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种移动终端主板上盖及制作方法技术

技术编号:16517192 阅读:81 留言:0更新日期:2017-11-07 16:57
本发明专利技术实施例提供了一种移动终端主板上盖及制作方法,其中制作方法包括制作移动终端的面壳本体;通过双色模具对面壳本体进行硬胶注塑,将硬胶包覆在面壳本体的四周的侧面板上;通过双色模具对包覆有硬胶的面壳本体进行软胶注塑,将软胶包覆在硬胶的外表面上。本发明专利技术实施例解决了现有技术中移动终端主板上盖的防水性能不佳的问题。

【技术实现步骤摘要】
一种移动终端主板上盖及制作方法
本专利技术涉及移动终端领域,尤其涉及一种移动终端主板上盖及制作方法。
技术介绍
随着智能手机的不断发展,智能手机已经成为了人们生活中的必备工具。在日常生活中,智能手机不仅作为通讯工具,还可以作为数码相机、游戏机、电子邮箱以及钱包等,为人们日常生活带来了很大的便利性。但是,由于手机防水的不严密性,在手机进水时很可能导致用户数据的丢失,因此做好手机防水是提高手机安全性的一个重要方面。其中,手机主板上盖与电池盖之间的防水是很重要的一环。在现有技术中,主板上盖的工艺仅限于硬胶包金属,并通过在主板上盖与电池盖之间粘贴辅料泡棉、硅胶等进行防水,但是这样的防水结构的防水性能并不佳,达不到预期的防水效果。
技术实现思路
本专利技术的目的是提供一种移动终端主板上盖及制作方法,以解决现有技术中移动终端主板上盖的防水性能不佳的问题。第一方面,本专利技术实施例提供一种移动终端主板上盖的制作方法,包括:制作移动终端的面壳本体;通过双色模具对所述面壳本体进行硬胶注塑,将硬胶包覆在所述面壳本体的四周的侧面板上;通过所述双色模具对包覆有所述硬胶的面壳本体进行软胶注塑,将软胶包覆在所述硬胶的外表面上。第二方面,本专利技术实施例还提供了一种移动终端主板上盖,所述移动终端主板上盖采用第一方面中的移动终端主板上盖的制作方法所制得;所述移动终端主板上盖包括:面壳本体,其中所述面壳本体的四周的侧面板上包覆有硬胶,且在所述硬胶的外表面上包覆有软胶。这样,本专利技术实施例在制作移动终端主板上盖时,通过双色模具对面壳本体进行硬胶注塑,将硬胶包覆在面壳本体的四周的侧面板上,然后通过双色模具对包覆有硬胶的面壳本体进行软胶注塑,将软胶包覆在硬胶的外表面上,使得硬胶注塑和软胶注塑在同一模具内成型,提高了移动终端主板上盖的生产良率;此外,软胶与包覆有硬胶的面壳本体一体成型,使得移动终端主板上盖与移动终端的电池后盖配合时,能够通过软胶与电池后盖的侧边干涉挤压密封,兼容了横向防水,避免了移动终端主板上盖与电池后盖离隙,减少了装配的不稳定性,并且提高了防水性能,解决了现有技术中移动终端主板上盖的防水性能不佳的问题。附图说明为了更清楚地说明本专利技术实施例的技术方案,下面将对实施例或现有技术描述中所需要使用的附图作简单地介绍,显而易见地,下面描述中的附图仅仅是本专利技术的一些实施例,对于本领域普通技术人员来讲,在不付出创造性劳动性的前提下,还可以根据这些附图获得其他的附图。图1表示本专利技术的实施例中移动终端主板上盖的制作方法的步骤流程图;图2表示本专利技术的实施例中移动终端主板上盖的结构示意图。具体实施方式下面将结合本专利技术实施例中的附图,对本专利技术实施例中的技术方案进行清楚、完整地描述,显然,所描述的实施例是本专利技术一部分实施例,而不是全部的实施例。基于本专利技术中的实施例,本领域普通技术人员在没有作出创造性劳动前提下所获得的所有其他实施例,都属于本专利技术保护的范围。如图1所示,为本专利技术的实施例中移动终端主板上盖的制作方法的步骤流程图,该制作方法包括:步骤101,制作移动终端的面壳本体;在本步骤中,具体的,面壳本体可以为镁合金、钛镁合金以及铝合金等材质的压铸产品。此外,在制作面壳本体时,只需要采用普通的制作工艺即可,即可以采用“压铸成型—去水口—去披锋—攻牙—研磨清洗—化成”的制作工艺制作面壳本体。步骤102,通过双色模具对面壳本体进行硬胶注塑,将硬胶包覆在面壳本体的四周的侧面板上;在本步骤中,具体的,在制作完成面壳本体时,如图2所示,可以通过双色模具对面壳本体1进行硬胶注塑,将硬胶2包覆在面壳本体1的四周的侧面板上。优选的,硬胶2的材质可以为聚酰胺与50%玻璃纤维的混合物。此外,在通过双色模具对面壳本体进行硬胶注塑的步骤之前,为了提高硬胶注塑的成功率,可以先在面壳本体上开设定位孔,其中定位孔与双色模具中后模仁上的定位柱相对;然后通过机械手将定位孔穿设在定位柱上,且通过双色模具的吸嘴将面壳本体吸定在后模仁内。具体的,定位孔与定位柱之间的单边间隙的范围为0.02mm至0.03mm。这样,通过机械手将面壳本体植入双色模具的后模仁内,通过定位孔与定位柱精确定位,使得面壳本体在平面上得到了精确限定,然后通过双色模具的吸嘴将面壳本体吸入到位,使得面壳本体在与平面垂直的方向上得到的精准限制。当然,在通过双色模具的吸嘴将面壳本体吸定在后模仁内之后,可以通过电荷耦合元件(Charge-coupledDevice,CCD)检测面壳本体是否精准定位。步骤103,通过双色模具对包覆有硬胶的面壳本体进行软胶注塑,将软胶包覆在硬胶的外表面上。在本步骤中,具体的,在得到包覆有硬胶的面壳本体之后,继续参见图2,可以通过双色模具对包覆有硬胶2的面壳本体1进行软胶注塑,将软胶3包覆在硬胶2的外表面上,从而得到制作完成的移动终端面壳。具体的,软胶3的材质可以为热塑性聚氨酯弹性体橡胶。这样,本专利技术实施例通过双色模具先对面壳本体进行硬胶注塑,将硬胶包覆在面壳本体的四周的侧面板上,然后通过双色模具对包覆有硬胶的面壳本体进行软胶注塑,将软胶包覆在硬胶的外表面上,使得硬胶注塑和软胶注塑在同一模具内成型,而不是先将硬胶半成品成型后再植入软胶模内,这在提高了移动终端主板上盖的生产良率的同时,使得移动终端主板上盖与移动终端的电池后盖配合时,能够通过软胶与电池后盖的侧边干涉挤压密封,从而兼容了横向防水;此外由于侧边挤压时的挤压应力较小,这避免了移动终端主板上盖与电池后盖离隙,减少了装配的不稳定性,并且提高了防水性能,解决了现有技术中移动终端主板上盖的防水性能不佳的问题。此外,进一步地,如图2所示,在通过双色模具对面壳本体进行硬胶注塑时,可以通过双色模具的第一前模,对面壳本体1进行硬胶注塑,将硬胶2的第一侧面21包覆在面壳本体1的四周的侧面板上,且硬胶2上与第一侧面21相对的第二侧面22上形成一向内凹陷的阶梯状结构23。具体的,该阶梯状结构包括依次向内凹陷形成的第一侧壁、第二侧壁和第三侧壁,其中第一侧壁的高度A至少为0.5mm,且第二侧壁和第三侧壁的高度之和B至少为1.3mm,且第三侧壁与第一侧壁之间的水平距离C至少为0.5mm。具体的,第一侧壁的高度A可以作为软胶的封胶位,即可以从第一侧壁的下端开始注入软胶;此外第二侧壁和第三侧壁的高度之和B为软胶侧边的长度配合尺寸,即在注塑软胶时,软胶的注入长度至少为1.3mm;另外,第三侧壁与第一侧壁之间的水平距离C为软胶与电池后盖4之间的配合尺寸。具体的,在实际操作中,首先第一前膜与后模仁合模,第一前膜动作预留出后续注塑软胶的阶梯状结构,然后在合模到位后,双色模具一射嘴射入硬胶,最后通过保压成型,第一前膜顶出,得到经过硬胶注塑的面壳本体。这样,将硬胶2的第二侧面22形成一向内凹陷的阶梯状结构23,可以使得在进行软胶注塑时,软胶能够注塑在形成的阶梯状结构23内,且能够使得移动终端主板上盖与电池后盖4配合固定时,能够通过软胶3与电池后盖4的侧边干涉挤压密封,达到防水的效果。进一步地,在得到阶梯状结构之后,继续参见图2,在通过双色模具对包覆有硬胶的面壳本体进行软胶注塑时,可以通过双色模具的第二前模,对包覆有硬胶的面壳本体进行软胶注塑,将软胶3的第一侧面包覆在第二侧壁和第三侧壁的外表面上,且本文档来自技高网...
一种移动终端主板上盖及制作方法

【技术保护点】
一种移动终端主板上盖的制作方法,其特征在于,包括:制作移动终端的面壳本体;通过双色模具对所述面壳本体进行硬胶注塑,将硬胶包覆在所述面壳本体的四周的侧面板上;通过所述双色模具对包覆有所述硬胶的面壳本体进行软胶注塑,将软胶包覆在所述硬胶的外表面上。

【技术特征摘要】
1.一种移动终端主板上盖的制作方法,其特征在于,包括:制作移动终端的面壳本体;通过双色模具对所述面壳本体进行硬胶注塑,将硬胶包覆在所述面壳本体的四周的侧面板上;通过所述双色模具对包覆有所述硬胶的面壳本体进行软胶注塑,将软胶包覆在所述硬胶的外表面上。2.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制作方法,其特征在于,所述硬胶的材质为聚酰胺与50%玻璃纤维的混合物。3.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制作方法,其特征在于,所述软胶的材质为热塑性聚氨酯弹性体橡胶。4.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制作方法,其特征在于,所述通过双色模具对所述面壳本体进行硬胶注塑的步骤之前,还包括:在所述面壳本体上开设定位孔,其中所述定位孔与所述双色模具中后模仁上的定位柱相对;通过机械手将所述定位孔穿设在所述定位柱上,且通过所述双色模具的吸嘴将所述面壳本体吸定在所述后模仁内。5.根据权利要求4所述的制作方法,其特征在于,所述定位孔与所述定位柱之间的单边间隙的范围为0.02mm至0.03mm。6.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制作方法,其特征在于,所述通过双色模具对所述面壳本体进行硬胶注塑的步骤,包括:通过所述双色模具的第一前模,对所述面壳本体进行硬胶注塑,将硬胶的第一侧面包覆在所述面壳本体的四周的侧面板上,且硬胶上的与所述第一侧面相对的第二侧面形成一向内凹陷的阶梯状结构。7.根据权利要求6所述的制作方法,其特征在于,所述阶梯状结构包括依次向内凹陷形成的第一侧壁、第二侧壁和第三侧壁,其中所述第一侧壁的高度至少为0.5mm,且所述第二侧壁和第三侧壁的高度之和至少为1.3mm,且所述第三侧壁与所述第一侧壁之间的水平距离至少为0.5mm。8.根据权利要求7所述的制作方法,其特征在于,所述通过所述双色模具对包覆有所述硬胶的面壳本体进行软胶注塑的步骤包括:通过所述双色模具的第二前模,对包覆有所述硬胶的面壳本体进行软胶注塑,将所述软胶的第一侧面包覆在所述第二侧壁和...

【专利技术属性】
技术研发人员:李嗣明蒋辉
申请(专利权)人:维沃移动通信有限公司
类型:发明
国别省市:广东,44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评论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发表了对其他浏览者有用的留言会获得科技券。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