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 首页 > 专利查询>苏州大学专利>正文

柔性触觉传感器以及机器人处理系统技术方案

技术编号:16528401 阅读:167 留言:0更新日期:2017-11-09 19:59
本发明专利技术公开了一种柔性触觉传感器,包括:相对设置的柔性基底和PET薄膜,所述柔性基底是绝缘的,所述柔性基底在其面对所述PET薄膜的一侧设置有金属电极,所述柔性基底与所述PET薄膜之间设置有垫片,传感器的柔性基底一侧贴附在机器人需要有触觉反馈的表面,该传感器具有柔性,适合贴附于平面或非平面表面,所述传感器在不受外力时,由于所述垫片的作用,所述PET薄膜与所述金属电极之间存在一定间隙;外界物体触碰所述PET薄膜使所述传感器受到外力时,所述PET薄膜发生形变,与所述金属电极发生接触,从而有电信号产生。现有技术相比,本发明专利技术在外力作用下,不需要外界再提供电源和信号转化电路,它自身可以直接产生电信号,输出给系统。它可以按大表面积进行制作,可方便地大面积覆盖机器人表面。并且对其可以进行产业化大批量的生产,降低了成本。

【技术实现步骤摘要】
柔性触觉传感器以及机器人处理系统
本专利技术涉及机器人领域,尤其涉及一种柔性触觉传感器以及机器人处理系统。
技术介绍
柔性触觉传感器作为机器人智能皮肤的一种,可实现环境中各种接触力的检测感知,是机器人直接感知环境作用的必要媒介。这种触觉感知传感器要像人的皮肤一样具有柔韧性,可以经过任意弯曲变形,覆盖在机器人本体表面,并且其厚度要控制在一个理想的范围内,同时它还应该具有系统反馈功能,能够将触觉信息实时反馈给控制中心,实现机器人智能控制响应。目前,由于机器人的广泛使用,应用于机器人智能皮肤的柔性触觉传感器得到了广泛的关注,基于不同原理和不同柔性材料,设计和制作了各种不同种类的柔性传感器。柔性触觉传感器原理一般采用压阻式、电容式等。柔性触觉传感器的柔性材料一般采用聚合物,如PET、硅胶、PDMS等。目前,应用于机器人智能皮肤的柔性触觉传感器主要有压阻式、电容式等。压阻式柔性触觉传感器的工作原理是在外力的作用下,电阻发生变化,通过外部电源供电并通过转换电路将电阻的变化转化为电信号,再将电信号反馈给系统。电容式柔性触觉传感器的工作原理是在外力的作用下,电容发生变化,通过外部电源供电并通过转换电路将电容的变化转化为电信号,再将电信号反馈给系统。压阻式柔性触觉传感器和电容式柔性触觉传感器工作时都需要外部电源的供电和外部转化电路进行电信号输出,这提高了系统的复杂性。另外它们的制作工艺也相对复杂,加工成本较高,在批量化生产和大规模商业化应用方面有一定的局限性。并且它们的加工一般使用光刻设备,由于受光刻设备的最大曝光面积的限制,加工出的传感阵列能覆盖机器人表面的面积有限。专利
技术实现思路
为了克服现有技术的上述缺陷,本专利技术所要解决的技术问题是提供一种柔性触觉传感器以及机器人处理系统,在外力作用下可以直接产生电信号。本专利技术的具体技术方案是:一种柔性触觉传感器,包括:相对设置的柔性基底和PET薄膜,所述柔性基底是绝缘的,所述柔性基底在其面对所述PET薄膜的一侧设置有金属电极,所述柔性基底与所述PET薄膜之间设置有垫片,传感器的柔性基底一侧贴附在机器人需要有触觉反馈的表面,该传感器具有柔性,适合贴附于平面或非平面表面,所述传感器在不受外力时,由于所述垫片的作用,所述PET薄膜与所述金属电极之间存在一定间隙;外界物体触碰所述PET薄膜使所述传感器受到外力时,所述PET薄膜发生形变,与所述金属电极发生接触,从而有电信号产生。优选地,所述PET薄膜在面向所述柔性基底的一侧设置有微结构,所述微结构由卷对卷纳米压印技术制作而成。优选地,所述金属电极的数量为多个,各个金属电极均连接有用于输出信号的导线。优选地,所述柔性基底和所述PET薄膜呈片状,所述垫片和所述金属电极为多个,多个所述垫片沿第一轴线方向延伸,且多个所述垫片沿第二轴线方向间隔排列,多个所述金属电极形成有位于两个垫片之间的单元,每一个单元中的金属电极沿第一轴线方向间隔排列。优选地,所述垫片由泡沫或其它柔性材料制成。本申请公开了一种机器人处理系统,包括:如上述的柔性触觉传感器、与所述柔性触觉传感器电性连接的信号处理模块、与所述信号处理模块电性连接的控制系统,所述控制系统用于根据所述信号处理模块对机器人进行控制。优选地,所述信号处理模块用于根据所述PET薄膜与所述金属电极接触生成的电信号,判断作用于所述柔性触觉传感器的作用力值。优选地,所述信号处理模块用于根据所述PET薄膜与所述金属电极接触生成的电信号,判断作用于所述柔性触觉传感器的作用力的位置。优选地,所述信号处理模块包括微处理器和外围电路,当外力作用在贴附该柔性传感器的机器人表面上时,传感器发出电信号,信号处理模块接收电信号并进行处理,然后向机器人控制系统发出信号,机器人控制系统根据信号控制机器人进行相应动作。与现有技术相比,本专利技术在外力作用下,不需要外界再提供电源和信号转化电路,它自身可以直接产生电信号,输出给系统。由于带微结构的PET薄膜可以采用卷对卷纳米压印工艺,它可以按大表面积进行制作,可方便地大面积覆盖机器人表面。并且对其可以进行产业化大批量的生产,降低了成本。附图说明在此描述的附图仅用于解释目的,而不意图以任何方式来限制本专利技术公开的范围。另外,图中的各部件的形状和比例尺寸等仅为示意性的,用于帮助对本专利技术的理解,并不是具体限定本专利技术各部件的形状和比例尺寸。本领域的技术人员在本专利技术的教导下,可以根据具体情况选择各种可能的形状和比例尺寸来实施本专利技术。图1为本申请实施例中的柔性触觉传感器的爆炸结构示意图;图2为本申请实施例中的柔性触觉传感器的主视图;图3为PET薄膜的结构示意图;图4为该柔性触觉传感器在一个动作过程中的工作原理示意图;图5为采用柔性触觉传感器的机器人处理系统的原理示意图。以上附图的附图标记:1、柔性基底;2、金属电极;3、垫片;4、PET薄膜;5、引线;6、微结构;7、电阻;8、柔性触觉传感器;9、信号处理模块;91、MCU;92、外围电路;10、控制系统。具体实施方式结合附图和本专利技术具体实施方式的描述,能够更加清楚地了解本专利技术的细节。但是,在此描述的本专利技术的具体实施方式,仅用于解释本专利技术的目的,而不能以任何方式理解成是对本专利技术的限制。在本专利技术的教导下,技术人员可以构想基于本专利技术的任意可能的变形,这些都应被视为属于本专利技术的范围。本申请公开了一种柔性触觉传感器8,包括相对设置的柔性基底1和PET薄膜4,所述柔性基底1是绝缘的,所述柔性基底1在其面对所述PET薄膜4的一侧设置有金属电极2,所述柔性基底1与所述PET薄膜4之间设置有垫片3,传感器的柔性基底一侧贴附在机器人需要有触觉反馈的表面,由于该传感器具有柔性,适合贴附于平面或非平面表面。所述传感器8在不受外力时,由于所述垫片3的作用,PET薄膜4与金属电极2之间存在一定间隙;外界物体触碰所述PET薄膜使传感器8受到外力时,所述PET薄膜4发生形变,与金属电极2发生接触,从而有电信号产生。具体的,参照图1和图2所示,所述柔性基底1具有相背对的上侧面和下侧面。所述柔性基底1可以由具有良好的柔韧性绝缘材料制成,如PET等。所述金属电极2可以贴覆在所述柔性基底1的上侧面上。由于铜和PET薄膜的摩擦生电效果较佳,所述金属电极2可以由很薄的铜箔制成。在实际中还可以使用其它摩擦生电效果好的材料。特别的,每个金属电极2还连接有导线,从而将产生的电信号输出。当然的,金属电极2的个数、形状和在柔性基底1上的分布位置可以根据实际进行设计。所述垫片3也设置在所述柔性基底1的上侧面。所述PET薄膜4贴附在所述垫片3上。垫片3可以在该柔性触觉传感器8未发生形变或发生一定形变的情况下使所述PET薄膜4和所述金属电极2之间具有一定间隔。当然的,垫片3的厚度和在柔性基底1上的分布可根据实际情况进行设计。当该柔性触觉传感器8受到外力时,所述PET薄膜4产生形变,可以和所述金属电极2接触,由于摩擦生电和静电感应相耦合产生电信号。为了增大摩擦生电的效果,在所述PET薄膜4与金属电极2相对的表面上设计有微结构6阵列,如图3所示,本微结构6阵列为正方形凸起阵列,尺寸为1mm*1mm,间隔长度为1mm,高度为25μm。当然的,实际中的微结构6阵列可根据实际情况进行设计。微结构6能够大大提高柔性摩擦电本文档来自技高网
...
柔性触觉传感器以及机器人处理系统

【技术保护点】
一种柔性触觉传感器,其特征在于,包括:相对设置的柔性基底和PET薄膜,所述柔性基底是绝缘的,所述柔性基底在其面对所述PET薄膜的一侧设置有金属电极,所述柔性基底与所述PET薄膜之间设置有垫片,传感器的柔性基底一侧贴附在机器人需要有触觉反馈的表面,该传感器具有柔性,适合贴附于平面或非平面表面,所述传感器在不受外力时,由于所述垫片的作用,所述PET薄膜与所述金属电极之间存在一定间隙;外界物体触碰所述PET薄膜使所述传感器受到外力时,所述PET薄膜发生形变,与所述金属电极发生接触,从而有电信号产生。

【技术特征摘要】
1.一种柔性触觉传感器,其特征在于,包括:相对设置的柔性基底和PET薄膜,所述柔性基底是绝缘的,所述柔性基底在其面对所述PET薄膜的一侧设置有金属电极,所述柔性基底与所述PET薄膜之间设置有垫片,传感器的柔性基底一侧贴附在机器人需要有触觉反馈的表面,该传感器具有柔性,适合贴附于平面或非平面表面,所述传感器在不受外力时,由于所述垫片的作用,所述PET薄膜与所述金属电极之间存在一定间隙;外界物体触碰所述PET薄膜使所述传感器受到外力时,所述PET薄膜发生形变,与所述金属电极发生接触,从而有电信号产生。2.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柔性触觉传感器,其特征在于,所述PET薄膜在面向所述柔性基底的一侧设置有微结构,所述微结构由卷对卷纳米压印技术制作而成。3.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柔性触觉传感器,其特征在于,所述金属电极的数量为多个,各个金属电极均连接有用于输出信号的导线。4.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柔性触觉传感器,其特征在于,所述柔性基底和所述PET薄膜呈片状,所述垫片和所述金属电极为多个,多个所述垫片沿第一轴线方向延伸,且多个所述垫片沿第二轴线方向间隔排列,多个所述金属电极形成有...

【专利技术属性】
技术研发人员:刘会聪孙明陈涛吉张萍孙立宁
申请(专利权)人:苏州大学
类型:发明
国别省市:江苏,32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评论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发表了对其他浏览者有用的留言会获得科技券。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