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种面向目标的叠前共成像点道集高保真叠加方法技术

技术编号:16528138 阅读:28 留言:0更新日期:2017-11-09 19:40
本发明专利技术属于地球物理勘探地震资料解释性处理技术领域,尤其涉及一种面向目标的叠前共成像点道集高保真叠加方法。该叠加方法采用正演模拟与实际地震资料结合,研究叠前共成像点道集特征,依据振幅、频率和相位随入射角变化特征,有效提高了资料保真性、精细构造储层的描述能力。该方法包括有计算模拟地震叠前共成像点道集特征、实际地震叠前共成像点道集特征;分别计算得到模拟地震叠前共成像点道集特征中振幅跳变入射角、模拟地震叠前共成像点道集特征中相位跳变入射角、模拟地震叠前共成像点道集特征中频率跳变入射角;将上述三者中入射角度最小者视作为最佳入射角;以小于等于最佳入射角的角度进行道集叠加,得到高保真的叠前共成像点道集。

【技术实现步骤摘要】
一种面向目标的叠前共成像点道集高保真叠加方法
本专利技术属于地球物理勘探地震资料解释性处理
,尤其是涉及一种面向目标的叠前共成像点道集高保真叠加方法。
技术介绍
高精度的储层和构造描述对地震资料品质的要求越来越高,采集、处理新技术的应用提高了地震资料品质,特别是叠前成像方法的应用不但提高了成像质量,还形成了海量的叠前共成像点道集。但成像叠加忽略了叠前共成像点道集随入射角增大的能量、频率和波形变化,使成像叠加资料模糊了子波特征、降低了分辨率,抹杀了叠前共成像点道集的储层和构造有效信息,降低了对储层和构造描述的精度和可靠性。叠前共成像点道集的研究目前主要在振幅、频率和相位属性随入射角增大的变化特征和弹性属性反演应用方面,而对于道集叠加产生的子波特征模糊问题没有涉及。Muskat、Meres(1940)提出平面波的反射和透射系数是关于入射角的函数,为AVO(AVO是amplitudevariationwithoffset的缩写,中文含义为振幅随偏移距的变化)技术的应用打下了基础。Koefoed(1961)给出了泊松比和反射系数相联系的Zoeppritz近似方程。Ostrander(1本文档来自技高网...
一种面向目标的叠前共成像点道集高保真叠加方法

【技术保护点】
一种面向目标的叠前共成像点道集高保真叠加方法,其特征在于,包括有如下步骤:步骤1:正演得到模拟地震叠前共成像点道集特征,分析得到实际地震叠前共成像点道集特征;步骤2:对比得到的模拟地震叠前共成像点道集特征与实际地震叠前共成像点道集特征,分别计算得到模拟地震叠前共成像点道集特征中振幅跳变入射角、模拟地震叠前共成像点道集特征中相位跳变入射角、模拟地震叠前共成像点道集特征中频率跳变入射角;所述模拟地震叠前共成像点道集特征中振幅跳变入射角为入射角增大过程中模拟地震叠前共成像点道集特征中振幅值发生跳变时对应的入射角;所述模拟地震叠前共成像点道集特征中相位跳变入射角为入射角增大过程中模拟地震叠前共成像点道...

【技术特征摘要】
1.一种面向目标的叠前共成像点道集高保真叠加方法,其特征在于,包括有如下步骤:步骤1:正演得到模拟地震叠前共成像点道集特征,分析得到实际地震叠前共成像点道集特征;步骤2:对比得到的模拟地震叠前共成像点道集特征与实际地震叠前共成像点道集特征,分别计算得到模拟地震叠前共成像点道集特征中振幅跳变入射角、模拟地震叠前共成像点道集特征中相位跳变入射角、模拟地震叠前共成像点道集特征中频率跳变入射角;所述模拟地震叠前共成像点道集特征中振幅跳变入射角为入射角增大过程中模拟地震叠前共成像点道集特征中振幅值发生跳变时对应的入射角;所述模拟地震叠前共成像点道集特征中相位跳变入射角为入射角增大过程中模拟地震叠前共成像点道集特征中相位值发生跳变时对应的入射角;所述模拟地震叠前共成像点道集特征中频率跳变入射角为入射角增大过程中模拟地震叠前共成像点道集特征中频率值发生跳变时对应的入射角;步骤3:比较模拟地震叠前共成像点道集特征中振幅跳变入射角、模拟地震叠前共成像点道集特征中相位跳变入射角、模拟地震叠前共成像点道集特征中频率跳变入射角并将上述三者...

【专利技术属性】
技术研发人员:张明振王兴谋张猛石晓光陈先红苗永康
申请(专利权)人:中国石油化工股份有限公司中国石油化工股份有限公司胜利油田分公司物探研究院
类型:发明
国别省市:北京,11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评论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发表了对其他浏览者有用的留言会获得科技券。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