性;步骤三,将建立框架所用到的所有数据按照配置文件的格式定义成数据表,将所述数据表发放至平台中的所有节点,形成分布式框架。2.如权利要求1所述的反射内存的公共接口框架设计方法,其特征在于,在所述步骤一中,每个数据设置独立的编号,多个数据之间的编号递加,且所述编号与FIFO数据设置对应...

【专利技术属性】
技术研发人员:辛国华李亮徐娜
申请(专利权)人:中国航空工业集团公司西安飞机设计研究所
类型:发明
国别省市:陕西,61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评论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发表了对其他浏览者有用的留言会获得科技券。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