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 首页 > 专利查询>陈雯娣专利>正文

一种可远程遥控的探测救援机器人制造技术

技术编号:16516695 阅读:78 留言:0更新日期:2017-11-07 16:37
本发明专利技术公开了一种可远程遥控的探测救援机器人,其结构包括夹钳、连动杆、主轮、履带、支架、副轮、固定头、机械臂、电控箱、大号电池、主机、红外控制装置、过渡杆、传动架、轮毂电机、同步杆、辅助轮,电控箱下部与大号电池上部成一体化结构,轮毂电机与主机左右侧焊接,轮毂电机设于主轮内部,主轮通过支架与副轮成一体化结构,本发明专利技术的有益效果:通过添加红外控制装置,实现远程无线的操作,避免了在一些危险的地方还需要人去以身涉险,造成其他的人身危害。

【技术实现步骤摘要】
一种可远程遥控的探测救援机器人
本专利技术是一种可远程遥控的探测救援机器人,属于探测救援机器人领域。
技术介绍
救援机器人,为救援而采取先进科学技术研制的机器人,如地震救援机器人,它是一种专门用于大地震后在地下商场的废墟中寻找幸存者执行救援任务的机器人。这种机器人配备了彩色摄像机,热成像仪和通讯系统。现有技术公开了申请号为:CN201510836178.4的一种基于内部通讯的全自动灭火救援机器人系统,本专利技术涉及一种基于内部通讯的全自动灭火救援机器人系统,包括单片机控制系统、墙体固定传感器、救援机器人和灭火机器人四个部分,其中单片机控制系统使用STM32单片机,墙体固定传感器、救援机器人和灭火机器人使用单片机,单片机控制系统和墙体固定传感器处于开启状态,灭火机器人和救援机器人处于休眠状态,通过单片机控制系统发送指令后灭火机器人和救援机器人转换为工作状态。本系统可以实现对火源的监测,在火灾后第一时间通知场地工作人员,与此同时派出灭火机器人和救援机器人分别实现灭火和救援功能,通过Wifi无线透传实现系统的内部通讯,从而实现机器人间的协同工作,提高了灭火和救援的效率。现有技术无法远程操作本文档来自技高网...
一种可远程遥控的探测救援机器人

【技术保护点】
一种可远程遥控的探测救援机器人,其结构包括夹钳(1)、连动杆(2)、主轮(3)、履带(4)、支架(5)、副轮(6)、固定头(7)、机械臂(8)、电控箱(9)、大号电池(10)、主机(11)、红外控制装置(12)、过渡杆(13)、传动架(14)、轮毂电机(15)、同步杆(16)、辅助轮(17),所述电控箱(9)下部与大号电池(10)上部成一体化结构,所述轮毂电机(15)与主机(11)左右侧焊接,其特征在于:所述轮毂电机(15)设于主轮(3)内部,所述主轮(3)通过支架(5)与副轮(6)成一体化结构,所述副轮(6)外部覆盖有履带(4),所述机械臂(8)与电控箱(9)上部机械连接,所述夹钳(1)与机...

【技术特征摘要】
1.一种可远程遥控的探测救援机器人,其结构包括夹钳(1)、连动杆(2)、主轮(3)、履带(4)、支架(5)、副轮(6)、固定头(7)、机械臂(8)、电控箱(9)、大号电池(10)、主机(11)、红外控制装置(12)、过渡杆(13)、传动架(14)、轮毂电机(15)、同步杆(16)、辅助轮(17),所述电控箱(9)下部与大号电池(10)上部成一体化结构,所述轮毂电机(15)与主机(11)左右侧焊接,其特征在于:所述轮毂电机(15)设于主轮(3)内部,所述主轮(3)通过支架(5)与副轮(6)成一体化结构,所述副轮(6)外部覆盖有履带(4),所述机械臂(8)与电控箱(9)上部机械连接,所述夹钳(1)与机械臂(8)首端卡扣连接,所述辅助轮(17)与主机(11)左右侧中部焊接,所述辅助轮(17)与履带(4)下方活动连接,所述红外控制装置(12)与主机(11)上部后侧沟槽式连接,所述传动架(14)通过过渡杆(13)与连动杆(2)相连接,所述连动杆(2)左端与固定头(7)机械连接,所述同步杆(16)与传动架(14)成一体化结构,所述红外控制装置(12)与大号电池(10)通过电连接,所述电...

【专利技术属性】
技术研发人员:陈雯娣
申请(专利权)人:陈雯娣
类型:发明
国别省市:湖北,42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评论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发表了对其他浏览者有用的留言会获得科技券。

1