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 首页 > 专利查询>段建辉专利>正文

一种能够实现升降旋转的观光电梯轿厢结构制造技术

技术编号:16523155 阅读:106 留言:0更新日期:2017-11-09 13:18
本发明专利技术公开了一种能够实现升降旋转的观光电梯轿厢结构;经过改进之后包括电梯轿厢外升降主架、旋转执行电机、顶部转动架、电梯轿厢内旋转框架、承载底座;其中,由电梯轿厢外升降主架承担与钢绳的连接,整体结构比较简单,不仅满足了受力强度要求,而且生产制备、组装和运输都很方便,采用这样的结构,在电梯轿厢升降过程中,进入电梯轿厢内旋转框架内部的人员还可以手动按动电梯控制面板上对应的轿厢转动按钮,此时电梯对应的控制箱启动旋转执行电机工作,由旋转执行电机带动顶部转动架在电梯轿厢外升降主架顶部转动,同时使电梯轿厢内旋转框架在电梯轿厢外升降主架内部慢速转动。

A sightseeing elevator car structure capable of lifting and rotating

The invention discloses a can realize lifting and rotating sightseeing elevator car structure; after improvement, including the elevator car outside the main lifting frame, rotating motor, a rotating frame, at the top of the elevator car frame, rotating the bearing pedestal; wherein the elevator car outside the main frame and the lifting rope is connected to bear, the whole the structure is relatively simple, not only to meet the force strength requirements, and production, assembly and transportation are convenient, the structure of the elevator car lifting process, into the elevator car frame rotating internal staff can also manually press the elevator control panel corresponding car rotating button, then control lift box corresponding to start rotating motor, rotary motor driven by the implementation of the top frame in the elevator lift outside the top of the main frame to rotate, and the elevator car The rotating frame rotates slowly inside the main frame outside the elevator car.

【技术实现步骤摘要】
一种能够实现升降旋转的观光电梯轿厢结构
本专利技术涉及一种观光电梯轿厢结构,具体来讲是一种能够实现升降旋转的观光电梯轿厢结构。
技术介绍
现有的观光电梯通常具有轿厢、电梯门、驱动机构以及控制系统等几部分组成,通常安装在商场、公园等公共场所,其运行方式是采用垂直升降,因而占地较少,倍受青睐;其外表通常是玻璃或其他透明的材质封闭;观光电梯的使用给人们带来了许多快乐和方便。但是现有的观光电梯仅具有垂直升降,无法在升降过程中伴随着实现转动。经过检索发现,专利号CN201410593083.X的专利技术专利公开了一种旋转升降平台,驱动整个升降旋转平台垂直升降运行,能够大大提高升降旋转平台的运行速度,减少了用户等待的时间,并且能够满足深度更深的立体车库使用,帮助扩大车库的升降旋转平台系统,属于立体停车库
,其包括一用于停放汽车的升降旋转容量,提高土地的使用率,节省土地资源。专利号CN201420213607.3的本技术公开了一种旋转提升外用电梯门,包括连接于轿厢上的门体,所述门体设置于轿厢靠近结构顶板的一侧,所述门体包括旋转提升门和升降门;所述旋转提升门与轿厢通过铰链相互铰接,所述铰链设置于轿厢底部靠近结构顶板的一侧,所述旋转提升门远离铰链的一端能够相对于轿厢向外旋转并搭接于结构顶板上;所述升降门与轿厢之间能够沿竖向相对运动。专利号CN200510001984.6的专利技术公开了一种绕楼梯间楼梯上下自动旋转运行的电梯,主要用于没有电梯通道的民用建筑楼房。上、下运行轨及动力传输导向轨绕楼梯盘旋设置且上、下运行轨及动力传输导向轨相对盘旋排列,自平衡轨道运行总成中的上、下滑轮总成分别沿上、下运行轨运行,自平衡轨运行总成下端的动力传输杆与位于动力传输导向轨内的牵引钢丝连接且在动力装置及牵引钢丝的作用下带动自平衡轨道运行总成沿上、下轨及动力传输导向轨运行。然而,经过调查发现,人们在闲逛商场时喜欢选择直梯的原因不仅是因为能够快速到达楼层,更重要的时通过直梯能够观赏外部风景,一览全景,但是现有的直梯仅仅能直上直下垂直升降,在升降过程中无法实现转动,当电梯中人员较多时,也就不能带着乘客多角度观览外景了,这势必会产生一种遗憾。
技术实现思路
因此,为了解决上述不足,本专利技术在此提供一种能够实现升降旋转的观光电梯轿厢结构;本专利技术经过改进之后所述电梯轿厢结构包括电梯轿厢外升降主架、旋转执行电机、顶部转动架、电梯轿厢内旋转框架、承载底座;由电梯轿厢外升降主架承担与钢绳的连接,整体结构比较简单,不仅满足了受力强度要求,而且生产制备、组装和运输都很方便,采用这样的结构,在电梯轿厢升降过程中,进入电梯轿厢内旋转框架内部的人员还可以手动按动电梯控制面板上对应的轿厢转动按钮,此时电梯对应的控制箱启动旋转执行电机工作,由旋转执行电机带动顶部转动架在电梯轿厢外升降主架顶部转动,同时使其电梯轿厢内旋转框架在电梯轿厢外升降主架内部慢速转动。因此本专利技术能够在升降过程中实现观光旋转。本专利技术是这样实现的,构造一种能够实现升降旋转的观光电梯轿厢结构,所述电梯轿厢结构包括电梯轿厢外升降主架、旋转执行电机、顶部转动架、电梯轿厢内旋转框架、承载底座;其中,电梯轿厢外升降主架、顶部转动架和电梯轿厢内旋转框架均为圆形的金属框架;旋转执行电机固定在电梯轿厢外升降主架的外侧,顶部转动架位于电梯轿厢外升降主架的顶部,电梯轿厢内旋转框架位于电梯轿厢外升降主架的内部,同时顶部转动架与电梯轿厢内旋转框架连接,由旋转执行电机带动顶部转动架在电梯轿厢外升降主架顶部转动,同时使其电梯轿厢内旋转框架在电梯轿厢外升降主架内部转动。本专利技术经过改进之后所述电梯轿厢结构包括电梯轿厢外升降主架、旋转执行电机、顶部转动架、电梯轿厢内旋转框架、承载底座;由电梯轿厢外升降主架承担与钢绳的连接,整体结构比较简单,不仅满足了受力强度要求,而且生产制备、组装和运输都很方便,采用这样的结构,在电梯轿厢升降过程中,进入电梯轿厢内旋转框架内部的人员还可以手动按动电梯控制面板上对应的轿厢转动按钮,此时电梯对应的控制箱启动旋转执行电机工作,由旋转执行电机带动顶部转动架在电梯轿厢外升降主架顶部转动,同时使其电梯轿厢内旋转框架在电梯轿厢外升降主架内部慢速转动。作为上述技术方案的改进,所述一种能够实现升降旋转的观光电梯轿厢结构,所述电梯轿厢外升降主架的外部上端焊接有电机安装座,旋转执行电机的输出端通过转动盘与顶部转动架的下端外沿贴合。旋转执行电机本这里的作用是带动顶部转动架在电梯轿厢外升降主架顶部转动,那么将旋转执行电机固定在电梯轿厢外升降主架的外部上端时,能使旋转执行电机的输出端通过转动盘与顶部转动架的下端外沿完美贴合,既能保证传动的效率,又不会增大整个设备的体积。作为上述技术方案的改进,所述一种能够实现升降旋转的观光电梯轿厢结构,顶部转动架的金属框架底部安装有多个滑动轮;且在顶部转动架的金属框架内侧固定有多组用于与电梯轿厢内旋转框架连接固定的卡扣机构。通过改进之后在顶部转动架的金属框架底部安装多个滑动轮,其好处是使顶部转动架能够通过底部的滑动轮来帮助顶部转动架在电梯轿厢外升降主架的顶部滑动;对于顶部转动架来讲,只会转动,不会发生位置变化。同时,在顶部转动架的金属框架内侧固定有多组用于与电梯轿厢内旋转框架连接固定的卡扣机构,通过卡扣机构来顺利实现与电梯轿厢内旋转框架的连接。作为上述技术方案的改进,所述一种能够实现升降旋转的观光电梯轿厢结构,卡扣机构包括金属背板、上夹持板、下夹持板;上夹持板、下夹持板与金属背板焊接成整体,上夹持板和下夹持板均为弧形结构;且在上夹持板和下夹持板上设置有紧固螺栓。当顶部转动架与电梯轿厢内旋转框架连接时,上夹持板、下夹持板整体将电梯轿厢内旋转框架夹持住,然后通过紧固螺栓实现紧固;同理,拧松紧固螺栓时,也能快速将二者拆卸开。在具体实施中,可将上夹持板和下夹持板做成弧形结构,弧形结构能够增强上夹持板和下夹持板的自身强度。作为上述技术方案的改进,所述一种能够实现升降旋转的观光电梯轿厢结构,承载底座位于电梯轿厢内旋转框架对应的底端部分上;电梯轿厢内旋转框架对应的侧立杆成为内旋转框架的支撑;承载底座具有圆形的金属承载框架,金属承载框架上安装有多个能够减小承载底座在电梯轿厢内旋转框架内晃动的弹性机构;所述弹性机构具有弹性支杆、钢弹簧、卡位轮;金属承载框架上焊接有支板,弹性支杆的尾部穿过支板后拧上螺母,钢弹簧套在弹性支杆的中部,卡位轮设置在弹性支杆的前端;每个弹性机构均与电梯轿厢内旋转框架的侧立杆对应,侧立杆与卡位轮对应的面为三角侧面。实施时,在电梯轿厢内旋转框架的底端部分上设置承载底座,由于轿厢在上升或下降过程中,如果承载底座与电梯轿厢内旋转框架之间存在间隙的话,势必会产生一定量的晃动,这不利于安全;因此,在承载底座的金属承载框架上安装有多个能够减小承载底座在电梯轿厢内旋转框架内晃动的弹性机构;由于弹性机构具有弹性支杆、钢弹簧、卡位轮;因此当承载底座可以通过四周的弹性机构完美的卡在电梯轿厢内旋转框架的内部,既能满足承载要求,又能防止其晃动。作为上述技术方案的改进,所述一种能够实现升降旋转的观光电梯轿厢结构,三角侧面的表面具有耐磨橡胶。因为三角侧面会与卡位轮卡合,通过设置耐磨橡胶使其增强三角侧面的耐磨性。作为本文档来自技高网
...
一种能够实现升降旋转的观光电梯轿厢结构

【技术保护点】
一种能够实现升降旋转的观光电梯轿厢结构,其特征在于:所述电梯轿厢结构包括电梯轿厢外升降主架(1)、旋转执行电机(2)、顶部转动架(3)、电梯轿厢内旋转框架(4)、承载底座(5);其中,电梯轿厢外升降主架(1)、顶部转动架(3)和电梯轿厢内旋转框架(4)均为圆形的金属框架;旋转执行电机(2)固定在电梯轿厢外升降主架(1)的外侧,顶部转动架(3)位于电梯轿厢外升降主架(1)的顶部,电梯轿厢内旋转框架(4)位于电梯轿厢外升降主架(1)的内部,同时顶部转动架(3)与电梯轿厢内旋转框架(4)连接,由旋转执行电机(2)带动顶部转动架(3)在电梯轿厢外升降主架(1)顶部转动,同时使其电梯轿厢内旋转框架(4)在电梯轿厢外升降主架(1)内部转动。

【技术特征摘要】
1.一种能够实现升降旋转的观光电梯轿厢结构,其特征在于:所述电梯轿厢结构包括电梯轿厢外升降主架(1)、旋转执行电机(2)、顶部转动架(3)、电梯轿厢内旋转框架(4)、承载底座(5);其中,电梯轿厢外升降主架(1)、顶部转动架(3)和电梯轿厢内旋转框架(4)均为圆形的金属框架;旋转执行电机(2)固定在电梯轿厢外升降主架(1)的外侧,顶部转动架(3)位于电梯轿厢外升降主架(1)的顶部,电梯轿厢内旋转框架(4)位于电梯轿厢外升降主架(1)的内部,同时顶部转动架(3)与电梯轿厢内旋转框架(4)连接,由旋转执行电机(2)带动顶部转动架(3)在电梯轿厢外升降主架(1)顶部转动,同时使其电梯轿厢内旋转框架(4)在电梯轿厢外升降主架(1)内部转动。2.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一种能够实现升降旋转的观光电梯轿厢结构,其特征在于:所述电梯轿厢外升降主架(1)的外部上端焊接有电机安装座(7),旋转执行电机(2)的输出端通过转动盘(8)与顶部转动架(3)的下端外沿(9)贴合。3.根据权利要求1或2所述一种能够实现升降旋转的观光电梯轿厢结构,其特征在于:所述顶部转动架(3)的金属框架底部安装有多个滑动轮(10);且在顶部转动架(3)的金属框架内侧固定有多组用于与电梯轿厢内旋转框架(4)连接固定的卡扣机构(11)。4.根据权利要求3所述一种能够实现升降旋转的观光电梯轿厢结构,其特征在于:卡扣机构(11)包括金属背板(12)、上夹持板(13)、下夹持板(14);上夹持板(13)、下夹持板(14)与金属背板(12)焊接成整体,上夹持板(13)和下夹持板(14)均为弧形结构;且在上夹持板(13)和下夹持板(14)上设置有紧固螺栓(15)。5.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一种能够实现...

【专利技术属性】
技术研发人员:段建辉李登明张英
申请(专利权)人:段建辉
类型:发明
国别省市:山东,37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评论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发表了对其他浏览者有用的留言会获得科技券。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