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技术实现步骤摘要】
本专利技术是用于烘漆的一种催干剂制备方法。现有烘漆常用的酸性催化剂为双组装,必须在使用时加入烘漆中,具有不少局限性,如在使用前加入,会降低烘漆的贮存稳定性,而施工时加入又很不方便,且往往因加入量的多少,影响漆膜性能,并且热固化温度高,时间长。酸性催化剂种类很多,且制备方法也不同,性能各具特征。文献(1)报导目前国内外用得较为普遍的是磺酸类,其中以对甲苯磺酸为佳,且选用异丁醇和乙二醇为混合溶剂,以吡啶为封闭剂,一步法制备液体型潜催化剂,这种潜催化剂在常温下,不显示很强的酸性,但加热到一定温度就会分解为原来的酸,成为较强的酸性催干剂,并且可以直接配制在烘漆内,贮存稳定性好,无需双组装,使用方便,低温快干效果显著,漆膜性能达到或超过部标,但只适用于氨基烘漆,虽然热固化温度可降到95℃,但热固化时间仍较长,为30分钟。本专利技术制备烘漆用催干剂,是采用二步法。先制取对甲苯磺酸吡啶盐,白色针状结晶,贮存待用,再根据不同烘漆品种及用量配制不同的液体型催干剂,可以随时取用配制,比一步法更为方便。热固化温度可降低到120℃,热固化时间减少到5分钟。不仅适用于氨基烘漆,而且适用于丙烯酸烘漆,漆漠性能达到或超过部标、国标。本专利技术的具体方法如下:首先制备对甲苯磺酸吡碇盐,原料重量比为∶对甲苯磺酸∶吡碇∶乙醇=26.6∶12.2∶61.1,先将乙醇加入反应器,在搅拌下加入精制对甲苯磺酸同时加热,不大于30℃,待对甲苯磺酸全部溶解,继续加热至40℃~50℃,维持此温度,缓缓加入吡碇,反应时间不小于-->3小时,反应结束后,继续加热至沸(约80℃左右),进行常压蒸馏一定程度后停止 ...
【技术保护点】
用于烘漆的一种催干剂制备方法,其特征在于是二步法,首先制备对甲苯磺酸吡啶盐,而后再以对甲苯磺酸吡淀盐、异丁醇、乙二醇乙醚、乙二醇乙醚乙酯、对甲苯磺酸为原料配制所需催干剂,所述催干剂的重量组成为:15-35%对甲苯磺酸吡啶盐。17-2 5%异丁醇40-70%乙二醇乙醚3-8%乙二醇乙醚乙酯2-4%对甲苯磺酸。
【技术特征摘要】
1、用于烘漆的一种催干剂制备方法,其特征在于是二步法,首先制备对甲苯磺酸吡啶盐,而后再以对甲苯磺酸吡啶盐、异丁醇、乙二醇乙醚、乙二醇乙醚乙酯、对甲苯磺酸为原料配制所需催干剂,所述催干剂的重量组成为:15-35%对甲苯磺酸吡啶盐。17-25%异丁醇40-70%乙二醇乙醚3-8%乙二醇乙醚乙酯2-4%对甲苯磺酸2、根据权利要求...
【专利技术属性】
技术研发人员:肖继强,白木林,
申请(专利权)人:大兴县长子营建筑涂料厂,肖继强,
类型:发明
国别省市:11[中国|北京]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发表了对其他浏览者有用的留言会获得科技券。