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种散热装置、散热系统及散热装置的实验系统和方法制造方法及图纸

技术编号:16528511 阅读:54 留言:0更新日期:2017-11-09 20:08
本发明专利技术涉及一种散热装置,包括通过防水硅脂依次密封连接的压力腔盖片、射孔板及微小通道基体板;微小通道基体板与射孔板连接的一侧对称开设有第一集液腔和第二集液腔,第一集液腔和第二集液腔之间通过若干个微小通道连通;射孔板与压力腔盖片连接的一侧内凹形成有空腔,空腔通过压力腔盖片密封形成压力腔;压力腔底部贯穿有多个与微小通道连通的射流孔;射孔板位于空腔两侧还设置有第一出液口和第二出液口,压力腔盖片中部还设置有与压力腔连通的进液口。本发明专利技术采用将射流冲击与微小通道相结合的方式实现散热,既能利用微小通道换热面积大的特点,又能利用射流冲击局部换热效率高的特点,解决了散热不均的问题,提高了装置整体的换热效率。

【技术实现步骤摘要】
一种散热装置、散热系统及散热装置的实验系统和方法
本专利技术涉及一种散热装置,属于电子设备散热
;同时还公开了一种由该散热装置构成的散热系统、散热装置的实验系统及方法。
技术介绍
随着电子科学技术的迅速发展,电子设备的功率密度逐渐增大。计算机领域的蓬勃发展,对计算性能的需求日益提高,处理器的频率也越来越高,加之大数据、云计算等概念的兴起,计算机芯片的处理能力要求不断加大,随之带来的问题就是中央处理器(CPU)的发热量也在不断增加,因此对散热器的性能要求越来越高。目前,家用主机散热主要是依靠风冷散热,最大的优点就是安全可靠,但是,一些大公司机房中进行大数据、云计算的服务器仅仅依靠风冷散热不能解决根本的问题。水冷散热是人们提出来的一种新的散热方式。水冷散热装置一般采用微流道散热,依靠冷却液的循环带走需要散热器件的发热量,在微通道散热方面相比风冷来说水冷具有更高效的散热效率。目前,在服务器领域主要采用水冷的方式对其进行散热,像是日前某互联网公司中的云计算服务器散热采用了浸没式水冷散热,即把服务器整个浸没在水,但因冷却液中可能具有一定的腐蚀性,而且浸没式散热令CPU的热量散发较慢。所以本文档来自技高网...
一种散热装置、散热系统及散热装置的实验系统和方法

【技术保护点】
一种散热装置,其特征在于,包括依次通过防水硅脂密封连接的压力腔盖片(1)、射孔板(2)及微小通道基体板(3);微小通道基体板(3)与射孔板(2)连接的一侧对称开设有第一集液腔(4)和第二集液腔(6),第一集液腔(4)和第二集液腔(6)之间通过若干个微小通道(5)连通;射孔板(2)与压力腔盖片(1)连接的一侧内凹形成有空腔(9),空腔(9)通过压力腔盖片(1)密封形成压力腔;压力腔底部贯穿有多个与微小通道(5)对应并连通的射流孔(7);所述射孔板(2)位于空腔两侧还设置有第一出液口(8)和第二出液口(10),第一出液口(8)和第二出液口(10)分别连通第一集液腔(4)和第二集液腔(6),所述压力...

【技术特征摘要】
1.一种散热装置,其特征在于,包括依次通过防水硅脂密封连接的压力腔盖片(1)、射孔板(2)及微小通道基体板(3);微小通道基体板(3)与射孔板(2)连接的一侧对称开设有第一集液腔(4)和第二集液腔(6),第一集液腔(4)和第二集液腔(6)之间通过若干个微小通道(5)连通;射孔板(2)与压力腔盖片(1)连接的一侧内凹形成有空腔(9),空腔(9)通过压力腔盖片(1)密封形成压力腔;压力腔底部贯穿有多个与微小通道(5)对应并连通的射流孔(7);所述射孔板(2)位于空腔两侧还设置有第一出液口(8)和第二出液口(10),第一出液口(8)和第二出液口(10)分别连通第一集液腔(4)和第二集液腔(6),所述压力腔盖片(1)中部还设置有与压力腔连通的进液口(11)。2.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一种散热装置,其特征在于,所述微小通道(5)的侧壁呈正弦曲线或余弦曲线设置形成波壁微通道。3.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一种散热装置,其特征在于,每个所述微小通道(5)均连通有至少2个射流孔(7)。4.根据权利要求3所述的一种散热装置,其特征在于,每个所述微小通道(5)均连通有2个射流孔(7)。5.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一种散热装置,其特征在于,所述压力腔盖片(1)、射孔板(2)及微小通道基体板(3)均采用铜铝复合材料制成。6.一种散热系统,其特征在于,包括蠕动泵(12)、冷却器(13)及权利要求1-5任一项所述的散热装置,散热装置的第一出液口(8)和第二出...

【专利技术属性】
技术研发人员:徐尚龙郑书勤姚晟丰瑞鑫罗冲罗欣李垚莹徐冲
申请(专利权)人:电子科技大学
类型:发明
国别省市:四川,51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评论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发表了对其他浏览者有用的留言会获得科技券。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