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种污染物隔离道路系统技术方案

技术编号:16518797 阅读:27 留言:0更新日期:2017-11-08 22:48
本实用新型专利技术提供了一种污染物隔离道路系统,包括铺路元件、管道层、颗粒填充层三大部分,所述道路系统由多个铺路元件组成,管道层以及底层设置在铺路元件下部。所述填充层,至少一层包括螯合剂和溢流释放机构。螯合剂可以从流体中除去或浓缩一种或多种污染物。溢流释放机构可在道路系统的侧面向上延伸以形成储存器,储存器不仅可用来暂时储存流体,并可防止或减少道路系统侧面流体的溢出。该系统能够控制道路系统中的流体渗透性和流量,通过控制流体与多价螯合剂的停留时间,来降低流体中的一种或多种污染物的浓度,使得流体得到充分净化。

A pollutant isolation road system

The utility model provides a pollutant isolation road system, including paving element, pipeline layer, particle filled layer three parts, the road paving system consists of several components, pipe layer and the bottom layer is arranged in the lower paving element. The filling layer, at least one layer, comprises a chelating agent and an overflow release mechanism. Chelating agents can remove or concentrate one or more pollutants from fluids. The overflow release mechanism can be extended over the side of the road system to form a reservoir. The reservoir can not only temporarily store the fluid, but also prevent or reduce the overflow of the side fluid of the road system. The system can control the road system in fluid permeability and flow through the retention time control fluid and a sequestering agent, to reduce the concentration of one or more contaminants in the fluid, the fluid is fully purified.

【技术实现步骤摘要】
一种污染物隔离道路系统
本技术涉及污染物隔离技术,具体涉及一种污染物隔离道路系统。
技术介绍
道路系统可以用于道路,行人通道,公园等路段,在典型的安装中,道路系统具有暴露的表面层和流体可渗透的支撑底层,以防止流体(例如水)汇集在暴露层的表面上。暴露的表面可以是石头,工程化的铺路石,砖,水泥等,并且可以在铺路元件之间提供可渗透的填充材料,例如砂或细碎石。支撑流体可渗透的底层可以由沙子,碎石,卵石,砾石或岩石板组成。在许多安装中,较细的颗粒材料(例如砂,碎石)被用在最上层的底层和填料中以支撑铺路元件。现阶段,我国环境污染严重,我国在道路系统中对污染物的隔离净化装置很缺乏,在道路系统中对污染物的隔离效果很不理想。首先,现有的技术工艺过于复杂,其次,现有技术的施工成本较高,此外现有技术对污染物的处理方式很不恰当,很容易产生污染物的泄露,净化效果很不理想,对环境造成了很大的污染。
技术实现思路
针对上述问题,本技术提供了一种能够充分净化流体且成本低廉的污染物隔离道路系统。本技术采取的技术方案是:一种污染物隔离道路系统,包括道路系统、铺路元件、可渗透填充材料、上层颗粒填充层、上层管道层、含有螯合剂的中层颗粒填充层、中层颗粒填充层、中层管道层、含有螯合剂的下层颗粒填充层、下层颗粒填充层、下层管道层、溢流释放机构、限制器阀门、流体排出管道以及可渗透膜;所述的道路系统的剖面为矩形结构,道路系统由下至上依次为下层管道层、下层颗粒填充层、含有螯合剂的下层颗粒填充层、中层管道层、中层颗粒填充层、含有螯合剂的中层颗粒填充层、上层管道层以及上层颗粒填充层;所述的上层颗粒填充层、中层颗粒填充层和下层颗粒填充层,均为尺寸均匀的砾石、碎石或卵石颗粒;上层颗粒填充层、中层颗粒填充层以及下层颗粒填充层的颗粒尺寸由上至下越来越大;所述的下层管道层的底部铺设有可渗透膜;所述的上层颗粒填充层上部均匀间隔设有铺路元件,相邻铺路元件之间填充有可渗透填充材料,所述的铺路元件设置为多孔的;所述的溢流释放机构竖直设置在道路系统的右侧,各管道层出口均与溢流释放机构相连通;所述的溢流释放机构的右侧底部设有流体排出管道,流体排出管道处设有限制器阀门;所述的上层管道层、中层管道层以及下层管道层的上侧均设螯合剂,并在管道中下侧设有孔洞,孔洞处设有过滤网,且在各层管道与溢流释放机构相邻的管道出口处设有可渗透膜。作为一种优选的技术方案:所述的含有螯合剂的中层颗粒填充层和含有螯合剂的下层颗粒填充层中的螯合剂以粉末状、干燥粒状或单片状进行施用。作为一种优选的技术方案:所述的上层管道层、中层管道层以及下层管道层中的管道材质为钢、混凝土、聚合物和复合材料,管道均采用水平的布置。作为一种优选的技术方案:所述的可渗透膜可根据需求铺设于各管道层底部,每个可渗透膜选择性地渗透不同的污染物,过滤流体以去除污染物,同时增加污染物与螯合剂的反应时间。作为一种优选的技术方案:所述的溢流释放机构在道路系统的侧面向上延伸以形成储存器,储存器不仅可用来暂时储存流体,并可防止或减少道路系统侧面流体的溢出。本技术的有益效果是:(1)溢流释放机构可在道路系统的侧面向上延伸以形成储存器,储存器不仅可用来暂时储存流体,并可防止或减少道路系统侧面流体的溢出;(2)该系统能够控制道路系统中的流体渗透性和流量,通过增加流体与多价螯合剂的停留时间,来降低流体中的一种或多种污染物的浓度,使得流体得到充分净化;(3)本技术道路系统成本相对较低,对污染物的净化效果得到显著提高。附图说明图1为污染物隔离道路系统剖面图;图2为污染物隔离道路系统限制器阀门半开剖面图;图3为污染物隔离道路系统限制器阀门部分打开剖面图;图4为污染物隔离道路系统限制器阀门关闭剖面图;图中:1道路系统、2铺路元件、3可渗透填充材料、4上层颗粒填充层、5上层管道层、6含有螯合剂的中层颗粒填充层、7中层颗粒填充层、8中层管道层、9含有螯合剂的下层颗粒填充层、10下层颗粒填充层、11下层管道层、12溢流释放机构、13限制器阀门、14流体排出管道、15可渗透膜、16流体、a流体排出路线、b流体流入道路系统的路线、c流体渗透路线。具体实施方式为了进一步说明本技术,下面结合附图及实施例对本技术进行详细地描述,但不能将它们理解为对本技术保护范围的限定。参考附图1,一种污染物隔离道路系统,包括道路系统1、铺路元件2、可渗透填充材料3、上层颗粒填充层4、上层管道层5、含有螯合剂的中层颗粒填充层6、中层颗粒填充层7、中层管道层8、含有螯合剂的下层颗粒填充层9、下层颗粒填充层10、下层管道层11、溢流释放机构12、限制器阀门13、流体排出管道14以及可渗透膜15;所述的道路系统1的剖面为矩形结构,道路系统1由下至上依次为下层管道层11、下层颗粒填充层10、含有螯合剂的下层颗粒填充层9、中层管道层8、中层颗粒填充层7、含有螯合剂的中层颗粒填充层6、上层管道层5以及上层颗粒填充层4;所述的上层颗粒填充层4、中层颗粒填充层7和下层颗粒填充层10,均为尺寸均匀的砾石、碎石或卵石颗粒;上层颗粒填充层4、中层颗粒填充层7以及下层颗粒填充层10的颗粒尺寸由上至下越来越大,进一步增大流体与螯合剂的接触时间;所述的下层管道层11的底部铺设有可渗透膜15;所述的上层颗粒填充层4上部均匀间隔设有铺路元件2,相邻铺路元件2之间填充有可渗透填充材料3,所述的铺路元件2设置为多孔的;所述的溢流释放机构12竖直设置在道路系统1的右侧,各管道层出口均与溢流释放机构12相连通;所述的溢流释放机构12的右侧底部设有流体排出管道14,流体排出管道14处设有限制器阀门13,所述的上层管道层5、中层管道层8以及下层管道层11的上侧均设螯合剂,并在管道中下侧设有孔洞,孔洞处设有过滤网,且在各层管道与溢流释放机构12相邻的管道出口处设有可渗透膜15。所述的铺路元件2和可渗透填充材料3以及上层颗粒填充层4对流体中的污染物进行简单的过滤,再渗透到上层管道层5。所述的含有螯合剂的中层颗粒填充层6和含有螯合剂的下层颗粒填充层9中的螯合剂以粉末状、干燥粒状或单片状进行施用。所述的上层管道层5、中层管道层8以及下层管道层11中的管道材质为钢、混凝土、聚合物和复合材料,管道均采用水平的布置。所述的可渗透膜15可根据需求铺设于各管道层底部,每个可渗透膜15选择性地渗透不同的污染物,过滤流体以去除污染物,同时增加污染物与螯合剂的反应时间。所述的溢流释放机构12在道路系统的侧面向上延伸以形成储存器,储存器不仅可用来暂时储存流体,并可防止或减少道路系统侧面流体的溢出。参考附图2、附图3以及附图4对本技术的具体实施方式进行详细说明:流体通过流体流入道路系统的路线b依次铺路元件2和可渗透填充材料3渗透到上层颗粒填充层4,经过简单的过滤后,流体渗透到上层管道层5并持续向下渗透,同时与螯合剂进行反应达到净化的效果;当道路系统1中流体满溢时则流入溢流释放机构12,溢流释放机构12中的流体再通过限制器阀门13开启经由流体排出管道14排出;入附图2中限制器阀门13半开时流体流速较大,液面置于流体排出路线a通过排出管道14排出;入附图3中限制器阀门13小部分开启时流体流速较小,液面置于流体排出路线a通过排出管本文档来自技高网...
一种污染物隔离道路系统

【技术保护点】
一种污染物隔离道路系统,其特征在于:包括道路系统(1)、铺路元件(2)、可渗透填充材料(3)、上层颗粒填充层(4)、上层管道层(5)、含有螯合剂的中层颗粒填充层(6)、中层颗粒填充层(7)、中层管道层(8)、含有螯合剂的下层颗粒填充层(9)、下层颗粒填充层(10)、下层管道层(11)、溢流释放机构(12)、限制器阀门(13)、流体排出管道(14)以及可渗透膜(15);所述的道路系统(1)的剖面为矩形结构,道路系统(1)由下至上依次为下层管道层(11)、下层颗粒填充层(10)、含有螯合剂的下层颗粒填充层(9)、中层管道层(8)、中层颗粒填充层(7)、含有螯合剂的中层颗粒填充层(6)、上层管道层(5)以及上层颗粒填充层(4);所述的上层颗粒填充层(4)、中层颗粒填充层(7)和下层颗粒填充层(10),均为尺寸均匀的砾石、碎石或卵石颗粒;上层颗粒填充层(4)、中层颗粒填充层(7)以及下层颗粒填充层(10)的颗粒尺寸由上至下越来越大;所述的下层管道层(11)的底部铺设有可渗透膜(15);所述的上层颗粒填充层(4)上部均匀间隔设有铺路元件(2),相邻铺路元件(2)之间填充有可渗透填充材料(3),所述的铺路元件(2)设置为多孔的;所述的溢流释放机构(12)竖直设置在道路系统(1)的右侧,各管道层出口均与溢流释放机构(12)相连通;所述的溢流释放机构(12)的右侧底部设有流体排出管道(14),流体排出管道(14)处设有限制器阀门(13);所述的上层管道层(5)、中层管道层(8)以及下层管道层(11)的上侧均设螯合剂,并在管道中下侧设有孔洞,孔洞处设有过滤网,且在各层管道与溢流释放机构(12)相邻的管道出口处设有可渗透膜(15)。...

【技术特征摘要】
1.一种污染物隔离道路系统,其特征在于:包括道路系统(1)、铺路元件(2)、可渗透填充材料(3)、上层颗粒填充层(4)、上层管道层(5)、含有螯合剂的中层颗粒填充层(6)、中层颗粒填充层(7)、中层管道层(8)、含有螯合剂的下层颗粒填充层(9)、下层颗粒填充层(10)、下层管道层(11)、溢流释放机构(12)、限制器阀门(13)、流体排出管道(14)以及可渗透膜(15);所述的道路系统(1)的剖面为矩形结构,道路系统(1)由下至上依次为下层管道层(11)、下层颗粒填充层(10)、含有螯合剂的下层颗粒填充层(9)、中层管道层(8)、中层颗粒填充层(7)、含有螯合剂的中层颗粒填充层(6)、上层管道层(5)以及上层颗粒填充层(4);所述的上层颗粒填充层(4)、中层颗粒填充层(7)和下层颗粒填充层(10),均为尺寸均匀的砾石、碎石或卵石颗粒;上层颗粒填充层(4)、中层颗粒填充层(7)以及下层颗粒填充层(10)的颗粒尺寸由上至下越来越大;所述的下层管道层(11)的底部铺设有可渗透膜(15);所述的上层颗粒填充层(4)上部均匀间隔设有铺路元件(2),相邻铺路元件(2)之间填充有可渗透填充材料(3),所述的铺路元件(2)设置为多孔的;所述的溢流释放机构(12)竖直设置在道路系统(1)的右侧,各管道层出口...

【专利技术属性】
技术研发人员:张延年常磊海洪
申请(专利权)人:沈阳建筑大学
类型:新型
国别省市:辽宁,21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评论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发表了对其他浏览者有用的留言会获得科技券。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